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X"一直没“改款”,如何维持竞争力?

经常听到网友议论,为什么特斯拉的两款车从“娘胎”里出来至今一直这副长相,但是热度一直不减,持续火爆,纵观市面上的传统燃油车“爆款”两年已经算是奇迹了,再不改款就要被人嫌弃了,什么“创新乏力”、“不思进取”、“情感透支”等负面评价全来了,好像这么久没人说过特斯拉,到底它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呢?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其实说特斯拉没有“改款换代”,那么真是愿望它了,其实这两款车一直在“换代”,只是外形没有变而已,“毛豆S”从上市至今小范围的升级有两百多次,大范围的体验升级超过十次每一次升级特斯拉都定义为“换代”。

智能网联车和传统燃油车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智能网联”,客户更关注软件,后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硬件更新,客户更关注,造型、材质、排量等,所以燃油车要想获得市场必需要靠大改款,通过独特的造型设计,性能特点来获取新的用户,以达到增长的目的。

互联网汽车在设计之初就预装了很多功能,受制于软件的成熟和对未来数据的不确定性或数据的完整性暂时未能开放,后期随着软件的成熟和数据的完善会逐步开放一些功能,特斯拉车上有很多摄像头和传感器都没有开放使用。例如特斯拉最近一次OTA技术推送后,车辆续航增加5%,电机性能也得到优化,加速提升了不少,这要是放到传统燃油车上必需要重新设计一款发动机才能实现。

互联网汽车的强大之处在于,通过软件硬件相结合,配合远程数据更新以及车辆的自学习功能,可趋于无限的开发车辆潜能,可以说每一个数据的微调理论上都能带来车辆性能的变化,因为它是靠庞大数据堆砌起来的一个“科学怪物”,载人载货只是它功能的一小部分,它在未来还有很多的使用情景。以手机为例,我们用的智能手机上目前只能装十三个传感器,就能实现这么多功能,而且每一次升级都会给我带来新的体验,汽车上可以装200个传感器,它的功能可强大的不可想象,而且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全部开发出来,过早的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改款”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另外,车辆能实现远程升级的最关键在于硬件和软件的匹配,如果传统“改款”过快会造成硬件体系过度复杂,后期的升级就会受到阻碍,这样就失去了“智能”车的优势,客户体验也会下降。特斯拉的车身老化设计是参照卡车标准,可到到160万公里,电池的设计里程是40万公里,这两项涉及寿命的关键指标都很硬实,整体耐久性设计标准超越大名鼎鼎的丰田,在这么长的生命周期中如果不能升级体验等于失去了“车魂”,是不能被热爱智能网联车迷们接受的。

综上所述,特斯拉“毛豆S/X”将会长时间保持这种外观风格,不排除会有些小“改款”,例如轮毂、中网、后视镜等,竞争力靠的是软件。真正的互联网车企,一旦确定产品外观设计理念后短时间内基本不会对外观进行“大改款”,但是会根据客户不同的用车场景和需求对自己的产品线不断丰富,比如会开发跑车、家轿、SUV、皮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