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今年江门市乡村将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

新会区大鳌镇东风村文化广场环境整洁,绿树环绕,广场内还建有篮球场,满足村民的日常锻炼需要。不曾想过,这片广场在改造前曾是村内垃圾乱扔、污水横流的闲置区域。近年来,江门市多个农村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并取得不错的成效。

6月21日上午,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市长刘毅,市政协主席周伟万等领导来到鹤山市共和镇莱苏村、新会区大鳌镇东风村以及新会区三江镇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生产基地,对全市环境整治工作、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以及现代农业的优秀乡村和单位进行实地考察。

当天下午,江门市召开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林应武对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动员部署。会议上,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就“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整治工作作重要讲话,副市长梁许赞就《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作出说明。

近年来,江门市切实把农业农村发展摆在优先位置,以新发展理念统筹“三农”工作,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新成绩。其中,全市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率达98.8%,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473元,5897名重点帮扶兑现实现预脱贫,村委会年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8万元以上,5272条自然村完成人居环境整治,374个行政村先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创建活动,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党在农村执政基础不断务实。

作为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省4个整市开展试点工作的地级市之一,江门市已制定了《江门市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根据《方案》,江门将以“3年完成改革试点任务、5年复制推广改革试点成功经验”为目标,着力深化涉农改革,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根据《方案》,今年江门计划初步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策体系,并启动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市乡村基本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整治任务,实现村民小组(自然村)、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置党组织全覆盖。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实现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启动创建以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的市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镇(街)。

为了筑牢基层基础,江门将实施“头雁”工程,对全市1108个行政村(居)(含58个村改居)的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建立健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实施党员人才回乡计划。从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以及返乡大学生等群体中动员培育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通过实施“亿元保障计划”,开展六大基层党建专项行动,推行“一村一策”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江门将逐步升级农村基层党建组织设置。同时,江门还将积极推进“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打造特色“红色家园”党建品牌。

开展“十百千万”农业产业振兴计划,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十”是指建设20个产值超十亿的产业联合体,“百”是指打造5个纵向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千”是指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千亿元,“万”是指促进千家万户农民增收。通过做强绿色高效规模畜禽养殖业、林下经济以及远洋捕捞渔业等优势主导产业,江门有望在2020年实现“十百万千”目标。

【图文】张泳渝

【作者】 张泳渝

【来源】 南方号~江门市~林应武活动报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