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军迷们怎么评价二战美国海军将军斯普鲁恩斯?

共跳滴水线子


还能怎么评价?左中右生命不息,撕逼不止呗,大家都知道网上键盘侠嘴炮无敌,但未必知道撕起来最厉害的肯定是军迷群体,还有无处不在的杠精团伙,头最铁最能杠的也基本出自军迷群体。在这个群体里有时候光是判别某ID的立场,就能让你怀疑人生,比如前阶段疫情舆论中冒出来的米帝投毒阴谋论,不了解的人很难相信这些热衷并坚信米帝就是有这种天顶星生化科技的人,在疫情爆发之前,就是那群你敢说米帝科技发达,他就敢代表厉害国枪毙你全家的热血爱国青年。所以问怎么评价斯普鲁恩斯很容易回答,去百度粘贴一段过来都能交差,问军迷怎么评价斯普鲁恩斯,题目巨严重!



只能试解一二毛皮:斯普鲁恩斯将军没传说中那么的低调,他实力不允许,当然,知道他的人不如知道麦克阿瑟的人多我承认,可是没用,我保证不认识他的人也绝不会具备修改历史的能力,斯普鲁恩斯是个青史留名的人,而且很多地方都是无法绕开的一个人物,不是说知道这个人物的人就有影响历史的能力,但不认识他的就可以肯定绝对不具备影响历史的能力。我所知军迷对斯普鲁恩斯的最大分歧在于两点,一是中途岛海战击沉日本四条航母后,他顶着很多人的反对,坚持迅速撤退。二是莱特湾海战他顶着很多人反对,坚持不去搜寻日本航母。就这两点,各路吃瓜群众纷纷围观斯粉和斯黑撕逼,从有网络开始,一直撕到今天,战况正酣,没有任何停止迹象。斯粉的观点是斯普鲁恩斯同志在中途岛不贪功冒进,咬了嘴大肥肉就收兵回营,彻底锁定美国大胜战果。莱特湾不轻敌冒进,扎实完成本职工作,此诚老成谋国之士!

斯黑不干,斯黑坚持斯普鲁恩斯过于保守,中途岛已经干翻日本航母主力,还撤啥?应该以逸待劳,借助航母优势,伏击连夜赶来的联合舰队主力,直接连大和都直接干翻扩大胜利战果啊!莱特湾海空优势具备,死盯着掩护登陆有啥意思,直接追击最后的日本航母它不香吗?!

打个仗缩头缩脑的,真是浑身散发着一股腐朽的棺材味!其它零零碎碎的争执也有,那就多是杠精类话题,没什么讨论价值了。关于斯普鲁恩斯是否性格保守的话题,还不光是中国军迷圈里窝里斗,是全世界(不包括日本)军迷群海军情怀向军迷的永久话题,我个人怀疑斯黑其实不关心斯普鲁恩斯保守不保守,而是气愤他没抓住最后的机会,用航母去干日本的大BB,代表航派和战派做一场彻底的了断!中途岛海战时,战列舰对航母最后巅峰对决的时刻,此后冲绳海战跑去炸连回程油料都不装的大和,已经是屠杀而非战斗,缺了太多的意思。


李三万的三万里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雷蒙德·斯普鲁恩斯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海军指挥官。

斯普鲁恩斯1886年7月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德裔家庭中,父母都是普通人。童年时的斯普鲁恩斯缺少家庭的温暖,他的父母忙于工作,对他不管不问。后来,父母干脆把他送到姥姥家生活,结果他又在那里饱受姥姥一家人的欺负。因此,这种成长经历使斯普鲁恩斯逐渐形成了寡言、平淡、低调、沉默的性格。

斯普鲁恩斯的性格内向,性格收敛,所以一直被当做平庸的军官。

1903年7月,斯普鲁恩斯从印第安纳州考入美国海军学院,毕业后获得少尉军衔。然而直到一战爆发后,也就是整整13年后, 1916年他才被提升为海军少校。

这个升级速度实在太慢。

直到1919年,斯普鲁恩斯担任驱逐舰舰长,才被驱逐舰分舰队司令哈尔西海军上将赏识,改变了他的明军。

即便如此,直到1931年,斯普鲁恩斯才成为海军上校。

斯普鲁恩斯发挥自己优秀的指挥能力,是在珍珠港事变以后。

中途岛战役前夕,斯普鲁恩斯的老上级哈尔西上将皮肤病发作,不得不住院治疗,建议由斯普鲁恩斯接替他的指挥职务。

然而尼米兹上将认为斯普鲁恩斯没有指挥过航母作战,只是让他指挥第16特混编队,包括两艘航空母舰:企业号和大黄蜂号、6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离开珍珠港。

其余的兵力,则交给杰克·弗莱彻海军上将。

结果,中途岛战役中,斯普鲁恩斯光芒四射。

他的2艘航母,抓住时机,袭击了赤城号和加贺号航母,10分钟内就将他们炸沉。

这边,弗莱彻虽然也炸沉了苍龙号,然而随后他的旗舰约克城号就被炸沉,失去了作战能力。

随后,斯普鲁恩斯指挥航母又炸沉了飞龙号航母,一共炸沉了3艘日本大型航母,大获全胜。

当晚,斯普鲁恩斯不顾上级的命令和下级的抱怨,下令收回所有舰载机,立即向后方总退却。

而此时,山本五十六下令包括大和号战列舰在内的主力舰队,趁着夜色先美军突袭,试图在天亮前抓住美国航母,将其歼灭。事实证明,斯普鲁恩斯的决策非常正确,导致中途岛美军完胜。

中途岛只是斯普鲁恩斯精彩表演的一部分。

后来作为中太平洋司令,斯普鲁恩斯歼灭了日军无数海军力量。

菲律宾海海战中,斯普鲁恩斯击沉三艘航空母舰和2艘油船,并摧毁约600架敌军飞机,

这场被称为“马里亚纳射火鸡”(一种娱乐活动,用枪打泥土做的火鸡)的行动后,日本剩下的航空母舰均由于缺乏飞机和飞行员,被作为诱饵使用。

冲绳岛战役中,斯普鲁恩斯讲灭了日本残余的航母,又击沉了大和号战列舰。

由此,日本联合舰队基本被歼灭,被迫采用神风自杀攻击。

斯普鲁恩斯是个非常低调的优秀军人,一手歼灭了大部分日本海军。

1969年,斯普鲁恩斯在加利福尼亚州逝世。他以最高军事荣誉被安葬在旧金山南边的金门国家公墓。


萨沙


在一九四二年有两场战役彻底改变了轴心国和同盟国家之间的攻守转换的战场态势:一场是苏联境内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另一场是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战役!

首先,中途岛海战是日本先发起的,在当时日本是处于进攻的一方,而美军则是处于防守的一方。

日本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大概有二:其一是在一九四二年的春天,日本东京遭受到了以美空军杜立特中校率领的、由16架B25组成的轰炸机编队的轰炸,日本急于报复以便对国民有个交代。

第二,虽说日本取得了偷袭珍珠港的空前大胜利,当时的日本国民情绪处于空前的高涨之中。

但是策划这次行动的山本五十六却深深地知道,依照美国那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日本根本就不是对手,如果战争长期地进行下去对日本是十分不利的。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态势呢,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停的对美军太平洋舰队实施不断的进攻。

在美国还没有把国民经济转如战时轨道之前,一举彻底摧垮美太平洋舰队,来争取战略上的主动。

因此中途岛海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发生的。

在中途岛海战还未打响之前,当时的美军情报人员就已经破译了日军的密码,从而做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

当时的美太平洋舰队司令是海军上将尼米兹,由他负责来指挥中途岛海战。

当时的美太平洋舰队的实力是不如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共有包括“大黄蜂”号、“企业”号、“萨拉托加”号在内的三艘航空母舰,而当时的日本此次进攻中途岛的力量就有六艘航空母舰。

在中途岛海战尚未打响之前,当时负责参战的太平洋第16特混舰队本来是由哈尔西率领,但在关键时刻,哈尔西患上了疱疹,于是他向尼米兹建议,由斯普鲁恩斯接替他指挥第16特混舰队。

事实证明哈尔西的建议是对的,斯普鲁恩斯完全是一个称职合格的指挥员。

中途岛战斗打响之后,中途岛本土受到了日军舰载飞机的狂轰滥炸,岛上的基础设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且中途岛派出的迎战飞机被性能优良的零式战机全部击落。

表面上看日本进行的非常顺利,但是山本五十六最担心的一件事却是不知道美军的航空母舰在什么地方。

就在南云忠一的“炸弹换鱼雷,鱼雷换炸弹”的命令进行反复交替时,斯普鲁恩斯指挥的第16航空母舰上的舰载俯冲轰炸机,呼啸着飞到日本航空母舰的上空投下了决定中途岛海战命运的炸弹,一举击沉日本四艘航空母舰。

日本在四艘航母被击沉之后,在恼羞成怒之下意欲报复,想利用夜暗的掩护用大和号上的巨炮对美特混舰队进行炮击,但斯普鲁恩斯却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

他命令特混舰队向东转移,迅速撤退到中途岛附近海域。

待午夜过后,他命令特混舰队再掉头向西,从而使得山本五十六的报复计划破产。

在向西追击的过程之中,他在适时地时刻命令停止前进,使得山本五十六企图依靠威克岛日军岸基飞机与美军特混舰队决战的希望化为泡影。

总体来说,中途岛一战是尼米兹指挥的。

但是真正改变中途岛海战命运的应当是斯普鲁恩斯。

在第16特混舰队的舰载机出发之前,当时的中途岛已经被日军轰炸机炸的一塌糊涂,而中途岛上派出迎战的“水牛”式飞机又慢又笨根本就不是日本零式战机的对手。

正是因为特混舰队的俯冲轰炸机将日军的四艘航空母舰炸沉,才从而才真正改变了中途岛海战的命运。

从这一点上来看,斯普鲁恩斯的功劳是无法抹去的。

中途岛海战之后,斯普鲁恩斯被升为尼米兹的参谋长,1943年出任中太平洋舰队司令。

斯普鲁恩斯一向不喜欢纸上谈兵,喜欢在会议之中完成大部分的参谋作业。

夸贾林岛战役之后,他晋升为美海军上将,所辖舰队改称为太平洋第五舰队。

他于1948年从海军退休,并迁居菲律宾,后来又被任命为驻菲律宾大使。

1969年,斯普鲁恩斯在加利福尼亚州去世,被以最高军人的荣誉安葬在旧金山南边的金门国家公墓。

为了纪念他在太平洋战场的贡献,美海军驱逐舰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斯普鲁恩斯”级,而第一艘DD963为“斯普鲁恩斯”首舰。

应该说,如果没有斯普鲁恩斯的指挥,就没有日本的四艘航母被击沉,如果没有击沉日本的四艘航母,就很难打赢中途岛海战,如果没有中途岛海战,就没有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东方评史


斯普鲁恩斯与哈尔西简直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哈尔西就像是一名桀骜不驯的西部牛仔,做事易冲突好大功,也正是由于哈尔西的这种性格,才导致某次海战时日本大和号战列舰竟然绕到了美国护卫舰队与补给舰队的后方,要不是日本海军这边的指挥官惧怕恋战会遭遇美国主力舰队而选择撤退,那么这支特混舰队的沉没,完全都是哈尔西的错。

相反斯普鲁恩斯截然不同,他始终信奉利益最大化而且总是以最合理的方式去执行上面所下达的命令,绝对不会恪守死板教条,中途岛海战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在双方都无法摸清对方主力舰队位置的情况下,日本方面一直偏执于侦察机送回来的情报,在获得准确情报之前一直按兵不动。

反观斯普鲁恩斯这边则截然不同,他命令飞机携带炸弹与鱼雷升空,前期负责搜索目标,一旦发现地方大型舰只就立刻投入战斗。这个命令虽然使得许多战斗机在找到敌舰之前就燃油耗尽,但最后有两架轰炸机跟着落队的驱逐舰找到了日本航空母舰。


九品侍卫


德国陆军将领是标准的传统职业军人。美国的将领则是新式的职业军人。

德国陆军横扫欧洲大陆,离不开众多将帅的能力。他们虽然不如隆美尔出名,可是素质能力比隆美尔高出不是一星半点。

美国也有一大批杰出将领。他们颇具有美国特色——出身平民,热爱军事,才华横溢,经过自己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取得胜利。

美国陆军有布莱德利、巴顿,霍奇斯,李奇微,等人,海军有哈尔西、斯普鲁恩斯,金凯德,阿里伯克等等。他们接受正规军事理论,掌握作战基本技能,熟知各种常识,不会犯常识性错误。不会意气用事。斯普鲁恩斯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斯普鲁恩斯沉默寡言,但是头脑灵活,作战中始终把握主要原则,以实现作战计划为目标。勇于挑战但不轻易冒险。

很多人喜欢在事后评价他的所谓失误。比如马里亚纳海战中没有全力打击日本航母机动部队。他们觉得有机会全歼日本航母,就像哈尔西在莱特湾海战那样。

可是他们忽视了日本舰队距离美国舰队距离几百海里的事实。在日军舰载机第一次袭击第五舰队的时候,美军参谋人员就猜测日本舰队距离很远。而且美军侦察机在正常距离内没有侦查到日军舰队。

在这种情况下,让主力舰队脱离护卫登陆行动,去追击日本航母,就是冒风险的行动。

事实证明,米切尔指挥57舰队追击日本舰队只击沉一艘航母。潜艇反倒击沉两艘。

美国军官都是可以胜任指挥、参谋、教官等多种角色的。陆军西点军校毕业的学生只是带兵打仗的。只有利文沃思堡参谋指挥学院毕业的才能担任中高级军官。

斯普鲁恩斯在二战中长期担任尼米兹的参谋长。只是在中途岛、后期反攻中的塞班岛登陆和冲绳登陆中指挥第五舰队。日本投降签字的时候,斯普鲁恩斯指挥第五舰队警戒日本近海,防止日本出尔反尔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这需要稳重,有耐心的人。

可以说,斯普鲁恩斯是二战中美国海军最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将领。他的战果比哈尔西大,但是影响力不如哈尔西。哈尔西可以和官兵打成一片,斯普鲁恩斯离群索居。

哈尔西在莱特湾几乎把胜利拱手相让,斯普鲁恩斯在中途岛对日本奉送的礼物当仁不让收下了。唯一相同点就是幸运女神站在美国这边。

美国需要英雄,哈尔西就适合当英雄。所以他晋升五星上将。

美国需要胜利,斯普鲁恩斯就为美国夺取胜利。

哈尔西很了不起,斯普鲁恩斯也很了不起。他俩的关系有点像布莱德利和巴顿的关系。


一叶枫流O灵似舞妖


斯普鲁恩斯在军校就读时,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但却默默无闻,可见其人比较低调,后来在指挥中途岛海战时,面对日本失败后采取的“回马枪”欺骗战朮,没有追击,可见其人慬慎。战后,有人追问作战关键时刻(即日本换弹时期)采取的行动时,他回答:我觉得必须采取行动,并无其它。足见他的果决和直感。在决定进攻路线时,硫磺岛-冲绳岛的攻克,使日本本土处于美国轰炸机攻击范围,降低了日本战争潜力,这是战略规划,也是一种战略远见。

给我的观点:此人稳重、低调、果决、缜密,擅与上级处理好个人关系(尼米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