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他一生中只做了两次选择 两次选择都被封王 这眼光我也是服了

刘泽,和刘邦是祖父渊源级别的堂兄弟。和荆王刘贾相比,刘泽和刘邦更为远亲分支。本来作为远亲,刘泽是不可能被封王的,但因为他投靠了吕后,成为了吕后一党而被封王以巩固吕氏势力。

配图

投靠吕后被封琅琊王

在刘邦时代,刘泽以击败陈豨将王黄的战功,被封为营陵侯。刘邦死后、吕后执政时,刘泽聘请齐人田生为宾客,为其谋划(谋取如何封王)。田生接受了刘泽200斤金聘金后,即立马回齐地。田生回到齐地后,再次去长安,以不涉及刘泽的第三方出现。田生以列侯仪式宴请了当时吕后身边的红人张卿。田生对受宠若惊的张卿点出了吕后需要立吕氏为王来壮大势力的现实、要求张卿牵头联合大臣主动提出立吕产为代王的建议

“臣观诸侯邸第百余,皆高帝一切功臣。今吕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功至大,又有亲戚太后之重。太后春秋长,诸吕弱,太后欲立吕产为吕王,王代。太后又重发之,恐大臣不听。今卿最幸,大臣所敬,何不风大臣以闻太后,太后必喜。诸吕以王,万户侯亦卿之有。太后心欲之,而卿为内臣,不急发,恐祸及身矣。”

在吕后封吕氏为王后,田生又建议张卿封刘泽为王来宽慰刘氏进一步巩固吕氏势力:

“吕产王也,诸大臣未大服。今营陵侯泽,诸刘长,为大将军,独此尚觖望。今卿言太后,裂十余县王之,彼得王喜,于诸吕王益固矣。”

至于最后的吕后封刘泽为琅琊王后又后悔想要追回印玺的记录,很有可能并非历史事实,因为太不符合逻辑——有什么理由刘泽出了函谷关,吕后派去追刘泽的使者就不再追呢?哪怕追到琅琊都可以夺回印玺!这段历史,应当是刘泽在诸吕之乱后为洗白自己不是吕氏一党所做出的虚假陈述。

田生为刘泽谋取封王的计划,在最初二人见面时早已确定,即所谓的“高后时,齐人田生游乏资,以画奸泽。”所为的“画”就是谋取封王的计划。田生的计划是先推立吕氏以立功、再为自己谋取封王。虽然在《史记》、《汉书》里没有看到在立吕氏为王中刘泽的活动,但刘泽不可能没有积极表现的动作,否则吕后不可能立他为王。

即刘泽被封王,除了通过田生推动立吕氏为王的动作、刘泽取吕后外甥女为妻这两个事实外,还存在第三个没有记载在史书中的事实:

刘泽在立吕氏为王活动中积极作为,成为了吕氏一党。否则吕后不可能在刘氏强大的情况下再立一个刘氏来增强刘氏势力。刘泽是以吕氏一党被封王以增长吕氏势力,而非刘氏势力。

另外一个能够证明刘泽是吕氏势力而非刘氏的事实是:齐哀王刘襄起兵反对诸吕时,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琅琊王刘泽。如果刘泽是刘氏势力而非吕氏势力,齐哀王刘襄没有必要以诡计挟持刘泽以夺取其兵权。

小结下:作为远房一支的刘泽,在正常情况下,是没有资格被封王的。但刘泽通过利用吕后立吕氏为王的机会,积极推动,向吕后证实自己是吕氏一党,而最终得以封王。田生的计策不过是通过独立第三方的渠道去推动封刘泽为王而已,刘泽被封王的基础是刘泽自身的投靠吕氏行为。

配图

诸吕之乱刘泽回归刘氏势力

在诸吕之乱中的刘泽,在史书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表述:

一、起兵反对诸吕,见于《汉书 刘泽列传》:

“泽王琅邪二年,而太后崩,泽乃曰:“帝少,诸吕用事,诸刘孤弱。”引兵与齐王合谋西,欲诛诸吕。至梁,闻汉灌将军屯荥阳,泽还兵备西界,遂跳驱至长安。代王亦从代至。诸将相与琅邪王共立代王,是为孝文帝。”

关键的信息有两点:

1、刘泽和齐哀王刘襄共同起兵;

2、刘泽参与立代王刘桓为帝。

但从齐哀王刘襄的来看,这两件事情只能参与其中一件,不可能两件事情都参与。即:如果刘泽真的和齐哀王刘襄共同起兵,刘泽又参与立帝活动,本身就有意为皇帝的刘襄为何不参与立帝活动?

二、刘泽被刘襄挟持而被夺去兵权,后以计到长安参与立帝活动,见《汉书 高五王列传 齐王哀襄》:

“使祝午给琅邪王曰:“吕氏为乱,齐王发兵欲西诛之。齐王自以儿子,年少,不习兵革之事,愿举国委大王。大王自高帝将也,习战事。齐王不敢离兵,使臣请大王幸之临菑见齐王计事,并将齐兵以西平关中之乱。”琅邪王信之,以为然,乃驰见齐王。齐王与魏勃等因留琅邪王,而使祝午尽发琅邪国而并将其兵。”

这段信息表明刘泽是被刘襄所骗,原因在于上文所说的刘泽是因为成为吕氏一党而封王,刘襄信不过这个投靠吕氏的远房亲戚。

刘泽能够得以到长安参与立帝活动,关键原因在于刘襄的即皇帝位野心过于明显而被刘泽利用:

“琅邪王刘泽既欺,不得反国,乃说齐王曰:“齐悼惠王,高皇帝长子也,推本言之,大王高皇帝適长孙也,当立。今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泽于刘氏最为长年,大臣固待泽决计。今大王留臣无为也,不如使我入关计事。”齐王以为然,乃益具车送琅邪王。”

刘泽以刘襄以刘邦长孙身份当立、自己为刘氏辈分最高的人支持刘襄来让刘襄放自己去长安。刘泽刚到长安,陈平、周勃等就杀死了吕禄、吕产等人,于是刘泽就参与了立帝活动。当然,刘泽并没有按照自己和刘襄的约定支持刘襄为帝。

汉文帝即位后,为了补偿和自己争位的齐哀王刘襄,加上刘泽和刘襄之间的不和,于是就把琅琊划归为齐国,而改封刘泽为燕王。

从汉文帝该封刘泽为燕王来看,刘泽应当是在支持汉文帝即位一事上很是出力。虽然刘泽没有能力确定立谁为帝,但刘泽当时是刘氏辈分最高的人,又是当时在长安中唯一的刘姓诸侯王,其影响力不能小觑。因此,刘襄不能被立为帝,和刘泽的关系还真的不小。

配图

总的来说,刘泽虽然是刘姓,但因为是远房,和封王无缘。为了谋取封王,刘泽积极推动立吕氏为王,投靠了吕氏而被封王,成为了

刘氏中唯一投靠吕氏的刘姓诸侯王。在诸吕之乱时,刘泽以刘氏辈分最高、唯一在长安的刘姓诸侯王,背弃和齐哀王刘襄的约定而支持代王刘桓即位,导致了刘襄的皇帝梦碎。汉文帝因为刘泽的大力支持而该封其为燕王。

刘泽两次封王,都是因为两次对的选择。一次是选择吕后,一次是选择汉文帝。这算是他刘泽的运气好,还是根本就是他眼光独特?

欢迎关注历史哨声——为您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多元化解读历史!谢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