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近代史上,造就湖南人才众多的原因是什么?

湖南自古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尤其是近代,湖湘大地人才如泉涌,无湘不成军的佳话更是深入人心,湖湘子弟的丰功伟绩已经载入史册,刻录在全国人民的心怀。

近代历史,曾国藩创建的湘军名噪天下,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民国军神等均出自湖南。湘军有独特的风格,与当时清朝的正规军队迥然不同。它首先是有精神的团队,这种有精神的团队也被许多国外的学者称之为“中国第一支有主义的军队”

曾国藩

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在江西瑞金首先建立了红色苏维埃,并组成了红军第四方面军进行长征,最后毛泽东成为中央领导人,一路追随毛泽东的将领也逐步成长起来,最后占据了军队的领导地位。

湘军

解放以来,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共52名领导人,湖南籍领导有10人,开国将帅名单中,湖南人也占据了重要一席,十大元帅湖南占有3位;10位大将中湖南籍的有6位;57名上将湖南籍将军有19位;另外还有45位湖南籍中将。此外,影响中国政治进程的人物群体中也有湖湘人才,其中以

谭嗣同、唐才常、沈荩、杨毓麟、熊希龄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为代表的新民学会派。

毛泽东主席

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后天的教育、素质、性格等方面有莫大的关系。一个地区的人才也和当地的文化氛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基础。湖南人的性格特征是刀刚火辣;湖南人的语言丰富,向来有

“湖南地出金,十里不同音”的说法;湖南人的骡子精神,“吃得苦,霸得蛮,舍得死,不投降”

湖南省分布地图

湖南籍的政治家、军事家多,那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可湖南的科学家、经济学家也很多,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文学家杨树达,湖南长沙人。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

物理学家雷天觉,湖南浏阳人。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医学家张孝骞,湖南长沙人等等。

文学家杨树达

湖南是楚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更是楚湘文化的发源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全国四大书院之首,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等是湖湘才子的培育基地,可以说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有半部是湖湘人书写的。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同心共筑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未来,伟大的中国将屹立于世界之巅,中国力量,我们的希望,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