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连载:旧社会帮派那些事(三)

今天讲下旧社会除了清、洪帮还有哪些帮派

民国时期的帮会,除了清、洪帮以外,比较有影响的还有汉流、礼门、白门等组织。

汉流,即汉族流民之意。传说为顾亭林所创立。明亡,顾亭林在云台山讲学,以民族大义感化诸生,仿洪门秘密结社,举义反清复明,顾为首领,组织“汉流”,亦称“汉流哥老”“袍哥”,以大哥、大爷、二哥、幺哥相称。其组织成分比洪门复杂,相传有惊(算命)、培(草药)、飘(变相行乞)、猜(赌局)、耀(骗局)、火(炼金)、爵(卖假官)、僧、道、隶、卒、戏、解(卖艺)、幻(神道巫术)、听(音乐)等等。因此,汉流发展很快,组织遍及大河南北,西北西南,直至山海关外东北地区。清康熙、乾隆年间,河北、河南、山东一带的响马和保镖大都是汉流支系,如窦尔敦就是其中一支。民国成立后,汉流反清复明的目标已经实现,许多组织遂告瓦解。而在四川、西康一带的汉流则仍然控制一方,人称“袍哥”,当然这“袍哥”也称为清水袍哥和浑水袍哥,后者作恶多端,跟土匪无异,这里先不说了,以后咱们细讲。


“礼门”实际为洪门的一个分支,洪门反清,被查出者要株连九族,所以活动困难,于是他们借由设置戒烟、戒酒、戒嫖、戒赌为号召,设置礼门公所,有师有徒,是为礼门。在江淮泗一带有一定势力,但总体来说号召力不大。

“白门”以神道设教,繁殖面广,如白莲教、红灯会、大刀会、小刀会均属之,对于鼓励农民反对清朝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其中一支名为“东震堂”,于光绪年间改名为“一贯道”。民国期间,一贯道由一个较小的迷信秘密团体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最大反动会道门。

许多帮会头目招收门徒时越收越多,越收越滥,比如上海“清帮”大字辈帮首张仁奎,曾任江苏通海镇守使,先后收徒3万多人,包括士农工商各色人等。张的徒弟,上海第一“闻人”杜月笙,共收南北门徒数万人。另外徒又收徒,形成一个庞大的关系网。这里是上海的情况。在北方活动比较猖獗的一贯道头子,同样也是遍地开荒(到没有一贯道的地方传道收徒),比如说一贯道大头目张天然在七七事变后,在日寇的支持下,在华北各大城市扩大组织,仅天津就设立了18个坛,并设立一个总坛。此后又派出很多“点传师”到东北、华北开荒。从抗日战争开始,通过这样的开荒下种所骗入的信徒多达数十万人。

今天先到这里,明天讲讲清、洪帮开香堂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