12.24 荆轲刺秦王,秦燕战争的导火索

荆轲刺秦王,秦燕战争的导火索 | 日读《资治通鉴》八十一

【专栏介绍】

与你一起,每天阅读《资治通鉴》,欢迎关注。

【发生时间】

公元前二二八年

【相关人物】

王翦,秦国将军樊於期,燕国将军荆轲,燕国贤人

【故事大概】

(一)秦国将军樊於(wū)期逃跑至燕国

这一年,王翦率领军队进攻赵国,把赵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同时进攻邯郸,生擒赵王赵迁。

接着,王翦在中山县吞并,向燕国施加压力。

赵国公子赵嘉率领几百人的残余兵力,以及皇亲贵族,逃跑到代郡,自立为代王。

赵国大部分逃亡的官员也纷纷过来代郡投靠,并准备与燕国合兵。

燕国太子丹,对秦王嬴政十分厌恶,一直想要找机会报仇,于是问了他的老师鞠武,有没有什么办法。

鞠武认为,还是要依靠合纵,才能够抵抗秦国。首先,是向西边联合三晋,即赵王(代王)、魏国,同时向南联合齐国、楚国,向北联合匈奴的军队。这样才能够抵抗秦国。

太子丹认为,鞠武的谋略虽然好,但是所需要的时间太长了。时间越长,变数越多。

由于没有速成的方式,这件事情也搁置了。

刚好,这段时间,秦国的大将樊於期在秦国犯罪了,迫不得已逃跑到燕国。太子丹随即接纳了樊於期。

鞠武马上向太子丹进谏。

鞠武认为,秦王对燕国本来就很有意见,现在樊於期将军又在燕国,就相当于给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

鞠武建议,马上将樊於期送到北边匈奴处,转移矛盾。

但是太子丹认为,樊将军遭致困难了,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燕国,这是对他的信任呀。所以,他不愿意将他送到匈奴那边去。

鞠武再次进谏,他认为做危险的事情却想要得到平安,遇到祸乱却认为是福事,这是思虑太浅,这是拿一个人的性命,来交换整个国家的安危。

太子丹依旧不听,坚持要把樊於期留下。

(二)荆轲准备入秦行刺

在此之前,太子听说卫国人荆轲是一个有贤德的人,于是准备了厚礼,去拜访了荆轲。

太子先分析了目前国外的形势,他认为,现在秦国已经俘虏了韩王,又发兵进攻楚国,同时屯兵在赵国边境(这个时候,赵国还没有灭亡)。一旦赵国抵抗不住燕国,那么燕国必将会受到秦国的入侵。

接着又分析了国内的情况,他认为,燕国地方小,又多次打仗,现在已经没有能力抵抗秦国了。而且又有许多的诸侯国向秦国臣服,合纵的计划,恐怕难以实现。

太子丹向荆轲提出了自己的计划,他想要挑选天下的勇士,出使到秦国。同时,还要劫持秦王,让秦王归还所侵占的土地。就像是当初曹沫劫持齐恒公一样。如果不能够让秦王归还土地,那么就直接将秦王杀死,造成大乱。因为秦国的主要大将都在国外,一旦内部发生变动,秦国一定会大乱。到时候,各个诸侯国就可以联合起来,进攻秦国。

太子丹希望荆轲能够帮助他去实现这样一个计划。于是,将荆轲接到自己的门下,每天问候荆轲,奉养荆轲。

等到王翦消灭赵国之后,太子非常担忧,认为已经不能够再等了,所以派遣荆轲出发,出使秦国。

荆轲认为,要想接近秦王,空手去是不可能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向秦王进献樊於期的首级,以及燕国的地图。这样,秦王才有可能接见自己,才能够行刺。

太子不忍心牺牲樊於期,荆轲只好自己暗中去见了樊於期,向他说明了这件事情。

【评】太子不忍心牺牲樊於期,却忍心让荆轲行刺。而樊於期在燕国,是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太子难道看不出这一点吗?只是太子过于执着于他所认为的道义,而不懂得变通罢了。

樊於期的家人被秦国屠杀,他也一直苦于无法报仇,所以他愿意以自己的人头,换取荆轲行刺秦王的门票。于是,樊於期自杀,荆轲也因此拿到了樊将军的首级。

太子虽有不忍,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了。

于是,将樊将军的首级以及地图,装起来。同时,又在地图中,放了一把最锐利的匕首。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荆轲与秦舞阳,一同出使秦国。

(三)荆轲行刺

荆轲来到咸阳之后,收买了秦王的宠臣蒙嘉,让他去进谏秦王,说明荆轲要进献樊於期将军首级以及燕国地图。

秦王听到之后,非常高兴,于是马上召见了荆轲,还安排了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所有官员一起参与会面。

荆轲向秦王展示了燕国的地图。

当地图慢慢展开之后,隐藏在地图里面的匕首,突然显现。

荆轲右手拿起匕首,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往秦王身体一刺。可惜了,这一刺,终究还是失手了。

秦王反应十分灵敏,马上进行挣脱,在挣脱的过程中,竟然将衣袖给扯断,马上逃跑。

秦王绕着宫殿柱子逃跑,荆轲则追着秦王不放。

由于秦国的法律规定,入朝不能够携带兵器,所以其他的官员,只能够拼命去拉扯荆轲,最终将荆轲拿下。

荆轲这时候,右手发力,向秦王甩出了匕首。

可惜了,这把匕首只刺向了柱子。

荆轲自知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一口气送了下来,也被死死地控制住了。

秦王大怒,拔起自己的佩剑,将荆轲的左腿给砍了下来。同时,命令下属,将荆轲分尸。

秦王怒气未消,马上让王翦发兵进攻燕国,大破赵国与燕国的联军。

【推古验今】

“荆轲刺秦王”是自小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是非常精彩的故事。

这件事情,是秦王进攻燕国的导火索,但并不是根本的原因。如果没有这件事,秦王也会进攻燕国,只不过时间没有这么快罢了。

这个时候,秦国的国力已经非常强大,而自从黄歇带领联军狙击秦国军队失败之后,其他的诸侯国也没有联合的能力了。所以,对于燕国来说,灭国,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而对于燕国来说,行刺也只能是最佳的选择。一旦荆轲行刺成功,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秦国带来祸乱,或许就能够从中找到机会,抵抗秦国。当然,这是很理想的方案。

历史,就是这么爱开玩笑。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资治通鉴、论语、三略、六韬等传统文化讲解。

欢迎搜索【稽圣】进行关注。

欢迎转发、在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