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从爱情的四个阶段分析这首关于爱的挽歌

2015年,鲁迅创作了爱情小说《伤逝》,这是他一生所作的唯一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小说假托主人公涓生的口吻,以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了两个年轻人冲破重重阻挠,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家庭后,又因为生活的艰难而分开的故事。最终,故事里的子君选择了死去,给涓生留下了深深的悔恨。

今天,我将从两人相恋、同居、冷战、分手的四个阶段来分析男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最后,我将结合整部小说,尤其是主人公情感变化的过程,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感触。

情人眼里出西施,相恋中的男女,看不到对方的缺点

在涓生的回忆里,面对自己的追求,子君总是微笑着看着涓生侃侃而谈,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在子君面前,他可以畅所欲言的表达着自己的观点,从家庭专制到打破旧习惯再到男女平等,从伊孛生到泰戈尔再到雪莱……,那是他最快活的时光。

甚至两人的求婚也是很浪漫的,涓生的单膝跪地,坚定了子君的爱,为了这份爱情,她和自己的家庭闹翻,也不管旁人的讥笑和嘲讽,非常坦然,“坦然如入无人之境”,开始了和涓生的新生活。

在我看来,这个时期的两人情意绵绵,子君眼里的涓生,是博学的、与众不同的,她对涓生带着不自知的崇拜,涓生像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于她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而涓生眼里的子君,温顺动人,给予了他无限的信任,让自己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

同居的生活并不美妙,柴米油盐酱醋茶成了磨灭爱情的元凶

婚后,被困于家庭的子君一日日的被家务消磨,她每天做饭、做菜,忙的团团转,不再关心泰戈尔,也不再和涓生讨论雪莱,脑子里整日装着她养的鸡和狗,并为了它们和房东太太明争暗斗。而涓生也因为这桩婚姻被单位的人指指点点,最终丢掉了工作,将维持生计的希望寄托于向杂志社投稿。

涓生和子君每天连饭也吃不饱,浑浑噩噩的。子君“卖掉了她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环”,杀掉了自己亲手养大的油鸡,放掉了养熟的土狗,生活的尘土扑面而来,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桩桩,让他们灰头土脸。

于是我们就知道了,爱情的保护期过去了。涓生开始埋怨子君不像过去那样追求进步,变成了庸俗的家庭妇女。子君则开始像祥林嫂一样反复追问,试图让涓生想起他们甜蜜的过去。这时候的他们只顾想着自己的感受,忘记了当初对对方的欣赏,那些以前没有或者被刻意忽视的缺点,在双方眼里无限放大。

冷战的双方,同床异梦,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子君为涓生绞尽脑汁准备着一日三餐,涓生却并不领情的计算“使她明白了我的做工不能受规定的吃饭的束缚,就费去五星期。”子君寄希望于靠着不断回忆往事和誓言使涓生回心转意,涓生却不耐烦的躲去书店,刻意忽略了没钱买煤的子君如何在冰窖似得出租屋里取暖。

在涓生的心中,无论他怎样过分的对待,子君的爱情都会如藤花一般永远生动热烈,他自私的忽视了子君为了这份感情付出了多少艰辛,只一味的埋怨子君过于懦弱和平庸。子君也在涓生一天天的冷遇中变得更加憔悴和沉默。

在我看来,这时的子君与涓生,不过是世界上最熟悉的陌生人,虽然同床,却始终异梦。涓生发现子君并不进步能干,子君发现涓生并不能为自己遮挡风雨。生活的重担将他们脆弱的爱情摧毁,惩罚了他们当初自以为潇洒的轻狂

分手一别生死相隔,留下的只能是难言的怅然

自私的涓生觉得正是因为子君“捶着自己的衣角”,所以才导致自己难以摆脱生活的困境。这时候他已经不能再和子君谈什么爱情,只有甩掉感情的包袱,才能给彼此一个光明的新出路。

他对子君坦露了自己的心声,告诉自己已经不再爱她,子君心灰意冷之下被其父亲领回了家,她悔恨于自己当初做出决定的轻率,又承受着家人和社会的冷眼,他们仿佛在说,这就是你任性的代价,饱受煎熬的子君就这样死去了。直到很久之后涓生才得知了她的死讯,企图用这封书信来为自己获得原谅。

在我看来,无论是在当时的年代,还是在百年后的现在,涓生都不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渣男。他口口声声爱情应该“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却任由子君独自为了生活而挣扎,从未想过承担自己的责任。他折断了子君的羽翼,却告诉她自己需要的是可以共同飞翔的伴侣。所谓的伪君子,莫过于此。


结合主人公情感变化的过程,来谈谈我的两点现实思考

纵观整部《伤逝》,知识分子涓生和与追求个性解放的子君无视封建社会的条条框框选择自由结合,从相爱到同居,再从相守到分开,整个过程令人深思。对此我有两点思考:

①有情不能饮水饱,没有面包的爱情只能一步步走向消亡

涓生和子君的相爱是盲目的,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并没有做出合理的规划,在一切还没有准备好时,就仓促的披上戏装粉墨登场,却在演出中发现对方并不是最契合自己的伙伴。

在当时新思潮的影响下,他们激进的选择了隆重的开场,以为这就是对旧世界最好的还击。却忘记了无论何时,生活总要继续。佛祖尚且化缘,三餐难继时,便是神仙也要低下高贵的头颅。有情饮水饱不过是个美妙的谎言,事实的真相是没有面包作为基础,爱情只能是水中月亮,一碰就会碎裂。

想要一段真正平等的爱情,双方都要拥有能获得面包的能力,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对方身上,不过是愚蠢的作法,是自私而不理智的行为,不值得提倡。

②假若你做了错误的选择,又不能及时止损,那就必须自咽苦果

就像涓生无法理解子君为什么在婚后面成了一个整日关注鸡狗的庸俗妇人;子君也无法接受涓生对自己的冷淡和疏离。涓生认为只有摆脱子君,自己才可以开始新生活,却从未想过子君将面临怎样的闲言碎语。涓生的一意孤行让被抛弃的子君为当初的草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让自己从此背上了沉重的感情包袱。

萨特曾说:“人的本质是自己选择的,选择以自由为前提,人被判定为自由,必须独自承担选择的后果。”当你选择一个人时,必须反复衡量自己的决定是否真的理智。选对了固然皆大欢喜,若是选错了,就该及时止损,回头是岸,不要在错误的感情里凌迟自己,这才是朴素的真理。


结语

一部《伤逝》,借由一个渣男的忏悔,完成了对爱情观的重塑。鲁迅的警醒,隔着久远的时光也仍旧让人动容,这是一首唱给女人的挽歌。愿你今后在爱中擦亮眼睛,找到那个对的人,在一蔬一饭中,获得平凡的幸福。

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