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雅鲁藏布江水源能否引到塔克拉玛干沙漠?

东方小象


雅鲁藏布江的水源能否引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从前,它一直被称为谣言。甚至在2015年7月,水利部公开声称:从未就"藏水入疆"做过任何规划工作。本问答提出时间可能为2017年下半年,所以网友的回答也大多持否定态度。然而,最近有了新的说法。现根据网上的资料,简要汇总作答。

藏水入疆工程不再是空穴来风,而是被命名为红旗河的西部调水课题,目前已经结束了它的第二次研讨会。官媒也开始深入报道红旗河工程,西北、尤其是新疆,即将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巨变。 据有关资料,“红旗河”西部调水具体方案是这样的:

“红旗河”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开始取水(水位2558米),沿途取易贡藏布和帕隆藏布之水,自流509公里后进入怒江(水位2380米);然后,于三江并流处穿越横断山脉:借用怒江河道60公里后经隧洞进入澜沧江(水位2230米),借用澜沧江河道43公里后经隧洞进入金沙江(水位2220米);借用金沙江河道97公里后,以隧洞、明渠和水库相结合的方式绕过沙鲁里山到达雅砻江(水位2119米),绕过大雪山到达大渡河(水位2022米),绕过邛崃山到达岷江(水位1945米),绕过岷山到达白龙江(水位1880米)、渭河(水位1808米);从刘家峡水库经过黄河(水位1735米),以明渠为主绕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沿祁连山东侧平原经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到达玉门(水位1550米),接着沿阿尔金山、昆仑山的山前平原,穿过库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到达和田、喀什(水位1300米)。全程6188公里(含200公里自然河道),落差1258米,平均坡降万分之2.10。 “红旗河”取水水位较低,因此水量充足。预计年总调水量可达600亿立方米,仅占主要河流取水点总量的21%,将在我国西北干旱区形成约20万平方公里的绿洲。由于全线保持高水位运行,可以自流覆盖绝大部分干旱区域。这些地区地势平缓、光照充足,可根据需要设置大量支线,工程实施后,将形成约1万公里长、20公里宽的绿洲带。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并产生累积效应,将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惠及更多地区,方案还设计了三条主要支线 通向延安方向的“红延河”,通向内蒙古、北京方向的“漠北河”,以及通向吐哈盆地的“春风河”。

“红旗河”的三条主要支线均是基于相关区域地理特点的最优选择,使得在保证坡降的前提下,能够全程高水位自流,保持高水位优势,有能力将水源和水能送往更多的干旱区域。

红延河。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境内开始(水位1791米),向东北穿过六盘山到达固原(水位1710米),接着向北延伸至同心县境内(水位1645米),再沿白于山北坡至榆林市定边县境内(水位1500米),最后经多条短隧洞进入延河(水位1440米),总里程488公里,平均坡降万分之7.2。由于全程保持高水位运行,可自流惠及六盘山、白于山以北,黄河以南的绝大部分区域,弥补了由于黄河水位过低导致的宁夏南部、鄂尔多斯高原和陕西北部干旱问题。

漠北河。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境内开始(水位1620米),经巴丹吉林沙漠向狼山、阴山北坡延伸(水位1330米),共925公里;继续延伸至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水位1200米),以浅埋深隧洞(长度小于30公里)进入滦河、潮河,最终进入北京密云水库,共760公里。全程高水位运行,坡降大于万分之2.15,可以“自流”惠及沿线北侧的所有地区。

春风河。从玉门市境内开始(水位1550米),绕北山西侧延伸至吐哈盆地(水位1180米),全程坡降大于万分之2.7。保持高水位运行,一方面可以自流惠及大部分区域,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需求继续向北疆延伸。从起始位置至疏勒河河谷的26公里,高差达160米,坡降万分之61.5,适合开发水电控制流速。

以下是红旗河工程简介视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608000116a752a84c98\

卯酉乡音


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听说过要将雅鲁藏布江水源引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一计划,听上去很不可思议,那么,这一说法究竟能不能够实现呢?

其实,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到过,要将雅鲁藏布江水源引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但是,基于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它就成为了谣言。但是,最近这一计划重新被提起,并且,已经对此进行了两次研讨,成立了“红旗河”调水课题。

初步计划是,从雅鲁藏布江的拐角处取水,将水引进怒江,借助怒江河道经隧洞入澜沧江,再流进金沙江,接着到雅砻江,之后,绕过大雪山,邛崃和山岷山,到达白龙江。

然后,从刘家峡水库经过黄河流入河西走廊,经嘉峪关到达玉门,紧接着便是沿平原穿过库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到达和田、喀什。

这全长大概是6188公里,水位落差达一千二百多米,由于开始位置的取水位比较低,所以不用担心水量问题。据估计,年调水量能够达到六百亿立方米,这一计划可行性很高,只要完成,西北干旱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井冈山旅游咨询


谢谢提问:

藏水入疆关系着中国沙漠可持续发展循环再生功能的恢复。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多种多样,需要集中全国科技力量共同技术攻关:

1、气候对水的影响。水在零度以下结成冰无法流动,顺利完成藏水入疆。必需解决零度以下气侯季节期间,水不能结冰的问题。

2、供水量不能间断。西藏、新疆冬季零度以下时间长,水在自然气候下凝结成冰无法流动。用水区长时间停水后,一切生物无法存活。

3、防漏。众所周知,沙漠表层无法存水;水在沙漠没有管渠防漏约束的前提下,如脱缰野马四散分流,无法满足送水到用水区需求。

4、季节性大量调水对冰川气候及沿河两岸防洪抗旱的新影响。春、夏、秋三季气温适宜调水时段,大量调藏水入疆,会产生的新气候?

5、大规模的蓄水设施。怎样预防水在蓄水设施内结冰后胀裂蓄水设施?

困难和问题是有的。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办法更多。


黄金时代当家


这个工程从西藏南端调水贯串整个西藏,沿途都是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有的地区海拔5000到6000米以上,光说可能没有感觉。

你想想要在这样的高原山区挖一条大概2000km的水渠要多久?成本要多少?

新疆没有水是因为青藏高原把雨水都挡住了,就算把雅鲁藏布江引流过去进入新疆后也会很快蒸发消失,长江为什么这么长而且水流量这么大她的水量并不是全是冰川融化的雪水,更多是降雨汇集在支流再汇集在长江。在新疆元代以前的罗布泊流域可比太湖流域或者鄱阳湖流域宽广多了,可是因为支流塔里木河,孔雀河流量减少没有补充水源,到20世纪70年代完全干枯。

下面说说政治方面的,雅鲁藏布江还是恒河的支流,印度的圣河,再流经孟加拉国最后注入孟加拉湾,10年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建设藏木水电站印度就有很多媒体炒作“一旦发生冲突中国将控制印度生命线”这样危言耸听的说法,甚至遭到了印度东北部地区各级政府的抗议。试想一下如果中国政府把雅鲁藏布江引向新疆,印度方面会作何想法,国际上中国会立于何地?

前几年还有一个谣言,“海水西调”工程将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途径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后流入新疆。

虽然这个说法已经被证实是谣言,因为大规模海水淡化技术还不成熟,但是这个计划也比在永久冻土带施工建造引水渠靠谱啊。


历史地理储存站


我兔一直有个外号,叫“基建狂魔”,北方缺水就南水北调,南海缺地就挖沙填岛,高铁🚄、跨海大桥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做到了……可是雅江的水能引到新疆吗?目前来看可行性很小!为啥?看地图就明白了。


从雅鲁藏布江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间可不是平原、丘陵,而是隔着唐古拉山、昆仑山等大型山脉。


雅鲁藏布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间隔了不仅仅是千里之遥的距离,更是山川阻隔的困难。

这是目前南水北调的方案。与其调水,还不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把新疆建设的更漂亮!


蛇添足


提出从雅鲁藏布江引水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万里迢迢的大工程,根本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解决塔克拉玛干沙漠缺水问题。

这一大工程,光是修铁路到拉萨我国都不知道克服了多少困难,修南水北调工程沿途那么多人力物力提供还困难重重,想在西藏无人区一带搞大工程,单是像黄水那样河水冻结,产生冰凌,这个问题就非常难处理。

但解决新疆缺水完全不用那么大费周章劳师动众的。新疆缺水完全可以就近解决。

我们别忘了,在汉唐时期,新疆一带沙漠上都是有很多绿洲的。我们别忘了,那时,楼兰、西夜等绿洲之国是遍布西域的。


我们只要想办法从周围的昆仑山、阿尔金山、天山南脉、喀喇昆仑山等附近高山上妥善引下冰雪融水,解决不引致大雪崩的问题,实施精细输入和喷灌管理,恢复到汉唐时期的用水条件是不难的。

干旱地区的喷灌和输水技术是有先例的,以色列就解决得不错。只要像实施西气东输管道建设那样的投入,就完全可以解决新疆沙漠缺水的问题,且彻底改变新疆面貌和中国西部的发展局面。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雅鲁藏布江水源能否引到塔克拉玛干沙漠?

能!万里长城也不是一天修成的,只要想干!

这种高原地带,应该采取逐步造湖式方法,每隔一段造一个大湖留水,逐步引到需要的地方!

本身雅鲁藏布江就发源中国,不好好利用等什么呢,看人家以色列占着叙利亚的戈兰高地(水源)这么多年不也没事?


社保分析师


看了各位高人精英们构想设计,共画祖国水利建设宏伟壮观蓝图,心潮澎湃,浮想连篇,四想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古有秦朝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都江堰,近有渠县红旗渠,亚丁湾跨海大桥,到目前南海人工造岛,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与现代科学结合发展优秀杰作,现在又在设计构想将西藏南部的水资源引渡到新彊,这一宏伟蓝图工程将不亚于我国万里长城的难度,但在贡献上却大大超越长城的作用,万里长城是古代用于防卸战争之用,但必须提出,俗话说未行军,必先行败路,对邻国印度用水不得不考虑,除我国引流之外是否还有余水?在不引发国际争端的前提下,还得防患于为水引发战争,如果引发战争,我国在财力要付出相应代价,引水工程也需要巨额资经,所以必须权衡利蔽,或二者兼顾,相得益章,那将是美不胜收宏伟大业呗!


林海雪原185164327


能引,只要源头海拔高于塔克拉玛干,都能引。只是困难有多大,还有花大钱引水合算不合算。引水困难太大,从雅江尼木峡一带引水200亿立方至柴达木盆地,一千公里隧道,单隧直径超过14米(每年300天,流速5米每秒输水计),最大埋深3000米。只能单向开挖,如从雅江一边或中间直井开挖,隧道一旦透水便只得抽水解决,透水过大便有使设备与隧道毁灭之虞。试想现有盾构计单向挖掘每天十米,要挖多少年?(答:约333年。)地质问题太多,比如透水,断层与岩崩,高温干热岩,光这三大难题就难解。其次,花了上万亿几百年穿隧引水至新疆,用来种粮食吗?每斤粮得卖几百元才反本合算吧?


暨阳人也


只要干,就没有中国人民做不成的事,关键是这个工程的利弊所在。如果藏水入疆能使新疆变成绿洲,把新疆戈壁变为良田,这个工程是千秋伟业,肯定要干,想想林州红旗渠,引漳入林,世界第八大奇迹在河南林州诞生,全世界瞩目,引藏水入疆中国一定能实现这一宏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