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清亡国后,欠列强的大量赔款是如何处置的?

髓颂sBeB4553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后,一直到1900年与八国联军侵华后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满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停不平等条约高达数百个,而需要赔偿白银的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伊犁条约》、《烟台条约》等,共计约13亿白银。



辛亥革命胜利后,清廷和平退位,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虽然孙中山曾经提出了取消“满清时代辱国之措施”,但是为了争取列强的支持,再加上自身实力不足,南京临时政府及北洋政府依然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而赔款也继续支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北洋政府作为战胜国之一,提出了废除列强在中国的特权等合理要求。但是在巴黎和会上,列强居然意图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给予日本,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北洋政府最终也没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但中国最终与德奥两国达成了协议,废除了中国对德、奥的赔款。


1918年,苏联成立后,为脱离外交困境争取中国支持,苏联宣称废除一切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取消赔款。但实际上,无论是中东路还是沙俄占据中国的领土,苏联都未放弃,并未实其践诺言。1924年,苏联政府声明放弃了俄国剩余部分庚子赔款。

而所有的赔款中,以《辛丑条约》所签订的庚子赔款为数额最为巨大。1909年,从美国开始,法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等国,先后声明退回赔款余额。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了数年,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依然在支付对日本进行赔款。


鸢飞九天2018


即使是大清亡了,该赔的还得赔啊!

清政府总共有多少赔款呢?

有人计算说,清政府在倒台前,一共向外的赔款总额高达13亿两之多,那么这笔巨款在大清亡了之后还赔不赔?

如果国家实力强大的话,完全可以不赔,但是民国是清朝的合法继承者,既享有原来的权益如领土权益,也承担原来的义务如债权,说到底就是不敢不还,各国赔款一直到1938年才结束。

民国选择继续赔付清朝的外债,应该考虑到很多因素。

其中之一就是关税问题,在辛丑条约中,突然那一大笔钱,清政府也拿不出来,于是列强想了一个,用中国海关关税做担保,分期39年还完。如果民国拒绝偿付的话,人家合起伙来,再来一次侵华也是够你喝一壶的。

再一个就是,承诺继续赔付才能得到各国的承认,如果各国不承认的话,民国也就不存在了。

这里要说到,其中有一部分的赔款是得到了免除的。

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的咨文。同年7月11日,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中国政府正式声明,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

一战的时候,由于民国站对了队伍,作为战胜国免除了对德国及奥匈帝国的赔款;

一战结束后,沙俄变成了苏俄,由于获得中国政府的承认及后来苏联和中国的友好关系,免除了对沙俄的赔款;

由于考虑到中华民国支付赔偿的压力,担心国际舆论批判及损及本国在中国的权益,部分赔款得以免除或废除。

最可气的就是日本,在抗战期间,蒋介石还向日本还款!


史论纵横


我们都知道,在晚清中国国力衰弱,朝政腐败,加上列强侵略,让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的危机,清朝面对帝国主义侵略,屡屡战败,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据统计,在满清灭亡时,满清政府遗留下了大约13亿两白银的赔款,这笔巨额赔款在清灭亡后还有没有继续赔偿呢?

要知道我们正式宣布绝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他们老一辈伟大领袖做出的决定,在这之前的民国时期,虽然孙中山先生结束了封建统治但是面临着内忧外患,加上满清封建势力还在非常的顽强,所以对于一些不平等的条约,实际上是没有能力完全将它们推翻的。

我们先来说一下,晚清签的几个数额庞大的赔款条约,《南京条约》晚清赔款2100万银元,《天津条约》晚清赔款白银400万两,《马关条约》晚清赔偿白银2亿两,《辛丑条约》晚清赔偿白银4.5一两亿,加利息大约总计白银13亿两,分期39年还完。孙中山先生当时为了推翻满清,避免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只能提前和西方国家约定,在西方国家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前提下,国民政府取代满清后,愿意继续支付给各国的赔款。

其实后来分担这笔赔款的不只是国民政府,还有之后的北洋政府,这笔赔款一直支付到了1941,国民政府正式和日本宣战为止,13亿两白银赔完了一半。其实这些赔款是先后结束的,在1908年美国将半数赔款退还中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使用,比如用这笔赔款修建了清华大学,1917年8月,北洋政府以中国政府身份参加世界第一次大战,和德国,奥匈帝国在不同阵营,自然就停止了对两国1.2亿两白银的赔款。后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苏维埃为了拉拢中国,表明自己也是民主进步的政党,免去了中国1.3亿两白银的赔款,另外法国,英国,其实主要是因为当时和我们阵营相同,于是也减免了一部分赔偿。

最可恨的是日本,国民政府对日本的赔偿,一直持续到了1941年,也就是说,小日本一直在拿我们赔偿的钱,侵略我们中国,其实必须要说,这件事国民政府负有很大责任,因为一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国民政府仍然不愿意彻底和日本翻脸,一直到了日本人空袭珍珠港,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国民政府才敢在1941年12月9日对日宣战,这时才正式停止对日本的赔款。


玄坤文史


晚清帝国腐败至极,几十年中签订了许多条约,造成大量的白银外流,部分条约因为赔偿数额巨大,直到清朝亡国后,也依然没有赔完,比如说《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计10余亿两白银。



那么问题来了,拖欠列强的大笔白银,是不是因为清朝灭亡,就可以不赔了?

首先肯定的是,要赔!

清朝灭亡后,新生的民国为了得到广泛的国际支持,也为了避免受到列强的攻击,一力把这些赔款揽下,而后来蒋介石又控制了大半个中国,成为中国名义上的统治者,蒋介石也没有魄力去废除那些赔款,所以这笔赔款也就由他继承了。

其次,那这些赔款都赔了吗?

并没有。

之前签订的绝大部分赔款,其实都赔完了,但是有一个条约比较特殊,赔了许久都没完——辛丑条约。

这项条约是1901年签订,按照条约约定,本金4.5亿两,但是要分39年还清,这样本息加起来就是9.8个亿。

这样巨大的数额,可能最后连国外的列强都觉得不好意思了,于是美国率先表示,将要退还部分银两。这是一笔很大的数目,美国人真的变好心了?其实没有,他们只是把这种金钱上的掠夺,改为了精神上的侵略而已。退换这部分银两的代价,就是强制清政府在国内建立美国那一套教学模式,这样就能让许多中国人接触到美国文化,为同化中国做准备。这个新建起来的学校,就是现在的清华的前身。

英国也退了一部分赔款,不过没有放弃剩余部分。

不久,美国国内通过了决议,同意用赔款来投资中国教育,不久,其他许多国家纷纷效仿,借此拉拢中国人,所办学校包括大学、高中,甚至还有幼儿园。

不过满清早在1912年就完蛋了,也就是说这些钱,其实在满清头上只换了11年而已,那剩下的28年的本息银两,都怎么处理了?

后来一战爆发,中国支持对了方向,所以战胜后,德国的赔款不需要给了,因为德国败了,奥地也是战败国,所以它的也免了。不久,俄国革命成功,那这个新兴的政权号称是反剥削 的,自然就要取消对中国的剥削,于是俄国的也免了。


剩下的巨资最后由民国政府接盘,在1937年7月中日战争再次爆发之后,民国依旧在有条不紊地把这笔巨资还给日军,然而日军早已不满足于这些银两,继续开战,国民政府这才下令停止赔款。而到此时,中国对于这个条约的实际赔款,已经达到了5700多万两。

1938年的还款银两,其实已经在汇丰银行里面划拨好,但是这部分钱虽然没有还给日本,但是却被国军的海军私吞,数额有52万多英镑。

后来日军进一步侵华,民国政府穷到了极点,别说还钱,还需要美国支援。于是在后来,美国放弃了这部分欠款,英国此时也是同一战线上的,关键是看不到讨还的希望,于是他们也选择了放弃,还有其他的一些国家,有鉴于此,也纷纷选择放弃,中国从此摆脱了这笔沉重贷款的困扰。


小镇月明


题主问的是庚子赔款吗?

1900年庚子拳乱,清政府不知死活向十一国宣战,结果引来八国联军,几乎提前亡了国。1901年(辛丑年)9月,清政府被迫和11个国家达成了屈辱的《解决1900年动乱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需赔偿4亿5千万两白银给各国(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4%的年息,本息合计为9亿8千万两,分39年(1902-1940)还清。这笔钱史称“庚子赔款”,西方人则称为“拳乱赔款”。

(庚子赔款部分列表)

清亡后,中华民国政府继承了这个赔款。由于形势的发展,经过延付、停付及退还,至1939年1月15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出通告宣称停止支付庚子赔款为止,1902-1938年这37年间,庚子赔款总计实付6.64亿海关两,扣除美英等国退款等,中国实际支付赔款数额共5.76亿两。


于一粟端见十方刹


大清灭亡的时候仍旧欠下了列强白银合计约20亿两,这笔钱是以中国的海关关税作为抵押,也就是说此时中国的关税权依旧被列强掌控。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不敢宣布废除这些赔款,第一就是国内矛盾重重,需要列强的承认。第二就是国家实力不强,抵抗不了列强的再度入侵。而第三就是希望获得列强的支持,以发展工业和经济。

不可否认的一件事情就是辛亥革命之后,美国是带头承认中华民国的,而美国的想法就是要给中国主权,但是经济必须由列强说了算,也就是所谓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美国此举着实是帮了中华民国一把,并且早在1908年的时候,美国就宣布归还庚子赔款,但是只允许用来做教育,这也是大功一件。第二个宣布废除赔款的国家就是英国(没有归还),原因也是一样,希望经济上分到一杯羹。



其实当时英美算是看的比较透彻的,既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了,并且也渴望融入国际社会,主动打开国门,那就选择贸易入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也是英国邀请中国出兵,而当时的段祺瑞抓住了机会。以战胜国的身份废除了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赔款,而此时沙俄灭亡,新诞生的苏俄渴望得到他国的承认,宣布废除赔款,中华民国同苏俄建立起了友好关系。


庚子赔款中,唯一一个坚持索赔的就是日本,不仅仅是要求中华民国继承清政府签订的所有条约,还不断的逼迫中华民国让步。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老蒋宣布同日本的一切条约作废,到美国对日宣战之后,老将也宣布对日宣战,至对日的条约才算废除。新中国成立以后,宣布所有不平等条约都不承认,同过去的一切说了再见,同时也放弃对日的战争索赔。


小司马迁论史


庚子赔款与清朝灭亡没有必然联系,民国政府作为清朝统治者的继承者,要想获得西方列强的支持,必然要保证西方列强在华利益不受到损害。

庚子赔款中西方列强的分配如下:俄国28.97%,德国20.02%,法国15.75%,英国11.25%,日本7.73%,美国7.32%,意大利5.91%,比利时1.89%,其余不足1%。

后经北洋政府努力,从1909年开始,美国退回部分庚子条款,至1924年共计退回一千多万美元,用于留美教育基金。

后英法比日等国也相继退还部分庚子赔款,1920年英国表示退还庚子赔款,1925年比利时退还庚子赔款,1926年荷兰退还庚子赔款,1933年意大利退还庚子赔款等等,但日本一直未退还庚子赔款。

一战爆发后,中国对德奥宣战,德奥作为战败国,赔款也随之废除。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赔款也随之废除。

中国对日本的庚子赔款一直到1938年宣告终结。

据统计:

庚子赔款经过延付、停付、退还,中国实际支付了五亿七千六百多万两,占总数的58%。

五味社


大清亡国后,中国和列强的不平等条约中的欠款,是如何处理的?中国一片混乱,军阀纷争,但那是内乱,对外策略几乎是一样的,为了列强的支持,当然是全盘接过!而且还有变本加厉,日本更甚些,才有了臭名昭著的21条,他是最想亡中国之心不死的,因为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是最大受益者。

其中有三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人记忆最深,一个是中英南京条约,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中国沦陷的开始。一是甲午海战的马关条约,中国赔了2亿3000万白银,日本已经全部到手,所以日本才会很快壮大。再一个就是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中国赔了4亿5000万,39年还清,连本带利是9亿8千万两白银。9亿8千万,每年相当于2500万,在清朝的鼎盛时期,财政收入才8000万。可见西方的列强,以民主,文明自许的列强们的嘴脸吧!

清朝灭亡之后,各个军阀该还的还要还,当然以蒋介石蒋公为主,因为他是名义上的中国首脑。在这期间,辛丑条约有一个返还,基本上都是公益事业的返还,向中国人输入西方文化,最先从美国开始。当然,这是对中国有好处的,因为中国人提高了素质。但也并不是一心为中国好,他们一看中国无法制伏,不像印度,就是殖民地,中国只能叫半殖民地,因为中国太大了,再一个就是中国人的性格,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所以西方列强要从文化上去征服中国,让中国人服服帖帖的去听西方各国指挥。

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地盘的军事占领比较容易,但是文化改变很难。从阿富汗到伊拉克,到利比亚都是这样,近代中国也不例外。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互相平等,友好往来,打扫干净屋子再迎客,直到今天。

有人问,9亿8千万白银,到底还完没有?当然没有,经过了各方条件的改变,中国大约还了6亿两白银,其他中国真的没有实力去还了,所有才有了西方列强的所谓法外施恩,对中国从轻发落了,不需要更偿还了。但各条约基本还在,他们都是为了长远发展。所以才有了1949年之后西方列强对新中国的制裁,堵截,封锁,也才有了以后的和平演变,和现在的各种斗争。所以发展好自己才是硬道理,至于说哪国对中国好,真正的明白人只能呵呵了。



大志远思想空间


我真希望告诉你不用还了!但实际上,我们还得接着还,原先我想这事事关国家间的信用,或者是国际法约束什么的,但我可以告诉你,任何约束都是以武力做后盾的,就像一个人签了合同又违约,自有国家机器为后盾的法律惩罚他,国家间的合约也是这样,当合约后的保证力消失了,或者你有能力抗衡这种保证力的时候,就不用履约还钱了,说白了,这跟信用没关系,跟你国家的实力和国际形式的变化却是息息相关的。

满清统治后期,我们国家贫弱,在国际规则混乱的那个年代,就是适用丛林法则,我们赔钱给这个国,赔钱给那个国,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满清覆灭以后,国家走向共和,成立了中华民国。这不过是改了个国名,我们国家积弱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当时,我们要是不接着赔钱,跟列强的关系马上就会恶化,不用八国联军,就是里面挑出一个也能把咱们打趴下,到头来赔的更多。

就退几步来说,你违约了,不赔钱了,列强不来打你,但也不搭理你了,和你断交,这就够你受得,那时候,我们没有重工业,连轻工业都很少,武器装备都要靠进口,从哪来,还得从列强那来,所以说,国弱了,不仅被列强欺负,还得靠着人家才能混下去!为啥要强国,原因就在这里!

后来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打赢了长沙会战,英美第二天就取消了对我们来说丧权辱国的治外法权。


所以国际关系就这样,说什么都是白搭的,只有自身强大才能不用去理会那些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要是国家弱了,改朝换代也是不行的。


史书上冬眠的蛇


这事儿说起来,确实挺窝囊的。大清亡了,欠的赔款,还是接着还。

晚清的对外关系,就是不停的挨打、赔款,一个接一个的条约。赔的钱,也多的惊人。

比如《南京条约》,赔偿英国1470万两白银;《北京条约》《天津条约》赔偿英法2700万两白银;到了《马关条约》,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辛丑条约》,赔偿11国本息总计10两白银……

大大小小的战争赔款,加起来竟然达到了13亿两白银!那时候清廷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多少呢?8000万两白银。

这意味着什么,不是勒紧裤腰带了,是不吃不喝也要赔偿16年时间。

要是真的这么赔下去,中国可能真是永无出头之日了。

但是,很多影视剧都表现了,孙中山推翻清政府之路,并不好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怎么不让列强干涉。

为了赢得列强们的支持,不干涉推翻清政府的行动,只好和他们达成协议,就算清朝亡了,赔款还是照样给。

所以,这个任务落到了后来的北洋政府以及民国政府的头上。一战之后,因为中国属于战胜国,所以免除了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战争赔款(德国9400万两,奥匈帝国4000万两),十月革命的苏联又免去了中国1.3亿两的赔款。

除去这些,中国此后实际支付了6亿5237万两白银,一直到1938年才停止。

更为恐怖的是,1936年,日本已经占领了中国东北,已经是明目张胆的侵略我们。民国政府还是继续支付着战争赔款,用自己钱,给别人造武器打自己……

当然,战争赔款是国际法,该赔还得赔。

只不过想想那时候的情况,确实憋屈。要强大,要团结,才能不被人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