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王莽靠只白野鸡就能成功上位,这情商令人叹服!

《汉书·平帝纪》开宗明义就说:“帝年九岁,太皇太后临朝,大司马(王)莽秉政,百官总己以听于(王)莽。”

王莽时代,就这样轰轰烈烈开始了。

汉书

环顾宇内,几乎没有任何敢于和自己叫板的对手,王莽感到飘飘然。自己为所欲为的时代,应该开始了。

无论如何,王莽都是一个谨慎的人。想到自己毕竟是个容易引起非议的外戚,确实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站到最前排。于是,他推出三朝元老、名儒孔光为丞相、太师。

王莽 画像

这样一来,孔光在名义上成为群臣之首。但这个圆滑世故的老官僚心知肚明,深悉自己今天的荣耀都是人家太皇太后王政君和他侄子王莽给自己的。如果稍不听话,说不定下场比董贤还坏。

诚惶诚恐,孔光心甘情愿做个幌子,凡事皆王莽马首是瞻。

孔光 画像

先前,西南夷部落派人送来过“白雉”,至此,拿着鸡毛当令箭,汉朝长安的政客们开始蠢蠢欲动了。

我们今天的人可能奇怪,白雉,不过是白色野鸡罢了,有什么稀奇?

《尚书大传》

在汉代,白雉,象征着祥瑞,象征着天下安定。典籍《尚书大传》中记载,交趾南面有个越裳国,在周公摄政六年使得天下太平的时候,曾经骑着大象,带着几重的翻译人员,跋涉迢迢,来到中原敬献白雉,敬崇中国出了圣人。如今,一样的地方一样的鸡,忽然重现汉朝,那么,王莽显然就是周公重生转世。

萧何 画像

为此,马上有些吹捧王莽的大臣上奏太皇太后,说白雉出现,就是上天降下祥瑞,证明王莽王大司马乃安定汉朝的大功臣!他的功劳,和当初萧何萧相国一样,朝廷应该增封他食邑三万户,和当初宣帝时代霍光受赏一样!

王政君 剧照

见大侄子得到群臣如此拥戴,王太后挺不好意思,就在临朝的时候对公卿大臣们说:“你们这样表扬王莽王大司马,是因为他真有大功值得荣显呢,还是因为他和我是亲戚关系才夸赞他呢?”

王政君毕竟是个不谙政事的老娘们,瞧这话问的!

王莽 剧照

群臣即时跪地一片,挨个表态,拍胸脯说:正是因为王大司马的盛德,才感动天地,降下白雉。王莽如此大功,应该封他一个汉朝前所未有的爵号:安汉公!这样做,才能上应古制,下顺民意。

王太后听了这些话,非常满意,就让尚书省开始具体操办此事。

王莽 剧照

王莽演戏才能又开始显露了,他百般谦让,反复推托,就是不肯接受封号和封地。最后,他竟然装病在家,拒绝接受荣显他的封地和封爵。

王莽退到幕后,该王莽心腹大臣们上场了,这些人纷纷向太后表示:大司马肯定是想先让孔光等大臣受到荣显,他才心安。

王政君太后 剧照

王太后听了,还挺感动,觉得自己这个娘家侄子就是懂事,马上下诏,升孔光等四人官职,增封四人的食邑。

孔光等四个心腹受赏后,王莽还装,依旧称疾在家。

于是,群臣复奏,说王莽大司马一直谦让克让,朝廷更应该重重嘉赏,明重元功,否则,就会让朝廷百僚和天下百姓失望!

孔光 画像

唉,大侄子真是好人,王太后下诏,封王莽为“安汉公”:

“大司马新都侯(王)莽,三世为三公,典周公之职,建万世策,功德为忠臣宗,化流海内,远人慕义,越裳氏重译献白雉。其以召陵、新息二县户二万八千益封莽,复其后嗣,畴其爵邑,封功如萧相国。以(王)莽为太傅,干四辅之事,号曰‘安汉公’。以故萧相国甲第为‘安汉公’第,定著于令,传之无穷。”

王莽 剧照

演戏到这份儿上,还没完。王莽假装惶恐,不得已拜受策命。但他只表示说自己接受“安汉公”封号,退还食邑封地。

群臣呼天抢地,又在朝堂上集体拥戴,坚持要王莽接受封地。人家王莽呢,接着拒绝,并表示说,应该荣宠汉朝的诸侯王后代,增封高祖以来的功臣子孙,大者封侯,或赐爵关内侯食邑,然后推及在位王侯,各有第序,人人有分。

王莽 剧照

由此一来,在大司马王莽的力推下,汉朝那些既得利益者可谓一时间利益均沾,大伙都高兴。

有人可能会问:王莽推掉了那么多增封的食邑,没得到实惠啊,一个“安汉公”的虚号,有什么意思呢?

太有意思了!

霍光 画像

汉朝的“三公”,是指朝廷中最尊荣的三个官位,并没有“公爵”这个层级。“万户侯”,才是汉朝最高的封爵。所以,萧何、霍光这样功劳特别大的大臣,才能得到“万户侯”的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