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袁家山传奇之吕洞宾大战穿山甲

袁家山,又称陆园、小蓬莱,位于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睢县,明朝兵部尚书袁可立于天启(1621~1627)年间建造。原是袁可立的别墅,是一处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形建筑,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道藏辑要·在陆肇祥》记载:“

襄邑(今睢县)有袁家山,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在陆园地也。四围林树,高耸岩壑,水木清华,景逾濯锦。

袁家山传奇之吕洞宾大战穿山甲

话说吕洞宾听了王母娘娘的话,感到很是奇怪,直奔东海而来。

吕洞宾:东海之神来见!(东海之神立即现身)

东海神:上仙,您可来啦,快快救救东海百姓生灵吧!那修练五千年的穿山甲好厉害呀!他一来到这里,就翻江倒海,连海底的大山都被它掀翻了,抢占了龙宫,霸占龙王宾妃,它口口声声要找您吕洞宾报仇!龙王臣属谁敢不听它的调遣?

正说话间,只见海上驶来百艘战船。

吕洞宾:我等暂且回避,以观其变。(众神各自隐去)

外景 东海上白天

来到近前,只见战船上高高树起帅旗,上书“大明兵部右侍郎登莱巡抚——袁”。袁可立是河南睢阳(今睢县)人,奉命渡海东征,平定北辽叛乱。此事的袁可立正站在船头辽望,忽然监军梁之垣指着远方急促地喊道。

梁监军:大帅你看,那远方是何物?是鱼非鱼,似龟非龟,竟然能卷起巨浪!

袁可立马上命令各战船头领稳着船舵,弓箭上弦,严阵以待。这时突然狂风大作,恶浪滔天,军中频频传来噩耗。

报子:报大帅,战船翻没,将士沉海!

报大帅,几十只战船被飓风卷走,去向不明!

袁可立:是何怪物,竟有如此功力!这可如何是好?不过众将官莫要惊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家世代供奉吕祖,在这东海之上吕洞宾会来护佑我们的,说罢双手合十向上天祈祷。(仰天长叹)

外景东海上空白天

吕洞宾站立云头看得明白,果真是穿山甲带领乌贼水族在东海上兴风作浪,而且将要罹难的是自己六十年前托孤于河南睢州袁家的小徒转世后来到人间登州做官的袁可立。

吕洞宾:袁将军莫怕,吕洞宾在此与你助阵!

吕洞宾:好你孽种,你还没有死?又来东海作乱。休得逞狂!

话音刚落,吕洞宾舞双剑直奔穿山甲而来。

外景 东海上白天

穿山甲:好你个妖神吕洞宾,我穿山甲修得五千年道行,哪里会死去呀?那次我只不过是略施小计—一个金蝉脱壳就来到东海。如今我在东海岂不更逍遥自在吗,你吕洞宾休要管的太宽,一个凡间的将军又与你何干!

吕洞宾: 孽种你可晓得这位袁可立是我六十年前托转来到人世的将星,今天这闲事我是管定了。

二人且战且说,打着来到一个弱水小岛间。

吕洞宾:你逍遥不了多久了!

穿山甲:吕洞宾,你这次没有三戏牡丹,没有那老妖婆的玉簪助你,你还有何法术施展?

吕洞宾见那穿山甲竟敢拿牡丹来戏弄自己,不禁怒火万丈,挥舞双剑直刺穿山甲而来。那穿山甲暗想:这八仙只会腾云驾雾,我却要与他水战。况且,咱这里还有虾兵蟹将,会吐云喷雾的乌贼也来相助,我且引他到海底的山谷中去。于是,大声喝道:难道你有种敢追我到龙宫中去吗?

说着,诈败,潜入海底

吕洞宾:哪里逃?

外景 海里昏暗

吕洞宾刚要下海忽然醒悟。

吕洞宾:且慢,这是否又在施诡计耍我,况且,它五千年的修炼,法术也确实有些厉害,我不得不小心些。

吕洞宾有些胆怯,犹豫不决,却忽然听见有人说话。

双剑:有我守在你的身边,不要怕!(吕洞宾四处看不见人影)

双剑:我是你的护身双龙剑呀!(吕洞宾一听大为惊喜)

吕洞宾:自从那一天,贤妻变成了双龙剑,我一直都背在身上,昼夜不离。今日正是你我夫妻共诛妖孽之时。

双剑:小心那孽种想在海底山谷害你,双剑要避开它的鳞甲,直刺它的腹部。

吕洞宾:谢谢贤妻的提醒!

说着挥舞双剑追入水中。那双龙剑是蛇精千年修练的法宝,一到水里就如同蛟龙出海,只杀得山崩海啸,鳞甲纷飞。眼看就要追上穿山甲了,那穿山甲惊呼起来。

穿山甲:乌贼何在?快快助我!

那乌贼闻声赶到,只是“通!通!”放了两个响屁,霎时间,大海里一团漆黑。吕洞宾急忙站立海面一看,穿山甲乘机逃亡到海底峡谷。吕洞宾急忙施了个海底捞月之术。

吕洞宾:孽种,哪里逃?

吕洞宾从穿山甲的腹部刺入双剑,那穿山甲狂吼一声,就死去了。霎时间,整个东海风平浪静。

外景 睢州袁家山上白天

(特写)河南睢县袁家山吕祖庙

袁可立一路顺风,所向披靡,平定北辽叛乱,凯旋而归。回朝后升官受禄,官至太子太保大司马。他感念吕洞宾护佑之恩,退休归里后在河南睢州(今睢县)南城一望碧水中大兴土木,比照楼船战舰,堆土为山,山称袁家山,数百年不减雄伟壮美之色。并在山顶建有“吕祖庙”。前有山门朝南,中有大殿三间,后有八仙凉亭。凉亭恰似船的桅杆,大殿后有一深洞正如船舱,内有吕洞宾侧卧雕像,专供祭祀之用。袁家山四周碧水蓝天,远远望去,俨然一艘大船荡漾海中。……

有清代状元彭定求者,以“在陆肇祥”为题录入道经:“襄邑(今睢县)有袁家山,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在陆园地也。四围林树高耸,岩壑水水,木清华景逾濯锦。上建纯阳宝殿,额曰‘梦觉迷津’。后供吕帝阖目睡像,趺坐胡床前,设丹炉。最后高亭四敞,豁达清虚。上供长生大帝及八洞仙祖圣像,皆飞现云中。……隐寓丹诀之秘,至今灵应昭然焉”,于是袁家山在道界名重日高,从此名闻海内外,雄伟的气势数百年不减。

袁家山传奇之人头宴

明朝天启年间,我东部沿海一带时有倭寇侵犯,朝臣忧心重重。遂任袁可立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等地,负责备兵防海赞理征东军务兼管粮饷,选吉日兴兵起程。战船行至大海中间,忽然狂风大作,恶浪掀天,战船倾刻就有沉没之危。在此千钧一发之际,袁可立昏暗中仿佛看到吕洞宾现身于眼前,就祈于吕祖曰:“此次东征如能转危得胜,回朝后修山打洞,塑像奉祀”。言毕,只觉吕祖手摇佛尘,霎那间风平浪静,船现平稳。一战首捷,敌方退兵。

时隔数日,倭寇派一使者修书一封,特邀琉球赴宴。袁可立慷慨应允,按时赴会。酒宴厅内,阴森可怕,四周暗伏甲兵。宴席开始,忽然呈上一棵人头,鲜血淋漓却口唇蠕动,眼珠自转。桌上放尖刀一把,使人见之毛骨悚然。袁可立神情镇静自若,一番观察后却顺手操刀,用刀尖先从耳、鼻、口各拧一圈,然后再往眼珠上一点。只见五官破列,机关松动,人头自开,现出各样山珍海味酒席一桌。倭人见之,目登口呆,马上撤去左右伏兵,以礼相待。敌人佩服我中华天朝之伟大,袁可立之神智,于是双方欢饮而散,倭人答应撤出琉球,从此永不犯境。袁可立凯旋归朝,皇上念袁可立东征有功,特授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袁可立念吕洞宾海上显圣,归里睢州后在南城碧水中修小蓬莱一座,名曰袁家山。四周绿水环绕,茂林修竹,前有山门,中有大殿,后有八卦亭,亭下设一仙洞,吕祖木雕塑像祀于洞中,世代香火不绝,流传至今。山上有苍松翠柏,异花仙草。每逢佳日,州人大会宾客宴饮其中,谈述袁大司马蓬莱盛事,以志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