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高翅:武漢“封城”以來,我一直牽掛著離校師生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武漢‘封城’以來,我一直牽掛的是離校的老師和同學們”。2月22日晚,華中農業大學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長、校黨委書記高翅在全校二級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微信群發出一封“千字文”長信,要求各級黨組織、各單位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更加細緻地關心關愛師生員工特別是離校師生,及時有效做好支持和幫助工作,積極主動開展思想引導,緩解焦慮情緒,堅定必勝信心,全面打好、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高翅在信中指出,方圓五平方公里的校園疫情防控,學校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率先垂範、靠前指揮、衝在一線,贏得了在校師生和社區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贏得了“阻擊戰”的主動權。但疫情防控正處於膠著狀態,拐點尚未出現,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我們必須從思想上和戰略戰術上打好打贏持久戰。最吃勁的關鍵階段,一刻也不能鬆懈、麻痺甚至僥倖,要持續紮實做到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

高翅在信中表示,武漢“封城”以來,一直牽掛的是離校的老師和同學們。疫情膠著、關門閉戶引起的焦慮、恐慌、壓力會使情緒、生理、思維和行為都出現變化,承受能力弱的或許將遇到“心理極點”來襲。各級黨組織、各單位要積極主動、有條不紊地做好師生員工特別是離校師生的思想教育引導和情緒疏導。

高翅在信中說,離校的教職工,多為相對年輕者,返鄉探親,因疫情防控過上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封閉式生活。他們原計劃大都是歡聚數日後返校,有的可能沒帶回教學科研資料和筆記本電腦,僅靠一部手機還得備課上課、寫基金申報書。有的要輔導孩子在線學習,既要當好中小學生又要當好中小學老師,還需要設法讓長時間封閉的孩子在家中釋放能量。還有的校內科研材料亟待處理,等等。生活節奏和方式的驟變,需要及時因應。身處校外,歸來暫無定期,即便是在父母身邊,心理上也會焦灼煩躁,因為遠離了屬於自己的獅山生活和工作。

高翅要求,各單位領導幹部要與每一位離校的教職工通話,細緻瞭解離校真實生活和思想狀況,以便有的放矢地予以支持和幫助。高翅特別提醒,不是簡單地用微信、QQ短信聯繫,更不是在單位群群發短信,與孩子小的教師通話還應選擇晚上十點左右。高翅要求,要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落實“一對一”精準施策幫助。系所、教研室等基層教學科研組織要主動開展暖心活動,比如每週約定開展集體視頻聊天,談談家庭中的生活趣事,給緊張的心情“鬆鬆綁”。課程組、課題組應互幫互助,倡導在校的老師多承擔多擔當。

高翅在信中強調,要更加關心關愛畢業生同學,他們此時可能更為焦灼。論文、就業擇業、研究生招生……有的同學會面臨艱難地選擇調劑志願,有的會因為研招成績不理想而鬱悶等。高翅要求,輔導員要一對一與畢業生網聊,做有針對性和時效性的紓困和引導。 教學秘書要全面清理畢業生學分情況,及時與有關畢業生同學溝通,給出完成學業的建議和幫助。畢業指導老師要與畢業生保持暢通聯繫,把握畢業論文(設計)進展,及時予以指導,同時引導同學們做好畢業季時間管理,適時予以就業指導和幫助。各單位要及時發佈、精準推送就業信息,積極爭取校友、校友企業和就業基地的更多更大支持。充分發揮年級黨團組織的作用,以多種方式互幫互助。

高翅在信中強調,非畢業年級的同學群體更大,工作量也會更大,但必須落細落小做好關心關愛工作。高翅要求, 主講老師應主動用好網絡這個時代育人載體,用好課程學習群,開講前後不妨談天說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落腳點。要鼓勵同學們靜心悅讀、欣賞音樂、做做家務、學學廚藝,練練字,參加社區志願服務、 幫助春耕備耕……讓生活更加豐富、充實的同時做好時間管理。高翅指出,同學們是網絡原住民,物理距離不是大家心心相印的障礙,應鼓勵同學們創造性地開展班級集體活動。班主任、學生班主任應每天安排時間在班級群中和同學們聯繫、溝通,不提要求、不佈置任務、不彙報情況的放鬆心境,比如約定新聞聯播後全班同學聊個半小時,讓同學們感受到集體的溫度,在相互關心和幫助中共同渡過這段特殊時期。

各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收到信後紛紛表示,一定全面落實信中要求,堅持以師生為本,進一步細化方案,抓緊抓實,服務好每一位師生,把這份對師生的愛和人文關懷傳達到校外的每一位師生,凝聚師生共同抗疫之力,堅決取得戰“疫”的全面勝利。

全國產經平臺在疫情期間緊急設立全國疫情信息平臺,如有發佈需求,請聯繫霍老師,電話:18511001888;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