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中科院2019年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科技創新亮點成果發佈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重大科技成果不斷產出,並持續通過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

經中科院有關職能部門和專家推薦,同時參考廣大網民意見,中科院2019年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和科技創新亮點成果已最終確定,現予以正式發佈。

中科院2019年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共6項,分別為:

1. 我國首臺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獲批註冊上市

2. 百噸級無焊縫整體不鏽鋼環形鍛件研製成功

無焊縫整體不鏽鋼環形鍛件

3. “中科發”系列水稻新品種選育成功獲大面積示範應用

“中科發5號”吉林省吉林市2000畝示範片

4. 青蒿素實現綠色規模化生產

青蒿素工業生產裝置

5. 中國首臺千噸級循環床煤氣化裝置交付使用

中國首臺千噸級循環流化床煤氣化裝置交付使用

6. 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烴技術完成工業中試試驗

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烴技術中試試驗裝置

中科院2019年度科技創新亮點成果共12項,分別為:

1. 生物節律紊亂體細胞克隆猴模型成功創建

5只BMAL1基因敲除的克隆猴

2. 青藏高原發現丹尼索瓦古老型智人

丹尼索瓦人下頜骨化石

3. 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真面目”揭開

非洲豬瘟病毒整體結構(左:5層切面圖;右:衣殼層整體結構)

4. 天基主動對地測繪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高分七號激光測高儀

5. 繫留浮空器“極目一號”駐空高度超過7000米

在納木錯湖畔錨泊的“極目一號”浮空器

6. 首次完成強關聯糾纏體系的量子行走實驗

強關聯光子對在12個一維鏈超導量子比特中的量子游走

7. “太極一號”成功發射並圓滿完成在軌測試實驗

“太極一號”成功發射

8. 新化石揭示寒武紀大爆發前夕動物重要演化事件

穗狀夷陵蟲實體(左)、遺蹟(右)和化石復原(中)

9. 實現石墨烯納米結構原子級精準的可控摺疊

原子級精確石墨烯摺紙術構築三維石墨烯納米結構

10.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獲有條件批准上市 一批新藥開展臨床研究

“九期一”(甘露特鈉)藥盒外包裝

11. 實驗證實百年前經典相變成核理論預言

納米片表面的臨界冰核

12. 載人潛水器進入科考新常態

“深海勇士”號在惡劣海況下夜間回收

為進一步增進公眾對中科院亮點工作的瞭解,同時促進院屬各單位進一步加強對重大成果的傳播推廣,中科院2017年開始啟動“中科院科技創新亮點成果”、“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篩選活動,每季度舉行一次。

2020年第1季度科技創新亮點成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兩類亮點篩選活動的網絡投票將於4月啟動,歡迎大家繼續關注並積極參與投票,感謝對中科院科技創新工作的鼓勵和支持!

點擊文末“更多”查看項目詳情

文章來源:科學傳播局 科技促進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