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李佳琦”汽车的线上带货靠谱吗?

当下,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最难过的事情还不是产量能否保证4S店有车可卖,毕竟主机厂年前屯的库存至少也能顶好一阵子。

最让厂家揪心的其实是本来希望可以通过春节假期来突击一下销量,可是所有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做法,却让一切都成为空谈。可是面对着销量的压力,各家车企也不得不开始各显神通,背负着巨大销量压力的汽车厂商相继转战线上,欲通过“云卖车”实现销售目的。

汽车销售也能点“外卖”

面对疫情,购车需求仍在,但出于对于疫情防控的谨慎,很多客户不愿意到店看车、选车。于是,不少车企也相继推出了汽车线上选购,支持“外卖”的销售方式。为了全力解决抗疫期间客户看车、购车需求,“互联网直卖模式”、“送车上门”等线上交易模式相继出现。

“送车上门服务包括旗下嘉际、博越PRO等多款车型。”据吉利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购车客户只需在线上支付定金,便可获得上门试驾、上门送车、代办上牌、保险等一系列服务。

保时捷推出了智能展厅和车辆VR看车功能。中国证券报记者进入保时捷VR展厅,可针对车辆的外观、内饰进行放大和移动观赏。若点击购买,则弹出相应的销售顾问,“在线咨询”进行线上问答。宝马汽车引入视频通话形式销售汽车。2月6日,宝马汽车上线实车互动平台小程序。打开小程序选择车辆后,在线客服将迅速接入,以视频通话的形式为消费者解答问题。

更多的4S店则是采用了当下最流行的直播看车,并针对消费者的用车问题,线上答疑。不过,笔者从长安、东风本田、奔驰等七八个品牌经销商进行的直播说车,发现大部分直播在线观看流量并不多,有的甚至只有个位数观看者在线,且互动很少,有的销售顾问由于准备不足,时常冷场。也有的销售顾问似乎只是为了完成公司布置的任务,未到海报中预告的时间,就已经结束了直播。笔者身边有购车意向的朋友也表示,直播可以很直观的为他们提供多种购车参考,但不会直接在网上下单,有意向车型肯定会再去4S店里看看。看来,李佳琦模式在汽车圈并不适用。目前是特殊时期,线上看车也是无奈之举,但购车习惯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变,如果将售车全流程迁移至线上,意味着车企、经销商需要在营销、销售、金融服务等各环节充分完善。

汽车带货的正确方式

大家都知道李佳琦是现在名副其实的顶级流量网红。李佳琦究竟有多牛?2019年全年,大家普遍估计他的销售额大概是30亿。30亿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上海正大广场2018年的总收入大概是30亿。正大广场有25万平方米、3000个员工,一年的销售额,让李佳琦一个人做到了。

怎么做到的?关键原因是他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虽然他看起来只开了个直播间卖货,但实际上踩中了三个要素:正在爆发的直播电商领域,自己热爱并且擅长的事情,个人品牌的建立与维护。其实说白了如今带货的网红千千万,为什么大家只从李佳琦的直播间买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李佳琦人品、带货能力与专业性的认可。厂家现在虽然都在做线上的销售直播,利用了目前的主流线上渠道,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主播的素质没办法得到保证,换句话说,笔者认为目前所有的汽车类直播中,还没有任何一个“李佳琦”出现。

但是李佳琦模式肯定是未来汽车线上营销的一个主流模式,有这种概念的企业其实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目前依靠网络能带出多少货,而是更应该使用手上的资源,在带货的过程中培养更多的愿意把线上销售与个人事业紧紧绑定在一起的“李佳琦”。显然这是一个看起来更加漫长的过程,比较适合财大气粗的大型汽车集团。当然,由于全国抗疫还处于关键阶段,很多汽车消费者还没有真正回到正常的消费生活中,所以才有了现在这样各家经销商直播卖车的“自救”之举。从汽车产品本身的特殊性来看,受到地域性和体验感受等因素的影响,线上直播卖车也绝非像李佳琦卖口红那般简单,想要凭此挽回销量损失,的确有些杯水车薪。不过既然风口已经被迫提前到来了,企业们必须硬着头皮踏出自己的舒适圈,勇敢去面对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在这方面没有谁比特斯拉做的更加出色。

要学就学特斯拉

特斯拉可以说是最懂直播的车企,马斯克在发布会上丢个钢珠,都要比那些花几千万半场发布会的点赞数多得多。而在抗疫之下,特斯拉从正月初三就开启线上营销,其员工每天在抖音进行两场数小时的直播,并门店导购或邀请老车主对汽车性能、官网预订方式、充电海报、智能召唤等方面进行分享。

而特斯拉的日常销售模式其实就是选择线上为主的自营模式,特斯拉厂商直接从线上销售汽车,消费者可以从网上完成选车、订车等流程,所以相比常见的4s店模式来说,线上销售模式减少了线下店面的设立,对于整个销售环节来说,可以节省资金的支出。采用线上销售模式,厂商统一定价,车辆的价格更加透明。而且线上销售模式整个体系均属于汽车厂商自身,少去了经销商这一环节,也可以更大程度的让利消费者。

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造车新势力也是采用了这种模式,比如说蔚来汽车等车企通过线上订车+线下体验店的方式来完成销售。不过这种模式对于传统车企来说短期内并不适用,因为很多传统车企已经有了足够数量的线下店面,批量的关闭店面会激发矛盾。相信特斯拉的经验会给当下的传统车企很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