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皓影的劲敌来了 同是紧凑级SUV但它却是B级车的底盘

易车解析

广汽丰田全新的紧凑级SUV——威兰达已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正式亮相,内外全新的设计让它一举成为车展里最为热门的车型,但其实在底盘方面,新车同样有着许多关注点。今天,我们把一台全新威兰达送上了升举台,下面一起来看看。

新底盘平台概览

与上一代RAV4相比,诞生自TNGA架构的威兰达,底盘刚性提升近57%,最显而易见的影响就是它的原型车RAV4在美国严苛的IIHS碰撞测试中获得TSP+最高评价,另外在操控性方面,据之前的TNGA新车表现来看,相信也会有一定的提升,但我们暂时未能把新车开到路上去试试,因此这里就只能先小期待一下吧。

(题外话:这种回归野性的风格,以及大幅提升越野性能的四驱系统,帮助RAV4获得了2019年日本年度车。在日本媒体的评价中,甚至还超越了同级别的雷克萨斯,而仅仅是针对外观进行修改的威兰达,同样能有着这种越价位的卓越性能。)

由于威兰达诞生自B级车的TNGA-K平台,因此单纯从定位上来看,它就比同级别许多基于A级车开发而来的SUV要优胜。此外,在车身尺寸和行驶质感方面,威兰达也同样会有着不小的优势。

底盘前部设计细节

威兰达的前悬架依然是同级别车型常见的麦弗逊形式,总体设计没有太标新立异的地方,但是用料方面明显能给人感觉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而且发动机的悬置设计也非常先进,采用了可变弹簧系数的技术。我们本次将同时对燃油版和混动版车型进行拆解分析,燃油版和混动版都是顶配车型。

悬置点这样设计的好处,可以将发动机的安装位置降低,达到降低重心的作用。低重心的好处我们之前介绍过很多次了,可以减少车辆的侧倾,提升舒适性和操控性。

发动机其中一侧的悬置是全新的真空液压设计,而且还可以通过发动机带动真空泵,来对其进行弹簧系数的调整,分别对应高速和低速的工况,达到减少噪音、振动,提升舒适性的作用。

在用料部分,不管是燃油版还是混动版车型,其前悬下摆臂均为双层冲压钢板焊接而成,可提供足够的强度,符合这个价位的成本要求。转向节和转向拉杆则都是铝合金的材质。

总体来说,麦弗逊悬架发展至今已玩不出太多的花样,但威兰达依然对前悬周边配套的配件上想办法下了不少功夫,例如弹性系数可变的悬置件和大面积覆盖保护的护板等,这些都很好提升了威兰达的产品力,而且容易被用户感知。

底盘后部设计细节

在后悬方面,威兰达采用的依然是和凯美瑞、亚洲龙类似的双叉臂式独立悬架,为后悬提供了很好的调校基础。

在用料方面,威兰达不像同级某些竞品那样,在混动车型上用铝合金的下控制臂,仅采用常规的钢制材质,但上面有打孔偷空的轻量化设计,可提高一定的悬架动态响应速度。

底盘其它细节

采用DTV四驱系统的威兰达,拥有多种四驱模式,方便用户使用。例如是单侧打滑可以选择泥沙模式,如果是交叉打滑,则可以选择岩土模式。

燃油车型还有一款低配四驱DTC可选,这套四驱系统在越野性能方面,对比上一代RAV4依然有提升,但与更先进的DTV四驱相比,它的后传动轴无法彻底断开,而且后轴两侧的扭矩不能独立分配,脱困能力稍差。

DTV四驱系统的前、后动力分配可达到50:50,DTC四驱系统同样可以实现这样的动力分配,但它的后轴左右动力分配只能锁定在50:50。

在与前电机的配合下,E-Four四驱系统除了能提供不错的脱困能力以外,还带来了较为优异的加速性能,起步在后轮电机的帮助下,可获得较强的牵引力。

全文总结:威兰达作为广汽丰田TNGA-K平台里的首款车型,底盘方面最为惊喜的地方是护板的大面积覆盖、全新的悬置设计,以及三种新开发的四驱系统,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新车的产品力,而且都是消费者比较愿意买账的地方。另一方面,对比上一代RAV4,威兰达底盘方面的变化还是挺明显的,这不得不让人开始期待它在路上跑起来的表现会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