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终极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搞明白后会有很幸福的人生么?

灵魂的觉醒


柏拉图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这三个问题从一千多年前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人真正能够给出一个定论。因为每个人都会从这三个问题中思考出不同的答案。很难有一种答案能够说服所有的人。

其实,越简单的生活,越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不就是人类科学所要探索的生命起源吗!

有人说:佛学如大海,道学如山川大河,科学如水滴!然而,水滴却落入在沙滩上,怎么可能知道大海与山川大河!

“我是谁?”

人类从来就没有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而且也从来就没有人能用语言回答过这个问题。

是啊,我们的父母,也仅仅有权力给我们的血肉之躯安上一个名字,谁又知道自己的灵魂怎么称呼?长什么样?所以才“我是谁?”

“从哪里来?”

是啊,生命的来原于父精母血,我们才有了血肉之躯,一个躯壳。

就好像一个人有四子,四子命运各不同一样。能够取决于他们苦难与幸福的,却不是他们的父母,而是他们每个人不可代替的灵魂,卑鄙和高尚!

既然灵魂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那么谁知道自己的灵魂出自哪里,所以才“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如果死亡是一个人归宿,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奇奇怪怪的故事?而且,那些故事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也不仅限于东方或西方的宗教文化,而是全人类共有的,一个个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

从中国古代的《易经》和2500年前的老子的《道德经》。19世纪,西方的大哲学家们,对中国古代表现“阴阳”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才有了“量子纠缠”。

我是谁?是对人生的自我反思,目的是搞清楚自己的现状和能力,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工作水平、思想境界等方面的自我认知与内省。

我从哪里来?是要通过反思,梳理自己的家庭背景、文化教育经历、工作能力、生活交际圈和思想品德等,方知我出处。

我要到哪里去?是指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人生发展目标等。一言以蔽之,就是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进一步讲,就是如何度过一个别样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我想,如果搞清楚了这“人生三问”,你我就是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我们就会以正确的生活方式对待自己的人生,珍惜人生的美好时光,让自己的宝贵光阴不虚度,让人生充实而丰满。

细观生活,我们大多数的人对“人生三问”的思考是不够的,甚至有些人从未思考过“人生三问”。

试想,假如我们每天稀里糊涂的过混日子,不知道每天要干啥?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人云亦云,随之大溜儿。我想这是一种可悲的生活,也是对生命的一种辜负。

我以为,“人生三问”应该每天在自己的脑海里回荡,加以自省,时刻提醒自己,决不让每天的时光任意流逝。

这“人生三问”,是人生哲学之问。三者之间是存在严密而深刻的逻辑关系的,是值得每个人谨记并思考的,也是应付诸人生实践的。

正如尼采说:“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一种辜负。”每一个不曾努力、精神空虚的日子,都不过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人生该如何度过?我想,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应该是当今最有力的答案。


张翼远


我是一个冥想爱好者,已经打坐大约十年了。

我来说说我的感受,进入禅定后,感觉我就是一位自我观察者,没有了一切,感觉不到呼吸,感觉不到身体,一切空空如也。

在禅定状态下,我是谁?我就是意识,不带任何内容的意识,无形无相。

在禅定状态下,我从哪里来?我从来没有从哪里来过,就在这里。

在禅定状态下,我要去哪里?我没有去处,就在这里。

在禅定状态下,真的就是如如不动,无所来也无所去,出来禅定就一切如初了。


心理咨询师陶相敏


回答实际点吧!不从宗教的角度。我就是我。从我父母那儿来。现在五十八岁,从湖北来,现在江苏扬州市工作,单位是央企,工资虽不高,但轻松舒服,干不动了,回老家我的出生地,读我珍藏的书籍,品品茶,养养花,庭院里种点菜,钓钓鱼,同儿时的老友们打点小麻将。孩子成家立业在县城有她的家,有她的生活世界不需要我去掺和。父母生我养我,我已经尽了赡养的责任和义,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清明节给夂母的坟前,送点我荞的鲜花,供奉点祭品,不忘记我的出生地,告慰父母在天之灵。我工作着,有钱的话,自愿资助一下孩子。生为社会为家庭为孑女做点自已的贡献,最终我的孩子会把我安放在我夂母寡边,重爱我的故事。人生就是这样。


用户467657835942


真实说 : 在组成人体的60万亿颗细胞里,找不到“我”,因为哪一颗细胞都不是“我”,离开或失去任意一颗细胞,“我”还是“我”!在整个人体中,每分钟有1亿个细胞死亡,我们不能说,“我”每分钟死亡1亿次!

“我”不是细胞,“我”不是物质,“我”不是能量,“我”不是感觉,“我”不是时间,“我”不是空间,“我”根本就不是任何一样(一件)可以被认知的“东西”;

但是,“我”不离细胞,不离物质,不离能量,不离觉察,不离生灭,不离时间,不离空间,不离色、受、想、行、识,不离世间的一切……!

“我”无形无相,无色无味,无声无息,无来无去,无生无灭,不增不减,非动非静,非空非有,非真非妄;“我”灵明不昧,本觉本明,本自具足一切,无时不在,无处不遍。

“我”可以随缘: 现生现灭,现来现去,现大现小,现男现女,现多现少,现动现静,现空现有;以妄显真,以真显妄,在《楞严经》里叫“言妄显诸真”!

“我”非一切即一切!“我”与世界同在,“我”与宇宙同体!“四科”,“五蕴”,“七大”,“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无量的时间空间,无量的万法万相,无量的生住异灭,无量的……(一切,全部,当下)无非一个“我”!

如果,你真的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你就庆幸吧,因为“你”从来都没有生过,当然“你”也未曾死过,所谓的“生”与“灭”皆是你自己“现”出来的一个“相”而已。

如果,你真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当下就证悟了宇宙人生的唯一“真理”,也叫“明心见性”。十方三世的佛菩萨,百千万亿劫的修行,也就是为了证悟(证明)此理!





今令我见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不就是人类科学所要探索的生命起源吗!

有人说:佛学如大海,道学如山川大河,科学如水滴!

然而,水滴却落入在沙滩上,怎么可能知道大海与山川大河!

“我是谁?”

人类从来就没有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而且也从来就没有人能用语言回答过这个问题。

是啊,我们的父母,也仅仅有权力给我们的血肉之躯安上一个名字,谁又知道自己的灵魂怎么称呼?长什么样?所以才“我是谁?”

“从哪里来?”

是啊,生命的来原于父精母血,我们才有了血肉之躯,一个躯壳。

就好像一个人有四子,四子命运各不同一样。能够取决于他们苦难与幸福的,却不是他们的父母,而是他们每个人不可代替的灵魂,卑鄙和高尚!

既然灵魂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那么谁知道自己的灵魂出自哪里,所以才“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如果死亡是一个人归宿,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奇奇怪怪的故事?而且,那些故事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也不仅限于东方或西方的宗教文化,而是全人类共有的,一个个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

从中国古代的《易经》和2500年前的老子的《道德经》,而玄之又玄的还是当属《奇门遁甲》。19世纪,西方的大哲学家们,对中国古代表现“阴阳”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才有了“量子纠缠”。

如果有一天,人类破解了《奇门遁甲》,恐怕很多疑问也就解开了!

正因为还没有谁对它们有深刻的了解,所以才“到哪里去?”








老尹谈创业


常恨此身非我有。我从来处来,要到去处去。

生也是迷,死也是迷,何必要问那么清呢?人生百年不过一局棋,局里局外当局者迷,跳出局外再看人生,不过是百年一梦,不过是一场纸醉金迷,明白也好,糊涂也罢都是漂泊红尘的客。

放下了执着,放下了妄念,生活中有担当责任,工作中尽本份,做人时尽量做到止于至善,做事时凡事不要亏心,这样的人就会看见真我。



说说43430


我们来到这个世间,生命不过百年,但是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回事。什么是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为何这样存在?我该如何存在?这些都是人生的大问题,是许多人一生也搞不明白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在规律里,都可以从中得到解答。

这个规律,我用“心”和“事”两个字把它概括了。从这两个字进去,就可以洞明一切。

规律是我们现代人的讲法,古人称之为道。依道行事,只有圆满,没有痛苦。

科学就是讲规律的,认识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我们讲“心事两边”,也是一样,也是认识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只不过科学讲的是物质存在的规律,我们讲的是精神存在的规律。认识规律,对物质世界何其重要,对精神世界也一样。

什么是规律?就是真实的存在,它每时每刻都在起作用。所以认识规律,就是认识自己,就是认识生命,就是认识自己的存在,这太重要了。不知规律,人一辈子掉在事里,糊里糊涂就过去了,苦都白吃了,痛彻的体验白白经历了,这辈子也就白活了。

一个人为什么一味地向外追求?甚至疯狂地向外追求?因为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我具有什么,以为一切都在外面,好东西都在外面。所以人们才以向外追求、占有外物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展现自己存在的意义。

但是人们这么做,正好把事情搞反了,因为他存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不在得到多少外面的东西,而在认识自己本具的存在。

这就是认识的问题。认识不到,路就走错了。在错误的道路上追求,人就会迷失、混乱、癫狂。

所以追求外物,这就叫“迷”,因为把我丢了,把本具丢了,把自己的宝贝丢了。

外面的东西跟我本具的宝贝相比,其实不值一提。所以觉悟的人把追求的道路再反过来,认识自己的本来,复得我之本具,也就是“复具”。

本具是我本来就有的,是丢不了的。一旦你认识到了这个,悟证到了这个,你就不会再慌忙地向外抓取了,外面的东西也就动不了你了。你为什么会被外面的东西所动?因为你以为自己什么都没有,不到外面去争抢自己就很可怜。其实你到外面去争抢,你才真的可怜。

人为外物动心,到外面去争抢,就不能认识自己了。人昧了自己,丢了自己,就失了根本。不知根本的人必然轻贱自己,然后急急慌慌,然后丧心病狂。

我的存在性质是什么?这才是我的本来,也是知道“我是谁”。

我是什么呢?

从见上来说,因为我不可见,所以我是“无”。

从知上来说,因为我能照物,所以我是“明”。

从有上来说,因为我一无所有,所以我是“空”。

从在上来说,因为我一直在,所以我是“本”。

从变上来说,因为我根本不变,所以我是“恒”。

从动上来说,因为我能动能作,所以我是“能”。

从觉上来说,因为我能感能应,所以我是“灵”。

从行上来说,因为我能生能通,所以我是“神”。

我的存在性质,我是怎么知道的呢?就从对上知道。因我与所对之物,在存在上是相反的,所以它不是我,我也不是它,因此我就可以由它知我。我在见它的时候,知它的时候,反过来正好就自知自见。这就是对待之待,对反而见。

对待之待,就是在见对时待自见。因我要想认识自己,要想自见,就必须有所凭借,这个凭借就是我的对面。就在见对面时,反对而见。反对而见的反见,不仅是要从对见上反见自己,而且是要把所见之见反过来,即反所见之性而见,这样才能真正见到自己,才可以称为觉悟。因此就在见对面时,如果你能如此反对而见,这就叫悟性。觉悟自性,这就叫“见性”。

所谓“明心见性”,“明心”是在见对时知道由对而反见,自觉自在,就不执着在对物上了,所以称之为“明心”。“见性”是自悟自证我的存在本性是什么,知道了我的自性,也就是古人说的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知道“我是谁”,所以称之为“见性”。


程东心学


有些问题,并不是搞清楚就是好、搞清楚就是幸福。

也就是常说的,重在参与、重在过程,结果并不重要。

比如,有一个电视剧《丢羊》,主人养了一群约10多只羊,为了在县城读书的儿子女儿的学费,他精心放养。所以,这10多只羊是很幸福的。结果,城里有几个小痞痞看中了,夜里开了车来了翻墙偷走了几只。县里的交通局长来视察准备解决公路通村的问题,还有文明办、旅游局等一批一批的干部来,村长跟他商量,宰羊招待这些来村里办实事的客人。总之,羊越来越少。最后是大圆满结局,县委书记带队来,解决了问题,纠正了不正之风,破了偷羊案,付清了吃羊肉的款。但是如果羊们知道它们的结局分别是被偷被宰,它们还有幸福感吗?

人不是羊。但现在的人都知道我们只是宇宙中的一点微尘,还不如“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一只羊呢!

人和羊的不同,是人就有思维,不肯不想的。因为有“终极三问”,也就有圣人或大智慧来告诉人们到底是什么答案。

佛教的答案是:跳出苦海,可得涅槃。涅槃是什么意思呢?是说你可以象一滴水溶入大海。大海永不干涸,你这滴水也就永不干涸。问题是,这一滴水溶入大海以后,就没有这独立存在的一滴水了。

所以,涅槃似乎很美好,但还是归零。

于是,接下去来了一个阿弥陀佛。他说:西方有个极乐世界。你只要一心念佛,阿弥陀佛就会在你临终时接引你到极乐世界去的。这个说法比涅槃当然更好,但问题是,至今为止,没有一个到了极乐世界的人回来通报一声:我确确实实在极乐世界。另外,为什么一定要临终接引呢?你先把我带过去看一看不行吗?

所以,终极三问,有答案也疑惑,无答案反明白。用“橄榄树”的歌词说,就是: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流浪……

还有还有,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以中医之祖的名分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该干什么?我往哪里去?对这四个问题,真实真切地搞清楚了,我们就可以真实真切地“明心见性"一生就可以清楚明白地真实良效地通过自挣更多的幸福,来为祖国和人类增添幸福。我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生命体,由物质(肉体)和精神(思想)共同组成。下面我主要从社会学即精神层而来回答上述四问。一、我是谁?我是天生的、堂堂正正的、独立自主的平等的人宇大主人,即终生人责(可爱祖国和人宇)人和言行终生负责的协挣者(即合作者、帮助者、服务员等)我不是奴隶也不是霸王。因为人类是人宇的主人,不是奴隶和霸王,作为人类一员的我,自然也是这一身份。二、我从哪里来?我从“三天"(太阳、地球和人类祖先)的真爱好合(康乐力)中来。因为现在的地球人都是“三天″的后代,我们的生命都是天父(太阳)和地母(地球)的康乐力与人类的血脉即可爱康乐力基因的自然融合体。三、我该干什么?我该:我先严我管好尽人责,知行言行一致,旺奔“四康乐"心灵和言行康乐的基本标准是“三金柱一晶"(独立自主、只挣不争、感恩吃亏,可爱特我攀登。)“三金柱一晶"正是我们生命的根脉魂,我们的人性、精神生命(力)人品的基本标准、人生正道即人道等。这一答案,是我从解读我们正常出生中并针对当今社会弊病而做出的。这一答案也正是新时代人的基准定义。挣,即挣脱束缚和压力,自挣、协挣(即合作、帮助、服务等)和挣人绩(含人生想有和该有的物质和精神的一切)挣是万善之根,含道德和文明之根。争是万恶之源,含丧德和野蛮之源。答案中没有诚信、真爱、孝、仁义礼、仁慈、善良、普世、守法等词语,但我自信,只要真实真切地践行了我的答案,其实际效果一定是益己益世的上述词语,当然也就是践行了核心价值观。敬请同胞友一字一字、认真斗硬精准地批判和鉴定,弄清我是否在假大空套废臭。四、我往哪里去?我尽力地我天为一、奔“大同″,康乐回归O。我天为一,是我对“天人合一″学古不泥古的个人说法。因为我想:我们从一出生就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存在于天之中,不存在“合"的问题,是自然而然的“我天为一″而且一直到死也不可能只身离天而去。这里的“天"是指“我"以外的以‘三天"为代表的一切物质和精神存在体。我天为一的含义是:我和天的康乐力(或说正能力、益命素等’)互相融合为一体、同频共进。…心灵和言行康乐的高档次是“康乐火种"→“人世内核″→“可爱人样"等。我自信:我的答案就是“明心见性″自我开悟的务实答案之一。上述答案是从全人宇一盘康乐棋的维度做出的,若从可爱的维度来回答,那答案就是:我是天生的可爱星星火、道德星星火、文明星星火、康乐星星火和大同星星火;我从“三天″的共同可爱之中来…可爱的底线是益己益世。这益己益世也正是益人(即好人)的利害观的底线。挣,也就是传统所说的自食其力、劳动等。一孔之见,由衷敬请批判和鉴定!这不是客气话,是人生的必须。以上的看法来自我的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和建议的书稿。附书稿封面图:




小益鸟康乐韧挣


我是谁?

我乃天地之间一点真灵。即上求真理,下济苍生之赤诚愿心。自此灵生发之日,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浩然长存天地之间,长驻世间,照耀万物。

此名字,非我也,只是名耳。

此身体,非我也,只是一具皮囊耳。

此思,非我也,只是一片妄想。

此回忆,非我也,只是一片幻念。

我是谁之子?又是谁之父?

我是天地之子,是众生之父。

我不生不灭,照耀万物。永驻世间,浩然正大。能战胜一切邪恶,可击败所有恐惧。

魑魅魍魉,妖魔鬼怪,见我之心,无所遁形,立见消亡。

黑暗邪恶,恐惧魔王,闻我之名,伏法灭迹,丧形无影。

恶类奸徒,贼辈邪人,见我之身,立见感化,弃暗投明。

神佛护佑,惠我众生。

我就是:上求真理,下济众生之赤诚愿心。我与万物众生合一,众生快乐就是我的安心,众生痛苦就是我的不安。所以,我一定是为众生承担和付出的。我发出菩提心,进入慈悲而谦卑(无我)同时又有着无穷智慧力量的境界,即所谓的“悲智双运”。有了这样的状态,我刹那间升华,那一刻我不是普通的凡夫了,而是名符其实的菩萨。

我从何而来?

我是真理的化身,是宇宙间一点浩然真灵。我从俗世而生,自尘世得此身形。一点真灵托生此世,为的是济世救人。

万相皆空,唯我不空。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我要往何处而去?

我要上求真理,下济苍生。真理在哪里,我就在哪里。众生在哪里,我就在哪里。我是真理之子,是众生之父。即使默然逝去,归于尘土,身体腐朽,真灵亦不灭,必将浩然长存,永驻天地之间。

真理为何?

真理为“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恒长存在,是宇宙终极法则,是万事万物的幕后指引者,是宇宙终极推动力。“道”,作为真理,是至善的,是充满爱的。道生之而魔杀之,天地之间,唯此一道。我是真理之子,即要永存善意,救济苍生。虽身死,灵亦不灭,长存天地之间,浩然正大,永济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