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现在古墓的 “守墓人”还存在吗?

薇薇cherry


蚩尤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在中国文化起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蚩尤当年率领部族,发展农耕冶铁,理教化,从此掀开了中华文明的新的一页。当年同一时代的炎帝和黄帝,联合起来攻打蚩尤,蚩尤节节败退,最后被斩杀身首异处。而这座墓就是埋葬蚩尤的地方,之后部族为了纪念他,就由这家人时代来守护这座古墓。而这座古墓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已经看不出轮廓。在旁边只有一座无字碑,上面有清晰的长龙在上面盘卧,看上去很有年代感。

这家守墓人长者叫周德瑞,从祖辈接到守墓的责任以后,就一直在这里守墓,今年已经61个年头了。不过自己的儿子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过世,这份责任在不久的将来,交给女婿来打理。让这份责任在女婿手里继续延承下去,不至于中断。村里从专家的口中得知,这座墓主人的真实身份后,2010年重新在这里立了一块新碑,表示纪念。


渭樱坊珠宝1


你可问着了。我追根究底就是守墓人的后代。我是太原市晋源区“王家坟”村人。听村名大家应该能看出来。这个村名就是给“王”家看坟的人给起的。我们这儿以前本来没村庄。但自从给人看坟慢慢的从外地逃荒的避难的越聚越多就形成了村庄。墓的主人就是明朝重臣“王琼”曾任吏部尚书。王琼文才出众,秉性耿直,忠君报国、是个大大的忠臣。他74岁时病逝。因为他是个忠臣他待手下人挺好,他的家将,府里的仆人都不愿走,都愿为他守墓看坟,王琼的墓就埋在西山脚下左面是蒙山、右边是太山。我们的祖先看墓时才几家发展到现在有,秦、王、朱、李、郭、殷、六大姓。虽然社会发展到现在,我们做为守墓人、却没能保护好王琼墓,在文革中惨遭破坏。我那时还小听大人说墓前有香殿、香殿前有石牌楼、石牌楼前有石人、石马、石柱,可宏伟呢!可惜都毁了,我记事时只见到大队养牛的牛厩都是用石柱、石碑盖的,还有人家盖房时的地基下有石条,石碑,看了真让人心痛,那个香殿后的大墓我在村里上小学时常和小伙伴在哪里玩,可时间不长也让给平了,听大人们说里面只发现一条玉带。真正的墓主人没发现。八十年代末王氏后代从新加坡、台湾、美国回来寻根问祖,那时我们属于南郊区,区里成立王氏协会,把我们村八、九十岁的老人招集到一起想恢复重建,但发现己经破坏的没有意义,无奈人家撤了。唉!真是我们的不幸,要不我们早开发的不知多好,自从挖了坟,我们村一年不如一年。


手机用户82381258306


之前看了一个访谈节目,是采访余家第17代守墓人余幼芝,她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老人家担心的是下一代守墓人的问题,而且她更在乎的是这种忠义精神的传承。所以我特别希望政府能够把墓地管理权利交给余家人,这样游客带来的收入可以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和扫墓费用。更重要的是,中华大地上如此珍贵的精神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所以,还是有的,但是现在可能不是传统的工作了,还夹杂了很多丰富的感情和情感。了解更多,请关注头条号:“昌总阳光下逃难”


昌总阳光下逃难


两个字‘存在’


我是耿宇权


我们那边现在没有


野马不去草原


现在依然存在。那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也是对玄学的尊重。


青胤图匠


还是有的,如四川那个虞丞相墓,不是一直有守墓人吗守了800多年了上新闻了。还有其他广西那边也有。


巽释陵


肯定在呀。 比如秦陵。乾陵。这些帝王陵墓附近的守陵人经过时代变迁都发展成村了。有的还以陵墓命名村名。


樂24785612


还存在,古墓守墓人一方面是对古人的祭奠;另一方面守护国家的地下文物和文化,防止被不法分子破坏。保护好地下文物和文化,我们义不容辞。


平凉博物馆


现在的古墓已经没有守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