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情商:3句话调控愤怒情绪,不再盲目推理,学会沟通和倾听


生活中,推理无处不在。

你被人推理过吗?被推理后,你是不是觉得特别委屈?

我们不喜欢被人推理,却又常常推理他人,尤其是我们最亲的人。

01

推理像一层雾,常常让我们看不清真相

朋友晓雯是一名老师,有一次得了急性咽炎,讲了一天课后,失声了。

下班后她去买菜,菜农问:“要多少钱的?”

她张着嘴,无论多么努力地说,都发不出一点声音。

“她是个哑巴”,菜农说。

朋友哭笑不得,使劲地摇头。

你只是失声,他却当你是哑巴。

在网络上听樊登老师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女士在咖啡厅等人,出门时不小心拿错了邻座的伞。

然后她被人叫回,还伞,拿自己的伞。

看到雨下的很大,她觉得一把伞不够用,在门口又买了一把伞。

她拿着两把伞,在楼下等人。

这时候,邻座的那个人过来了,笑着说:“今天的收获不错哦。”

人们总是爱依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去推理别人,但是,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虚。

即便掌握再多的细节和线索,推理的结果也未必是事实。

生活中,推理像一层雾,常常让我们看不清事情的真相,反而让我们离真相更远。

02

推理是一股怒火,烧伤我们最亲的人

6月24日,钱江晚报的一则新闻引人注目:

“我小孩16个月大,只会叫爸爸,不会叫妈妈,我老公怪我没教育好!”

这位宝宝妈每天都很累,既要带孩子,又要做家务,丈夫不仅不体谅她,还因为1岁多的宝宝不会叫妈妈而责怪她。

被责怪的宝妈感到无比委屈,遂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拿着菜刀爬上11楼的窗台外要跳楼。

经过民警近一个小时的劝说后,她才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从窗台下来。

很多网友也纷纷吐槽,孩子有事被责怪的永远是妈妈:

宝宝生病了,怪妈妈不会带孩子。

宝宝摔倒了,碰伤了,怪妈妈没看好孩子。

孩子成绩不好,怪妈妈没教育好。

只要孩子有什么不好,都是妈妈的错,理所当然地责怪妈妈没做好。

妈妈为孩子做了这么多,不仅不落好,反而总是背黑锅的那个人。

愚昧无知的推理,让付出最多的妈妈伤透了心。

朋友小孟胃疼,下班后难受的躺在床上。

老公回到家,看到她没做饭,还躺在床上,生气的说:“就知道睡,饭都懒得做!”

得不到丈夫的关心,反而被责怪,小孟又委屈又伤心,两人吵了起来。

缺乏关爱的推理,常常是感情出现裂痕的根源。

家庭中大量的矛盾和伤害,常常来自推理。

推理像一根针,总是深深地刺痛我们最亲的人。

03

3句话快速停止推理,化解怒气

因为推理,我们常常越想越气,这时候要中断头脑中不断升级的想法,停止推理,才能化解怒气。

这时候,有3句特别管用的话:

1.“停,这会不会只是我的推理?”

当你越想越生气,想发脾气时,可以采用积极暂停法,赶紧提醒一下自己:

“停,这会不会只是我的推理?”

简单的一句话,或许就能把你从推理中拉出来,让你慢慢的平复情绪,恢复冷静,不再生气。

2.“我的归因是不是错误的?”

科里·帕特森在《关键冲突》一书中提出,大多数人常常会犯一种错误,就是基本归因错误。

即对待别人的某一行为,我们常常把它归结为品质问题;而看待自己的某一行为,我们却把它归结为环境问题。

很多人常常会归因错误,贸然推理,草率的下结论,然后很生气,他们遇事是这样想的:

他自己迟到了,他会说:“路上车太多了,太堵了。”

别人迟到了,他会很生气地想:“这个人不守时,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

他自己往地上扔垃圾,他会说:“附近没有垃圾桶。”

别人往地上扔垃圾,他会很气愤的想:“这人素质真差,没公德心。”

高情商的人,既会考虑内因,也会考虑外因,不会贸然假设,更不会轻易的下结论,所以不轻易生气。

停止错误的推理,化身高情商者,我们可以这样做:

孩子生病了,你很生气,想责怪他人时,你要在心里告诉自己:“我的归因是不是错误的?孩子生病也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抵抗力差,或者是因为最近流感病毒很严重。”

老婆偶尔没做饭,你很气愤,想责备时,告诉自己:“我的归因是不是错误的?没做饭可能是老婆生病了,或者是工作太累了。”

3.“事情的真相有6种,不一定是我想的这种。”

约瑟夫•格雷尼等在《影响力大师》一书中指出,有6种影响力左右着人们的行为:个人动力、个人能力、社会动力,社会能力,系统动力、系统能力。

生活中,有些人遇事只会考虑一两种因素,因此他们在分析问题时会草率、偏颇、有失公平,然后越想变得越气愤。

而高情商的人总是综合各种因素,全面的看问题,因此他们更容易了解事件的真相。

停止错误的推理,化身高情商者,我们可以这样做:

孩子苦闹不止,你很生气,想责备别人时,你要在心里告诉自己:“事情的真相有6种,不一定是我想的这种。为什么孩子会哭,是饿了渴了,尿了拉屎了,困了累了,生病了,想让人陪,还是想着哭一哭就可以不守规矩了?”

员工没有按时做好新产品的测试工作,你很气愤,想责备时,告诉自己:“事情的真相有6种,不一定是我想的这种。他是不想做,还是能力不行?是老总的指示,还是同事间的配合不够?是这个测试的奖金太少,还是测试的设备出了问题?”

04

写在最后

错误的推理,其实就是主观臆断,而不是客观事实。

放下自以为是的推理,虚心地倾听彼此,你才会接近真相,远离愤怒,做一个快乐而大度的人。

生活中,与其推理,不如以一颗未知的心,轻轻的问一句,“亲爱的,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