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穿越清宫,你敢叫公主做格格?小心被拉下去!

如说清朝,我们最先从《还珠格格》了解的,这部剧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了吧,那时候皇帝的女儿我们常叫做“格格”,此外,几年前的清宫影视剧,都把皇女称“格格”。

叫“公主”还是“格格”?今天我就来说说,为了避免穿越进宫时因为叫错而被人扔出门外,所有以请认真看一下吧!

迷人的紫禁城北京

看到皇帝的女儿要道一声“格格吉祥”?那就错了。

“格格”是富有满族特色的称呼,但它是努尔哈赤时代之前的称呼,那时蒙古人过着骑马打猎的游牧生活,他们还没有细致烦琐的身份高低,首领、贵族的女儿跟平民家的女儿在称呼上没什么区别,他们都叫父亲做阿玛,叫母亲做额涅或额娘,叫儿子为阿哥,对于女儿,还没有出嫁的年轻女子都可以被人称做“格格”,努尔哈赤的长女就叫“东果格格”,次女则叫“嫩哲格格”,它也没有什么含义,相当于汉族中的姑娘、小姐。

那时候满族还不存在公主、郡主的称呼,但入关后,受到汉族文化影响,皇族要有威严,于是皇太极参考汉族礼制同时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制定了清朝的封号系统。

皇帝的女儿小时候可以按照满族惯例被称为“格格”,但成年后要进行特定的册封仪式,获得正式封号,从此,便要称为“公主”了。


但公主也是有等级的:皇后的女儿称为“固伦公主”,“固伦”在满语中的意思是“天下”;妃子的女儿和皇帝的养女按规定只能被封为“和硕公主”,“和硕”的意思是“一方”。但是这也不是板上钉钉的,如果她特别受皇帝宠爱,体制也完全不是什么问题,妃子的女儿也可以被破例封为固伦公主。

公主不能称“格格”,宗女是可以称做“格格”的,但“格格”也是有等级的。和硕亲王的女儿称为“和硕格格”,相当于郡主;多罗郡王的女儿称为“多罗格格”,相当于县主;多罗贝勒的女儿也叫“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固山贝子的女儿称为“固山格格”,镇国公、辅国公之女可直接称做“格格”。

但是封号制度并没有完全取代满族人的传统习俗,所以就算没有贵族血统,如是未婚而且受人尊重的女子,也可以称做“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