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吐蕃史:赤松德赞与唐代宗的交锋(上)

|吐蕃史/周三更新/哒哒的马蹄(撰文)|

唐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四月十六日夜,宦官李辅国、程元振两人发动兵变,擒获当朝皇后张皇后并囚禁于别殿,诛杀杀越王系、兖王僴,而早已卧病在床的唐肃宗也在兵变的当天晚上去世。四天后的四月二十日,皇太子李豫正式登基称帝,是为唐代宗。此时,困扰唐朝多年的安史之乱也开始出现要终结的迹象了。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安史之乱的叛军领导层发生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随后叛军内部离心,史朝义根本无法调动手下的大将们,连听调不听宣"都实现不了。等到代宗正式即位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是强弩之末,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来了。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如今内部的叛乱已经基本要结束了,这时唐代宗也开始把目光转到了吐蕃身上。

宝应元年六月,吐蕃一方派遣使者烛番、莽耳等人入朝。吐蕃此次派遣使者入朝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庆祝唐代宗的即位,这属于正常的外交礼仪,另一方面则是要试探一下新登基的皇帝对于吐蕃的态度如何。

那么对于吐蕃使者的到来,唐朝一方的反应又如何呢?史书记载唐朝的反应为"乃于延英殿引见,劳赐各有差",似乎也只是按照正常的外交礼仪对吐蕃使者进行了接见,并没有涉及到双方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比如吐蕃所占据的唐朝领土等问题。但是,吐蕃一方的史料记载却显示了此次吐蕃使者与唐代宗的交谈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交谈。据藏族史料《大事纪年》记载:"冬末,唐廷皇帝崩,新君立,不愿再输绢帛,割土地。"

此外,《恩兰·达札路恭纪功碑》也对此事有所记载,该碑碑文称"其后,唐主孝感皇帝驾崩,唐主太子广平王登基,以向蕃地纳赋为不宜",碑文中的"唐主太子广平王"指的就是唐代宗李豫。由此可见,在宝应元年六月这次的接见中,唐代宗应该是向吐蕃使者表示不再对吐蕃"割地纳贡",也就是全盘否决了唐肃宗时对吐蕃的政策。

这件事情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唐蕃社稷失和"、"(赤松德赞)赞普心中不怿",而当时赤松德赞手下的大相们又都是对唐强硬派,结果可想而知。于是,"恩兰·达札路恭乃首倡兴兵入唐,深取京师之议"。可以说,此时吐蕃君臣上下都已经下定决心要好好的教训一下唐代宗了。

然而到这个时候唐代宗却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仍然希望通过外交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宝庆二年(公元763年)三月,唐代宗派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李之芳、左庶子兼御史中丞崔伦两人出使吐蕃,结果刚到吐蕃境内就被吐蕃给扣住了。

紧接着,吐蕃便正式对唐朝发动全面进攻。此次进攻吐蕃不仅调动了本国军队,还调动了吐谷浑和党项羌的军队,使得军队总人数带到了二十万。广德元年(即763年,唐代宗于该年三月改元广德)七月,吐蕃入大震关,接连攻陷唐朝兰、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至此,唐朝河西陇右之地全部沦陷。史称"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为左衽矣。"在占领这些地区后,吐蕃继续进军并且其进军方向为唐朝的政治中心关中地区。

同年十月,吐蕃进攻泾州,泾州刺史高晖举城投降,并且充当吐蕃进攻的向导。在高晖的引导下,吐蕃军队向长安进发,接连攻陷邠州、奉天、武功,此时长安已近在眼前。反观唐朝一方,直到吐蕃已经攻陷邠州之后,唐代宗才得知吐蕃进攻的消息。仓促之下,唐代宗急忙任命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并派遣郭子仪出镇咸阳以抵御吐蕃的进攻。但是吐蕃这边是"二十馀万众,弥漫数十里",郭子仪这边则是"闲废日久,部曲离散,至是召募,得二十骑而行",其所提出来的要求增兵的请求又被宦官程元振给压了下来。此次抵御的结果可想而知,郭子仪兵败撤退。得知前线抵御失败之后,唐代宗仓促之下选择避难陕州,长安城内"官吏藏窜,六军逃散"。就这样,吐蕃在降将高晖的带领下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唐朝的都城。这是自安史之乱后,唐朝首都的第二次沦陷。

此次攻陷唐朝都城后,吐蕃也顺势改变了对唐的进攻策略,不再仅仅局限于占领和掠夺,而是试图建立起一个亲吐蕃的政权。当年吐谷浑被击败后,吐蕃也是采取的这一做法。于是唐朝降将高晖与吐蕃大将马重英(即恩兰·达札路恭)等人在经过精挑细选后拥立广武王李承宏为帝,而之所以会选择李承宏是因为他是当年和亲吐蕃的金城公主的胞弟,随后吐蕃又按照中国一个新王朝建立的传统进行"改元,置百官"。当然,吐蕃在扶植一个亲吐蕃政权的同时也不忘对长安进行洗劫,史称"吐蕃剽掠府库市里,焚闾舍,长安中萧然一空",之后更是计划"掠城中士、女、百工,整众归国"。

然而就在吐蕃在长安城采取种种动作的同时,唐朝一方也开始酝酿对吐蕃的反击,以实现"雪国耻,取长安"的目标。在这一目标之下,郭子仪采取两手准备,一方面调动蒲州、陕州、商州、华州四州的军队向长安进发,另一方面又让长孙全绪、张知节、殷仲卿等人张兵长安城外,并广设疑军,使吐蕃误以为唐朝大军集结。长安城的百姓们也对吐蕃的占领和所作所为深恶痛绝,于是也乘机糊弄吐蕃,声称郭子仪已率领大军从商州出发要来收复长安了。同时,射生将王甫也暗中潜入长安城中并纠结城中少年于夜晚在朱雀街击鼓大呼。可以说,在郭子仪的这两手准备之下,吐蕃变得草木皆兵、人心惶惶。最终吐蕃仅仅占领长安十五日后便被迫退兵,而被他们所拥立的广武王李承宏也遭到抛弃,至于充当吐蕃向导的高晖则在逃至潼关时被潼关守将李日越擒杀。但是要指出的是,吐蕃的撤退并不是退回到自己的原来的国境之内,而是"居于原、会、成、渭之地",这就代表着吐蕃的边境线已经推至这一带了。此外,吐蕃在退军的途中还曾试图攻占凤翔,只是由于凤翔节度使孙志直和镇西节度使马璘合力抵抗才迫使吐蕃军队离去。

同年十二月,吐蕃又再次出兵唐朝剑南地区,时任西川节度使的高适(没错,就是那位写"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唐朝大诗人)面对吐蕃的进攻根本无法组织有力的抵抗,结果导致"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及云山新筑二城","剑南西山诸州"全部沦陷。

至此,赤松德赞与唐代宗的第一次交锋以赤松德赞的获胜而告终,连唐代宗本人都被逼的从长安城中出逃。

然而赤松德赞虽然取得获胜,但是其扶植亲蕃政权的计划却最终以失败告终,唐朝一方虽然损失较大但是毕竟根基是没有动摇的。事实上,吐蕃占领长安的失败或者说是扶植亲蕃政权的失败,一方面是因为郭子仪等人的行动对其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吐蕃在占领长安的过程中也发现唐朝士大夫们还百姓们仍然有着极强的正统观念,根本不认可吐蕃所立的皇帝。比如吐蕃在占领长安广置官员的时候,曾试图逼迫代宗朝宰相苗晋卿出仕,结果苗晋卿"闭口不言"。

此外,吐蕃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占据长安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当时驻扎在各地的节度使都没有出兵勤王,但方镇没有出兵也使得唐朝依然有着较强的军事实力,而在此时国难当前各地的节度使们也纷纷开始出兵支援,鄜坊节度使白孝德和上面所提到的镇西节度使马璘便是两个很好的例子。正如《剑桥中国隋唐史》中所说的那样,"由于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无力据守京师,吐蕃人在两周后就撤走。"

参考文献:《大事纪年》、《资治通鉴》、《旧唐书》、《剑桥中国隋唐史》

END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