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有人说昂山素季被西方国家纷纷抛弃了呢?

幸福地带2


昂山素季作为反政府人士时,西方国家分外兴奋,只要是捣乱,西方势力就叫好!

而昂山上台执政了,不可能给自己捣乱,西方势力就不高兴了,若按西方的要求,在本国无法执政,纯粹是祸国殃民,不听话,就弃之。


草根且乐


西方国家抛弃昂山素季是迟早的事,因为在此之前,昂山素季已经把他们抛弃了。

众所周知,昂山素季是缅甸开国元勋昂山将军的女儿,她两岁离开缅甸,在海外连续生活了28年,期间她入读牛津大学,在联合国工作,嫁给了英国学者、牛津大学教授迈克·阿里斯,入了英国国籍。

这些经历让她从进入政治漩涡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西方人眼中标准的政治模板:良好的家世,西方的教育背景,具有国际视野,女性!也注定她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来自所谓“自由世界”的支持与援助。

昂山素季很善于利用这些优势,在积攒了足够的政治资本后,1988年她以照顾母亲的名义返回缅甸,然后快速组建政党,并以绝对优势在1990年的缅甸大选中胜出,

首战告捷,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彼时昂山素季的成功,具有十分复杂的背景!

首先是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全球范围都刮起了一股“自由风”,强大的经济实力令西方国家的制度优势无可匹敌,尤其是经济落后、改革乏力的缅甸,传统的政党在这股狂风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其次是昂山素季本人的魅力,昂山将军的遗泽,加上其本人坎坷的经历,让缅甸百姓对她报以同情,同时也寄望于她能够为国家带来改变。

第三是外部势力的支持,在西方人眼中,昂山素季的意义远远超过了缅甸这个南亚小国的范围,她的胜利代表了西方制度在中南半岛的复辟,支持昂山就是支持自己。

有了这三点,昂山胜利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但强龙不压地头蛇,缅甸强大的军政府可不愿意乖乖就范,他们马上宣布昂山当选不合法,并将她囚禁起来。

出人意料的是,这种粗暴的做法成为了昂山政治生涯的转折点,让她在若干西方制度代言人中脱颖而出,并借机蜕变为“曼德拉”式的人物,尤其是西方世界,他们乐于树立一个亚洲反传统的典型,一端是强大的国家机器,另一端是一个为民请命的弱女子,两相对比,以达到攻心的目的。

1991年,昂山素季不出预料地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她在演讲词中说道:

“在缅甸追求民主,是一国民作为世界大家庭中自由与平等的成员,过一种充实全面、富有意义的生活的斗争。它是永不停止的人类努力的一部分,以此证明人的精神能够超越他自然属性的瑕疵。”

这些做法都让外界对她的评价加分不少,缅甸国内百姓更是对她顶礼膜拜,此后,她的名气继续看涨,直到最终当选。

但昂山当选后的所作所为,却让西方世界大跌眼镜,尤其是在罗兴亚人问题上,与前任做法如出一辙,想象中的自由、民主、仁爱,荡然无存。

昂山为什么说一套做一套,不顾西方国家对她的帮助与信任呢?

首先,政治和政治口号是两码事,比起纯情又理想化的政治口号,政治就是肮脏不堪的黑暗勾当,嘴里喊着公平公正,手里做的都是无耻的利益分配,尤其是在传统深厚、经济又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如果抱着西方国家那一套理想主义,不仅干不成事情,自身地位也难保。占据缅甸人口绝大多数的是缅甸本土百姓,无论出于个人立场,还是选票,昂山都必须最大限度维护他们的利益,否则不仅难以施政,维持都是大问题。

其次,昂山身上带有强烈的东方专制色彩,只是西方国家被她迷惑。昂山素季的父亲昂山是缅甸的开国将军,当年为了民族独立,不惜与日本人合作,二战后转而与英国人苒和,可谓不择手段。昂山素季虽然在国外长大,但缅甸传统文化对她的影响不可忽略,1995年昂山素季为了延续政治生涯,在被释放后拒绝返回英国看望生病的丈夫,直到对方去世。可以说,参政后的昂山素季已经是铁石心肠,试问这样的心态,又怎会在乎外部世界的褒贬。

第三,罗兴亚问题本质上是西方国家殖民政策的产物,将其现状归咎于缅甸不公平,缅甸人也不会接受。昂山素季从没有有在任何场合对此作出承诺,只是西方国家一厢情愿的以为她会这么做。

看到昂山素季上台后的做法与起初期待的不一致,一些西方国家开始撕破脸皮,大肆鞭挞昂山素季,认为她背叛了信任,欺骗了西方国家的感情。

在日慕乡关看来,作为一个缅甸人,昂山素季最需要忠于的不是西方国家,而是缅甸的百姓,比起国民的生计,个人的荣辱不必过于计较,至于那些来自外界的荣誉批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如果哪个西方政客或百姓真心想要帮助缅甸人,可以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是空洞地喊口号!


日慕乡关


假着西方的民主、人权之卫衣上位后,却不能为西方在缅甸的利益上代言!既然如此,那么最终沦落到被卑鄙无耻的、伪善的、双面的西方政客所抛弃也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了啊!

否则你还真以为上帝下凡了呢?




我本率真1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

首先,美西方与昂山素季的分道扬镳只能说明双方此前对彼此存在错误认识,未能给双方关系一个准确的定位。确实,在昂山素季被释放之前,以及当政之前,美西方为了反对缅甸军政府,为了推广民主,向昂山素季提供了大量的支持,给了昂山素季很多赞誉。昂山素季也以美西方为靠山,在美西方支持下成功上台。然而,昂山素季本质上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不是西方民主的代言人,不会什么都听西方的。美西方支持昂山素季也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有所企图,也就是要昂山素季领导下的缅甸跟着美西方走。那么,双方可以说存在根本性的分歧,他们的分道扬镳也就是迟早的事。



其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昂山素季在掌权之前,可以肆意攻击军政府的政策,因为她不需要对此负责,只需抨击就可以了。然而,掌权后,昂山素季发现军政府的部分政策,特别是在罗兴亚人方面,可能也有苦衷,不得不这样做,或说原本就是对的。一来昂山素季内心可能认可军政府的做法,认为这符合缅甸的长远利益,不然,如果听信西方的遥控,可能后患无穷。二来昂山素季为了得到军方和国民的支持,在罗兴亚人方面可能也不得不与军方保持一致,也就是对罗兴亚人实施强硬打压,否则自己的政府可能很快就会垮台。那么,面对美西方的压力,昂山素季也别无他法,肯定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会为了得到西方赞誉就拿国家利益开玩笑,那么自然就得罪西方。



因此,只能说,西方与昂山素季不存在谁抛弃了谁,双方的分道扬镳是早晚的事。


西域都护


请为这个画面配上对话字幕~



振刺青


其实,不光是西方国家纷纷抛弃了昂山素季,她也抛弃了西方国家。



昂山素季是上世纪缅甸人的偶像——昂山将军的后人,但是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被人阴谋杀死了。

1960年她离开了缅甸,去了印度。

1963年她去了英国读大学,毕业后在联合国任职,1972年和英国男子结婚,婚后的她,依然在国外生活,一直度过了十五个春秋。

1988年,她的母亲病危,她回到了缅甸探望母亲,不料很多景仰她的父亲的百姓、退伍将领,都来拜访她,怂恿她站出来号召全国人民,一起推翻政府。


试想,一个在外生活28年的女子,一个过来15年平静的家庭生活的妻子,在很多国人的怂恿下,要求恢复国籍,并公开演说号召全国一起反抗,这样贸然的行为必然会遭到政府的逮捕。如果她不是名将的女儿,在民间拥有很高的威望,也许她早就被枪毙了。缺少领导经验,却有极高的威望,关键是自己还没有实权, 这让她陷入了极大的危机,从此陆续被软禁了15年。

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她拒绝和政府妥协,甚至在丈夫病危的时候,都拒绝出过探望,唯恐不能再度回到缅甸。她这样的勇气,也确实有资格为百姓出头。她在国内积极运动,西方国家也为了自己的利益,一直在积极帮助她。在1990年的时候,西方国家还授予她人权大奖,第二年更是获得了和平奖。为了让她出来主政,西方国家没少动心思。联合国的要员都曾经来到缅甸斡旋,想让他们释放昂山素季,美国参议院的官员都亲自去过缅甸,为她争取权利。

经过西方国家的多方举措之后,昂山素季终于在2010年的时候被释放,在2012年的时候,她的党派里多名党员进入政府工作,在2015年的时候,她的党派再度在大选中胜出,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职位,而在2016年的时候,她一人夺得了四个重要部门的长官,缅甸这个国家显然因为她已经在经历着重大的变革。

但是她在执掌缅甸大权的时候,并没有制止对少数民族的镇压,部分人种一直在遭到政府军的围剿。此举显然违背了西方国家对人权的认知,于是在2018年的时候,他们撤销了从前颁发给她的人权奖章,并对她的“不作为”做了谴责。西方国家不再支持她,是因为她已经独立起来,而且现在已经有了新的力量在支持她。

其实早在2011年之前,昂山素季已经经常要求会见我国大使,2015年的时候,我们还邀请她的团队来国内,这其实就是因为她对西方国家的伪善早就有了认识,所以想取得我国的支持。在2018年的时候,我国出台了“一带一路”政策,惠及周边许多国家,而她多年和我国保持友好关系,当然知道其中的利弊,于是加强和我们的合作,更加依赖我们国家,在缅甸专门成了相关小组,并担任主席,致力于推进我们的政策。也就是说,正是因为我国的支持,所以她才有了胆量脱离西方国家的控制。

所以,说到底,是她抛弃了西方国家,这才导致了西方国家抛弃了她。


小镇月明


与其说西方国家抛弃昂山素季,不如说是昂山素季为了缅甸的利益而远离西方国家。

在昂山素季被释放并且全面参加政治之前,西方国家争先恐后地给昂山素季贴标签与“给荣誉”,这包括英国政府先后给昂山素季许多“民主与自由”荣誉,挪威、法国与美国也先后给她许多头衔。不过,说到底,美欧这么干是为了打击以军人集团为主的缅甸政权,希望能把昂山素季扶上位后,确保美欧的利益能够全面重返缅甸,进而影响或者控制缅甸的战略利益。

美国与欧洲原认为,昂山素季如此之西化(比如说她老公是英国国民,儿子也是英国国藉,以及她多年也受西方的教育并且得到西方的支持),因此,她一旦解放并且上台执政,那么一定会带领缅甸完全投身美欧的怀抱,然后跟着美国与欧洲一条路跑到底。

然而,美国与欧洲低估了昂山素季的民族与国家情怀。事实上,昂山素季在刚刚获释的时候,我有机会在仰光第一时间与她有过一次一对一的对话。在问及她是否会带领未来的缅甸完全走向西方时,她明确地回答我说:缅甸的利益才是一切的根本,亲美欧还是与邻国继续友谊完全是为此服务。而且她父亲的家国情怀对她也影响至重。事实证明,美国与欧洲都没有认识到昂山素季的家国情。

此外,昂山素季是非常现实的政治家。她上台之后,当罗兴亚问题让欧洲与美国给她施加巨大压力时,她终于体会到此前的政权所面临的困境,并且也强化她无法让步的行事方式。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与欧洲那些口惠而实不至的做法完全无助于她治理缅甸,因此,她选择了也邻国共同向前发展并且发展关系的道路,完全无视美国与欧洲对她的警告。在此背景下,美国与欧洲当然摆出“抛弃”昂山素季的姿态喽,但这又有什么重要的呢?毕竟缅甸民众与各方都支持昂山素季。


邱永峥


在评价这件事情之前,首先介绍一下这位昂山素季。昂山素季,现年74岁,是缅甸独立领袖昂山的女儿,现任缅甸联邦共和国国务资政。缅甸实际领导者。缅甸议会发展联合协商委员会主席。缅甸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总书记。他从西方国家的所推崇民主明星,希望女神,到现在又被西方国家和媒体所抛弃,这真应了那就话,成业萧何败也萧何。她既然可以被西方媒体所吹起,也就可以把他打到。昂山素季是女版曼德拉,只不过曼德拉成功了,昂山素季失败了。

西方国家和媒体之所以吹捧昂山素季是希望她上台以后亲西方,依附西方。是西方势力扶持起来的“民主斗士”。是西方所谓民主社会包装起来的圣人。是他们给亚洲国家树立起来的“民主样板”。在西方国家装裱之下,昂山素季成为缅甸民主的化身,无数的民主光环戴在了她的头上,包括诺贝尔和平奖。昂山素季成为缅甸这个军事独裁国家的希望,大有天下安危寄予一人,但当时缅甸的军政府并没有搭理这个已经是英国国籍的女子,但缅甸普通民众却被“忽悠”起来,他们纷纷抗议,罢工而要让昂山素季成为缅甸公民,参见选举,更加希望她新缅甸的新总统。当然,这也其父亲的威望是离不开的。而昂山素季也被“忽悠”膨胀起来了,她也自诩为缅甸代言人,高呼民主,畅谈西方制度先进。但所有的人都忘记了,她就是 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她一天议员没有担任过,没有治理过一县一市。更别说一国了。但随着媒体的宣传她自己也迷茫了,昂山素季似乎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而昂山素季真正成为这个国家领导者的时候,她才知道骂人容易治国难,就会指责错误,而不会出主意治理的人,也一样是个笨蛋,昂山素季当家的时才知道,治国有多难,民主不能当饭吃,对于一个每天收入不足1个美元的国家来说,这太过奢侈,政治正确,那是西方媒体对别人,而不是自己。昂山素季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而对罗兴人的做法,引发西方国家的抨击,西方给的“荣誉”又给收回去了,如加拿大取消的这个“荣誉公民”称号既是是打了自己的脸,也说明这个称号的虚伪,当昂山素季的行为行为符合西方道德的时候,她就是女神,当昂山素季的行为背叛西方道德的时候他就是女巫。西方媒体虚伪可见一斑。

现在的昂山素季已经不需要西方国家给她的包装形象,她现在需要做的是她的自己,她被西方文明扣上“践踏人权”帽子的政权,而昨天昂山素季还是民主斗士。我们不仅要问,到底哪一个才是昂山素季。经过几年政治生涯,昂山素季更加现实,她首先要维护的是缅甸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为完整,而不是给于罗兴亚人所谓的“民主”。昂山素季向美国直言,“给我指出一个没有人权问题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践踏人权的问题,我正在严肃对待对本国侵犯人权的指责。但现在昂山素季已经更加务实,昨天她是民主卫士,但今天她更是国家领导人。地位的不同,也决定了昂山素季的行为方式。

缅甸。全称是缅甸联邦共和国。位于东南亚地区。国土面积大约67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40位。是东盟的成员国。19世纪沦为殖民地。1948独立。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国际家发生动乱。国防部长苏貌将军为首的军人接管国家政权,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开始全面制裁缅甸。在2008年。在联合国的斡旋之下。缅甸联邦共和国重新建立,通过新宪法。昂山素季目前实际上控制着这个国家。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昂山素季被西方国家所抛弃,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她早年获得很多西方国家授予的荣誉头衔纷纷被收回,预示着昂山素季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开始变得陌生,甚至成为不受待见的人。

西方国家为何突然态度大转变,对昂山素季冷眼相待了呢?其实与昂山素季的政治走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她没有实权前,西方国家对她是甜言蜜语的“恩宠”,在她掌握缅甸实权所执行的政治路线令西方不满意后,西方又对她是咬牙切齿的“唾弃”。


昂山素季的父亲是缅甸的独立领袖昂山将军,被誉为缅甸国父,在昂山素季很小的时候被政治对手暗杀,昂山素季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后来缅甸亲西方的势力掌权后,才得以随母亲一起赴海外学习、工作。


她的整个青年、壮年生活几乎都在海外,鲜有直接碰触缅甸国内政治发展进程。从18岁赴英国读牛津大学,到后来任职外国外交部、联合国,再到27岁嫁给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迈克·阿里斯并加入英国籍,昂山素季的成长历程、思想价值观在外人看来应该就属于美欧派。


此时的昂山素季并没有引起美欧国家的注意,还不知道她是何方神圣,直到她回到缅甸,领导缅甸的民主政治进程,成为缅甸政治角逐中最具影响力的势力时,才获得美欧国家的“贴心”赞扬。

1988年初,旅居海外的昂山素季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回到久违的祖国,回到那个被军政府独裁统治致使缅甸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祖国。没想到她回来的那一年竟成为她人生的一个拐点,也是她获得美欧西方势力支持的开始。


从1988年组建了属于自己的政党、也是缅甸人民的政党——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后,昂山素季一直走在反对军政府独裁的最前线,持续领导缅甸人民反抗缅甸军政府的压制,追求更广泛的民主。


美欧一看,这不正符合咱们的价值观主流吗?极力扶持昂山素季,在国际舆论上大肆吹捧、宣扬她。以至于1991年昂山素季在被军政府软禁期间,仍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此时,欧美赋予昂山素季的头衔就是民主斗士,看中她接受的西方主流价值观,能推进缅甸走上民主进程。


实际上,美欧想要的并不止这些,而是期待通过支持昂山素季领导缅甸成为美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战略伙伴,能时刻跟着美欧方向迈进,因为美欧国家看到了缅甸优越的地理位置,背靠北方大国,找一个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伙伴很重要。


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昂山素季收获的西方给予的头衔太多了,先后获得挪威拉夫托人权奖、欧洲最高人权奖萨哈罗夫思想自由奖、英国牛津市荣誉市民、美国埃利·威塞尔人权奖、加拿大荣誉公民等等众多美欧奖项。


然而,美欧的民主梦在昂山素季的国家利益面前一毛不值,甚至还有所“亏本”。尤其是在2015年,昂山素季领导的缅甸全国民主联盟获得压倒性胜利,昂山素季等了27年终于掌握了缅甸的国家实权。

起初,美欧对昂山素季还抱有期待,在昂山素季成功当选时,奥巴马还专门打电话祝贺,当时缅甸总统并不是昂山素季,她只是缅甸的国务资政,却掌握着缅甸最高实权,这也是美欧重视昂山素季的因素之一。


然而彻底让西方对昂山素季大失所望的还是2017年缅甸处理若开邦和罗兴亚人的问题上,此时美欧逐渐把昂山素季的“民主女神”头衔转变为忽视人权的女强人。


2017年8月25日,盘踞在缅甸若开邦的“罗兴亚救世军”袭击了若开邦北部数十处警察哨所,政府军由此展开大规模反击。之后约70万信仰伊斯兰的罗兴亚人穆斯林逃离家园,涌入邻国孟加拉国,此后缅甸就遭到西方国家“种族清洗”的指控,并对缅甸实际领导人昂山素季大加批评。


显然,昂山素季已经不再是美欧国家心中标准的“民主斗士”了,但对昂山素季看来,美欧的批评根本没有了解缅甸的真实现状,大肆反驳美欧的无理指责。


曾经的价值观盟友,瞬间变成了形如陌路的“对手”,怎么办呢?西方就开始在舆论上压制昂山素季。

仅在2018年,昂山素季就被西方国家突然取消了多个荣誉头衔。美国撤销了她的威塞尔人权奖、英国爱丁堡市、牛津、格拉斯哥和纽卡斯尔等市撤销昂山素季的“荣誉市民奖”、加拿大参议院取消了“加拿大荣誉公民”身份……


这就是美欧西方挥舞着人权大棒,对昂山素季口诛笔伐,将她曾将获得的光环一个个剥夺,成为美欧西方“抛弃”昂山素季的重要信号。


襄遇阿雨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昂山素季其实是西方按照自己的意愿树立的一个典型,真正变化的不是昂山素季,而是西方媒体。在野时,西方需要一个斗士,通过这个斗士向缅甸军政府施加压力,而昂山素季的父亲是缅甸独立的推动者,又是军人,在缅甸军队中有很高的威望,到现在在缅甸国内有很高的支持度。同时,昂山素季接受西方的教育,长期生活在西方,有与西方沟通的技巧与能力,其丈夫更是外国人,这样的人可以代表西方利益。


但是西方媒体没有想到,在野党的昂山素季与执政以后的昂山素季完全不同,在通过压力,迫使缅甸军人政权同意大选,最终昂山素季走向前台,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昂山素季已经不是在野党的那个昂山素季,时时刻刻都需要维护缅甸的利益。包括在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这样的就与一贯正确的西方立场格格不入,他们认为昂山素季是叛徒,背叛了西方的教育,实际上,昂山素季是代表缅甸大多数人的利益,并且这样的立场不能改变,如果改变,就是将被选民抛弃。


西方不愿意听昂山素季的解释,认为缅甸对罗兴亚人就是不人道,拼命向缅甸施加压力,但是缅甸开始就不承认来自孟加拉的罗兴亚人是缅甸人。这样的认识差距更加加剧了西方对昂山素季的不满,取消昂山素季的荣誉称号,取消昂山素季的学位,取消昂山素季的各种头衔,他们认为只要给昂山素季加大压力,就可以逼迫缅甸就范,孰不知,在这件事上就缅甸军方有很大的影响力,并不是昂山素季能够左右。但所有的账,西方还是算在昂山素季身上,认为她是叛徒,变节者。笔者认为,这就是西方为何在缅甸失败的原因,问题的实质都没有搞清,就擅自判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