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有“三頭六臂”臨沂一村幹部15天戰“疫”日記讓人淚目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2日訊 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堅強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疫情面前,今天,讓我們透過河東區湯河鎮故縣社區黨總支委員徐麗麗的戰“疫”日記,看看村幹部的戰疫故事。

真想有“三头六臂”临沂一村干部15天战“疫”日记让人泪目

1月25日 大年初一

只有一晚的春節假期,立即投入戰“疫”。

上午9點,村裡的微信工作群裡收到一條新消息,是村黨支部書記發來的在鎮黨委開會的照片,會標是“湯河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會議”。10點接到去村委集合通知,村“兩委”成員7人陸續到達辦公室。我意識到,春節假期結束了,雖然年三十下午四點才放假。書記召集我們支部成員開了專題會議,制定疫情處置方案,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詳細的安排和部署宣傳、消毒、後勤保障人員分工。村裡的大喇叭開始循環播放《臨沂市疾控中心致全體市民的一封信》。整整一天,感覺頭都大了,兩千多口的居民,工作千頭萬緒,壓力非常大,但再難也要上,作為黨員,關鍵時刻,我們更要衝上去!

真想有“三头六臂”临沂一村干部15天战“疫”日记让人泪目

1月26日 大年初二

戰“疫”防線拉開,感謝村民配合。

一大早,一家四口回到了村裡“安營紮寨”,留下老公安頓兩個孩子,我直接到村委參加村支“兩委”班子會議。兩位駐村第一書記“遲到”了,因為進村的時候,被路口執勤的志願者給攔下,書記去把他們給接進來。村子的5個出入口都設置了勸返點,每個勸返點兩名黨員值班,對出入的車輛和人員登記和體溫檢測。巡邏隊上崗,在村內大小街巷不間斷巡邏,勸導村民不要串門、戴上口罩。

大喇叭循環播放音頻,社區專職宣傳員,不定時喊話引導群眾不串門,不聚集,不走親戚。往年大年初二,正是回孃家的日子,本以為會引來不滿,結果比想象的好,村民都比較配合。但我們還是要入戶,排查武漢返鄉或者和武漢人員有過接觸史的人員,鼓勵群眾提供線索,還好我們村沒有這兩類人員。

1月27日 大年初三

發現湖北返鄉人員,再次上緊“防疫”弦。

凡事不能盲目樂觀。今天接到群眾舉報,村裡有兩個從湖北方向回來的村民。書記和主任分別打電話落實,確定了這兩個人的真實行蹤。原來,昨天入戶他們沒說實話,而且有一戶非常牴觸。書記和主任只能耐心勸導,思想終於做通。勸導他們居家隔離,貼警示標語,對他們的住處消殺,送消毒液、口罩、酒精,指定專人24小時監控……。今天,黨員先鋒隊多了一個人趙文學,他想為村裡抗疫出點力。在這種特殊時期,共產黨員應當衝鋒在前。

1月28日 年初四

黨委領導到我們村指導工作

今天湯河鎮黨委楊龍鎮長和曹克善主席來我們村了,楊鎮長強調疫情形勢嚴峻,要高度重視,並囑咐我們在防疫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自我防護。曹主席要求我們一定要加強對重點人員的管理,保證生活供給,確保居家隔離。相信有上級黨組織的堅強領導和溫暖關心,我們一定打一場漂亮的勝仗。

1月29日 年初五

他們捐贈口罩令我們感動

一大早,黨員張德豪擔心村委的防疫物資不夠,送來了1000個口罩。確實是不夠,村裡兩個診所的口罩已經售空。村民張德建也捐贈了1000個口罩。一“罩”難求的時候,他們卻把自己家人用的口罩捐贈給了村委,讓我們特別感動。會計張佃江在寫光榮榜的時候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這寫下的每一筆每一劃都是村民們對我們的信任啊!”

真想有“三头六臂”临沂一村干部15天战“疫”日记让人泪目

1月30日,年初六

“輕傷不下火線”,我們要堅守崗位。

今天應該是故縣集開集的日子,但是疫情防控形勢下,往年熱鬧的街市變成空巷子。書記張廷臣今天早早趕到路口執勤處,告訴值班人員一定要嚴防死守,一定不能讓外來車輛和人員進入轄區。

村委委員趙文軍的眼睛腫得更厲害了,因為對酒精過敏,每天給村裡消完毒之後他的眼皮都會腫。我們都勸他回家休息,他卻堅持“輕傷不下火線”。村委委員張彩虹也因飲食、作息不規律,胃病犯了,吃完藥照常去執勤崗值班。這讓我既感動又心疼,作為村幹部,不管這場仗要打多久,我們都要堅守崗位。

1月31日 年初七

我們真想有“三頭六臂”

晚上八點多,劉慶華說今天晚上他自己開車下去轉轉。我們都知道,他要是不把轄區巡邏個遍,就別想睡個踏實覺。說實話,每天察看各路口執勤、做好志願者後勤、配合其他兩委成員的工作等,一天下來,確實累得走不動了。村委只有我一個人熟練操作電腦,所有的報表、重點人員行動軌跡,甚至社區其他村報表打印和電子版上報都放在我們村。還沒等坐下,外面有人喊;還沒等出去,屋裡又有人喊;現在聽到喊我名字,我就頭疼,真想有“三頭六臂”。

2月1日 年初八

去社區唯一的出口執勤

今晚到家快十點了,兩個孩子已睡,桌子上留個紙條“媽媽,我弟弟和我想你了”,後面還有難過的表情。心裡有些難過,也有一絲甜蜜。想起前兩天女兒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回河東的家,老家太冷了。孩子,我也不知道我們還要在老家住多久,我也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結束。但是,我們和前線的醫生們比起來,是幸福的,至少我每晚回家還能看到你們。

防疫工作已經持續8天,每天忙得暈頭轉向。黨員先鋒隊和防疫志願者,每個人都是一臉的倦容,卻沒有一個人喊累,沒有一個人掉隊。今天輪到我們組去南大門執勤。這是所有卡口中工作難度最大的,因為整個社區四個村只留了這一個出口。這個崗上要得罪很多人,要聽很多難聽的話,我們兩委幹部什麼都能忍,就是難為黨員和志願者們了。

真想有“三头六臂”临沂一村干部15天战“疫”日记让人泪目

2月2日 年初九

真希望疫情早點結束

今天又給居家隔離的重點人員買了蔬菜和其他生活用品,還有口罩、酒精和消毒液。大家都開玩笑說,咱自己家沒菜了都沒時間買。一句玩笑卻說出了現實。支部書記說,一定要保證這幾家的生活供應,只要他們安全度過隔離期,我們做什麼都值得。這不僅是對他們負責,更是對全村老百姓負責。有些長時間居家的村民待不住了,和巡查組志願者玩起“躲貓貓”。被巡查組的黨員發現以後,還連吵帶罵的嫌小題大作。看著志願者們無奈的表情,我們心裡特別過意不去,真希望疫情早點結束。

真想有“三头六臂”临沂一村干部15天战“疫”日记让人泪目

2月3日 年初十

被別人依靠也是一種幸福

由於擔心貧困戶家裡沒有口罩和消毒用品,書記、主任安排張佃江等6人到21戶貪困戶家裡逐戶進行消毒和發放口罩,張洪恩負責給屋外用84消毒,李仕通負責用酒精給屋內消毒。除了現場教這些困難群眾如何安全使用消毒液和酒精外,還叮囑他們在取暖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張彩虹和周雲芝說,當困難群眾拉著她們的手說自己的孩子都沒想得這麼周到,連聲感謝的時候,她們覺得被別人依靠也是一種幸福。

2月4日 正月十一

社區主任十一點的早飯

今天書記在群裡發的一張照片引起一致點贊。這是社區主任張德璽在辦公室吃泡麵的照片。我們還調侃張德璽說,青年,你要火啊。書記、主任兩個人從早上不到六點就開始奔波在村莊的各個路口,檢查安排各項防疫工作,一直到十一點才在辦公室吃了桶泡麵。有這樣全心為民的書記和主任,也是我們故縣社區群眾的福氣。

2月5日 正月十二

再次排查外來人員

天氣很冷,我們又重新分片區對居民地毯式的排查,挨戶詢問,並簽字按手印,確保一落一戶,不漏一人。入戶的時候,凍得我們直跺腳。挨家挨戶的敲門,都要在外面等好幾分鐘。後來,我們長心眼了,每到一排的時候先挨戶敲門,誰先出來先排查誰,這樣節省了在外面等的時間,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果然,辦法總比困難多。

2月6日 正月十三

下雪了,我們在互相理解中堅持

年前一直期盼的雪,卻在疫情最緊張的時候下了。對於現在來說,下雪未必是好事,因為寒冷天氣病毒在外界存活的時間更長。昨天入戶的時候,我們組的黨員張慶於凍感冒了,但他又擔心我們組的工作沒完成,便叫他的父親來接替他的工作。其他組的志願者也都一樣,今天有人累倒了,明天就會有新的志願者頂上來。通過這次防疫事件,志願者們說:“終於體會到黨員和村幹部多不容易了,有些人就是不配合,但還得柔聲細語勸說,急不得氣不得。”他們總是說,是我們給了他們必勝的信心,而我卻覺得,是他們的支持和群眾的配合給了我們無窮的力量!

2月7日 正月十四

“聽話”的獨居老人

前兩天入戶的時候,敲張振業家的門怎麼都敲不開,我覺得特別納悶。今天下午巡邏的時候正巧遇見他,我問他:“你這兩天是不是沒在家,從哪兒回來的?”他說:“一直在家啊,前天有人上俺家敲門,我都沒給開。”我說:“那是我敲的,原來你在家啊,那怎麼不開門?”他說:“廣播上天天吆喝不讓出門,俺哪敢開門來。你沒聽著嗎,明天過十五都不興一家人一塊兒過。”我笑著說:“您老人家可真聽話啊。”不過,至少證明我們的廣播宣傳是有效果的,像這些老年人不會用智能手機的,也只能從廣播裡得到一些重要信息。

2月8日 元宵節

盼望萬家團圓時

今年元宵節,和往年不一樣,想想2020年最初的這15個日日夜夜,一直在奔波中、忙碌中,每當夜晚回到家,我都癱在沙發上一動也不想動,最難的時候有過動搖,受到委屈的時候有過動搖,每天起早貪黑、累死累活的圖什麼?但是,轉過頭來想想,跟那些在疫區一線的醫生和軍人相比,我們做的這些又算得了什麼?我只覺得,能和家人在一起度過這個晚上,已是太幸福的事。大災顯大愛!我盼望,祈禱,疫情早點結束,讓那些病人、醫生們都早日回家和家人團聚!

閃電新聞記者 李春曉 通訊員 劉正潔 徐麗麗 臨沂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