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北魏政权的拓跋珪十分尴尬,他是拓跋什翼犍的儿子还是孙子?

(一组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图片,来自网络)

一、拓跋珪该是谁的儿子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婚俗比较特别,其中之一就是“接续婚”,接续婚,也就是说:父妻子妇、子妻后母、侄娶寡婶之类,也就是说丈夫死后,由家族内的男人继娶之,也是草原上比较流行的婚俗,收继者对前夫之子,当如己子一样抚养。

建立北魏政权的开国皇帝拓跋珪,他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嫡长子拓跋寔的遗腹子。他的母亲贺氏怀着他时,其父拓跋寔就去世了。于是,这个贺氏又改嫁给老公公拓跋什翼犍,然后生下了拓跋珪。

由于其生母贺氏这层特殊的婚姻关系,真说不清拓跋珪算是什翼犍的儿子还是孙子(贺氏嫁给什翼犍后,又生了一个儿子)。

据说,又是据说,这个拓跋珪出生时就有异于常人,体重比一般的婴儿重了一倍,比正常的孩子学会走路早,说话也早,生的是宽额大耳(这是帝王之相呀),眼神烔烔有神放光,聪明又伶俐,因此,深得拓跋什翼犍的喜爱,视为掌上明珠。

然而,晚年的什翼犍疾病缠身,不得不考虑谁来继位,此时,他最知心的弟弟拓跋翰与嫡长子拓跋寔都已经去世了,他最喜欢的孙子(儿子)拓跋珪刚刚六岁,他的皇后慕容氏所生的六个儿子和其他的儿子都已经成人,但他却一个都看不上,所以,这继承人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也让许多人惦记着。

什翼犍的侄子拓跋斤由于在代国失去过去拥有的权力,一直耿耿于怀,如今看到什翼犍病的不轻,便趁机挑拨,他找到什翼犍的庶长子拓跋实君说:“代王(什翼犍)要立慕容妃的儿子,准备把你杀掉,近期慕容妃的儿子们每夜都戎服带刃,率兵围着代王大帐转,一有机会就要动手呵!”

拓跋实君听了,认为什翼犍真的要杀了他,便采取了先下手为强,率手下发动政变,一举斩杀了慕容皇后的儿子们,连带自己的老爹也一块干掉了。

当时与代国为敌的前秦皇帝苻坚,听说什翼犍被杀,群龙无首,便迅速派大将李柔、张蚝等人率兵马攻代国的云中,抓住拓跋实君,把他车裂而死,拓跋余部溃逃,代国灰飞烟灭。

二、寄人篱下的日子

前秦皇帝苻坚消灭了代国后,把代国控制下的地区一分为二,一部分委任独孤部首领刘库仁管理,一部分交给铁弗部首领刘卫辰统治,而把拓跋王室成员迁往长安,自然也包括六岁的拓跋珪。

拓跋珪在长安生活了一段时间,又被流放到蜀地,随之与其母又辗转返回塞上,母子两个投靠了刘库仁。

拓跋珪的母亲贺氏是贺兰部首领贺讷的妹妹,是当时公认的美人,香艳美丽,闻名遐迩,虽然渐入中年,依旧风采照人,也是由于母亲贺氏的关系,这个刘库仁待拓跋珪十分不错,对他们母子关怀备至,并且对他的儿子们说:“拓跋珪这孩子其貌非凡,有高天下之志,将来会振兴祖业,你们应该待他好一点!”

公元384年,拓跋珪十五岁了,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少年,暗暗积蓄实力。谁知,刘库仁被部下慕容文袭杀了,刘库仁的儿子刘显拥兵自立为首领。

这个刘显预感到拓跋珪是一个危险的存在,不能让他羽毛丰盛了,就想把拓跋珪除掉。

少年拓跋珪已经有了一些亲信,得到消息,便与母亲贺氏商议了一番,因为这个刘显早就对贺氏的美貌丰情垂涎三尺,一直没能占到便宜,于是,拓跋珪就以母亲贺氏的名义设宴邀请刘显。

刘显自然赴宴,这一场淋漓酒局,令刘显喝的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拓跋珪趁夜与母亲贺氏骑快马逃到贺兰部,投奔了舅舅贺讷。

贺讷对这个外甥拓跋珪也比较喜欢,大力扶持培养,认为是天下人杰,而拓跋珪的另一个舅舅贺染干,也就是贺讷的弟弟却十分看不上他,觉得这个小子非同一般,也想下手除掉拓跋珪,以除后患,但被他的姐姐,也就是拓跋珪的母亲劝阻住了。

三、英雄终有用武之地

当时许多鲜卑人都仰慕拓跋珪是个英雄,闻知他来到舅舅贺讷的贺兰部(说来这个贺兰部是晋代入塞的北狄十九种之一,族属成份比较复杂,一直与拓跋部相互通婚,后来又成了北魏的勋臣八姓之一),远近流散的拓跋旧部都纷纷来依附,诸部大人也纷纷请求贺讷,表示拥戴拓跋珪为主,共谋大事,重振代国。

做为舅舅的贺讷自然赞同。

公元386年正月,在草原上的牛川(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锡拉木林河畔),在贺讷的组织下,大会诸部,拓跋珪举行了盛大的登基典礼,归附的部落众多。拓跋珪建年号登国,开启了重霸北方的壮举。

随后拓跋珪把都城设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城,改国号为魏,自称魏王,史称北魏。

拓跋珪立国之时,拓跋氏还比较弱小,周围诸强林立,南有独孤部,北有贺兰部,西有铁弗部,东有库莫奚部,太行山以东还有慕容垂的后燕,以西有慕容永的西燕,处于夹缝中的北魏,必须增加实力,向外扩张,发动战争,先后击败独狐部刘显与刘卫辰两部,占领了五原一带,又击败舅舅贺染干的贺兰部,征服了铁弗部,一些弱小的部落更是纷纷归附,实力大增。

公元392年,拓跋珪派自己的小弟弟拓跋觚(这个拓跋觚是拓跋珪的母亲贺氏改嫁给拓跋珪爷爷拓跋什翼犍之后所生,是什翼犍的儿子,与拓跋珪同母异父,但从辈份上讲,这个拓跋觚又是拓跋珪的叔叔。我的妈呀,这关系有点乱,越解释越不清楚。)出使后燕,却被扣留了,致使拓跋珪的母亲忧伤而死(这贺氏十分疼爱小儿子拓跋觚),让北魏与后燕积怨,产生裂痕。

公元395年,后燕发动了进攻北魏的战争,参合陂一战,拓跋珪大胜后燕兵马。

公元396年七月,羽毛丰满的拓跋珪在盛乐正式称帝,改元皇始。

随后拓跋珪率大军一举灭掉后燕,日渐强大起来。

公元397年,拓跋珪迁都平城(山西大同),开始了北魏以平城为首都的时代。

然而,英雄一世的拓跋珪,却被自己儿子拓跋绍勾结拓跋珪的宠姬万人,深夜潜入拓跋珪的寢宫,结果了拓跋珪的性命。

拓跋珪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自己的儿子杀了,死时三十九岁。

可以说,拓跋珪是一代枭雄,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也让平城成了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的中心和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枢纽。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