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戰疫情 中國要強|蒙牛黨員好榜樣:沒有三頭六臂,也要事事當先

越是重要關頭,越能映照初心

越在關鍵時刻,越顯擔當精神

突如其來的災難

伴隨著對黨性和人性的考驗

在對抗疫情的戰役中

蒙牛不僅9天內連續6次捐贈

而且全球4萬餘名員工齊動員

匯大愛共前行


在疫情管控方面

做到排查零遺漏

報送零延誤、管控零失誤

在市場供應方面

積極響應終端在疫情防控期間

提高免疫力的需求

併為一線醫護人員

和防疫工作者送去營養支持

連日來

生產一線的日夜奮戰

前線支援的匆匆身影

蒙牛人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與使命

在各自崗位上不捨晝夜的集結

在這些蒙牛人中

有1300多名共產黨員

他們凝聚全體蒙牛人的合力

以“天生要強”的姿態

為中國乳業在非常時期

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今天這篇推送

我們就來近距離感受下

蒙牛黨員那股永不服輸的勁頭


退伍不“退疫”,老兵奔走送溫暖

聶航,是蒙牛武漢下屬物流公司的一名駕駛員。他參加過512汶川地震、江西及湖南雪災救援。疫情面前,他毅然響應號召自願回到武漢參加捐贈運輸保障工作,從大年初一到現在,一刻也沒有停下腳步。身為退伍老兵的他,帶領運輸小隊為火神山醫院、武鋼總醫院、雷神山醫院、中華慈善總會倉庫等武漢一線核心區域的捐贈物資運輸四處奔走。他說,“災情前,黨員先。”

“不回家”,為了更好的團圓

蒙牛武漢工廠運營經理陳鵬,放棄與泰安家人團聚的機會,毅然決然留在武漢。1月22日,他帶領運營處班組長為車間以及相關方員工測量體溫,到一線指揮車間用伏泰燻蒸、用75%酒精消毒。為了追蹤落實春節疫情期間人員去向以及身體健康狀況,他將運營處劃分小單元,組織班組長召開電話會議,再三叮囑員工疫情面前不傳謠、不信謠,積極傳播正能量。

沒有三頭六臂,也要事事當先

蒙牛和林三期工廠的關建軍,放棄休假機會,與一線兄弟姐妹們並肩作戰,這意味著他已經六個年頭沒回家過年了。關建軍主動牽頭制定和林三期工廠各區域的疫情防控部署方案,確保產量保障、質量把控、人員作業場所防護等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他還建立了辦公室、工廠內餐廳、更衣室、休息室等18個區域的消毒流程和方法。一線生產現場到處都有他的身影,一邊檢查疫情防控措施執行落地情況,一邊熱心指導相關細節工作,親力親為,落實驗證。

沒有什麼能阻擋擔當的腳步

蒙牛和林基地四期工廠張瑞東,身體不適也未能阻擋他挺身而出、身先士卒衝向一線。當值過程中,他每天奔波在生產一線,更為了有效落實集團、事業部的各項要求主動請纓,牽頭組織制定基地大區疫情管控方案,建立統一做法統一臺賬。每日協調車間人員上班檢測溫度280人次、疫情預防物資的申購調配發放10餘次、各類報表的細化和上報每日10次以上,還不定時在一線關注人員的身體狀況,經手的每件事情都親力親為去落實驗證。張瑞東自豪地說,“只要自己身體扛得住,我就要一直堅持下去。”

這份“苦口婆心”有點暖

測體溫、區域消毒、防控信息上報、防控物資發放……連日以來,蒙牛寶雞工廠陳軍超每天早到崗1小時,完成疫情防控相關工作,還要反覆叮囑每一位同事。面對春節CNY保障的緊張發運任務,陳軍超在車間清洗間隙,積極組織協調帶領人員自發自勇到物流平臺裝車。廠子裡的6名外地員工因為疫情防控無處安身,他出面協調最終與村裡達成一致,幫助他們解決了住所難題。奮戰在生產、防控第一線的他,有了監督員、聯絡員、通訊員這些新身份。

“沒事的”是他的口頭禪

潘海斌是蒙牛金華工廠的外務高級專員,更是一位有著16年黨齡的老黨員。這個把“沒事的”作為口頭禪的“老男孩”,大年三十以來就沒有休息過,披星戴月的在工廠裡忙碌。每天他會準時出現,給餐廳的、公寓的每一個角落消毒。大年初二那天,他忙碌於聯繫政府部門為工廠購買口罩、消毒水等物資,一刻也沒有停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蒙牛低溫華中戰區黨員張永亮一直信奉的人生格言,也是促使他勇當先鋒的最大動力。1月29日-30日,他聯合武漢志願者,將一批又一批飽含祝願和關懷的酸奶送到武漢各大醫院醫護人員的手中,滿足一線醫護人員的後勤需要,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2天時間、104家醫院、960千米,面對未知的危險,張永亮絲毫沒有卻步,以大局意識和責任擔當同一線醫護人員攜手逆行。


疫情,無法阻擋人間溫情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立足本職、挺起脊樑、帶頭奉獻

蒙牛黨員和員工將疫情阻擊戰

落實到了最微小的實處

也將“抗疫力”發揮到了最大的效果

並將繼續為此奮鬥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