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乱世中,日本天皇为何捧着金饭碗却没米下锅、四处卖官?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上,我们可以看到唐代文明的一点影子,比如说年号与帝制。但是虽然在样子上很相近,但是本质上还是不一样的。其中日本所谓的万世一系的天皇就和中国高高在上的皇帝不同,前者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一个摆设,后者在中国历史绝大部分里都是掌握着生杀大权。

现任日本天皇


日本天皇在日本人眼中十分崇高,但是在战国乱世,日本天皇也就是一个捧着金饭碗要饭的主,根本没权利。当时的日本朝廷更像是一个摆设,没有人会去与其过不起,也没有人会去搭理。日本的天皇和手下公卿贵族为了谋生,有门路的跑到地方大名上去蹭饭,为乡下地主们站台,从而提高名望;没门路的就跑到京都的街道上摆摊卖字画,其中日本枭雄织田信长的爹织田信秀就买过日本天皇送的《古今和歌集》。那么这些日本尊贵的天皇和公卿们为什么要捧着金饭碗去要饭呢?这要从日本天皇的神格化说起。

(1)日本天皇的神格化

日本天皇一度也是掌权了,只不过后来玩砸了,倒置成了傀儡。不过日本皇室在奈良时代就开始搞造神运动,也就是说自己(皇族)是天照大神的后代,和乡下什么坂田、神田、武田、织田、山本之类的农民不一样,是苗根正红的天孙后裔。所以日本天皇也是没有姓的,只有一个名,比如日本昭和天皇就叫做裕仁。在这样的造神运动下,日本天皇直接被神格化,这样使得日本天皇成了日本最高贵的家族,具有最高的血统。

日本天皇的名义祖先天照大神


在日本,血统是十分重要,也就是拼爹盛行,没爹拼简直就是人间惨案。特别是在日本战国时期,一些人没事认个干爹,当个养子,实在不行给将来的家族接班人当个小姓也可以。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不存在的,只有天生的血统才行。就像战国三杰中的丰臣秀吉做了日本第一军头,还是不是得到处找爹认,后来开创了德川幕府数百年基业的德川家康也是把自己族谱都泛烂了,才找出了有个姓源的祖先。这一点在日本流行漫画中也有体现,比如《火影忍者》中主人公原本是个屌丝吊车尾,后面硬生生给他写成一个前任村主任的遗腹子(在漫画里,村主任已经是一方诸侯了),各种特权加身。跟《火影忍者》差不多的还有日本国民漫画之一的《海贼王》,其主人公也是各种大人物的亲戚。从日本流行文化中可以看出日本人对血统的执念是很深。

四处找爹认的丰臣秀吉


(2)天皇权势的崩塌

日本战国时代之前是所谓“室町”幕府时代,这个时代的日本天皇也是过得很不开心。在“室町”幕府时代的前一两年,日本的后醍醐天皇一度掌权,但被当时的幕府将军足利尊氏所推翻,后来整个日本天皇和他的公卿集团就彻底成了一个寄生于武家集团的吉祥物了。

后醍醐天皇


不过有人养,安稳做个小地主也不是不能过,不过“室町”幕府的将军到后来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自然也就顾不上日本皇室。毕竟幕府将军连粥都快喝不上了,哪还能够管日本天皇会不会饿死在京都街头呢?在室町幕府失权之后,整个日本京都打成一片。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乡下大名们就开始蠢蠢欲动,开始有想法了,尤其是后来的织田信长,更是打出了“天下布武”的旗号。在失去了室町幕府的抚养之后,日本皇室出于一种工资发不出来情况,无奈之下,日本天皇开始卖官卖字画,底下的公卿开始卖女儿当掮客。

原来的朝廷大员是要按照人的家族品位来定,也就是要看血统。还说这个血统不血统没啥大意义,所以到了战国时期就开始卖官位。因为天皇都快去要饭了,给别人封个关白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毕竟神格化的天皇也是要吃饭的呀。

(3)乡下大名们的野望

听到朝廷开始贩卖官位的消息,在乡下很多大名都激动起来了。除了一些本来是朝廷任命的守护代,剩下的大名都是一些后起的地主,靠下克上起来的。他们其实没有什么好爹,也没有什么好丈人,日本又不兴什么王侯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套路,所以打仗的时候没有个好名望影响挺大。毕竟出门打仗,两军交战的时候,对面说自己是幕府将军座下关东统领上杉大将,总不能说自己是织田家的竹千代吧,那是真的弟弟行为,没有一点牌面。

纷乱的日本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就有了买官的需求,因为一个是为了好听。起码出门打仗可以说自己的官衔来吹嘘,在日本战国剧的时候,可以看到武将们就喜欢那些虚头八脑的称呼。二是为自己的侵略做铺垫,要的官名是特殊意义的。再拿织田信秀来说明,他找日本朝廷要的官叫做三河守,也就是日本三河地区的长官。当时的三河地区是今川家的地盘,正和织田家挨着,所以织田信秀故意要找朝廷要这个官衔就为了可以名正言顺地搞事,毕竟我一个三河守回三河不是天经地义的嘛。

日本武士形象


(4)结语

在日本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期,日本天皇的作用就是一个精神象征,就像被供在神社里一样。并且日本皇族的言行还得遵循旧制,满口文言,发音的方式也有讲究,十分麻烦。以至于日本投降的时候,裕仁通过广播录音跟全日本说日本战败了,要跟美国人为首的盟军投降,很多日本人都听蒙了,不是因为觉得突然,是因为日本人根本听不懂裕仁在讲什么。

终战招数(投降书)


在任何时候,再自诩高贵的人也得吃饭。在乱世之中,日本的天皇和公卿们也得乖乖向乡下大名们低头请赏,总不能坐以待毙,毕竟日本天皇家也没有余粮啊!如果不这么做,不仅连个登基大典都没得办,比如日本后柏原天皇在登基21年后才攒够钱去举行登基大典。而且连葬礼都办不了,毕竟天皇再怎么穷愁潦倒,也是日本的脸面,总不能不能刨个坑,埋了就拉倒吧。但是这位后柏原天皇在登基大典五年后去世的时候,也就只能草草买个棺材下葬了事。所以日本天皇和手下公卿们就成立一家日本朝廷官位株式会社,日本天皇当人形自走图章,各位公卿当销售员去乡下卖货。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官位越高价钱越贵。就趁着好年景出门卖官位,避免到时候连年征战,身穿皇袍的日本天皇要带着一群公卿上京都城要饭,那就太糟糕了。

不过和其他路边拿着破碗要饭的穷人相比,日本天皇为首的贵族公卿集团也算的上是幸福,卖几个不值钱的官位就能够顺顺利利换回金钱来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