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门诊个体诊所现在最普遍的问题是什么?以后该如何发展?

煮酒精论英雄


我是乡村医生,谈谈个人看法,乡村医生只会越来越少,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由于少生和城镇化,乡下人口减少,影响乡医收入。二,医保对乡医也有影响。三,乡医本身的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现在40岁以下的乡医基本上不见。四,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农民都有了私家车,看病就到上级医去了。五,风险高,做乡医你要保证一辈子不出医疗事故(那怕不是你的错),否则让你倾家荡产。六,收入低,乡医也不随便能当的,要通过学习,考试合格才能行医,也是知识分子,他的收入应该在小学老师水平,年青人不愿做乡村医生,从反面也证明这一点。


手机用户52411627301


基层门诊、个体诊所目前最大的问题是:


一、基层医务人员老龄化、存在很多旧观念、旧理念,人才流向大城市。

二、公立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药品零利润销售、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逐年增加以及基层人口的外流。

三、收费价格混乱。有些个体医疗诊所缺乏职业道德,一味追求经济利益,面对就诊群众乱开处方,漫天要价。如输液病人收费不按实际药价,而是毛估估按瓶收费等等。

如何发展?

一、提高业务水平、改善就医环境。该想一想,我们诊所有什么?有什么特长?怎么能让人一下记住我们诊所的名字?怎样来提高我的专业知识、服务态度、服务理念、团队精神?

二、对症下药,从而达到转型升级。如走中医特色路线、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走特色专科路线,如开展疼痛科、妇科等;转变经营模式,走医养结合路线;

总之,基层门诊、个体诊所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转型升级,转变思路,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水晶心脏


做减法做垂直度,做专科或专长服务特定人群,紧跟社会法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7e800093d88ef875821\

柴哥之谈骨论筋


个体门诊生存空间被挤压,要分析是那种门诊类型,一般分如下三种:

1.西医门诊,这类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输液,输液以后是在门诊受限制的。对西医门诊是直接冲击主营收入。

2.中医门诊,这类要比第一种强些,中医门诊发展最大的问题是医疗资源不足,真正有很厉害的出名的老中医不多,有也早都被连锁大型机构抢了。中医诊所发展重点放在理疗这个领域,保健中药材也可以,但是卖不过药店!

3.中西医结合门诊,这类比较好做些,患者可以相互转化。

总之无论是那种门诊都要认真做好服务,医者仁心,还要善于利用自媒体等网络工具,打造自己,宣传自己!想了解提升业绩和如果沟通可以关注我得视频!


张翠丽8386


办好基层私人诊所,这需要技术实力,而且需要个人承担所有医疗风险的准备。私人办医,对基层农民有几大好处,不承在高额的检查费,手术费,住院费,过度的服务费,不花冤枉钱,只要医生有技术可能对降低农民负担有好处。但个体诊所弊病肯定是有的,这种办医方式照样得靠自己挣饭吃,也就是说诊所是市场经济大商业环境下的小卖部,多劳多得。这种模式办医,总难走出一个要钱一个要命怪圈,怎么说呢?在中国哪么多挣大钱的都没有挣小钱的医生风险大,这些年医生在风口浪尖上颠簸,有目共睹。我总这样认为,办医还是要回归公宜最好?


纵深968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处方有效率低,显效率更低。大多中医诊凡是专用中药冶病的都面临倒闭。原因是治病处方中没有传男不传女的确切疗效,用的都是疗效平平的公开的汤头方加减。比如肝硬化,再障贫血,类风湿,慢性结肠炎,糖尿病,风心病,……哪个汤方3一5剂见效?没有的,这样灵方是有的,都在个人手中,教科书和古今公开的印刷书中是没有的。尽管这样的不好疗效,中医的本事又来了:你得灵活运用……等,结果大家都会灵活运用还得出了千方易得一效难求的结论。应该说:传男不传女方不易得,全得了一效不难求。中医不想办法拯救,还以单纯考书本及格给证,再过一百年还这样,不注重以选拔创新人才为主的科举制度是不会加快医学进步的。把创新型人才挖掘出来,把传男不传女的真东西发扬出来是当前首要任务。没有这两项,用中药治病的诊所大多数都是免强维持生存,有一部分定会停业。


肝病创新


基层门诊岀现的最普便的现象是医生医术不高,医院为了自身利益,在为病人看病的同时,大多数人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分级珍疗解决了小病进城的问题,但是,由于医术不行,珍断不准,造成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基层医院为了当地的医保金费不能流向外地,不能及时的转院治疗,造成了患者的负担加剧,以至造成了基层治疗不了了,才让转院,为患者的精神层面的伤害是很大的。这是对基层门诊的最大医患矛盾之一。


ws284574491


我家祖传的中医骨科诊所,首先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不是看什么火起来就想着用什么。新兴的技术是越来越多,但是好多东西经不起疗效的验证!我们这就有几家代表性的诊所,三个月换了三种治疗技术,患者是越来越少!试问,他们是拿患者做实验吗?某一项技术疗效不太好了就赶紧换!这是真正的为患者治疗?还是完全市场化?有效果就用,没效果赶紧换?



最根本的矛盾就是诊所要生存还想多挣钱,而病人要见效快最好在少花钱。当医疗变成生意时,就没有真正一心只想治病了。比如一个桂枝汤或麻黄汤症的感冒病用经方治疗就十多块钱还见效快。但平时很少看到人用,分析原因应该是中医普及和病人普遍认为中医慢不方便,另外不挣钱。我们平时几乎都是感冒病居多,如果每个人消费十多二十多块钱,连房租都不够。所以个体医生老板更多关注是市面上的新药新技术,而配套的新项目厂家或药商会教一套营销手段话术。


不以物喜byjb


个体诊所最普遍的基本问题是,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经营管理无新颖之处,医疗无特色,。管理方屡屡挑刺,医保参与无望,医疗纠纷频发,又没有合适的化解方法,大部分以自认倒霉,掏钱免灾。想发展困难多多,自身没办法解决,苦苦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