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中的武林高手!历史上真实的他到底有多强?

文人的形象多是弱不禁风,但是这个人不仅诗词上厉害,还是有名的剑客,这个“剑客”可不是李白式喝酒舞剑的表演式剑客,而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武力值极高,他就是与苏轼齐名的南宋词人辛弃疾。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谁能想到,做此深情之语的人却是个在敌营砍瓜切菜的武林高手。

辛弃疾出生于济南,出生的时候济南便已被金国占领,他二十一岁便参加抗金义军,后任南宋政府的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湖南安抚使、浙西提刑等职。

辛弃疾究竟有多厉害,看了下面这两个案例就能了解一二。


教科书中的辛弃疾

单枪匹马千里追杀叛徒

21岁的辛弃疾,在金国攻打南宋之时,扯着一支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加入耿京领导的山东义军。但是,关键时刻,辛弃疾的朋友僧人义端突然叛变,“窃印以逃”。耿京为此大怒,辛弃疾自知交友不慎,愧对上司,立下军令状:三天之内杀死叛徒追回大印。

于是,辛弃疾单枪匹马,千里追杀,最终在去往金国军队的路上,追到义端,把他杀死,拿着大印,提着义端的头,回来向耿京复命。

率五十人直闯敌营 生擒叛将从容而退

金主完颜亮攻打南宋最终失败,形势一片大好,于是辛弃疾受耿亮的委派,南下和南宋联系。辛弃疾回到山东的时候,却得到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耿京被判将张安国杀害,张安国投奔到金营。

面对这个情况,很多人直接跑路,但辛弃疾没有。大哭之后,他重整队伍,带着仅有的五十勇士,快马杀入敌人大营,一路砍瓜切菜,直闯敌营,生擒叛将张安国,从容退走。


影视作品中杀敌的辛弃疾

如果这还不能直观感受到辛弃疾究竟有多厉害,看完下面这段你就会了解了。我们知道,金庸老先生作品除《笑傲江湖》外大都有历史背景,甚至有些真有其人,如王重阳。而根据这些群侠生平推测,他们在文学作品中与辛弃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知道岳飞与辛弃疾是同时期人,岳飞的师傅是谁呢?周侗,人称“陕西大侠”,周侗有三个很出名的弟子:《水浒》中的卢俊义、林冲,关门弟子岳飞(史学界还存在争议)。

民间传说中当时只有一个人比他厉害,就是金台,金台是北宋武学奇才,传说中中国武学第一人,有“王不过项,将不过李,拳不过金”之说,文学作品中成为金庸笔下的鸠摩智,也是辛弃疾幼时习剑的师傅。

让辛弃疾声名大振的是他率领50人闯入敌营生擒叛徒后全身而退,而这50人中有两个副将,一个叫洪迈,若干年后,当了丐帮帮主,人称“洪七公”,另一个叫王世隆,后来创立全真教,改名叫王重阳,旗下有七个著名的弟子——号称“全真七子”。

(以上根据金庸提到的历史事件和辛弃疾生平进行推测,有些人物为文学虚构人物,仅供参考)


金庸先生对史实颇有研究,能够让他在文学作品中如此安排,可见辛弃疾在当时的武力值和影响力。据史料考证,在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的15年间,遭到不下于50次暗杀,其中有40多次来自南宋的剑客,都指向了同一个幕后指使人——辛弃疾。他不仅武功高强,其魄力和胆识也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