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到执政官,昂山素季为什么变得冷酷?

无闻漠漠


西方国家曾经将印度圣雄甘地、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缅甸的昂山素季评为当今世界四大圣人。不过,最近由于昂山素季在对待罗兴亚人问题上持强硬立场,结果被西方国家骂她是恶魔。西方国家感觉到自己上当了,受骗了,对昂山素季口诛笔伐,还说要收回颁发给她的诺贝尔和平奖。

昂山素季一生可谓坎坷。在她两岁多的时候,她的父亲,被称为“缅甸独立之父”的昂山将军就被政敌刺杀了。1960年,为躲避缅甸军政府的迫害,她母亲将她带到印度,后来又到英国。她先后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不丹、印度、英国等国工作和学习,并在英国结婚生子。

如果不是1988年回缅甸探望病危的母亲,那她一生将平平淡淡的度过了。但就是那次回国探亲改变了她的一生。

不得不承认,昂山将军在缅甸很有威望。尽管他已经死了41年,但影响力还在。当时缅甸很是贫穷落后,军政府的专制统治令缅甸民众很是不满,全国到处都爆发了反对军政府统治的运动。而军政府对反抗者则采取高压手段,缅甸街头几乎天天都有流血事件发生。昂山素季深深的震撼了,她觉得自己作为昂山将军的女儿绝对不能够袖手旁观,应该要为缅甸做点什么。恰巧,人们听说昂山将军的女儿回来了,都涌来看望她,并请她出来领导全国民主运动。于是,反军政府者组成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并推举她出任主席。从此,昂山素季深入城市乡村,发表演说,并带领大家起来反对军政府。由于昂山素季有特殊的背景,又有强大的号召力,军政府对她也颇为忌惮,不敢为所欲为。但又不能放任她在外面闹事,于是就只好将她软禁在家。

这一软禁就长达20年。期间有好几次机会她都可以获得自由,但她都放弃了。

第一次是在被软禁后不久,缅甸军政府表示,只要她答应出境就可以恢复自由。但被她拒绝了。

第二次是她丈夫病危期间,缅甸军政府表示她可以回英国见丈夫最后一面。但她知道,只要她一离开缅甸,可能永远都回不来了。于是她再次拒绝了。

有好几次,缅甸军政府对她说,只要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停止活动并解散,她就可以恢复自由,但她都一一拒绝了。

昂山素季的事在世界传开后,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关注,并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和支持。西方国家给她戴了不少高帽,还给她颁了不少奖——包括诺贝尔和平奖。为了让她重获自由,西方国家对缅甸军政府进行了大力度的制裁和施压,终于在2010年11月,昂山素季被缅甸军政府释放。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缅甸开启了全国和解与民主改革进程。在2015年的缅甸大选中,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大获全胜。按道理说她应该出面竞选缅甸总统的,但由于她的丈夫和孩子都是英国人,根据缅甸的宪法,裸官不能任总统。于是,她就让她的前司机兼亲密助手吴廷觉出来竞选。吴廷觉于2016年3月当上缅甸总统后,聘任她为缅甸国务资政。

在西方国家看来,民主的昂山素季已经出任缅甸领导,缅甸也开启了全国各解与民主改革进程,缅甸所有的问题在“西方先进的制度”下应该一一迎刃而解了。但缅甸的问题远比西方想像的复杂得多,西方制度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无论是军政府专制统治时期还是昂山素季所谓的民主时期,缅甸发展依旧举步维艰,反政府武装依旧活动猖狂。缅甸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冲突时有发生。而罗兴亚人问题依旧是难以解开的梗。关于缅甸罗兴亚人问题,之前我写过一篇《缅甸若开邦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科索沃?》的日志,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这里就不啰嗦了。在我看来,昂山素季还是那个昂山素季,她并没有变。变的是西方国家。他们对自己的制度太自信了,对昂山素季的期望太高了,以为昂山素季接受了西方教育,又在西方生活了二十多年,崇拜西方制度,而自己又是昂山素季重获自由的恩人,昂山素季对自己肯定是言听计从。但很可惜,昂山素季就算再向往西方,再崇拜西方,但她也是缅甸人,是缅甸的国务资政,要为缅甸的利益服务。她永远不可能跟着西方的指挥棒转。你想想,如果她放任罗兴亚人连绵不断的涌入缅甸,面对这要多少就有多少的难民,缅甸政府能吃得消吗?再说了,这罗兴亚人来缅甸并不是仅仅找饭吃这么简单,而是来划地盘的,昂山素季怎么可能会让别人分裂自己的国家呢?她可不想当缅甸的历史罪人。


血染战旗红


昂山素季,一位72岁的老人,既不是总理,也不是总统,仅凭国务资政的职务,成为缅甸实际执政者。一位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目前,因为缅甸政府镇压罗兴亚人而受世界穆斯林国家谴责,昂山素季为何变得冷酷,说来话长。

一、昂山素季推动的民权运动主要代表缅甸民众与军政府之间的人权斗争。

1988年,43岁的昂山素季从英国回到缅甸,正值缅甸军政府镇压民众不满经济下滑引起抗议时期。昂山素季的回归,民众好像找到了民权领袖,得到拥戴。于是,昂山素季借机组建了缅甸全国联盟,自任书记,尔后发展成缅甸最大的反对党。

昂山素季一个弱女子,为何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这来源于其父亲昂山将军的强大背景。

昂山将军是缅甸民族独立英雄。早年流亡日本,靠日本政界的支持组成“三十志士”回国组建军队与英国殖民者进行英勇斗争。1942年,日本占领缅甸,昂山渴望祖国独立,率军参加了对英军和中国远征军的战斗。

1944年,日军败退,昂山认清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目的,转又向支持美英对日本的侵略战争。1947年,在即将迎来缅甸独立之时,被其它党派刺杀身亡,被缅甸人称为国父。

正是因为这一背景,昂山素季在缅甸一呼百应,推动缅甸的民主运动与军政府进行顽强斗争。1990年,她带领民盟参与缅甸大选获得胜利,却被军政府宣布作废。而后三次受到软禁,历时15年之多。她的经历与战斗精神如同南非的曼德拉一样曲折艰辛。为表彰她的政绩,1991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2011年,经过漫长的民主斗争,缅甸按新宪法选出了第一个民选总统,结束了军政府20多年的独裁统治。

昂山素季2012年已成为议院议员,即不是总理,又不是总统,鉴于她在缅甸的表现和国际上的威望,只好为其设立了国务资政一职。昂山素季已成为缅甸实际上的执政者。

2013年,昂山素季宣布参与总统竞选,由于缅甸宪法规定,对偶一方是外国人不允许参与总统选举,因昂山素季的丈夫是英国人,所以昂山素季想要参与竞选,必须推行修宪运动。

二、罗兴亚人不是缅甸公民,昂山素季无法站在世界人权角度争取罗兴亚人的民主权力

推动民权运动而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昂山素季,一向以体谅民众人生,为何在缅甸政府镇压罗兴亚人保持冷漠呢?这里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

今年8月25日,罗兴亚族武装分子袭击了诺开邦族人,造成89人死亡,引发缅甸政局动乱。缅甸政府界定罗兴亚人为恐怖组织,政府军与之交火,打死约400名罗兴亚人,引起罗兴亚人大逃亡。国际社会对这一事件,谴责昂山素季的冷酷心态。

诺开邦与孟加拉国北部接壤,诺开邦有100多万罗兴亚人,罗兴亚人信仰穆斯林教。缅甸政府一直想改造罗兴亚人信奉佛教,但罗兴亚人一直想民族独立。因此,缅甸政府一直未承认罗兴亚人的公民身份。宗教对立,民族矛盾致使罗兴亚人处处受到佛教徒的排挤打击,被迫流亡到孟加拉,斯里兰卡及泰国等国又遭遣返,因此民族冲突由来已久。2013年,为逃避缅甸迫害,曾有130名罗兴亚人逃亡海上,饿死97人事件震惊世界。这次发生的罗兴亚人袭击诺开邦人的事件,是历史的接续。

三、昂山素季站在政府角度,必须考虑缅甸民众的切身利益,在得与失方面无法求全求美。

缅甸国内政党林立,仅2011年大选参选党派90多个,实际参选有37个政党。缅甸各邦的区域划分比较独立,涉及本邦利益互不相让。诺开人公元前2000多年前就是独立自主的文明古国。公元1784年缅甸才攻陷诺开人古国,成为缅甸一个邦。诺开人与缅甸人因为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本身就有冤仇并相互不信任,而且诺开邦至今还有反政府武装。

罗兴亚人大部分是通过贫穷的孟加拉国偷渡来的无国籍人,这些人邻近国家都不接收。在此情况下,接纳罗兴亚人,就会有更多的罗兴亚人从孟加拉来缅甸,更会激发诺开邦与缅甸政府的对立矛盾。因此,昂山素季为促进缅甸民族团结与和解,只能调和国内各民族之间各邦之间的矛盾,不可能打击诺开族人而亲不是缅甸公民的罗兴亚人。

曾经为人权而战的昂山素季为什么失去国际人道主义,作为缅甸执政者,在国家利益面前,只能作出无奈的选择。


英汉微视


昂山素季第三次访问中国。这引起了国际社会极大的关注,而昂山素季在中国的最新表态更加让西方主要国家很是不爽:

1、昂山素季是她短短一年多时间内第三次访问中国,并且又跟中国国家领导人会面。会面之后,昂山素季表示,她完全支持与赞同中国提出的中缅“人字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且愿意加入中国、缅甸、孟加拉与印度的“经济走廊”。更为重要的是,昂山素季政府迅速批准了中国在印度洋边修建新的深水港,以及建设投资额高达百亿美元的经济特区。昂山素季与中国的热络令西方国家非常不舒服,因为按照他们此前的构想,通过“民主”手段终于坐上缅甸最高领导人位置的昂山素季即便不跟中国闹翻,也会远中国而亲西方,但昂山素季上台前就直接表态称,中国是缅甸“搬不走的邻居,与邻居搞好关系才是符合缅甸的战略利益”。这一根本性的立场立即让西方主要政治力量和媒体改变了对昂山的看法,于是她在西方媒体眼里从“民主女神”变成了“独裁者”,她的剑桥荣誉被剥夺,甚至要掳夺她的诺贝尔和平奖。但据昂山素季办公室一位亲信私下里告诉我:就算诺贝尔和平奖被剥夺,昂山素季也要全力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因为只有中国才有诚意与实力帮助缅甸发展国家经济与民生福利。这一点她决不改变。

2、罗兴亚人问题让西方媒体称昂山素季“冷酷”。然而,事实真像却是这样的:罗兴亚人问题的本源是英国殖民缅甸与印度人为制造的,缅甸不合适的民族政策让这个问题久悬未决,而这个民族问题不仅仅是罗兴亚人,还包括缅甸境内135个少数民族,比如说若开族,果敢族,克钦族和佤族。但这些民族问题在民族情绪极大的缅族主体族群中是短时间内很难悍动的问题,不是昂山素季一已之力就能改变的。事实上,昂山素季即便在被西方追捧期间也从来没有就少数民族问题,尤其是罗兴亚人问题发表过任何的公开看法,因为政治家很现实的。此外,更为重要的是,主张对罗兴亚人问题超级强硬的军人集团不在昂山素季的控制范围内,所以如果没有征得军人集团的支持,昂山素季很难在罗兴亚人问题,以及任何民族问题上有突破性的进展,哪怕她“热情洋溢”也不行。

3、昂山素季其实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是一个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人物。她不会因为政治理念而牺牲缅甸的核心利益。所以,当她登上权力最高峰后,她最先考虑的是缅甸的现实与发展的根源。所以,当她选择了国家利益超过“民主理念”时,西方媒体与政界就马上掉转风头,把“冷酷”的标签贴在她的脸上。

其实,昂山还是那个昂山,变化的只是西方政治的需要。


邱永峥


不是昂山素季冷酷,而是穆斯林的繁衍速度太快,本来是难民的他们没有缅甸公民的身份,却想着武装自己夺取缅甸土地自立为王。其实能坐下来谈判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比罗兴亚人更多的其实是旁边孟加拉国跑过来的难民,接受罗兴亚人会导致远多于缅甸人和罗兴亚人的孟加拉难民跑过来。如果要找个相似的事例来让大家看看这种难民跑过来占领你土地还要把这片土地的主人给赶走,那么当年南斯拉夫的科索沃和现在的缅甸是何其的相似。缅甸的问题存在了几十年西方所谓的民主过家都不去管,突然现在管的原因还是我国和缅甸的合作的项目地点太近了。首先是中缅油气管道就在争议地点的若开邦,其次中国控制管理的皎漂港(西方担心其成为我国的军港)离若开邦阿拉干(争议地点)不足百里,最后一带一路是中缅合作最重要的一环,西方希望推翻缅甸现任政府来达到摧毁中缅关系,阻碍一带一路建设,妨碍中国崛起的目的。所以缅甸不能接受西方的所谓观察员的观察(善于编造歪曲事实的一群人),其次我们要支持缅甸政府保护自己人民,保护主权的正义行为;最后希望大家不要相信一些网特妖言惑众。


乞力马扎罗山的旅鼠


昂山素季,可谓缅甸知名度最高的政治家,也是在世界上最知名的缅甸政治家,你可能不知道缅甸的总统是谁,缅甸的军方领导人是谁,但对于缅甸的昂山素季可能就有所耳闻。昂山素季的的家世显赫,父亲是缅甸独立运动领袖、将军,著名民族英雄,被尊称为“缅甸国父”,在1947年,昂山被缅甸爱国党主席吴素所派杀手刺杀。1963年,18岁的昂山素季被送往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1972年,昂山素姬与英国丈夫迈克·阿里斯结婚,并育有两个儿子,在英国生活,之后加入英国籍。

流淌着英雄血液的昂山素季注定不凡,1988年3月,昂山素季以照顾中风病危的母亲为由回到仰光,随后开始领导反对缅甸军政府的运动,同年昂山素季组建了自己的政党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并很快成为缅甸的最大反对党。1990年,她带领全国民主联盟赢得大选的胜利,但被缅甸军政府宣布为无效,之后在其寓所中被断断续续地囚禁了15年。她的英国丈夫在1999因癌症在牛津逝世,由于缅甸军政府的干预,她和她的丈夫从1988年到1999年的11年间一共就见了几次面。

2010年,昂山素季终于获得了自由,2011年,缅甸军政府批准向文职政府交权。2015年,缅甸举行25年来首次公开竞争的全国性大选,昂山素季领导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在议会取得压倒性胜利。然而缅甸军政府早前为封堵昂山素季当选而制定的宪法中规定禁止与外国公民结婚并育有子女的缅甸人竞选总统,昂山素季实际被剥夺了竞选总统的资格,缅甸的总统是间接选举,由议会选举产生。2016年,昂山素季的多年好友缅甸全国民主联盟资深成员吴廷觉当选总统。同年昂山素季被委任为“国家顾问”,同时任缅甸议会发展联合协商委员会主席和政府中4个部的部长,作为全国民主联盟的实际领导人,她是缅甸政府的实际领导者。

然而缅甸军方依然有强大的影响力,议会中军方占据25%的议员名额(不用选举),剩下的3/4直接选举产生,而修改宪法需要3/4多数通过,国防、国内安全等都由军方负责。缅甸是个以佛教为主的国家,在缅甸的若开邦,大多信奉伊斯兰教的罗兴亚族与当地信仰佛教的若开族时常发生矛盾,由于伊斯兰分离主义在罗兴亚人之间的兴起,从1962年执政至今的缅甸政府都认定罗兴亚人为外来人,非缅甸土著民族,1982年,缅甸奈温政府颁布了新的《缅甸公民法》,罗兴亚人无资格成为缅甸公民,成为了非法侨民。罗兴亚人持续外逃,罗兴亚难民问题是一直存在的。自2016年昂山素季当政以来,特别是2017年以后,缅甸军方与罗兴亚族武装“若开罗兴亚救世军”持续爆发冲突,数十万罗兴亚人流离失所,罗兴亚难民问题又有加重的趋势。然而作为199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昂山素季对于罗兴亚问题甚至委婉地表达了对军方赞许,正如美联社在报道中指出的那样,“她无视国内受迫害的罗兴亚穆斯林的困境,未能阻止针对其它少数民族的暴行”,对于这其国内罗兴亚难民这一问题基本禁声。

到底是什么促使昂山素季变得所谓的冷酷?两个字利益,屁股决定脑袋,当年作为反对派时当然可以说很多话做很多美好的表态,而一旦取得执政地位,就会发现有很多实际的问题了,正所谓当家方知柴米贵。人类当然是感情的动物,但更是利益的动物,世界上没有绝对客观的东西,随着地位和处境的变化,人的立场和想法也会发生变化。缅甸是一个以缅族人占主体的以佛教为主的国家,占缅甸总人口68%的缅族是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的票仓,所以无论从选举的角度和连任的角度,她都会更多地考虑选民的意见和顾及选民的立场。当年作为反对派时无官一身轻,现在作为执政者,肯定是力图保住执政地位和另一番心境了。一写就容易写多,我不是专家也不是学者,个人观点。


十三叔看历史


最近缅甸的一起因言获罪引起广泛关注,因为因言获罪针对的是昂山素季政府,被判处之人对昂山素季和她的政府多有批评,昂山素季和她的政府对所判之人判了七年软禁。


这确实是很大的讽刺,六七年前昂山素季还因为对缅甸当局的“觐见”而被软禁,又因为她长期的为缅甸的人权状况奔波,对缅甸军方多有批评,昂山素季也被当成曼德拉之后又一位人权斗士,为自由民主人权奔波。

2012年,昂山素季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缅甸军方也在压力之下,与昂山素季达成了和解。

在昂山素季正式入主缅甸政府之后,昂山素季的作为势必要考量缅甸国内政治情况,包括对于缅甸军方镇压罗兴亚人,昂山素季并没有公开指责军方,也引起了极大不满。



当然现在作为一国之领导人,昂山素季的所作所为要考虑的更多,再指望她能一如既往地成为人权斗士,本身就有些不切实际。

你如何看待昂山素季现在处罚因言获罪?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老李有刀


题外话

讲一句老实话,从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开始,这个奖项的公正性就开始长期受到世人的诟病,因为奥巴马在任期间,不仅策划推动了叙利亚内战,给中东地区造成了数以千万人计的难民潮,而且还在中东地区助涨极端主义分子势力的泛滥,把整个中东和欧洲搞得一团糟。

这样的一个人,竟然还会被颁发了诺贝尔和平奖,真的不知道这是不是对该奖项的一种极大讽刺。

昂山素季是握有实权的国家领导人,她必须要对国家人民负责,而不是对诺贝尔和平奖负责,这是一个普通人和一个领袖最大的区别。

很多人都觉得,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人格高尚,那么他成为政治家以后,也同样会是高尚的,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因为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是他的道德品德,而当他(她)在考虑国家大事的时候,却必须要为国家的利益考虑。

所以不管什么样性格的人,当他(她)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人之前,在国家大事上就必须要变得冷酷无情,凡事锱铢计较,只有这样他(她)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人,才是一个真正做到了为国奉献。

因此昂山素季在当任缅甸国家领导人之后,所有的行事风格就不能再以个人的意志作为标准,她需要考虑的是整个国家大部分人的利益,而不是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哪怕她在做出决定之后,将会为此担上刽子手的名声。


在历史上为名声所累,结果导致自己的国家因此陷入衰败的领导人也不是没有,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前南非领导人奈尔逊.曼德拉,他曾因为在南非推动反对种族歧视以及反对种族隔离运动,而被授予了诺贝尔和平奖,并在1994年担任南非总统。

但是在他担任总统之后,就因为名声所累,不顾实际的教条式的、无条件推行种族平等,同时在西方国家的蛊惑下推行去工业化以及去核化。

结果导致整个南非工业体系遭到重创,这个差一点就迈入了核大国的,南半球唯一的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此经济衰败沦落为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从南非的遭遇中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当一个人成为国家领袖以后,就不能再把个人的得失放在国家利益之上,否则这个国家的发展就会出大问题,而自己也会变成国家的罪人。昂山素季在这个问题上很显然分得很清楚,这也是她在就任缅甸总统之后,饱受西方媒体诟病的主要原因。

昂山素季在就任国家顾问之后,为什么会成为西方媒体口中的“刽子手”,实际上与她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大关系,而是源自于她上台之后执行的国家政策与西方国家设想的不符。

若开邦罗兴亚难民问题的根源,其实是在英国政府那里,他的产生并不是源自于昂山素季的执政政府造成的,这些人本来就是英国在缅甸殖民的时候,从印度迁移过来的穆斯林移民。

他们在19世纪初英国殖民缅甸期间,作为英国人的走狗和打手,被用来剥削和镇压缅甸人,在缅甸国内犯下了累累罪行。等到二战结束,英国人离开缅甸之后,却把这些罗兴亚人如果破抹布一样扔在了缅甸,成为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所以如果西方媒体真的需要谴责的话,首先要受到谴责的必须是英国政府,是因为他们在东南亚的殖民活动,才导致了今天出现的罗兴亚难民问题,但是大家都知道的,以西方人一贯的“双重标准”以及断章取义式的曲解,罗兴亚难民问题,就变成了昂山素季政府所犯下的“罪恶”。

但是西方国家谴责昂山素季,真的是为了罗兴亚难民问题么?实际上也不是,这个问题在缅甸独立以后存在了几十年,但是西方人从来就不关心这些,而为什么今天谴责昂山素季,主要还是因为昂山素季在当任缅甸领导人之后,不再配合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开始推动与中国的友好经济合作,这实际上才是问题的根源。

所有的行动,都是在为自己的国家利益服务。

当然了,西方国家以及媒体说昂山素季是好与不好,实际上也都是在为他们自己的国家来服务,与新闻的公正公平实际上扯不上一点关系,一切都是国家利益的需要,西方媒体以及政府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为他们的利益服务,所谓“你的国不是我的国”就是这个道理。

在昂山素季开始推动中缅友好,不断加强中国与缅甸的经济合作之后,西方很多国家开始陆陆续续的收回了曾经加诸于昂山素季头顶上的光环。

比如2017年9月,英国公共服务业总工会收回授予昂山素季的荣誉会员身份,同时英国牛津大学圣休学院撤下昂山素季画像;11月,牛津市正式剥夺她的“荣誉市民”称号,伦敦经济学院投票剥夺其“荣誉主席”职位;2018年3月,美国大纪念馆宣布撤销颁发给昂山素季的“埃利·威塞尔人权奖”;2018年8月,英国爱丁堡市宣布将剥夺其“荣誉市民奖”;10月加拿大政府就取消了她

“荣誉公民”称号。

从这些荣誉的授出以及收回,实际上都包含着某种的政治含义在其中,而西方人一直都秉持着有利则合、无利则分的原则,授予和剥夺这些荣誉,也是因为国家的需要。但这些荣誉对昂山素季而言只不过是个人的名誉而已,对于国家利益而言,这些都不重要。


落下m


西方国家推荐给世界的英雄人物有这些人:圣雄甘地,马丁路德金,纳尔逊曼德拉,昂山素季。西方国家希望除西方国家以外的人民都向这几个英雄学习。然后世界就太平了。甘地死得太早,世界不知道他的治国方式。不过他用近乎下跪乞求的方式把英国人臊回家去了,还好英国人良知未泯。换了法国人就是把膝盖跪断了都没用。马丁路德金也死得太早,他为黑人争取到了人权和尊严,当然很有不错。可惜的是马丁路德金是个流氓,私生活一塌糊涂。人们只能学习他的斗争精神。曼德拉大家都熟悉了,他是全世界的好朋友好基友,有首歌这样歌颂他,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飞睡欲,风雨中暴干基友。可惜的是曼德拉执政以后的南非变得面目全非。民族和解成了空话,经济倒退,治安从日内瓦变成了底特律。一个彩虹之国成了艾滋病之国。现在南非政府又要把白人的土地强行分给黑人种植。人们给曼德拉的总结是,世界的圣人,南非的罪人。

接下来就是昂山素季,这位被公知带路党称为亚洲最美女人,她以民主人士出现在缅甸军政府面前,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全力支持。西方国家以经济制裁对缅甸政府施压,西方国家把诺贝尔奖给了她,在软禁数年以后,昂山素季成为了缅甸国家的实际领导人。然鹅,昂山素季的政府在罗兴亚人问题上没有顺西方人的意,立刻从圣女变成恶魔。

民主自由难道不是治国良方吗?难道是曼德拉的前车之鉴让昂山素季改变了理念?曾几何时,昂山素季因言获罪,现在昂山素季的对手因言获罪。风水轮流转嘛。这些事实无疑是给那些公知带路党们的一记耳光。在野的时候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当朝了才知为君难。

民主政治为什么在世界各地都失败了?除了原装原配的西方列强以外,日本是屈指可数的一个成功例子。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诀?西方人为什么那么好心,把治国良方无偿提供给世界,世界各国要是都富强了,西方国家赚谁的钱去,西方国家不是划不来了吗。这可是很值钱的知识产权呀,西方国家何不把政治秘诀和技术秘诀一起无偿提供给世界呢?其实道理很简单,接受了西方的普世价值,在政治上就要听西方的指导,主动保持与西方的一致。西方国家就掌控了世界各国的头脑。西方就能找回已经失去的殖民时代。


眾妙之門


奉劝隐藏在头条里的穆黑分子、以及一些支持缅甸政府、给大屠杀唱赞歌的人士、请你们去百度一下海外十大排华事件之一60年代缅甸排华事件、那个惨烈程度不亚于大屠杀。你们还知道吗华人不属于缅甸公民、最后不得已前几年华人以缅族的身份加入缅甸公民、才获得粉色身份证。再去百度缅甸政府13年颁布的法令不得将首都的土地房子售予华人。所以在你们给大屠杀唱赞歌、稍有点知识、别丢了人性良知


昆仑风光


昂山素季变得冷酷了吗?我不同意这个判断。从表面现象上看,已经是缅甸政府事实上最高领导人的昂山素季,似乎确实应该在罗兴亚问题上表现出人性善良的一面。但事实上,昂山素季也有自己无能为力的一面。

道理很简单,在罗兴亚问题上,缅甸国内真正有发言权的不是昂山素季,而是缅甸军方。虽然缅甸军人政权在上一次大选后,将政权从自己手中转交给了民选政府,也就是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但是心有不甘的缅甸军方,还是留了很多手。

比如说,身为缅甸国务资政兼外长的昂山素季,没有指挥军队的权力。形式上的缅甸最高领导人缅甸总统也没办法。昂山素季的权威也没有征服军队。

第二,缅甸军人政权在2008年起草的宪法中,清楚列明该国所有军事力量均由“缅甸政府军”领导,而不是缅甸政府领导。宪法还规定了关键一条,也埋下了今日危机的伏笔——“缅甸国内安全威胁,是由军方、而不是警方处理”。

罗兴亚问题,恰恰就是国内的安全问题,因此军方理所当然得要负责全权处理此事。昂山素季领导的政府只能当吃瓜群众。

虽然假设没有意义,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昂山素季政府有机会来处理罗兴亚问题?她会大发善心吗?我的答案恐怕会让很多昂山粉丝感到失望。民选政治的环境下,昂山素季必须要考虑选票。

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普通人是极度厌恶罗兴亚人,缅族人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几乎所有的缅甸少数民族都是国内的二等公民。昂山素季必须要照顾选民情绪。

但是不管如何,罗兴亚这个大锅只让昂山素季一个人来背,不太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