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这四个方面,家长一定要“懒惰”,孩子才能优秀

孩子背上书包上学了,作为家长,我们也背起了更多的责任,心也随之不轻松起来,身影也比以前更忙碌起来。早上催促起床,整理书包,晚上陪读书,检查作业,辅导功课。为他忙前顾后,然而孩子却不领父母的“勤”,依然我行我素,成绩并没有太大的起色,自己倒累得心力交瘁,孩子的成绩与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能成正比。

究其原因,根源还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由于父母太勤劳,反而养成了孩子的惰性,由于太关注他的学习,他反而变得没有责任感和自觉性,学习目标不明确,以为是为大人学的,对大人产生依赖性。长此下去,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而好的习惯是保证优秀成绩的关键,是支付将来成材的前提,是培养健全、独立人格的保证。。勤和懒是一对矛盾体,是互相牵制、相辅相成的。家长勤了,孩子就懒了;父母“懒”了,孩子就勤了。

1.懒于接送

独自走路去上学!虽然很多孩子上下学都是父母接送的,但是如果学习离家不远,当地治安不错的话,在给孩子讲了安全知识后,加以鼓励孩子自己走路上下学。这样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让孩子提样感悟真是的社会一面,增加阅历经验和促进孩子见闻思考,让孩子自己走路上学。

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养成不依赖他人的好习惯。当然,年龄偏小的孩子是不可以的,一定要主意好安全。

2.懒于陪读

独立完成自己的功课!我们可以和孩子约定好,什么时间该做功课了,做完了向家长报告一声,只有遇见不会的题目了,自己详细思考过后确实不会了,才能情趣家长帮助。告诉他学习是自己的事,遇到不会做的题叫他自己开动脑筋,实在不会做了告诉他该到哪里去查找资料。比如某个生词不知道什么意思,孩子为了图省事,来问家长。这时家长可以让他自己查字典。但要注意好引导和教授正确解决办法。例如家长告诉他如何查字典,然后和他玩查字典比赛,列出生字,看谁查得快,故意输给他,赢了的孩子兴趣盎然。玩了几次,查字典速度大大提高,不再认为是麻烦事了。

在辅导孩子的学习上,不要太勤于指导,而要学会发现哪些是孩子能做的和有助于独立思考而可以放手的的,哪些是他能力达不到而需要帮助的。

3.懒于唠叨

多做少说培养自觉性!有的父母为督促孩子学习,一天到晚像麻雀一样唠叨个没完没了。殊不知,重复的话孩子听多了耳朵也会起茧的,他反而不当回事。

比如都说打游戏不好,但只要把握的好,可以变不利为有利,他从中学会了控制自己,克制欲望,培养了控制力,忍耐力、意志力等。而这些,正是重要的学习品质,注意正确引导,家长说话言出必行,一言九鼎,答应孩子的一定亚要做到,这样胜过唠叨无数的叽叽歪歪。

勤教育不见得有效,要看在什么方面勤。如果勤于唠叨、大摆道理,反而效果不佳;如果勤于寻找方法和对策,并能有效实施才是值得借鉴的。

4懒于动手

不包办培养做事独立性!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建议家长都不帮忙。如他的房间乱的时候,就提醒他该收拾整齐了,自己在一旁看他整理。在比如孩子上课要回家准备各种材料,可以叫他自己准备;要买什么给他钱让他自己去店铺买,以锻炼和人打交道的能力;要收集标本,带他去野外,看着他动手做。

勤于帮孩子做事,甚至包办,孩子就会有依赖和被动性,而责任心也无从培养。要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

以上四个方面,家长一定要学会偷懒。这样可以再学习上,改掉粗枝大叶、丢三拉四的毛病,遇到困难,能独立思考钻研,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再生活上,独立性强,样样能自理。父母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该狠心的时候要狠心,该懒的时候不妨懒,把操心、关注默默地放在心里。移开呵护的羽翼,让他自己去飞翔,唯有这样,雉燕才能炼就一双坚强的翅膀,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的独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