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下,从外面回家,头发会不会带上病毒?衣服,鞋子怎么处理?

小虎阳阳


最近,上海防控小组确定了肺炎病毒传播的一个新途径,也就是气溶胶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大家熟知直接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也了解该如何进行防范,那气溶胶传播又是什么呢?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简单来说,可以理解成飞沫升级版,造成的影响比之飞沫范围更大,时间更长久。

目前可知,新型肺炎病毒会存在于粪便和痰液中,而在干燥之后它就有可能漂浮在空气里,随后病毒就会伴随在空气当中,长期停留在某一个密闭空间。

因此不要去人多的密闭空间变得尤为重要!

因为地上可能存在携带病毒患者吐的痰,我们脚底踩到后,带回家中,干燥以后,病毒很有可能会漂浮在家中。如果你迫不得已需要出门,一定要做好防护,并将外出归家后的鞋子放在门外较为开放通风的环境里,或者对鞋底进行一个消毒,以免将病毒带回家中。

外出回家后的衣物,最好及时清洗消毒,如若不方便,可晾挂在通风的阳台。

不过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不要出门!这是我们普通人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最好时候!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待春暖花开时,胜利总会到来!



兔子先生吖


我出门带帽子,2个医用护理口罩(外科口罩没买到)回来后把外面那个口罩用保解袋包好扔垃圾桶。把鞋脱外面。进门后把衣服,帽子和另一个口罩放阳台通风处晾着。肥皂洗手5分钟/次(用牙刷刷),洗2遍。再洗脸,洗头。一周出门一次采购,提前把要买的全部记在纸上。因为口罩只有几个了(现在根本买不到)。希望疫情快点过去[祈祷][祈祷][祈祷]


童年的花露水


你的问题也是我所担心的问题。我在超市工作,手套口罩护目镜各种防护,工作服从不穿回家,可是唯独没有帽子,工作时间也确实没法佩戴帽子。所以我很担心病毒会落在头发上,所以我每天回家一定要洗头洗澡,天天洗,洗的头发都没有营养了[捂脸]


2013平安树2018


题主提出了个很现实的问题,首先应为你点赞。

外出回家采取什么措施:

1.出门必须戴口罩,手套(或塑料袋),回家后必须外理

2.回家把鞋和手套放在门外。有条件鞋底84消毒。

3.把口罩和消毒后的手套用电熨斗干熨5分钟以上。

4.不光用硼酸肥皂(消毒洗手液)洗手,而且要用热水洗脸,特别是鼻孔,嘴巴。

5.去过人群聚集等不安全处,回家后立即洗热水淋浴,全身上下洗净(包括头发)。

6.换外套,回家后把室外穿外套脱下并翻成内朝外,用塑料封好。有条件的放在门外。并穿室内衣服。

7.回到家先用热水一碗,洗刷口腔,然后喝热水一碗。去过不安全处的,把大蒜咬口含十五分钟。也可喝金银花,生姜,蒲公英等泡的热茶。

8.多喝茶,多洗手洗脸,冲热水淋浴不仅出门回家要这么做,而且居家也要多做。


真好160863998


从外面回家,头发、衣服、鞋子会不会带上病毒? 会不会感染家人?

从理论上来分析,头发、衣服、鞋底、携带病毒的可能性都有,因此,从传染病病房里出来以后,医生护士是这样脱下防护服的。

清除可见污染物-->洗手-->脱外层鞋套-->洗手-->脱外层隔离衣-->洗手-->摘护目镜-->洗手-->进入半污染区->脱内层防护服、靴套、内层手套-->洗手-->摘口罩帽子-->洗手-->进入清洁区。

大家注意到了吗?这里面最重要,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洗手。手会接触我们的眼睛、嘴巴、鼻孔、会接触桌面、门把手、键盘鼠标、还会接触直接进口的食物,这都是可能导致我们感染的途径。

那么大家会问,衣服鞋子上的病毒怎么办呢?

医用一次性防护物品可以丢,但是自己的衣服不可能啊。其实也没有必要,外出穿的外套脱下,挂在门口,进门再换鞋,完全就可以了。外套经常换洗,鞋底洗刷刷,就没事了。

戴病毒的外套鞋子总归在家里,对家人有威胁吗?

不必担心,吸附在衣服上的病毒,只要不故意去拍打,一般不会飞到空气中被我们吸入。而接触了衣物的手,只要注意及时清洗,就不会被感染。至于鞋底,可以用消毒剂擦洗,衣物则不要使用消毒剂喷洒消毒,以免对衣物产生腐蚀作用,或者对人体有害。

病毒感染人体也是依靠集团作战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个两个病毒,是不足以对人体产生健康威胁的。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病毒同时沾染,感染的几率才会大大提高。

虽然理论上室外环境可能有病毒存在,但是多数还是沉积在地面和物体表面,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极少,因此,只要大多数人都是戴口罩,人与人之间也保持足够的距离,衣物沾染病毒的概率 是很小的,即使有,数量也微不足道。地面的病毒也不大可能长期存活,因此鞋底也不会有太多,人手直接接触鞋底的机会也很少。

经过这些环节,能够被带回家的病毒本来就已经很少了,大多数情况下,不大可能致人发病。如果回家以后还有勤洗手等好习惯,基本不用担心病毒感染的问题。

总结

1 从外面回家,头发、衣服、鞋子带回家中的病毒数量很少,基本不足以致病。如果担心,外出可以准备专用帽子,外套,回家就脱。

2 回家以后先洗手,然后脱下外套、帽子、口罩,放在门口,不与其它衣物混和放置,脱完以后再洗手。对于特别讲究的人,这一措施更能极大地阻绝把病毒带回家的威胁。

3 鞋底可以用消毒药水清洗。每次处理完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以后,都及时洗手。对于在卫生方面极度讲究的人来说,这样做已经足够了。

#关注新型肺炎#


郑医生百嗑


淘宝买一次性雨衣,一次性鞋套,那种一次性的橡胶手套,要买这种套着的雨衣,然后带口罩!带眼镜!帽子带好!到家门口就脱掉扔了,成本还低,还安全卫生!



TB崔可


题主的这种担心是必要的,从外面回到家中是需要考虑是否会携带病毒回家。从目前第五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来看,目前明确提到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而粪口传播和母婴传播则在进一步确认中。

病毒确实会随着载体或直接附着在我们的衣物,甚至是身体上,因此回家后的自我消毒是确保病毒不在家传染的关键(我们假设一定会携带病毒回家,实际上大体上除了疫区的居民外,这种几率并不大)

依然是参照第五版的《诊疗方案》,里面明确提到了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大部分消毒剂可有效灭活病毒,但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应避免使用含有氯己定的手消毒剂。

因此居家生活,我们还是把目光放在相对好入手的酒精上面。


我回家是这么做的:


1.在家门口预留一瓶75%医用酒精;

2.进屋前,在走廊先对自身衣物进行酒精消毒;

3.可以将一次消毒后的外衣、外裤、鞋子等脱下后挂或摆至门外,或者存放在门口、玄关指定区域,切不可带入屋内生活区;

4.一次性口罩请用垃圾袋装好,放在屋外;

5.对挂置、摆置的衣物进行二次酒精洗消,有条件的进行通风;

6.完成衣物消毒后务必洗手,建议采用七步洗手法,用流水将指缝、个小关节、手腕都清洗到位;

7.条件允许的话建议每天回家后淋浴。


特别提示:家中存放酒精要注意放在阴凉避光处,无需过量喷洒,最好是擦拭,覆盖衣物表面即可,小心火灾隐患。



五号医生吴昊


非常时期,疫情蔓延,首要任务就是做好防护,如有外出,回家时首先鞋尽量不要进门,外衣外裤直接挂放阳台通风处,进门后不和家人近距离沟通,处理好外衣外裤后直接去卫生间冲洗热水澡,时间尽量在二十分钟以上




梓峻2020


这个问题的确是个问题。总而言之,小心不为过。在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非常时期,每天看全国,看本省本市日益增加的确诊病例,的确心惊肉跳。高峰也就在这几天,不少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封闭政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触,防止感染。是很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潮爷作为年过七旬老人,每天都十分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进展消息。个人做好防护,尽量少出门,不串门,出门戴口罩,尽量与行人间隔1米远的距离。买必需用品,出门前先计划好买什么东西。安排好出行路线,进入超市,三斧子两刀直接列入正题。飞快选购,马上去收银台付款。不用现金,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扫一下,响一下,拎上东西走人。

潮爷所在本市的小区,附近的超市,菜市场,进门前必须先量体温。那个枪对准额头,确认不发热,方许进入。去药店买药亦如此,天气变化,又是下雨,去买“扶他林”,买活血止痛膏。也是进门前,枪对准额头扫下,然后进入药店购药。虽然心里有点不舒服,有点麻烦,但是为了个人安全,为了大家安全,保险起见,理解了。比当年非典,有过之而无不及。



潮爷家里目前五口人,自认担任宣传员,这个老大位数谁也夺不去,说一不二。老伴为监察员,出门提醒戴口罩,回家坐下,脱鞋先消毒。去厨房洗手。可是口罩不够,又买不到,只好重复使用。用酒喷,超市只有65度二锅头,买了三瓶,没办法的办法。只有少出门,尽量不出门。几个人的吃菜,暂时还得每天买菜,老伴的重担。


鞋子放屋门外,头发目前暂时没采取什么措施。口罩是回家,用电吹风吹,用酒喷,我也知道不符合标准,买不到,几个人上平台预约,几天了宣告失败,一只口罩没买到。这是最头痛的事。知道方法,知道防范,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奈何?不知什么时候能买到口罩,反正天天提心吊胆的。幸好,我市我这个区,确诊与疑似,这几天都还没有。然而,总觉得怪怪的,没按防范规矩办哪!


笨笨潮爷1


感觉不好防控,真的手套,口罩,护目镜的带上一天外出很费劲,很多也做不到,没有感染就是因为这一片小区街道其实没有传染源,如果有,现在一般人的防护很容易感染。不出门最好,如果出门身边如果有传染源就算你倒霉,很容易中招,因为也不可能事先知道,一直紧绷防护真的很容易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