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windy
问题:苏东坡、辛弃疾在同一地点(郁孤台)留下诗词,为何很多人们只会背诵辛弃疾的?
前言
郁孤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据说唐朝宰相李勉为州刺史时曾经登台北望,(江西观察史)。不过传世的诗词作品,多见宋朝以后的作品。
其中吟咏郁孤台的名家有苏轼、苏过、辛弃疾、黄庭坚、戴复古文天祥、孔武仲、周紫芝、刘克庄、周必大、姚勉、赵蕃、金君卿.....
一、为何现代人只会背诵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的这首词写于1176年,当时辛弃疾36岁,已经南归十余年,他在江西任职时路过此地所做: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关于郁孤台的诗词虽然有众多的诗人作品,但是只有辛弃疾这一首被选入了学生课本,这是这首词之所以被现代人所熟悉的主要原因。
二、背景
其次,这首词之所以被历朝历代的选本选入,是因为这首词具有浓浓的家国情怀,是爱国豪放词中的代表佳作。
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辛幼安词》 :
“其题江西造口壁词云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因此起兴 。”罗大经是南宋进士,他对于南宋偏安江左非常不满,对秦桧多有抨击。据他的记录,郁孤台附近是当年隆祐太后逃避金兵追杀的地方。辛弃疾有感于此,因此用比兴之法作菩萨蛮以抒发其国耻之未雪之悲愤。
三、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简析
1、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靖康之变,二帝被俘,金兵裹挟北宋君臣、百姓、工匠、倡优等10万人北上。
隆祐太后是宋哲宗赵煦的皇后孟氏,因为住在民居中而幸存。二帝被俘以后,隆裕太后支持赵构即位,这才有了南宋又延续了100多年的基业。
当年隆裕太后躲避金兵,在造口“舍舟而陆,遂幸虔州”,《宋史·后妃传》记载:
“太后及潘妃以农夫肩舆而行。”《宋史·胡铨传 》:
“铨募乡兵助官军捍御金兵 ,太后得脱幸虔。”辛弃疾触景生情,因此有“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感触。西北望长安,不是真得望长安,长安代表的是示北宋的故都,表达的是对于故国的怀念。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周济《宋四家词选》云:“借水怨山。”
青山可以遮住长安,却遮不住流水。而流水中又有多少行人泪呢?
山与水都是一种比喻。心中事有对于过去回忆的悲痛,有对于未来前景的无奈。
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 南下,光阴似水却一事无成,写这首菩萨蛮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南归14年了。因此会有“江晚正愁予”感慨。
四、苏轼的郁孤台
苏轼也写过不少关于郁孤台的诗词,
1、绝句《虔州八境图》八首之七
云烟缥缈郁孤台,积翠浮空雨半开。想见之罘观海市,绛宫明灭是蓬莱。据说这是一首题画诗,当年孔宗瀚曾将登台所见绘成《虔州八境图》,请苏东坡按图题诗8首。苏轼其实并没有来到这里。
2、三首五言排律《郁孤台 》
多年以后,苏东坡贬官岭南路经赣州时,亲临八境台,自己觉得原诗"未能道其万一",于是又做了两首,而且还专门写了一篇《八境图后序》:
南康江水,岁岁坏城,孔君宗翰为守,始作石城,至今赖之。轼为脐西守,孔君实见代,临行出《八境图》求文与诗,以遗南康人,使刻诸石。其后十七年,轼南迁过郡,得遍览所谓八境者,则前诗未能道出其万一也。南康士大夫相与请于轼曰:"诗文昔尝刻石,或持以去,今亡矣,愿复书而刻之。"时孔君既没,不忍违其请。绍元年八月十九日眉山苏轼书。诗云: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
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楚山微有霰,越瘴久无秋。望断横云峤,魂飞吒雪洲。
晓钟时出寺,暮鼓各鸣楼。归路迷千嶂,劳生阅百州。
不随猿鹤化,甘作贾胡留。祇有貂裘在,犹堪买钓舟。
其实苏轼还有一首《用前韵再和许朝奉》也是写的郁孤台:
高门元世旧,客路晚追游。清绝闻诗语,疏通岂法流。传家有衣钵,断狱尽春秋。邂逅陪车马,寻芳谢朓洲。
凄凉望乡国,得句仲宣楼。恨赋投湘水,悲歌祀柳州。
何如五字律,相与一樽留。更约登尘外,归时月满舟。
结束语
为什么现代人只能够背诵辛弃疾的那首词呢?其实前面已经回答了,因为课本里要求背诵呀。
课本为什么选辛弃疾而不选苏轼呢?上面的关于辛词简析也介绍过了。无论文采还是思想教育意义,都不是其他郁孤台诗词可比的。
另外,苏轼的那首绝句在苏轼众多作品中是一首平庸之作。而五言排律这种诗体,无论诗写得好与不好,被课本收录得都不多。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这首菩萨蛮成了千古名词,其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流传甚广名句。爱国诗人辛弃疾,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诗人。苏轼郁孤台诗,黙黙少闻,苏东坡名词主要赤壁怀古“大江东去,……"和中秋词,“明月几时有,…………”。
餐霞逸客古道西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苏东坡和辛弃疾为郁孤台题诗词时的情景与心境说起。
苏东坡曾为郁孤台三次赋诗:
1078年,孔宗翰调胶州任职,在彭城见到苏东坡(苏时年四十四岁,在胶西任上),孔把当年营造的八境台图拿给苏东坡看,请苏东坡为其题诗,苏便写下了虔州八境图八首诗,其中第七景为郁孤台,诗云:
云烟缥缈郁孤台,积翠浮空雨半开。
想见之罘观海市,绎宫明灭是蓬莱。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秋,苏轼被贬惠州,途经虔州(今江西赣州)时,逗留了一个多月,写下了的诗、赞、散文等五十多篇(首)。这是他第一次到赣南,时年已五十九岁,但他对赣南并不陌生。
专写一首郁孤台诗,云: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
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
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丹青:树名。又叫华盖树。叶一青一赤,望之斑驳如锦绣,故名。鳞甲:这里指秋水因秋风所生的波纹。炎州:屈原《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后因泛指南海之州为炎州。这里指炎热的赣州。高台:指郁孤台。他年三宿处:三宿,指三天的路程。这两句诗,苏东坡预料“他年”会遇赦,归途仍会经过赣州。
后来苏东坡过虔州时,又登上郁孤台,写下了一首《再过虔州登郁孤台和前韵》诗,云:
吾生如寄耳,岭海亦闲游。
赣石三百里,寒江尺五流。
楚山微有霰,越瘴久无秋。
望断横云峤,魂飞咤雪洲。
晓钟时出寺,暮鼓各鸣楼。
归路述千嶂,劳生阅百州。
不随猿鹤化,甘作贾胡留。
只有貂裘在,犹堪买钓舟。
岭梅:指苏东坡由庾岭到广东海南岛。赣石:指赣江十八滩。寒江:指赣江。尺五流:形容冬季枯水季节的水浅。横云桥:横亘的高山。咤雪洲:谓赣石中有滩似小洲。滩石与水相冲击,叱咤怒吼,放出雪花般的水沫。劳生:辛劳的生活。猿鹤化:《抱朴子》载:周穆王南征,一朝尽化,君子化为猿鹤,小人化为沙虫。甘作贾胡留:经商的胡人,到一处就留住下来。苏东坡连遭谪迁,因谓愿同经商的胡人一般,借以抒发祈求安定的感慨。
淳熙二、三年(公元1175至1176年)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昼夜奔腾的滔滔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成千古绝唱,郁孤台名气大增,其词云: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此 “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满腔苦恨的辛弃疾站在郁孤台上,向北望,怅叹出一声家国情愁。
苏东坡连遭谪迁,以自己的境遇入诗,祈求自身安定,亦或东山再起,官复原职。而辛弃疾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的统一。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况且中原仍未收复,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
经过以上对比不难看出,诗词作者的思想站位与境界明显不在同一水平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