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什么意思?

美好的开放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话出自《庄子.外篇.胠箧》,胠箧,就是打开箱子偷东西的意思。箧是箱子之意,在古文中,常常见到,现代汉语中用的很少。胠,是撬开之意。很少用。

《胠箧》讨论的中心内容就是关于偷盗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其中的名言。还有一句广为人知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候”也是出自这一篇。把这一篇的内容大体讲一下,“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意思就很容易明白了。

庄子是从防小偷说起的。他说,家里有点值钱的东西,装在箱子里,为了怕被小偷偷走,便把箱子盖紧了,再用绳子捆扎结实了。可是,小偷虽然偷不走了,大盗来了,连箱子一起抬走了。之前捆扎的结实,刚好方便了大盗行动。因此,为了防小偷而做的看似聪明的行为,其实是傻。(怎样才能不傻?家里不要放好东西,让大盗没东西偷,他们就不来了。)

所以,庄子认为现实中那些所谓的智者圣人们所积累的财富,其实都是为大盗准备的。举例说明,齐国江山最后被田成子的后人夺取了,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田齐代姜”田成子就是这样的大盗。他偷了齐国的江山,非但没人骂他,反而都夸他的好。这就是所谓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候”。

或者有人会说,强盗是强盗,诸候是诸候,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诸候是有圣人之德的,难道大盗也有圣人之德吗?庄子说:有。他举了盗跖的例子说:“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大盗偷抢东西的时候,能够判断那家有好东西,这是圣;进去抢的时候,带头,这叫勇;往回走的时候,在最后保护弟兄们,这叫义;偷到东西之后,知道好坏和价值,这叫智;最后分赃的时候,能够分的公平,这是仁。一个大盗,仁义智勇俱备,和圣人的品质是一样的。

显然,盗跖抢东西和田家夺姜家的齐国,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田家成为诸候,跖成了大盗。所以,圣人和大盗是一样的。这就是庄子的逻辑。

上面的逻辑明白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就一样明白了。所以,庄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说:“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也就是说,圣人之道,是用来治天下的。所以,这个方法不能人人都知道,因为它既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以用来做坏事。掌握了它,既可以做圣人,也可以当大盗。圣人之异于大盗者几希。

这样,提出了他的政治和人生原则: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这个思想,与老子《道德经》第19章的意思是一样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意思完全一致。

不断要绝圣弃智,掷玉毁珠,还要把百家的思想全部禁止掉,让人们重新回到原始蒙昧的生活状态之中,就万事大吉了。

庄子的思想与老子合称为老庄,是道家学派的两个部分。老子的思想,是无为而治,无为是治的手段。而到庄子,由于战国后期社会政治的混乱,庄子对政治完全失去了兴趣,把目光转向了个体自身。在政治上体现出一种消极保守的倾向。

绝圣弃智,抛珠毁玉,而民朴鄙,这种的生活方式,你会喜欢吗。大多数人的答案恐怕是否定的。现实虽然有不如意处,但人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社会,创造美好生活,这是儒家思想。所以,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儒家一直占主流,而道家只是在必要时期做为一种补充。

圣人之智,可以造福社会,也可以做大盗,这是庄子思想。所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天下没有了圣人的同时,也就没有了大盗。但儒家并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的体系中,同样的智慧,如果用来做好事,就是圣人之德,而用来做坏事,就不算是圣人之德。期间是有差别,这种思想上的微妙之处,使得儒家的学问和道家一样精妙。


七月流火140400643


我之前知道这句话,但是么有好好研究过,你的邀请提示我,我好好看了庄子的相关思想和这句话的段落。

庄子应该是老子道家的延续,老子道德经中有类似的观点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庄子说的更详细

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但是意思是一个:万物平等,(齐物),一旦区分上下,区分贵贱,区分善恶,就要褒贬,一旦有了褒贬,大家就会起“贪”心,比如争做善人。

这一点,有一个慈善拍卖晚会上,马云的一段话,说明他理解其中的“度”,大概情形是,国内著名的企业家都在,前排的冯仑啊,柳传志啊,还有后排的不少人。大家拍卖一副小画,起价2万,很快就被15万,30万,40,60,80,100(柳传志),120(马云),在主持人的忽悠下,老柳出价130,这时候实际上老柳踩了刹车,但是后排来了一个160万,马云转头看了一眼,随即举手封顶200万。主持人,请马云说几句,马云说,我们做慈善,拍卖的金额都拿去做善事了,这是好事,但是刚才的拍卖,越来越情绪,最后投入的不是善心而是情绪,所以我策略性的用200万打住这个竞争。

不是原话,大概意思就是这个。

这大概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本意。

这里有深刻的一面,那就是所谓的自然之道

自然的是最好的,春夏秋冬,风火雷电,没有好坏,也没有贵贱之分,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完全尊顺自然规则,就是那个说不清的“道”,就好了。

这大概是所有儒释道三家都认可的一个基本,就像大家都对易经都认可一样。但是往前就会不同了

(1)儒家,就是想把那个“道”说出来,不过儒家只关注活着的时候的“道”,死了的不管。儒家指出了,什么是社会和国家之“道”,所以出来了君子,周礼,仁义礼等等概念,有褒贬,甚至到了朱熹还“灭人欲”了;

(2)佛家,尤其是印度的小乘佛教,把“道”扩大到了时空的极限处,不单单定义了善恶,还定义了六道轮回,还定义了如何修炼才能做人,然后不断上升到佛。。。。后来大乘佛教觉得这事太复杂,就直接不证而悟道成佛。。。

(3)道家,比较有趣,既然如此,就道可道非常道,干脆不说是最好的。

这么理解的话,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非常容易理解,但是也没有必要去深究其含义了/

就是你不做最好,一做就错。


老孔


这句话出自《庄子·外篇·胠箧》篇。其实,《庄子》一书根据学者的研究,内篇应该是庄子本人所写,外篇大部分为庄子的弟子所写,至于最后的杂篇则是汉代一些信奉道家的人所作。

在讲这句话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道家。道家思想出现在战国时期,应该是在孟子之后。我们现在经常说道家是老庄哲学,也就是以老子、庄子为主的哲学,或者说“黄老之学”,也就是皇帝和老子的哲学。其实,这两种说法都不太对。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其实差距还比较大,老子的思想来源于兵家,而且老子的职业是周王室图书管理员,所以他见了太多战国时期宫廷内幕,对于周王室成为摆设,各个诸侯互相征伐的事情看得太多了。《老子》以书,其实很多是讲“南面之术”的。庄子呢,曾经只是一个小官员,所以他的思想更多的是从个人角度,教导个人如何摆脱纷乱的社会出发的。

《庄子》里面很多内容强调人不要拘泥于外物,更不要拘泥于一些既定的法则。社会为什么会礼崩乐坏?很多人以为是秩序崩塌了,其实正是因为制定了秩序,秩序才会崩塌。倘若没有秩序,人们都按照上古时代那样生活,那么人就不会有这么多私欲,也就不会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之前,其实详细论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其实都是在替盗贼出谋划策的。盗贼很多都是圣人,或者有圣人的智慧。庄子说,你看盗贼进屋偷盗之前,都需要好好谋划,看看这个家庭值不值得偷,这其实是圣,带头进屋的,就是勇,掩护伙伴,最后一个出来就是义,判断能不能下手,这其实就是智,分赃平均,其实就是仁。所以,庄子说,如果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不过,我觉得,这个死,不是我们现在说的生命的消逝,而是说不应该让圣人出现。因为在此之后,庄子说,圣人是国家的利器,不吉祥的器物,所以不能展示于天下。

由此可见,庄子其实是认为,人类的很多智慧、秩序其实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兮兮说事儿


截止到2019年4月4日21点,这句话都是对的!

圣人,可理解成为最高级别的真君子。

大盗,可理解成为非法获取特权的人。

因此,这一句话可以解释为,君子不死,小人不止。君子不亡,小人必昌。

或者通俗地解释为,只要存在人为的道德划分,那么一定会产生客观的丑恶势力。

甚至可以说,中华民族用了三千多年的时间,证明了这句话是对的,可是却仍然执迷不悟。

儒家向善,尚善,修德,秉德。希望每一个人都是君子,都成圣人,然后天下太平,王化无绝。

可是这几千年以来,中国民族只出了四个半圣人,孔,孟,王,朱,曾。相比之下,中国出了多少君子呢?又出了多少伪君子呢?还有不算哪些杀人如麻的屠夫,阴人无数的“奸臣”,更不能算那些肯定识字的低级官吏。

我想问一下,这个圣人和非君子的比例是多少?

4.5比几个亿?

远了不说,单单能看到这个问题的人,肯定都是读过书的。面对着“忠,孝,仁,义,礼,智,信”这六个标准,每个满分是100分,谁敢说自己总分是600分?

我不敢!

西方人或许比我们早一些正视这个叫“人性”的词汇,所以,西方也有圣人,只不过把圣人的学说定义成了宗教,把那些非圣人的思考者称之为哲人。

我喜欢哲人,讨厌圣人!

胡适说过:一个肮脏的社会,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的正常社会,道德也会自然回归。一个干净的社会,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那么这个社会最终会坠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地的肮脏社会。

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在树立榜样,强调道德的力量,可是事实证明,真的适得其反。

道德,就是最大的不道德!


亦有所思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源自庄子的思想,它出自《庄子·胠箧》: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大致意思是,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外充实。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止。

这句话诞生于百家争鸣,诸子并行的年代,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古人有云:天生圣人,为世作则,意思是所谓圣人便是那些为为世间立下行为礼仪规范,成为社会楷模的人,而儒家思想正是去引导人们成为圣人的,孔子当初被儒生们尊为“圣人”,唐太宗封之为“先圣”,宋真宗封之为 “至圣”,意思是圣人的顶峰。

由于道教与儒家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导致在很多人看来这句话是针对儒家思想的攻击,其实不然,仔细从老庄本身的角度去思考就能理解。

首先,庄子认为所谓的孝、悌、仁、义、忠、信、贞、廉等等,都是人道毁弃,而人为标榜出来的东西。人皆巡道而生,天下井然,何来大盗,何须圣人。如同乌鸦生反哺,只是在尽自己反哺的职责,没有必要去彰显,去标榜。

大家熟知的哲学中,世间的一切都存有对立共存的状态的。举个例子,道家思想则认为贫富差距产生贪念,那么没有贫就没有富;等级差距产生歧视,所以没有贵就没有贱,矛盾是差异以及相互的不理解造成的。

善与恶也是如此,人们心中的圣人是善之大者,大盗是恶之大者,大恶的代表,它作对人类社会善恶共存的状态的一种事实陈述,是可以解释的过去的。

如此便可以解释没有圣人,就没有大盗,因为当人们抢占道德制高点的时候,制造了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

当然,也有人认为庄子言下的“圣人”并不是说真正的圣人,而是那些为了争夺成圣之机,不择手段致天下百姓生死于不顾的“圣人”!那些“圣人”窃天之道,以己代之,成为圣人!

总而言之,无论是什么原因,在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中,人性都是无知无欲,无所作为的,他们可善可恶,是人在与社会中顺其自然的。如此一来,人类没必要用自己的道德标准绑架他人,制造出不和谐的社会人际,同时注重务实,不要只崇尚空泛的道理,更多从人们的基本欲望和需求中去理解,包容,同理世间没有绝对的圣人和恶人,不必总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批判他人。

在今天看来,这样的思想确实也为人类提供判断事物,指导行为思想提供了一种不同的理念。过去君子能和而不同,文化之所以繁荣,今天我们能求同存异,如此才能够使长远的人际关系,乃至社会发展朝向更好的方向不是吗?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有书共读


先秦道家代表人物在对待“圣人”的态度上有很大差别。老子推崇圣人,而庄子却反对圣人。比如《庄子·胠箧》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在宥》说:“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为什么庄子如此激烈的反对圣人呢?

因为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这是一个非常酷烈的时代。各个诸侯国相互侵略,杀人盈野,各级统治者残酷剥削劳动人民,导致他们极端贫困。孟子将这些统治者们骂为:“率兽食人。”

庄子看到了时代的黑暗,他不知道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是非常悲观的。在《庄子·盗跖》中,盗跖对孔子说,在上古时代,人人都质朴自在,互不侵害,那是有道德的美好时代。而后出现了许多圣人,比如黄帝、尧、舜、禹、汤等等,他们看上去很有作为,却扰乱了人心,让人心不再自然,让时代越来越坏。这些话看似出自盗跖之口,其实表达的是庄子的心声。

《庄子·胠箧》中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人们把财物牢牢锁在箱子里,用绳子紧紧缠住,一般的盗贼来了束手无策,但是大盗却会连箱子一起搬走,还担心你的箱子不够坚实,绳子不够牢固呢。庄子说,圣人们用政治制度、礼乐刑法来管理百姓,让他们安安分分地被统治,就像把财物牢牢锁在箱子里一样。假如有乱臣贼子犯上作乱,窃据政权,就可以利用圣人制定的制度来统御百姓了。所以圣人的制度虽然完善,但只是方便战国时代那些残暴的统治者欺凌百姓而已。

《庄子·胠箧》中有一句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正说明了这个问题。那些大盗们把财物连同箱子整个搬走,反而没人敢说他们的坏话,因为他们成了箱子的“合法”主人,成为新的统治者,名正言顺的剥削百姓。在庄子眼中,那些朝廷上的国君、大臣们,个个口称圣人之言,说自己继承了圣人的制度,其实只是一群大盗而已!什么仁义礼智信,什么温良恭俭让,什么圣人制礼乐,我呸!只是大盗们对百姓们敲骨吸髓的工具而已!

所以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认为,只有抛弃一切圣人创造的政治制度,回到淳朴天真的时代去,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欢迎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梦露居士


《庄子,胠箧》中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该如何解读呢?

胠:意指从旁边打开。箧:箱子。“胠箧”二字(指实义字)。

世俗间所谓最聪明的人,有不替大盗做储备和积蓄的吗?所谓的大圣有不替大盗做守护的吗?做什么事情没有道呢?就象我们能够揣摩出屋里藏着什么好东西,这就是圣明,能够争先入室,这就是勇敢,撤出时主动断后,这就是义气,能够预测计划可否成功,这就是智慧,分赃平均,这就是仁爱。

然而天下的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那么圣人利于天下的作用少而害于天下的作用就多。所以说,唇亡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被围,圣人生而大盗兴起。

河川干涸,那么山谷就会空虚,山丘铲平,那么深渊也能填满,圣人死了,大盗就不会兴起,天下便太平无事了。如果圣人不死,大盗就不会止息。


不忘初心136533244


我来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理解。

圣人不死大道不止,这句话出自庄子的道家思想。



原文与出处《庄子·胠箧》:“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

意思是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外充实。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而没有变故了。

听过这样一句话,人总是行进在一条不知首尾的长廊中,周遭尽见血迹。唯仁者知血的存在并不可避免的履行血的义务。

在我的理解中圣人就是履行义务的仁者,大盗就是我们前行中出现的血迹。任何一个社会都不是一片光明的,总会出现一些黑暗的事物。



仁者就是在面对黑暗时敢于挺身而出,为了创建光明不惧艰险向黑暗挑战。而光明的花朵也似乎总是需要鲜血的灌溉与滋养,才能娇艳绽放。

菩萨常常普度的其实是妖魔,度了妖魔人就不会再受妖魔所害。但在普度的过程中菩萨也会遭遇劫难。圣人说的简单点就是生活中我们常说的好人、英雄、烈士等,他们是圣人也是菩萨,当人民与社会遭遇危难艰险时,为了正义与光明,他们挺身而出向危难与妖魔发起挑战。

历史的车轮是踏着鲜血前行的,通往正义与光明的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需要我们付出一定的代价。而这个代价就是那些舍小家为大家,不惜牺牲自我生命的革命先烈与仁人志士以及我们生活中那些默默无闻奉献的好人。

他们用自己生命为我们扫清了前行中的危险与障碍。用他们的身躯为我们铺平了路途的坎坷曲折。



生活中,我们常常感慨说好人命不长,其实不然,好人一直活着,活在我们后来者的心中,因为好人就是圣人。他们为了消灭大盗同时也为了我们的大道,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就是我对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理解。大盗或许会死灰复燃,但我们的圣人却永远不会倒下。


云中之笔


《庄子·胠箧》中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的“圣人”是指正义的化身,“大盗”是指邪恶的化身。意思是指正义不死则邪恶不止。


在中国古代道学与儒学横空出世,人们就把他们圣人的圣经做为震慑邪恶的教化范畴,而在西方人们是唱着上帝的《圣经》歌做为教化范畴。

那么问题来了,“圣人”死得了吗?死不了!“大盗”止得了吗?也是止不了的。因为人是具有善良又兼有邪恶的矛盾体,人性有爱心、有同情心,但也兼有攀比心、虚荣心、嫉妒心等等心理,且人性欲望是控制不了的,根源在于人性的自私对欲望的贪婪是永无止境的。换句话说,人性是不可变的,所谓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时至今日,人性,在特定的环境下,只能被压缩、减弱或突显。环境,可以直接影响人性的个性突显;教育,可以引导人性的格式化、大众化、良性化;道德,可以规范人性中的良性突显,并防御恶性的突发,但却不能消除人性中的劣根性;合理的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可以制约并震慑人性的劣根性,但仍然无法避免人性的贪婪与凶残的突爆。

总归一句话,圣人(正义)永远死不了,大盗(邪恶)也永远止不了,相克相生,生生不息……


诗蓦诗书画


"圣贤不死,大盗不止",是庄子提出来的,当时是儒家理论一统天下,庄子内心不平,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十分荒谬的理论,其意思是:才高德厚的圣贤君主不死,则窃国大盗就不会停止反抗的活动。其目的就是要把儒家思想从神堂上拉下来。

按照这个理论,好人不死,坏人就作乱,好人死了,坏人就不会进行破坏活动了。这可能吗?从历朝的兴衰交替,其经验告诉我们,有才有德的皇帝治理天下,国家就安定,就强大,人民就富裕,就幸福。昏君治国,则奸巨当道,国家就衰败,就软弱。人民就贫穷,就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