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县城房子越来越没人买了?

当前首播


我就在县城 ,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工作,在县城工作二十多年了,对县城的楼市有一定的了解。据我所知,题主这个提问虽然有些绝对了,不是所有的县城房子都没人买了。但是 ,整体上来说,确实县城的房子不那么好卖了,一手房是这样,二手房更惨!

先介绍以下我们这个县城的情况:县城位于黑龙江省,归哈尔滨管辖,高峰时候人口大约40万左右 ,现在人口明显比以前少了很多,有30万就不错了,县城人口最多时候大约10万左右,现在估计不到8万了。

和别的县城一样,我们这里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流失,而且因为地处黑龙江,流失现象更严重。例证之一就是考上大学的学子,回来就业的还不到十分之一。因为县城没有什么支柱产业,没有多少就业机会,工资也低,年轻人自然看不上。

这些年轻人在大城市落地生根之后,有的会把他们的父母长辈接走,有的甚至整个家族都跟着过去的,所以,县城的人口流出是非常严重的。留在当地的人口老龄化很严重,学龄儿童逐年减少,街上,超市里老年人占的比例很大。

房子建出来,归根到底是给人住的,没有了人气,房价就成了无源之水。那么,我们这里房子保有量如何呢?前几年我单位曾经统计过 ,县城楼房保有量大概300多万平方米,这还不算待拆迁的平房区,这两年在建工地竣工入户的有好几个,又增加了几十万平方米。

以保有量400万平方米算,县城现在的人口8万都不到,假设按8万算,那么人均建筑面积为50平方米,这个数据是非常高的,已经超过了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人均居住面积,如下图:

房多人少的结果,是县城的房子的空置率非常高,起码有30%以上,大量二手房租不出去也卖不出去,除非比市场价打了8折以上,否则连来看房的人都没有。有那么多新房可供选择,同等条件下,谁愿意买二手房呢?

人口严重外流,房子严重过剩,但是,房价却像坐上火箭一样,从2016年启动棚改货币化政策补偿以来,我们这里房价直线蹿升,从2000多涨到现在的4000多了,几乎翻倍。但是,我们这里收入并不高,即使像老师,医生这些体制内的人,平均月收入也不过三四千而已,至于自由职业者就更低了。

在房价蹿升过程中,不少人出于恐慌心理购房,背上了沉重的房贷。这种现象让人看不懂,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县城的房价相对于楼市供需关系,出了问题,是扭曲不正常的,违反了经济规律。

房价涨了,购房负担重了,现在买一套80多平的房子,连带装修以及购房所要缴纳的费用,没有50万是下不来的。问题是 ,小县城经济不发达,物价一点也不便宜,有多少人能一下子拿出来50万呢?

尤其以前县城的购房主力军之一是农村人进城,现在该买的都买了,没买的面对现在这么高的房价,已远远超过他们的收入,也买不起了。

这些因素叠加起来,所以,现在我们这里县城的房子真的不好卖了,有的售楼处门可罗雀,一个月也就能卖出几套。我觉得这只是开始,更冷的时候还没有到。

以上是我们县城楼市的大致情况,我想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全国绝大部分县城,都面临人口外流,房屋过剩,同时又房价蹿升的问题。

所以,现在的县城楼市遇冷就很容易理解,当下的楼市风向标已经变了,房子只涨不跌的心理预期已经被打破,持币观望的人越来越多,县城的房子确实不好卖了。一手房是这样,二手房更是如此。

其实不但县城,基本哪个城市的房子都不好卖了。但悲哀的是,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大城市就业的时候,大城市的房子只要降价,不缺抢购的人,毕竟有真实需求。而县城的房子,即使降价,可能也无人接盘。

县城的未来,在于留住人,有了人气,县城的房子才有人接盘,至于房价的涨跌,是次要的了!


李中东


为什么说县城的房子越来越没人买了?\r

没人买是因为大家都出去了,不在县城安家了。人是随着经济和产业走的,经济和产业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r

从世界人口迁移规律来看,随着全球城市化进入中后期,人口迁移的规律是:从乡村和中小城市向一二线大都市圈迁移,而中小城市人口增长停滞、甚至净迁出。\r

根据联合国预测,到 2035 年全球城市化率将达 62.5%,大城市和大都市圈人口继续快速积聚,但 50 万人以下城市人口年均增速将降至 1%、略高于 0.9%的自然增长水平。\r

当下的中国正处在这种换挡期。即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虽然可以吸引尚未城镇化的农村人口,但依然难以填补流向一二线城市的人口缺口,没有经济支柱的县城更严重。\r

数据显示,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人口增速一般处于 0.3%左右,低于全国人口平均增速 0.5%,也远低于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人口增速。\r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新生儿减少,若干年后,在缺乏经济基础县城,我们看到的已经不再是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结伴,而是很多老人拄着拐杖艰难行走,房屋也会出现大面积空置。\r


买房经济学


为什么说县城房子越来越设人买了?有以下情况促成形成的:

一是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向全国各地的大城市、中心城市倾斜,人往高处走,往人多地方去,自然都到大城市发展,那里经济状况好,工资高,社会福利好,对外交流多,肯定都来大城市买房安家立业了。

二是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如教育、医疗、文化、卫生、水电气暖配制齐全,集中体现了小康社会的优越性。不像县城缺这少那的,为生活操心、为挣钱操心、为生存而努力奋斗。

三是大城市人员整体素质高,在城市人员交流中谈吐文雅,礼貌待人,相互帮助,不像县城里的小区骂大街,滿嘴脏话,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一有冲动就动手动脚,自认老子为大,住在这样的小区,受环境影响,大人不变坏是可能的,小孩不变坏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四是最重要的也是楼主担心的,就是物业管理服务差,物业管理者,服务者,都是农民,不但素质低,而且也缺乏服务理念和技能,只知收费。所以住在县城的物业小区,物业人员服务差,打人骂人,停水停电如家常便饭;卫生差,整天满地垃圾,墙上走道到处都是小广告和小孩的乱写乱画的杰作;维修跟不上,维修人员这不会那不懂,问题解决不了,让业主生一肚子气;绿地变黄地,高树变低树,最后成了菜园子;物业形象差,人员不是年龄大,就是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还说不得吵不得,真是给养了一帮大爷一样。住在这样的小区不是享受的,而是自己找气来了。反观大城市,物业管理服务规范,人员素质高,服务周到,真正的房屋像宾馆,院内干净像花园,门口保安像公安的形象,这才是业主心目中向往的物业小区。

当然,并不是全部的县城房子不能买,有些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小县城,房子价格也是成万成万的,人文地理也是刚刚的。


美侯王666


以我身边的情况来看,确实如此。

2015-2018年之间,本人老家(七八线小县城)涌现出大量的小房地产开发商,楼盘如雨后春笋般,价格从2015年的3000多一平方不断上涨到2018年最贵的7000多一方,买涨不买跌的情况下,大量的乡镇居民或者外出工作的年轻人返乡到县城买房置业,这是一个高峰期;

到了2019年,前面一波楼盘大部分都陆陆续续交房到购房者手中,不少楼盘暴雷或出现维权行为,一个小小的县城里面我所知道的维权事情不下于5起,这对市场信心的打击是巨大的;

另外,房价横盘时间久,老百信的心里都是买涨不买跌,横盘就等着;所以整个2019年到县城买房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


一条咸鱼冲冲冲


首先我觉得在县城买房的主要人群应该是:

一类是一直原本就居住在县城里面的“老”县城人,他们买房也就是所谓的换套房或者是为子女准备、当然也有买来投资的。

第二类是因为事业或者工作原因,生活各个圈子其实都在县城,那理所当然为了子女的教育或者说生活及工作的方便,肯定就选择在县城里面购买房产了。

为什么说县城房子越来越难卖了,或者说越来越少的人买呢?

那从各方面对比的角度来看,首先我们除去上面所述的两类人群…其他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大部分人其实是没有理由在县城购置房产的,因为现在基本上村村都是大马路,每个农村家庭常规来讲应该都有小车,来回县城其实相当方便。

2.在农村生活其实各方面都挺好的现在,水、电、宽带等都是一样的,还有个主要原因我觉得环境、空气质量更好,邻里相亲都很和谐、自在!还可以种有机蔬菜,自给自足,特别好。

3.当今社会大部分年轻人,其实很少在老家生活,大多数在外求学或者在大城市、省会城市工作生活,过时过节才会回老家看看…有钱也不会在自己县城购买房产,常规呢也会在自己工作或者生活的城市购买或投资…

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说县城房子越来越少人买的原因吧。



Life派


临近春节,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讨论县城的房子。对于县城的房子,虽然我们也讨论过很多期,但是仍然有很多的朋友只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不够理性。

比如,很多朋友说,县城的房子越来越没有人买了,那么到底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县城的房子,到底是不是越来越没有人买了,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

一,为什么会有人说县城的房子越来越没有人买了?

在这一轮去过程当中,一线城市率先领涨,然后轮动到了二线城市,紧接着涨幅又轮动到了三四线城市。

说了也奇怪,很多县城的房子价格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和以前的价格相差无几。因此也让很多的朋友越来越不看好县城的房价,以为这里的房子会越来越没有人买,因为它没有上涨的空间。

实际上原因也不止这么一个,那么到底有哪些原因,造成了很多朋友说县城的房子越来越没有人买了呢?

我把一些主要的原因归类,一起来看一下:

第1个原因,上涨的行情不临幸。

在这一轮去库存的大潮水当中,大部分的城市房价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涨幅特别的大,但是很多的小县城房价却纹丝不动。

这就让很多的购房者认为,这么大力度的涨价潮水都不能临幸小县城,这里的房子没有未来买了会亏。

第2个原因,土地供应大。

小县城什么都缺,唯一不缺的就是土地,它有很多土地可以修建新楼盘,新项目。在这样一个土地供应非常大的小县城,房价很难涨起来。

任何一个商品,包括房子,供大于求的时候,它的市场价格会相对很弱。

人都是趋利主义,没有上涨的空间,买了就是烫手山芋,肯定越来越多的人不会买县城的房子。

第3个原因,人口不断向外流出。

春运是一个看待人口流动方向的关键时期。

我们可以非常明确的看到在春运返乡的这一个社会现象当中,大城市的人口不断向小城市流入。

因为这些人辛苦赚钱,那一年要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共度春节。

而随着春节过后没多久,这一波返乡潮又,开始倒流入优质的大城市,去寻找更好的赚钱项目和个人的发展空间。

因为只有大城市才有更好的企业,更好的商业环境,个人的赚钱速度才会相应的快一些。

……

的确如此,即便是从这三个原因看,县城的房子真的涨价的空间极其有限,甚至在人口不断流出的状态下,还会迎来下跌的风险。

而实际上我们也看到了县城的新房去化率都非常的慢,更何况是个体手上的二手房,完全是没有市场行情的。

买房的人都不是傻子,一个买了不能卖出去的产品买来干什么呢?大部分县城的朋友都有着自己的自住房。

二,到底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县城的房价未来,究竟能不能买?

在第一大点,已经非常明确,的的确确县城的房子是进入了越来越没有人买的状态。一手房也好,二手房也好,都处于一个长期有价无市的状态,流动性特别慢。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县城房价的未来呢?这里的房子真的就不能买了吗?

存在即合理,虽然县城的房价上涨空间特别有限,甚至存在一些下跌的风险。但是不代表他就完全没有人买,也不代表它就不能买。

对于县城的房价未来,以及是否能买的问题,我们应该这样正确来看待。

第一,县城仍然有产业,仍然有人流人口。

县城也有存在的价值,我们国家很多的重工业都搬到了县城。有企业自然就有工作人员,有工作人员自然就需要解决居住问题。

更何况春运的返乡潮可以看,出县城的人口仍然占据主力部分,他们只不过是在节后才步入大城市赚钱,仅此而已。

有人口的支撑房子自然还是有人去购买的,只不过这里面大部分都是以居住为目的,而不是以投资赚钱为目的。

第二,居住需求在升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升级,居住的需求更是在不断的升级。

从早前的平房,到现在的楼房,到现在的洋房,别墅等等。还是那群人,但已经不是那一批落后房子了。

换句话说,县城的房子仍然有需求,有购买力的需求,有居住的需求,只不过你需要去购买一些在产品的户型,居住环境上升级的房子。

每个人辛辛苦苦的赚钱,都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让自己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让子女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让家人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说,县城那些升级之后的好产品仍然具有市场价值,仍然会有人去购买。

第三,县城买房跟着规划走。

县城一般发展比较缓慢,县城内的人口流动方向也非常的明确,往往是旧城到新城跟着政府的规划走。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在小县城里面,随着政府搬迁到了新城新的区域。在不断的发展同时,老城的人口也会不断的流入这边来,这边的房子也会快速的卖出,而老城就成了一个极少有人居住的地方。

县城的人口就那么多,新城的人口在增加,老城的人口自然就会减少。它不像一些大的核心城市,老城的房价越来越高。因为这里产业园区,轨道交通方便,没有办法搬迁,还是和县城有区别的。

……

是的,存在即合理,县城毕竟是有地位的。只不过对比城市级别上来,看它的地位没有大城市那么高,产业也不会那么丰富,收入也不会那么高,人口也不会那么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县城的房子的的确确会越来越没有人买。因为更新替代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它只会随着城市的新板块发展,来实现内部人口的流动。

很多朋友看到了老城衰落的现象,看到了人口不断的流向新区域的现象,看到了人口在节后流向大城市务工的现象,就觉得县城的房子越来越没有人买了。

即便它是一个事实,但是我们也应该正确的去看待它,也不是绝对的,没人买只是相对少一些。

三,小结

总的来说,县城的房子的确是越来越没有人买了。

不仅仅是我们以上两个小节里面,说到的一些原因造成的。还包括了小县城的人口大部分都有自己的自住房。想想你身边的亲朋好友哪一家是没有自己的房子的?

因此,县城的房子的确是越来越没有人买了,但这里仅限于那些落后的老城区,落后的房型,落后的建筑结构。

而新板块的一些居住环境升级的房子,仍然具备市场价值,当然相比大城市仍然会少很多购买群体。

最后,还想特别提醒广大的购房朋友,如果单纯价值的角度来看待房价的问题,我更建议大家去优质的城市购买房子。小县城有了自己的自住房,就尽量把多余的钱买入核心城市的优质资产。

因为这样的资产不仅能够抵御通货膨胀,还能够让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让自己的资产也能不断的升值。

我是 重庆楼市老司机,十余年房产投资经验,熟悉重庆各区房产价值,板块轮动,购房贷款政策,购房知识,时常还要分享重庆楼市一线动态,我们一起交流,一起成长吧!


重庆地产视野


大致分析下有四点原因:

1.物价上涨,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头把交椅,带动的行业不下300个,从2016年下半年起房价上涨,造成其他相关行业的成本上浮;相反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涨幅与房价涨幅不成正比。

2.县城农村年轻人口的流失,年轻人都去大城市谋求发展,留下老辈人看家,造成对房子需求量不高。

3.过度开发供大于需求;

4.限购政策影响,楼市降温购买方回归理性;


房产投资置业


你说的县城不知在哪里。

像我们大沧州下属有个青县,就很符合你的说法。它距离天津和沧州都很近,所以稍有实力的到沧州买房,再有实力的直接奔天津去了。除了买房娶媳妇,其他在县城买房的确实不多了。

如果县城环境好,还可以考虑养老。可惜,这里属于计较严重的雾霾区,所以,还是考虑孩子上学和工作机会吧。


Debug者


随着城市进城不断升级,我们以后的生活也在发生重要改变,这个改变就是以城市群为目的的城市,以后会以更多人口集中度来提高城市和生活质量,以后随着省会城市和一线城市就业率提高,会有更多的人,就业再这些城市,并且会结婚生子。

那么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会越来越空心化,这个空心化会直接导致三四线房地产越来越没有价值,这就是以后三四线房产的危机。

所以我们在投资房地产的同时,要远离三四线房地产,因为三四线房产的持续空心化,会直接导致房地产的没有价值可言。


资本寻宝


[玫瑰]1,城镇化进程还有15年时间左右;2,老龄化到2035年将近有4.5亿人口老龄化;3,作为80后、90后、00后等新一代年轻力量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大城市发展,未来城镇化进程主要分为这几个地方: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往后农村的房子将是一块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