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在朝鲜做了12年太上皇的袁世凯,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1894年甲午海战,常常被认为是清朝同日本的战争,却忽略了战争的主角-朝鲜。同属于东亚的朝鲜,其位置处在清朝、俄国、日本之间,也是被西方列强称为:最后一块没有开放的神秘之地。然而到了70年代,随着日本的崛起,朝鲜成为清廷与日本之间最大的角力场。

清朝逐渐失去的宗主国地位

满族建立清朝之后,统一了中原,继承了明朝的“宗藩体制”,这种间接、松散的关系,形同虚设,实际上得不偿失的。宗藩体制下,作为宗主国有义务保护各个属国,也有权力干预各属国的内政外交。而作为属国,只需要向宗主国请封,朝贡,但是依然保持着行政上的独立。在成为清朝属国之后,不必担心宗主国以外的国家入侵,还可以抵御清朝的侵略,这样就节省了庞大的军费开支,因此在宗主国保护下,收益要远大于损失。

宗藩体制下,清朝除了获得虚名之外,其实获得不了任何物质上的好处,更多是对自我“天朝大国”虚荣的满足感。明朝时期,丰臣秀吉率领20万日军征讨朝鲜,万历皇帝七年的战争,损耗百万金币。明朝时期,朝廷本要求朝鲜三年上贡一次,而朝鲜却坚持一年四次朝贡,这些朝贡使团往往携带大量商人,只是为了寻求丰厚的“赏赐”。

满清之后,朝鲜一度认为清廷为夷狄,而不向他们称臣,而且还要为明朝复仇,可是在强大的清军面前不堪一击。进入19世纪之后,清朝开始走向衰落,无论从军事上,还是政治外交上,都已经无力对抗西方列强,原本松散的藩属国关系更是脆弱不堪。

1883年,清朝与法国为了藩属越南而战,中法战争结束之后,清廷承认了法国与越南的所有条约,失去了越南的宗主权。同一年,英国效仿法国入侵缅甸,又迫使清廷放弃缅甸的宗主权,对于日渐衰弱的清廷来还说,这是不得已的选择。

朝鲜的地理位置对于满清来说非常重要,朝鲜不但临近京城,而且还与满族的发源地东三省一步之遥。

清廷感受到日本的威胁,要从日本吞并琉球开始的,17世纪之后,琉球一直脚踏两只船,对清朝和日本同时朝贡。然而随着明治维新的开展,日本国力日渐强盛,1875年强行把琉球并入自己的领土。

1876年2月26日,朝鲜同日本签订了《江华条约》,双方互派使节,同时还向日本开放了三个通商口岸。《江华条约》第一条就写明,朝鲜是独立的国家,和日本拥有平等地位,也就是说否认了清朝的藩属关系。

《江华条约》签订之后,日本势力便进入朝鲜,根据宗泽亚所著《清日战争》记载,在1886年,清朝和日本对朝鲜贸易额比例是83∶17,到了1892年,这一数字已变成55∶45,日本对朝鲜贸易额的增加,也导致他们不能忍受清朝在朝鲜独享的权力。

朝鲜的混乱局势

朝鲜王朝自正祖李算死后,由于没有儿子,让年幼的李熙继位,此时李熙只有12岁,于是让李熙父亲李昰应摄政。1873年大院君李昰应辞去摄政职务,将政权移交给年满21岁的高宗李熙。但是李熙天性懦弱,继位以后,实际的掌控权由宠妃闵氏所把控。由此朝鲜朝政形成了闵妃势力,与大院君李昰应势力的角逐的局面,双方形同水火。

在朝鲜内部,闵妃集团推行“开化自强”,效仿当时的清朝进行洋务运动,设立总理衙门,并且派使团赴日本和清朝学习。并在1881年创建了新式军队,由自己的侄子闵泳翊掌管,并且雇佣日本军事顾问训练新军。

但是改革过程中,新式军队待遇要高于旧军人,引起了旧军人的反对,他们推举大院君李昰应复出执政。但是政变被闵妃提前得知,30多名首要分子被闵妃诛杀,大院君的势力遭到清洗。

1882年朝鲜大旱爆发了“壬午兵变”,大院君利用局势,把起义军的矛头引向了闵妃,民众冲进皇宫,闵妃乔装成宫女逃脱。同时这些民变的朝鲜百姓冲进了日本的公使馆,并且一把火把它给烧了。

高宗李熙不得不把自己的父亲大院君召入宫中,让他主持国政,收拾残局。大院君上台之后,全力打击闵妃集团执政时的一切措施,恢复锁国政策。此时闵妃集团向清廷求救,请求出兵朝鲜。

随后淮军将领吴长庆率领清军进入汉城,“壬午兵变”被清廷平定,大院君李昰应倒台,而且大院君被清军诱捕,押解回了天津,直至1885年,才将大院君释放回朝鲜。另外日本借保护侨民为由,派遣了1000名警卫驻扎在朝鲜。随后清兵又征调了3000士兵赶赴朝鲜,向日军施压,于是在汉城形成了清日对峙的局面。

朝鲜太上皇袁世凯

在派往朝鲜的清军中,有日后“朝鲜太上皇”之称的袁世凯,乡试不中的袁世凯投奔了当时淮军将军吴长庆,随淮军一起来到了朝鲜。在平定“壬午兵变”过程中,正是袁世凯协助吴长庆诱捕了大院君。事件平息之后,吴长庆特别表扬袁世凯“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

23岁的袁世凯以清廷帮办的身份驻扎朝鲜,并协助朝鲜训练新军。“壬午兵变”之后,朝鲜王室对清廷的向心力大大增强。此时改革派金玉均,在日本拜维新派思想家福泽谕吉为师,一心想在朝鲜发动一次明治维新式的改革,而金玉均对清廷干涉内政的行为极其不满,产生了强烈的反清情绪。

金玉均主张联合日本,内行改革,排挤清朝,脱离藩属,实现朝鲜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这群“开化党”密谋决定采用军事手段推翻旧派政权,而此时中法战争爆发,驻扎在朝鲜的3000名军人,一半调往越南前线,金玉均认为时机已到。

金玉均发动政变,将李熙迁入景佑宫,并要求日军来保护,这就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甲申政变”。袁世凯在得知消息以后,在众人犹豫不决的情况下,果断决定率清军入宫镇压开化党。而且为了打消他人的疑虑,把一切责任担在自己身上。

袁世凯率领1500名清军进入王宫,击败了开化党人和日军,并成功将李熙解救出来。不明真相的汉城百姓,以为开化党人勾结日本人,挟持了李熙,于是纷纷联合起来,围攻日本公使馆,导致300多名日本侨民遭到追杀。

1885年2月底,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来到北京,与清政府交涉,由于当时清廷正在同法国作战,不想再生事端,经过两个多月的谈判,最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其内容如下:

1.清、日两国驻朝鲜军队自签约起4个月内各自撤回;

2.事后清、日两国均不派员到朝鲜充当军事教官;

3.朝鲜若有变乱或者重大事件,清、日两国如果其中一国要派兵入朝,应先行文知照对方。

这份条约,让清廷宗主国地位发生的根本性动摇,先前有清廷独有的权力,现在需要和日本共享。在这次谈判中,是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第一次会面,李鸿章见到比自己小18岁的伊藤博文,认为他有治国之才,未来将是清廷的强劲对手。

“该使久历欧美各洲,极力摹仿,实有治国之才,专注意于通商、睦邻、富民、强兵诸政,不欲轻言战事,并吞小邦。大约十年内外,日本富强必有可观,此中土之远患而非目前之近忧,尚祈当轴诸公及早留意是幸。”

10年之后,正是伊藤博文同李鸿章签订了甲午海战的《马关条约》。甲申政变之后,开化党人遭到朝鲜残酷的处罚,虽然金玉均逃脱,但是他的家人全被株连。而此时的袁世凯没有费清朝的一兵一卒,却平定了朝鲜的政变,让当时的李鸿章赞赏有加。

《天津条约》签订之后,朝鲜对清廷非常失望,为了对抗日本,他们又找到一个新的靠山-俄国,从国王、闵妃到政府内的大多数大臣均倾向于联俄拒清。而此时袁世凯的任务就是强化清朝与朝鲜的宗主关系,防止日俄的渗透。

在李鸿章的支持下,袁世凯在相当程度上控制了朝鲜的宫廷事务和政治、经济决策。为了强化清廷宗主权,他有时不免会采用一些高压或过激手段。朝鲜独立自主的意愿越来越强,一些有识之士对清朝有极强的反抗情绪。对于袁世凯,他后来在写给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的信中说:“我已看出朝鲜人对他的恶感日益增加而对中国的恶感也与以俱增。”

1894年6月3日,袁世凯错误判断日本不会出兵朝鲜,因此建议李鸿章对日本增兵,这也导致甲午战争的爆发,后来很多人谴责袁世凯,认为正是因为他的错误情报,导致李鸿章做出了派兵赴朝的决定。

6月10日,就在内外军事压力下,朝鲜东学党人和朝鲜政府和解了,于是朝鲜致函袁世凯,请求撤兵,而此时日本却大举增兵,到了28日,日军已经达到8000余人,比驻扎朝鲜的清军多出数倍。

此时李鸿章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英国、俄国的调停上,实现共同撤兵。而此时日本御前会议上,已经决定对清朝开战,而此时袁世凯已经知道大局不可挽回,也非常清楚他在朝鲜的这12年,朝鲜人已经对他恨之入骨,于是接连几天致电李鸿章,要求回国。最后李鸿章同意他回国,袁世凯接到电报,如逢大赦,打点行装于7月18日乘船逃离汉城。

7月23日,日军攻陷朝鲜王宫,并说服大院君李昰应成立傀儡政权,27日,被囚禁于日本使馆的朝鲜国王高宗李熙,压力之下,宣布朝鲜对清作战,要求日本将清朝军队驱逐出去。7月28日夜,日本陆军进攻牙山清军,发生激战,清军不支,退向平壤。8月1日,清、日双方同时宣战,甲午战争正式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