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极的产品怎么样?

milk番茄蛋


无限极公司不但传销做的好,害人的事做的更是全球第一,要说这几年健康产业大爆发,论保健产品的保健作用,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媒体和专家学者对保健产品好处的评价。消费者的保健产品大都是以传销的方式得到产品和消费,国家也出台了直销法规,但没有一家不违背国家直销法规变相传销,导致民怨沸腾,害人害己,保健品乱像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保健品行业如果想常期生存下去,首先得以人为本,不危害人民,遵纪守法,利国利民,以良好的口碑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有生存的天地!


梁起超


以下均为个人观点,有不当之处请指出,我可以修改或删除。如无不当,不喜勿喷。

关于这类商品,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就说过,就个人而言,我持保留意见。

您可以注意到,很多保健品的左上角,都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必须注明的“保健食品”的标志。为什么国家一定要求他们要注明这种标志呢?因为这类商品不属于药品的范畴,有没有食用价值我不清楚,但肯定是不能拿来治病的。所以网上很多所谓的吃了这类药能生孩子,能治好陈年旧病的言论,都是胡扯。

那么,无限极的产品怎么样呢?我们可以从它的生产商和它的成分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首先,无限极是什么产商生产的呢?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说的,“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是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旗下成员,是一家从事中草药健康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大型港资企业。”也就是说“无限极”是“李锦记”旗下的公司生产的。

那“李锦记”又是一家什么公司呢?百度百科上又是这样说的,“李锦记创建于1888年,它凭借严格的品质管理和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在70年代起迅速建立起一个蜚声海内外的酱料王国,畅销产品达60余种,分销网络遍布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也就是说,“无限极”是号称“酱料王国”的李锦记旗下生产的。

其次,以“无限极增健口服液”为例,我们看一下这个产品的介绍。它的批准文号是:卫食健字(1997)第121号,也就是说其属于食品类,不属于药品类。它主要原料:香菇、茯苓、银耳、决明子、金针菇、枸杞子、菊花、桑椹,看不懂这些中药成分没关系,我也整不明白这些东西整在一起有啥作用。我问了一个中医的朋友,我没跟他说这个就是“无限极增减口服液”的有效成分,只是把这些成分列出来给他看,他说不用担心,吃了没啥副作用。

李锦记在食品产业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个人觉得,作为“保健食品”,“无限极”这个产品是没有毛病的;但是有些黑心商家打着李锦记的旗号,把“保健食品”当作“保健药品”甚至“治疗药品”来卖,那就真的是恬不知耻了。不仅败坏了李锦记这家大型食品公司的名声,还严重危害了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的身体健康。



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看,今天新闻网媒上又有新的进展,相关部门已经对这件事立案调查,所以应该很快就会有官方定论。

我还是之前的观点,卖保健品不是问题,但把保健品当药卖就是大问题。赚钱追求富贵不是问题,但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希望国家可以严惩黑心商家,让老百姓心安。


Doctor和路雪


在无限极的众多产品中我只用过牙膏, 其他的没用过。

那是因为我的邻居就是做这个的。刚开始他向我推荐了这个产品,毕竟在我们农村,低端产品才更容易销售,所以他给我拿了两盒牙膏,让我体验一下效果怎么样,我也没有不好意思,也就使用了。

说真的,牙膏的质量还行。外包装也可以。使用的效果也不错,不过就是价格高了一点,其他的没毛病。毕竟是有名的大厂嘛,单单从产品的质量上来说,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至于它的销售方式和销售渠道,不在这个话题的范围,我也不便多说。


农帮手


我侄女被洗脑,买了一万多的货,我看了生产厂家,是威海紫光的,说真话,紫光的产品我吃过很久(非无限极),也买了送人,女同事吃了我送的蜂胶,大赞效果,手背上的斑点消失了,但价格比无限极的便宜得多,怎么形容呢?同等产品,无限极的价格是太阳☀️,而一般药店或某宝卖的价格,只是高倍显微镜下的一粒尘埃!也就是说,无限极很多产品是找代工,贴牌无限极,并通过夸张的口口相传,把牛吹破,把别人脑洗白后,骗人花天价买的一堆普通货色。即便无限极有所谓的中药基地,稍稍有点常识的人就懂,中药材是很讲究地域气候的,再者,又是什么天方神方能被夸大到可以治病?又一真实例子,一表姐,被洗脑加入后,她父亲病了,直到去世,都没送医院,最可笑可恶的是,居然逢人就抱怨父亲因为没吃她的无限极产品才死的,太可怕了,令人发指。


地球修理工777


刚听闻了无限极出现的状况,就看到这个问题,所以来回答。无限极是很多很多人都知道的,全国数一数二的直销公司,卖的产品种类也是特别的多,除了保健品,还有各种生活用品(?),涉及范围很广。

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是做无限极的,说有的产品还是不错的,我也是相信,它能做得如此之大,总有原因的。但是我还有一朋友,用信用卡买的无限极,花了5,6万,现在都没还清债。

我个人是不赞同无限极的这种销售模式的,洗脑也是非常地厉害。产品质量方面,我没用过,不是很了解。据说有的产品还不错,但是夸大其功效了,不赞同。把任何产品夸得上天的,都难免会让人怀疑!


滋得洛夫白桦茸


很一般,比如无限极用原材料价格很低廉的牛奶来做的乳钙片,一瓶表面上看很便宜,才99元,每瓶120片,一片0.825元。然而,一片含钙量才100毫克,太贵了啊(消费者叫贵,从市场营销角度就是价格虚高,有敲诈消费者的嫌疑)!如果用安利纽崔莱钙镁片来横向比较一下,纽崔莱钙镁片一片0.91元(一瓶250片,228元),不但选材精良(从海底低等动物牡蛎壳中以及从紫花苜蓿等植物中提纯的钙质等矿物质),含钙量高达216.7毫克,还含有108.3毫克的镁,3.3毫克的锌,0.7毫克的铜,0.8毫克的锰,更有珍贵的自然规律种植的紫花苜蓿浓缩提取物。

我希望更多的消费者能像我这样的专业消费……


理想健康管理咨询服务


与国际国内品牌保健食品公司一样,公司管理,产品研发,依法销售等都不会有问题。问题就出在基层销售员(业务员)身上,他们并不专业,为了推销产品,往往夸大宣传,混肴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擅自加大服用量,也不考虑保健食品适应人群,注意事项,甚至误导一些病人放弃医学治疗等行为,这种做行为其实在为保健食品抹黑,为公司抹黑,为这个行业抹黑。无限极业务员的这种行只是正好撞到枪口上了,让公司给背上了。据本人所了解,这个行业内不规范的行为几乎95%的业务员都存在。是到了该整顿、规范的时候了。其实政府一直在重视老百姓的食安问题,回过头来,近些年的食品安全问题较10年前已经大大改观。


唐大哥640


首先要说明,无限极是食品,不是药品;无限极公司是研究养生的,不是研究治病的。无限极研究的是预防医学的范畴,不是治疗医学的范畴。把这些搞明白了,就不要说为什么无限极不进医院。

其次人类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疾病的潜伏期很长。很多疾病一旦患上很难治愈。所以预防疾病就很重要。但人总是要老的,器官总是要衰竭的,所以,养生,预防,都是在推迟衰老,推迟疾病的发生。没有任何人可以长生不老,如何在下半生活出品质活出质量少生病,除了注意生活方式,加强锻炼,用食品、营养加强养生,也是一种方式。无限极研究的就是如何通过优质的食品营养品来养生。其强大的科研团队和研发力量确实做到了,走在我国养生科学的前沿。但它的销售方式,因为是直销,通过利益的链接,实现产品永恒的生命力。这里有多重原因,传统意义上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这是市场规律。具有永恒生命力的产品,价格与价值必须完全匹配,这个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人们的认知是不同的。像日本的养乐多,能卖二三十年,依然畅销不衰,是个奇迹。大多数保健品做不到,都是各领风骚三五年。于是直销就成了维持保健品生命力的最好方法。我不评论这种方法的好坏,有人狠有人爱,我只希望无限极能尽可能优化利益分配制度,把更多利益让给老百姓,让需要的人以最接近价值的实惠的价格买到产品。让月薪千万的直销头目把钱吐出来,还给社会和老百姓。我国国民的养生保健意识太差,无限极对我国的养生保健理念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制度设计的缺陷,培训不得力,以及公司的扩张意识给经销商的默许,经销商准入制度不严格,导致产品的价格水分过大、功效宣传过于夸大、低素质的经销商如同文盲不懂基本的生理知识胆大妄为,最终酿成今天的局面。看吧,大洗牌过后,优者自生,劣者自灭,看无限极能否躲过这一劫。


风吹罗衣


我不相信无限极,化妆品其实和化学,医学有关。我不相信一夕之间的技术,我只相信日积月累的口碑和技术。我觉得无限极就是传销。


沉默59431091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没下过海,别问看海的人问下海的人;没登过山,别问山脚驻足的人。客观地看,客观地分折,实践是检验的唯一真理,绝知此事耍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