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为什么读过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聊天感觉索然无味?

离宫清月


读过书和没有读过书的人内心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你读过唐诗宋词,才能在游览名山大川的时候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妙境界,你读过红楼梦,才知道为什么是留得残荷听雨声,什么是寒塘渡鹤影,看过安娜卡列琳娜,茶花女,感概爱情是求而不得的奢侈品,看过金庸的小说,你希望有一天有人陪你笑傲江湖,陪你神雕侠侣…书中的故事和人物让你体会人生百态,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当然也让你的心胸更宽广,会有更加包容的心态看待自己和多方。如果对方没有读过这些书籍,我相信你们是不可能做到灵魂深处的沟通!



陆丹颜究所


一次跟几个朋友说,你们知道什么是寂寞吗?我曾听过一句诗“树林里面 所有的鸟 都是灰色的,其中一只 也是灰色的”,他们睁大眼睛摇着头仿佛我在讲他们从未听过的外语。就连在微信群里都是,他们只爱谈吃喝玩乐,以至于我三个月可能都不会在群里发超过十个字的信息。后来,他们叫我去喝酒,我也推托不去了,再后来除了上下班基本待在家里哪儿也不去。


唯美主义者


刚刚做过调查,采访了一些人,有没上过学的,有初中毕业的,有高中毕业的,有大专毕业的,有本科毕业的,也有研究生。同样的问题,他们的答案完全不同,整理后会发出来。

有时候,也许我们会觉得上学没用,但不上学,除了工作之后的特定岗位,层次真的跟不上,就好像,有代沟一般,想法不同,追求也不同,理想不同,考虑的问题也不同,聊天很难聊到一块,但他们很快乐,也很容易满足,甚至我有很多朋友是月光,没钱就吃泡面,就借钱,即便是这样,也不会去想着如何提升自己,如何让自己赚到更多的钱。


暖河WarmRiver


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我是从2017年的3月份加入微信读书,并一直坚持到现在。从一开始偶尔的被动几分钟阅读到现在每天主动的抽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阅读,从完全没有一个书友关注和点赞到现在持续收到五湖四海的150多位书友的点赞和关注,这难道不是一种坚持的力量吗。

不过,我是真心觉得它是挺不错,所以才推荐给我身边很多好友使用,确实他们也很配合我的强制推荐,一开始是坚持了几天,可到后来渐渐的就没再出现过了,能够坚持下来的人也就那么一两个了……

也许还有很多朋友会说我只看传统纸质书本,纸质书本比较有书的味道。我个人觉得纸质书本还是没有电子书来得方便,你看你拿手机的频率一定比你拿书的频率多吧,何不拿出点刷圈的时间来看看书,不是挺好的吗。我猜很多朋友看实体书可能只是借来当下看会儿或者买来当下看会儿,谁知一不小心就闲置了好几个月。与其把这些刷朋友圈和抖音啥的时间,分一点点给自己的内心和精神世界,让自己的心能够多一点平静,多一点自己与自己独处的时光,你会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奇妙的世界存在。

推荐读书,不是说读书有什么了不起,也不是说书本本身有什么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有没有完全认同这个现世和现实,可能你还有点追求,可能你还有点努力,你可能还在寻求另一种可能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我想读书也许是为了遇到不想遇到的人,也许是为了找到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吧。

如果你生活的周围环境有图书馆,我建议一定要利用起来这个城市带给你的公共阅读平台。有条件的话可以尽量办张当地图书馆的读者证,因为有了读者证,你会相对约束自己有时间会多去图书馆看看书,相信在书海里你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毕竟,我们都太年轻,很多东西需要有这么一个媒介去引导和启发,那么读书毋庸置疑是最好的选择。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Johnna说


这个问题有点点敏感的意思。乍一看有点读书人傲娇瞧不上不读书的人似的。仔细琢磨下,读书人和不读书的人聊不到一块去,确实有客观存在的现象,不一定就是狗眼看人低。


先来定义下我们所谓的读过书和不读书。我理解,题主的意思读过书大约就是上过大学吧,不读书就是中途辍学不上大学吧。下面的所有论述就给予这个定义范畴。

从表面来看,读过书和不读书的交流困难存在这么些原因:

一、共同话题太少。

这主要是知识结构不同所带来的兴趣点的不同。同样在工地混,一个土木工程专业出来的大学生和一位在工地上扎钢筋的小工兴趣爱好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一位可能工地结束要读书、书法、泡吧、看电影,一位可能是泡吧、看球、叉麻将。看看,两位的共同话题可能就只剩下泡吧了,而且泡吧也不一定一样,一个可能喜欢慢摇吧,一个可能喜欢情调的小酒吧。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两者还能有点共同话题,但是相比教育水平类似的群体来说,共同话题就少得多了。

二、共同话题的认知不同。

举个例子,很多年遇到一位老兄,他是个推销员,聊天中对于大学还要开设历史课非常不解,历史有什么作用呢,简直是浪费人力物力,浪费学生钱财,我们的大学要多向前向钱看。我只能沉默以对,我要是和他说人类不知道历史,就无法开拓未来,所有的古代史,都是当代史……他会不会冲我翻白眼,看我像个傻子?这位老兄还是属于读过书的,也学过历史,所以我们可以一起谈论历史这个话题,但是观点之南辕北辙,和银河星系那么遥远。那么不读书和读书的观点差别有多大?

三、共同话题的表达方式不同。

古人有句话,叫做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为什么说不清,因为兵和秀才的表达方式不同。中医这几年一直是网上热炒的话题。读过书的可能满口都是双盲验证、安慰剂效应。没读过书的朋友只能说我不懂那些个玩意,俺爹反正是中医大夫治好的。再接下去,读过书的就会用看原始人的眼神凝视着对方,然后引经据典论证屠呦呦是科学的胜利,而不是中医的胜利,而没读过书的只能扯着嗓子喊,俺爹就是吃了一个偏方,偏方你懂吧?

你说这两个人怎么交流?完全不是一套话语体系,仿佛两个人隔着长江喊话,别提多费劲了。(PS:我是中医粉,我也读了点书,这里不是黑中医)

所以读过书和不读书的朋友交流,确实有客观的难度,交流的摩擦系数比较大。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系统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大学”教育对一个普通的人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塑造差异巨大,从而在交流中形成了巨大的话语系统鸿沟。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学校教育是密集型的知识系统输入,好比给门派真传弟子大灌顶。

书本是前人各类知识、经验的提炼和凝聚。好的教育就好比给钢铁侠充能,史地化生英语数物各种知识能量往里灌,改造灵魂,提升世界观,形成积极人生观,这一家伙出来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而不读书的朋友在社会大学里面接受教育,经历生活种种肉搏,早早见识生活的艰辛和阴暗,在真刀真枪中得到的宝贵知识和经验都是灵魂里面生长出来的,成为自己的一种本能。客观上来说,虽然后者的知识经验对于个体的生存往往更具有效力,但是在知识的广度上和深度上两者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二、学校教育的交流和激发,可使个人的思想和灵魂发育更趋健全。

导师可以在学术上引领,同学在知识、能力方面提供方向和模板的激发,相互交流,产生思想火花,激发个人思维能量,在碰撞中个人思想成长性更丰富、完满。走入社会,接受生活的考验,思想成熟一定是很快的,但是也意味着失去了很多小宇宙的发展可能。

三、同窗之情、同学之谊对读书人的人生观也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没有任何利益诉求的单纯的感情,是弥足珍贵,这样的体验走入社会更加难以获得,很容易使人走上偏激的道路,导致自私和坚硬,短视和盲目。

所以,读书和不读书交流起来没滋没味也是可以理解。但是话又说回来,读过书一定和没读书的说不上话吗?这个也是未必。

以前有位老领导,和谁都能说的上话,和我们这些后辈也是不拿架子,都是平辈对待,真诚交流,令人如沐春风。最为难得的是,他和保安、门卫、送餐的小姑娘都能聊家常,说天气,谈笑话,人人为他折服,要知道,这位领导可是教授。

所以,读书和不读书能不能谈在一起,关键还是看心态,心态开放的就什么都可以谈,什么人都可以聊,什么都聊得来,人人都相处和气,为人就成为一种艺术。这样的人也走的最远,为人记忆最久。



江南莫气


在咱们这,自古就有个说法,叫“门当户对”。“门当”与“户对”原本是指古建筑中大门门楼上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来,则被引申为“男欢女嫁”时两方家庭条件、身份地位都得旗鼓相当的意思了。

看到这您或许不解了,人家明明问的是读过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的事儿,你这扯什么门当户对呀?别急呀,您听我往下说呀!这读书人和读书人相处,不读书人和不读书人相处,这不也算是“门当户对”的一种形式吗!可这种说法对吗?我的回答很干脆,两字:不对!

从提问者提出的问答上看,似乎读书人的品味要高一些,而不读书人的档次则要低一些。所以,当他们处在一起时,不仅连生活中的小事儿不读书的人都聊不到点上,甚至还会令读书人感到“索然无味”。这个道理说的通吗?我以为若是单单从所谓的“理论上”说似乎是有点儿道理,但到了现实中、恐怕就不那么容易站得住脚了。

杜月笙大家都知道,上海滩的黑老大。而章太炎呢?这可是个“堵着袁世凯的大门骂、袁世凯都不敢吱声”的国学大师。一个是黑老大,一个是连袁世凯都惹不起的大文人,您说他两怎么会走到一块儿成了好朋友的呢?也许有人会说是给了他钱的缘故,可要说给钱的话谁能比“大总统”给的多呢?那他两怎么就没变成朋友呢?说到家就是一句话,他杜月笙虽说是读书少,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却把这句老话给活学活用了。那句话?就这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所以我说,还是别把有些个所谓的读书人抬的这么高。在咱们这,自古就有“百无一用是书生”、“文人无行”的说法。什么是 “文人无行”?就是欢玩弄文字的人,品行往往不端正。这说的还是古代,放在今天,有些个“饱读诗书”的文化人坏的,可比那些个没文化的人坏多啦!

所以,以我的看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首先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其次再说文化的高低。在中国,甭往远了说,30岁以上的人往前推四代,有几家是读过书的?按此说法,难道农民家里培养出的读书人回家时,在他的老农民父母面前聊会儿天,都会感觉到索然无味不成?

好啦,说到此,我就用我十年前进山时写下的几句诗作为结束语吧:

驱马居庸外,

傲首走征途。

酒敬带刀客,

冷眼藐鸿儒!








把盏常聊


俗语说"话不投机半句多“。

不同学历,不同见识,不同经历的人,自然有各自的思维。对人对事自然有各自的观点及角度,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看到的自然是一个不同的画面。用句粗俗的话来形容,总是尿不到一个壶里。

倒如,面对半瓶酒。乐观者会说:"还有半瓶,来吧哥们,咱再干一杯"。悲观者会说:“唉,只剩下半瓶了"。

出于角度及观点不一样,所看到的事情就不一样。再举简单例子:一位新买漂亮裙子的姑娘,站在二楼阳台问别人,我的裙子是否漂亮合适?对面同是站在二楼的人看过说,裙子非常漂亮,长短也很合适,长不过膝,短又不露大腿不露股。但站在三楼的人往下望后说,裙子虽漂亮,但摆宽遮腿,连小腿也看不见。站在楼下的人往上看后会说,裙子太短了,一迈腿连小内内都看得见。

一些人在公共场所争先恐后插队,大声说话大声打电话,随地吐痰及叉开双腿抖脚而座,他们认为这些小事无重要或理所当然。一些人则认为这是很不文明的行为,有失面子有失身份及有失人品。以上的两种人交谈,怎会尿得到一壶里?


第三只眼看世间百态6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古人也常说开卷有益,读书会让人从各个角度拓展认知,知道的东西多了,很多事情也就看得很透了。
当不读书的人还在为一些家长里短,比如张三欠了李四2毛钱,后来打了起来这样鸡毛蒜皮的事浪费时间和精力,只为图个乐子的时候。读书的人恨不得拿这些时间来多读两本书,多提高提高自己,哪怕用自己的头脑多赚点钱也好啊。
为鸡毛蒜皮操碎心的事情,放在读书人眼里,那简直就是在暴殄天物,如此宝贵的时间拿来做一些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不好么?
就像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些不读书的人,常常被各种坑,被各种姿势割韭菜,被各种方式收智商税而不自知。更悲哀的是即使混成了这样还在为别人操心费神,而且,这样的人往往还不愿听人劝。在别人看来浪子回头金不换,在他这非得不撞南墙不回头。你说这样的人怎么跟他聊?
读过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聊天,不光是索然无味那么简单,鲁迅先生还说过:“浪费他人时间等于谋财害命。”读过书的人哪有那么多时间浪费在和不读书的人聊天上,即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互相说的话互相都听不进去。重点是在同一件事情上,读过书的人的视野和认知会更开阔一些,看问题会更长远一些,更透彻一些,但是说出来对方又不理解。所以这样的聊天不管是索然无味,对读书人来说更是一种痛苦。
但是也不能都一棒子打死,不读书的人也不见得不如读过书的人,有的人善于思考,能够从实际中总结出经验,这样的人,他的认知和视野也不会比读过书的人差。


子弹读书


因为不在一个频道上

读书之人易将谈话转到书本上,不读书之人的观念则来自生活实践积累,或是通过看电视看手机以及道听途说得来的碎片化信息。

也就是说,二者的知识结构和信息不同,思想观念和认知方式来源不同。

各自说各的,互不理解,很可能谈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读书之人容易照本宣科、食古不化,而不读书之人看问题容易固守成见,仅凭生活经验论事,缺乏理论依据。可谓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

不过,总体来说,不读书之人的思想是容易流于浅薄的。

人之思想,主要是靠学习来填充的。多读书,会让人思考问题更全面更深刻。

我的朋友圈中既有读书的也有终日不读书的,听这这两种人争论问题,会觉得很有意思。读书之人和不读书之人,在讨论深层次问题时,完全是各说各的,可谓白天不懂夜的黑。

其实,读书之人,也应该向生活学习,放弃偏见与自傲,还是可以与不读书之人沟通的。当然,如果双方的认知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价值取向不同,那就极难沟通了。


把书读薄


因为三观都不一致。

不读书的人缺乏精神寄托,在他们的眼里,只有一些现实中的东西,房子、车子、票子、女人,如果你说诗与远方,他们会嗤之以鼻,因为在他们眼里,那里虚的不能再虚的东西,那东西不能吃,不吃喝,又不能创造价值,有什么意义呢。

这是不是鄙薄那些不读书的人。

而纯粹的就是三观不一致。

而读书的人,心里有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同于现实,他来源于书籍,丰富于想象。

喜欢读武侠的人,心中有一个江湖,在这个江湖里,可以快意恩仇,可以仗剑行走,也可以除暴安良,行侠仗义。

喜欢读诗的人,胸中有小桥流水,有枯藤老树,有古道西风瘦马,有平湖高冈,有江湖之美,有远山之秀。可以抒情,也可以言志。

总之,一个读书的人,习惯了书中世界的美妙,见识过另外一个世界,和一个不读书的人聊天,天天家长里短,能聊到一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