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安史之乱”都已经平定了,为啥唐朝还是快速衰落了?并且一蹶不振?

广州南沙郭富城


唐朝灭亡有四大祸根,分别为藩镇之祸、宦官专权、农民起义、朋党之争,其中,藩镇之祸是最大的祸根。

安史之乱就是藩镇之祸。

我们如果了解清楚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就能明白安史之乱后为什么唐朝就江河日下,日益衰弱。

先来说说藩镇崛起。

根源来自于唐朝设置的节度使制度。节度使是大唐王朝的独特发明。

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平定辽东、东、西突厥、吐谷浑等地区,使唐朝成为一个国境极为辽阔的国家。边境漫长,周边遍布少数民族势力,边防压力很大。为加强边境防御,朝廷开始在一些战略意义比较重要的地区设置最高军事长官,节度使一职应运而生。

节度使一职始设于唐睿宗景云年间,而其正式和有计划的设置,是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开元十年,设立了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剑南、岭南十个节度使。范阳(北京地区,即古幽州)节度使是节度使中兵力最大的。



而安禄山一人恰恰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而且太平日子过久了,打起仗来,不堪一击。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渐渐形成地方反过来威胁中央的危机。

节度使权力膨胀

节度使设立之初仅仅作为地方最高军事长官,专司国防军事,不管地方民政。可是,到了天宝年间,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他们俨然就是“土皇帝”,总揽所辖地方的军、民、财、政大权,连各州最高行政长官刺史都要受其节制。节度使本人往往还直接兼任帅府所在州的刺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方大员。

节度使势力的扩张没有引起朝廷和皇帝的重视,他们反而赋予一些重要节度使更多的权力,甚至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比如安禄山统领三镇。

为什么出现这种问题?

就在于统治阶层也日渐腐化,怠于政事。

唐玄宗统治后期,越来越享受,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朝政一直由李林甫把持,国内矛盾重重。而且奸相李林甫为了专权,向唐玄宗建议重用胡人,说他们忠勇单纯,加上安禄山认杨玉环为母亲,曲意逢迎,更加受唐玄宗信任与重用。也就是说,他们君臣放任安禄山等节度使拥兵自重,使安禄山权力越来越大,最终自食恶果。

后来,杨国忠为相,与安禄山不和,激起了安禄山的反叛之心。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成为安史之乱。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经过近十年艰苦卓绝的战争,朝廷终于平定这起规模巨大的叛乱,延续了王朝国祚。

安史之乱后,唐朝依然依赖节度使,无异于饮鸩之渴

但唐帝国没能因此挽救颓势,再现昔日辉煌,反而陷入更大的危机,因为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力不是政府的中央军,而是手握兵权的地方节度使。

安史之乱前,唐帝国的中央军长期生活在太平盛世,习惯了歌舞升平,战斗力大幅减弱,真正能打的反而是镇守边陲、时常训练打仗的藩镇军队。

中央政府的军队不中用、不禁打,为平定叛乱,恢复河山,朝廷只好依靠手握重兵、实力强大的节度使。

但要想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仅靠朝廷发布一道诏令,号召大家积极勤王、为国平叛之类的精神激励是不管用的,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

加官晋爵自然少不了,但最实惠的是放权,在财权、事权、人事权,甚至司法权等方面进一步扩大节度使们的权力。在一系列放权措施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允许节度使自行招兵买马。

在此之前,大部分节度使所辖兵马是朝廷的军队,只是由节度使代为管辖。但从现在开始朝廷公开允许他们招募士兵,这些招募来的士兵就成了节度使的私人武装,一种全新的兵制——募兵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这是中国古代兵制最重要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实质上是节度使势力过盛惹出来的祸患,平叛后削弱地方实力派应该是必然选择,但实际情况却是,安史之乱后地方势力更加强盛,节度使的分布从边疆延伸到内地,中央政府对此束手无策。

十年的战争,老百姓流离失所,国内开始爆发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蜂拥四起的盗贼土匪也趁机作乱,安史之乱的叛军余孽也还是不断闹事。唐王朝陷入一波接一波的政治军事危机。朝廷掌握的中央军既无力镇压、打击,也无法清剿,只能继续依赖地方藩镇出兵出力。

在遍布全国的节度使中,实力最强的有八个,他们分别是:魏博、成德、卢龙、淄青、横海、宣武、彰义、泽潞,合称“八镇”。

这八镇不但占据重要的战略位置,拥有雄厚财力和强大军力,甚至搞起父死子承、兄终弟及的世袭制。现任节度使死了,他的儿子或兄弟根本不等朝廷重新任命,主动接替父兄之位,还很自觉地自封“节度留后”,然后向朝廷报告请求认可。

这种先斩后奏的行为简直是公开谋反,换作以往朝廷不会听之任之。

不过现在是靠拳头说话的年代,朝廷这个没有爪牙的老虎,不敢招惹这些兵强马壮的军阀,只好接受既成事实,装模作样地下诏书承认他们的节度使官职。

就这样,八镇节度使代代相传,藩镇俨然成为一个个独立王国。

唐德宗、宪宗时,中央政府对地方还没有完全丧失控制力,有所作为的皇帝偶尔能略振国威,对不服从命令的藩镇予以武力打击。

但唐穆宗、文宗以后,宦官专权、党争之乱、农民起义三大祸患都来凑热闹,中央局势更加混乱,特别是在黄巢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羸弱不堪的唐王朝彻底走向崩溃。


老牌藩镇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势力,新生土豪亦如雨后春笋,趁机割据一方。到唐昭宗时,抛却那些浑水摸鱼、籍籍无名的小军阀不算,光是有一定实力,能互争长短、一较高下的藩镇全国就有三十余处。

在唐王朝苟延残喘的最后几十年,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已不是李氏皇帝和朝廷高官,而是风光无限的地方藩镇。疆域广阔的盛唐帝国已被藩镇瓜分殆尽,别说“政令不出关中”,就连皇宫都出不去了。

后来,朱温从河南中部崛起,经过二十多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战争游戏,兼并吞噬十多股势力,其他尚存的藩镇也大多向他表示臣服。


朱温不但成了地盘最大的军阀和实力最强的藩镇,他还终结了中华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唐王朝,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混乱时代——五代十国。


历史逸事


首先,安史之乱并没有被彻底平定,而是朝廷在某种程度上向叛军残余势力妥协。

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唐朝军事上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因此,公元755年冻,当手握平卢、范阳、河东三镇20万边军的安禄山起兵反叛之初,唐中央军根本无力抵挡。短短数月就两京尽失,唐玄宗仓皇出逃,入蜀避难。

安史之乱历时近八年,最终才得以平息。而唐朝之所以能平定叛乱,与其说是郭子仪、李光弼、张巡等名将统兵奋勇杀敌的结果,还不如说是叛军自身内讧不断造成的。

事实上,在唐军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安史叛军内部一直都在内讧。先是安庆绪杀安禄山,然后是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立,再然后又是史朝义杀史思明。安史叛军就是这样,在不断的“子杀父,臣杀君”之中消耗自身的力量,使得叛军阵营离心离德,再武力与唐军作战。

但即便如此,唐朝最终也还是没有完全消灭叛军势力。公元761年,唐军与回纥军可复洛阳,史朝义率残部向东出逃。至此,安史叛军败局已定。于是,叛军内部尚有实力的将领便开始纷纷选择献地向朝廷投降。

而此时刚即位的唐代宗,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无法下定决心对叛军余孽进行彻底的扫荡。于是,唐代宗便接受了叛将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和薛嵩的投降,并分别任命他们为魏博节度使、卢龙节度使、成德节度使和相卫节度使。(顺便插个题外话,薛嵩这个人物的家世很不简单,他的爷爷可是大名鼎鼎的薛仁贵。)

正是因为唐代宗的妥协,是的安史叛军的余孽得以继续拥兵自重,控制河北诸镇,为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埋下了伏笔。

其次,安史之乱对唐朝的破坏实在太过巨大了,使得此后的唐朝再也不复当年之盛。

唐朝可谓是极盛而衰的典型,安史之乱之前的大唐物华天宝、一副繁华盛世的表象。然而,经安史之乱的破坏,大唐几近陷入崩溃的境地。

据《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

安史之乱前,唐朝拥有不下六千万人口。然经过八年战乱的破坏后,唐代宗年间的唐朝人口,就只剩下一千六百多万,人口锐减差不多八成。虽然,这人口数字不一定准确,但从史籍的种种记载中,我们都能看出,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巨大破坏。

也正是因为唐朝的战争损耗实在太过严重了,唐代宗即位后才为了尽快结束战争,而不得不选择向投降的叛军将领妥协。


这些历史要读


安史之乱的爆发窥其根源还是在唐朝的募兵制上,用募兵代替府兵而导致后面军人逐渐成为节度使手下的私兵,节度使手下的兵越多,叛乱的可能性就越高,所以“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必然的。



其实唐玄宗有好几次机会制止安史之乱的爆发,但可能是安禄山看上去太过老实了,蒙蔽了唐玄宗(捂脸笑)。

第一次机会

杨国忠坐上宰相位置后与安禄山争宠,曾多次告诫唐玄宗说安禄山要反,并请求将安禄山调到朝中,这次唐玄宗没听进去。

第二次机会

公元755年,安禄山上书请求唐玄宗将他军中的汉人全部换为胡人时,杨国忠又对唐玄宗说安禄山要反,这次唐玄宗又没听进去,并非常自信的说“禄山,朕推心待之,必无异志。东北二虏,借其镇遏,朕自保之,卿等勿忧也。”

禄山,朕推心待之,必无异志。东北二虏,借其镇遏,朕自保之,卿等勿忧也。——《资治通鉴》

(安禄山剧照)


就这两次机会就被唐玄宗完美的错过了,直到安禄山要带三千匹马来送给他的时候,他才明白安禄山有问题。

无缘无故的要送这么多的马,并且每一匹马上要配两个马夫,还由安禄山手下的大将护送到京城。都这样了我估计傻子都看得出来安禄山要干嘛吧。

唐玄宗意识到这点后,派人去查探情况后,却只得到安禄山的一句“马不献亦可,十月灼然谐京师。”

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集结部队十五万人,以诛杀杨国忠为由在范阳起兵,直指洛阳。

八年之后,安史之乱以安禄山身死,史思明被其儿子史朝义谋杀,后史朝义自杀而结束。



(史思明)

虽说安史之乱是平定了,但是它的余波还在,原安禄山旧部将薛嵩、田承嗣、李怀松等人投降后,按理说是要被调入长安看管的,但应平叛主将仆固怀恩因看到郭子仪、李光弼先后获罪,他为了自保而联合安禄山的部下,并向唐代宗上书要留下薛嵩等人在原地留任。

从此之后,河北的藩镇势力算是彻底保留了下来,各个藩镇也只是名义上效忠皇帝,实际上个个独立,等同于独立王国。

所以说,安史之乱结束后已经不可能回到盛唐了,它对整个唐朝影响太大了,虽说唐朝亡于朱温,但揪其原因还是在安史之乱上,也就是所谓的“安史之后再无盛唐”。


郁黎话史


安史之乱,只是名义上取的胜利,实际上并未取得胜利,藩镇割据局面已经发展到唐皇室不可控制局面

安史之乱对大唐的破坏是空前的

公元755年手握三镇兵马节度使的安禄山联合史思明约20万兵马以讨伐杨国忠的名义一路向西南向长安进攻,而此时大唐其余7镇节度使有两镇镇守南方,两镇镇守安西和北庭,能参展的仅有仅有河西,陇右 和朔方约20万兵力。

由于大唐兵力部署问题,在中原及东北东北一带除了安禄山所辖三镇节度使外几乎再无驻军,因此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遇到正规军抵抗

所幸的是安史之乱爆发一年后叛军首领纷纷被儿子所杀,但叛军任然一路进攻到潼关,身受疾病的哥舒涵带病被强行出征,率朔方,河西,陇右三镇节度使20万兵马组建潼关守备军在潼关抵御叛军,哥舒涵分析敌我形式认为以逸待劳日久叛军必生内乱,乱则一举歼之,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不懂军事却越级指挥,向唐玄宗进谗言强行令哥舒涵出军,因此哥舒涵大败,通关守备军三镇20万兵马损失殆尽,封常清,高仙芝被杀,哥舒涵投降,叛军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亡巴蜀。

安史之乱本可收复全部失地但唐皇室失去对武将信任处处加以掣肘导致得而复失

安禄山的叛乱已经让唐玄宗愤怒恐慌至极,而一向忠心耿耿的哥舒涵也最终投敌,导致唐皇室开始怀疑身边武将,并委任宦官为督军,用来监视武将,到后来干脆直接让官宦进行指挥军队

唐玄宗逃亡

756年太子李亨在宁夏灵武称帝,架空太玄宗,同时任命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组建军队抵抗叛军,郭子仪同李光弼共同出军收复河东,长安及洛阳,758年北方大多被收复,正当郭子仪进军叛军老巢范阳时,宦官鱼朝恩嫉妒郭子仪向肃宗进谗言,肃宗罢免了郭子仪,但郭子仪以大局为重毫无怨言

761年李光弼、仆固怀恩等兵败邙山,北方再次沦陷史朝义再次占领洛阳,762年肃宗临死前请求郭子仪再次出山

762年代宗继位,派郭子仪和李适出军征讨史朝义,正当郭子仪整装待发时,祸国殃民的宦官玉朝恩和程元振向代宗代宗进谗言,害怕郭子仪会成为第二个安禄山,因此代宗阻止了郭子仪再次出征的行动,之后代宗再也没有东征收复北方中原的打算了

回鹘和吐蕃趁机劫掠大唐,长安遭受多次洗劫

由于大唐兵力部署,东北方向三镇和西北方向三镇兵力大致相当,但是东北三镇实力强悍,且大多是胡人,因此安史之乱爆发后,西北三镇兵力收缩向长安方向支援,因此河西走廊一带兵力锐减,吐蕃顺势北上占领河西走廊,切断了内地与西域的联系,使西域成为大唐飞地

由于前期唐玄宗的错乱指挥,通关守备军损失严重,大唐兵员严重不足,因此不得不向回鹘借兵,回鹘在出兵帮助郭子仪收复长安后,却赖在长安不走并大肆劫掠长安,其行为跟叛军无异

763年吐蕃攻陷大唐,企图和大唐东部叛军策应夹击长安,郭子仪闻讯准备出军,但被鱼朝恩阻止,因此吐蕃占领大唐,并自立皇帝,任免百官,代宗逃亡陕西丢下一个烂摊子给郭子仪,郭子仪帅军再次收复长安,吐蕃临走时又是对长安劫掠一番,大唐一百多年间积累的财富在数年间已经被洗劫一空

安史叛将名义上的投降,实际上获得更多利益

北方失地及两京本来在肃宗时期就已经收复,但是肃宗不信任武将,害怕武将在平定叛乱后佣兵自立,因此在刚刚取得胜利后就罢免武将,导致为能一举彻底击溃叛军,叛军死灰复燃,叛军再次占领了除关中外的广大北方地区,之后代宗再无收复北方失地的打算,而是用用高官厚禄诏安手段招降叛军,安史叛将纷纷投降

安史叛将只是名义上臣服大唐管理,实际上他们才是最终胜利者,叛将首领都被封为节度使,在辖区内享有一切军政赋税大权,嫣然成为实际的诸侯国,他们获得的利益远比叛乱前获得利益更多

大唐中央又分封了更多的节度使用来制衡安史叛将

安史叛将大多被分封在北方中原地带,这是大唐最富饶繁华的地带,大唐经济人口重心也在这里,大唐皇室害怕武将叛乱再次上演,因此嫉妒害怕武将,因此不再组建大规模的军队,而是分封更多的节度使在安史叛将周围,用来制衡安史叛将的发展,当新的节度使发展壮大后,唐皇室又不得不再次分封用以来制衡他们,这样的恶性循环持续一个多世纪,最终如同西周分封诸侯一样,最终皇室底盘越来越少,节度使如同诸侯国一样实力越来越强劲,最终大唐坚持了150年后亡国

总结,安史之乱源于武将叛乱,皇帝不再信任武将,在战争未取得胜利前提下处处打压武将,最终导致之后的150年里唐皇室处处受武将节制



月影青霜


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始终没有被平定,叛军坐第一把交椅的首领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等人虽然最终都被诛杀,叛军名义上也都不再与唐朝中央政府作对,但是安史叛军中其他重要将领都是有条件投降,唐朝给了他们很高的官职,以及独立的权利,比如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这更是加剧了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的情况。

所以,安史叛军的残余势力是被“招安”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归顺唐朝,反而依然是与唐朝中央对峙的严重威胁。唐朝虽然在名义上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实际上只是向叛军妥协了。

“安史之乱”给曾经强盛的唐朝带来了致命性的打击,除了经济上、社会上的混乱之外,更重要的是严重降低了唐朝政府的威信。对内,唐朝政府更加无力于统治藩镇,对外,唐朝政府施行收缩政策,几乎是彻底放弃了西域地区。

再加上唐玄宗之后唐朝再也没有出现足够强势、善于运用权术的皇帝(没有权利,个人能力再强也没用),所以唐朝开始服输了——他们逐渐采取自保的消极政策,直到唐朝灭亡。


国史通论


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到公元907年朱温篡唐,150多年,一个半世纪,在这一个半世纪,唐王朝国运是一路下滑,虽然这期间出现过如唐宪宗这样的英主,但是终究无力回天,为啥呢?我们就要先了解这一个半个世纪的专属名词,就是“藩镇割据”。

藩镇,在盛唐的时候,他是一味药,他有效的根治了唐朝的肢体肥大症。

到唐玄宗时候,他实际上遇到了中国古代所有帝王没有遇到的问题,就是四处都是边患。

东北有契丹、有奚族所挑起的叛乱;北边是回鹘就是现在的维吾尔族;西边面对吐蕃人的边境压力,南边是南诏。汉代的时候仅仅是北方一个匈奴就搞得汉朝皇帝要吐血,唐玄宗是遇到的是四面楚歌,最终朝廷只能把权力下放,让那些边境地带的行政区,让他们自己筹集粮草,自己筹集军队,各自为战,这就是藩镇的来历,当时这是一剂良药,比如说安禄山他就是因为有效的握有了从山西到河北再到幽州就是今天北京一整个地带的全部行政军事和财政大权,他才有可能在民间募集粮草,在当地募集士兵,才能够打造出一支强有战斗力的边防军集团,有效地抵御来自东北方向上的契丹奚族的边患压力。

藩镇,是药也是毒,转化之快,让唐朝皇帝猝不及防

是药三分毒,任何制度一定有它的后遗症,藩镇的害处主要是两点:

首先,士兵的向心力不一样了,原来是原在长安的天子给他们发军饷,现在是安大将军给我发军饷,那基层士兵他认谁呢。

其次,就是藩镇士兵的战斗力与中央军也不一样,因为藩镇节度使将领,他跟士兵是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战斗,感情不一样,所以很容易打造出一支强军。

后来唐肃宗在灵武继位,中央已经没有兵了,所以只好继续给政策,就是你们都就地筹粮,就地募兵,替我去揍这个安禄山和后来的史思明。等到把安史之乱给平定了,已经是遍地藩镇。

伴随着中晚唐150年的历史的藩镇割据现象随即出现,并愈演愈烈。

为何唐朝中央平定不了藩镇?

在唐代的初年,国家实行是府兵制,是从南北朝继承下来的一套制度,老百姓平时在家有房子有地,是耕地的农民,一旦国家需要,自备装备上战场,打完之后还是回到老家去种地。但是在安史之乱中以及平定之后搞的就不是这一套了,改为募兵制,就是任何一个将领只要你发得出军饷,你就在社会上可以召集那些流民,让他们去参军当兵。那这些流民包括什么人?流氓、地痞、强盗肯定免不了,另外就是失地的农民,这帮士兵只剩下一个身份---职业军人。他没有农民的那个侧面,这帮人的利益只能从战场上,或者从将领发的那个军饷当中才能获得。

比如说唐德宗的时候发生的泾原兵变。当时唐德宗是征召泾原节度使的兵,说你来帮我去平灭一个叛乱,大家就高高兴兴来了,那些士兵甚至还带着家属来了,以为到了长安城,皇帝肯定得放赏,万一赏的银子多呢 我拿不了,得让我家属带回老家。结果士兵们来了之后发现皇帝没有准备什么赏钱,甚至那些官员对他们还克扣,吃的是粗茶淡饭,于是不满随即哗变,这种哗变是连他们的将领都制止不了的。他们的将领叫姚令言,他刚开始还劝说士兵千万不能造反,将来都是杀头的罪。最后士兵们说,你跟不跟着干,不跟着干,杀了你,我们换一个头儿,姚令言只好同意起兵。这就是著名的泾原兵变。

中国人都讲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但是对于藩镇割据的士兵,你会发现它是一个自下而上构建的社会组织,虽然表面上也有什么将军、节度使,但是这些人其实是受底层士兵胁迫的。很多事你不跟着干是不行的,这个组织就像一个九头蛇,你砍掉一个头,它又能长出一个头。所以藩镇割据为什么难于平灭,原因就在这儿。

我们在读中学的时候有一篇文言文,叫《李愬雪夜入蔡州》,那雪夜入蔡州打的是谁呢,叫吴元济,当时全国藩镇大大小小都有点那个割据的意思,但是闹得最凶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淮西节度使,就是这个吴元济,还有一个是淄青节度使,这个人叫李师道。淮西节度使在哪儿呢?大概是今天的安徽的北部河南的东南部这一片,就是汝南县为中心。

当时叫蔡州。原先的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他死后,他儿子吴元济秘不发丧。

然后向中央请示我能不能继承啊,中央就不答应,吴元济随即造反。

于是唐宪宗派李愬前去平叛,后来李愬雪夜入蔡州,活捉了吴元济,押到长安城,一刀斩弃。

随后唐宪宗就督促李愬进军淄青藩镇,十一战十一捷,最后就把李师道逼入了绝境,他手下的士兵直接哗变,把李师道给杀了,投降中央,淄青藩镇就此平定。紧接着闹得最凶的的河朔三镇直接投降中央。

所以在唐宪宗李纯当政的十五年期间,天下藩镇其实已经全部平定了,但唐宪宗一死,就会发现,他这十五年的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你再看一眼那个藩镇,唐宪宗死后简直不能用什么星火燎原来形容,简直就是烈火烹油。

藩镇是个什么物种,为什么它也干不过中央?

唐代的藩镇是一个很独特的物种,有点像某些西方国家的公民自治或者社区自治的传统

如果说有人想搞美国,说把美国总统刺杀掉,有用吗?没有用,美国人再选个总统出来就完了嘛。可是前些年美国人打伊拉克只要把萨达姆给干掉,那它那个中央集权系统就会崩溃。所以你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这是完全不同的社会物种。

但为什么割据的藩镇想打中央的主意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呢?比如说安史之乱,打了八年,还是被平灭了,泾原兵变也是这样,最终也归于失败,为什么呢?我们还是要到藩镇割据那个社会结构里去找。它是自下而上的社会结构所以它就天然不具备侵略性,那些基层的士兵,他们是没有什么野心的,因为他不是将领。

打下天下来又不是他坐江山当皇帝,他的唯一的诉求就是吃饱穿暖,最好不发生什么变化,只要有人给我发军饷就挺好,所以他们也作为一种地方性的力量,具有一种内敛性,反而制约了那些雄心勃勃的节度使去反抗中央 。

节度使往往也要借助中央的权力去镇压士兵,唐代中晚期有一个著名的宰相叫李德裕,他就讲过一句话:河朔三镇兵力虽强不能自立,仍然要靠朝廷的官爵威力以安军情。就是我给他一个封赏,给哪个士兵加一个诰封等等,给他封个什么官。你别看这玩意儿是虚的,那些底层老百姓也是认这一套的。所以朝廷的官爵威命对于一个节度使来控制自己手下的士兵,它也是很管用的。

藩镇割据是一种平衡态,但是一种癌症式的平衡态,已经没有“治愈率”,只能讲“存活率”

关于这一百五十年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与其我们把它理解为是一种恶意的对峙,还不如把它理解为是一种默契的共存。就像一些癌症很少讲什么治愈率,讲的都是多少年以上的存活率。

那为什么搞了一百五十年,这个格局还是没有持续下去,李唐王朝还是完蛋了呢?

因为原先这个稳定地共存结构,它架不住一个突如其来的外力的冲击,这个外力就是晚唐的黄巢起义,黄巢起义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它祸害了全国,蹂躏全国,把原来那个结构打烂了。


爬到井口看天下


安史之乱,也称天宝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所以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安史之乱,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此后安史余党在河朔形成藩镇割据。当史思明之子史朝义从邺城败退时,唐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追击,仆固与唐王朝有矛盾,为了私结党羽,有意将安史旧部力量保存下来,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地区,使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据成德(今河北中部)、李怀仙据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领节度使之职。这就是所谓“河北三镇“。三镇逐渐把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皆集于一身。以后其他地区,如淄青(今山东淄川、益都一带)李正已,宣武(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李灵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据。

此外,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潼关和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政府却把负担强加在犹在户籍上的农民。唐宪宗元和年间,由于政令不及,税收只能征自东南八道(浙西、浙东、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在方镇统治下的人民,也遭受着“暴刑暴赋”,如田承嗣在魏博镇“重加税率”,李质在汴州搞得地区“物力为之损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镇的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农民的不断武装叛乱,代宗一朝,全国各地叛乱四起,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发生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浙东袁晁之乱,同年的浙西方清之乱,以及同期的苏常一带的张度之乱,舒州杨昭之乱,永泰年间(公元765年)邠州之乱等等。这些叛乱虽说很快就被镇压,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数十年后,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这场内乱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劳动力锐减,社会生产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国力由此走向衰弱,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进一步使我国的经济重心向南迁移。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是中华文明前所未有的一次巨大浩劫,这场历时八年,席卷半壁江山的战火不仅成为唐朝的转折点,更是整个中华文明由开放转向保守的转折点。








洞鉴古今


历史都说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由盛转衰。可是战乱明明都已经平定了,为什么唐朝没有继续发展强大起来,反而快速衰落了呢?

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经济的衰败;第二、政治根基的动摇;第三、军事能力的减弱,外患严重。接下来我就从这三个角度为朋友们分析解答。

安史之乱后唐朝经济进入“大萧条”时代

01.原始资本消耗殆尽

我们都知道在安史之乱前的唐朝是空前的强盛,先后有过“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的历史美誉。可以说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唐朝累积了不少的财富。

可是战争是需要资本的,纵观古往今来哪一场战争的胜利不是消耗巨大。为了打赢与安禄山、史思明的战争,唐王朝也是消耗巨大,基本上把前期积累的积蓄都耗费完了,历经七、八年才赢得战争的胜利。

02.战后建设缺乏人力资本

打战要的不仅是资本,在冷兵器时代更要靠人力。安史之乱使整个唐朝生灵涂炭,根据历史记载当时唐朝人口仅剩战争前的三分之一。正如伟大爱国诗人杜甫所描述的那样“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战乱导致百姓颠沛流离,许多人都在躲避战乱中不幸离世。

由于人口锐减,即使平定安史之乱后,唐朝也没有足够的人来发展经济。到处都有田地荒芜、水利失修,对于古代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国家简直是致命打击。

藩镇割据,皇家政治地位逐步动摇

在安史之乱后出现的最严重的问题就应该属藩镇割据了。由于战后重建,中央给了各地节度使很大的权利,再加上节度使们重兵在手,皇家也不敢对他们怎么办。

表面上各地藩镇的节度使听从中央指挥,实则阳奉阴违。他们一边从皇家汲取更多的权利,一边不断对外扩张形成自己的势力。随着各地藩镇势力权利和地位不断增强,唐朝皇室的政治地位也就逐步被动摇,徒有其表罢了。

军力差劲,屡屡被外敌侵犯

安史之乱后,本来唐王朝就没有多少军队了,都是剩下的一些强弩之末,只能用来和平衡与藩镇之间的关系。但是唐朝周边的国家见到唐朝战后如此虚弱,都想乘机吃一块“好肉”。

西北边的吐蕃乘虚而入,抢占了唐朝的河西走廊、安西等地;北方的马背上的民族也不断向内忧外患的唐王朝发起攻势,一步步占领唐朝背部疆土。还有一些臣服与唐王朝的小国家也纷纷摆脱了他们的束缚,开始反抗。唐朝的领土就这样一步步被外邦所蚕食。

总结:安史之乱后,唐朝转盛即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战后唐朝国内经济大萧条,藩镇还不断摆脱皇权控制,而国外还受到其他番邦国家的攻击与蚕食。

关于“安史之乱”都已经平定了,为啥唐朝还是快速衰落了,并一蹶不振了的原因我就分析到这里。更多相关原因,欢迎朋友们留言评论。


唐宋秘史小侦探


根本没平定 河北事实独立 停火协议罢了 然后长安天子 魏博牙兵 河北的长官都是砍杀出来的 逐渐逐渐 天下军阀林立 皇帝成了官宦的傀儡


辽宁药品监管


一个原本健康的人在动了像胸外科这样的大手术之后,还会复原如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