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有哪些在建的航母?

嘯鷹評


今日不同往昔,航空母艦的門檻越來越高,技術和造價以及維護使得擁有航母的國家以及數量越來越少,更使得目前全球在建得航母少之又少,談夠了我們正在建造的首艘國產航母和003航母,今天來專門談一談國外有哪些在建航母以及有何特點?

首先,英國皇家海軍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二號艦“威爾士親王號”,該艦也是國外在建航母中進度最快的了,於2011年開工建造、2017年9月8日下水,目前正在舾裝海試,按照英國的說法該航母會在2019年底服役。

據悉,“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長280米,飛行甲板寬73米,滿載排水量約6.5萬噸(也有數據稱是7.06萬噸),不管是哪一個噸位都是所有中型航母中噸位最大的一款。根據公佈數據來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標準配置是40架F-35B艦載機,戰時50架,看著似乎戰力不凡,但是英國購買了138架F-35戰機,其中只有48架是F-35B,而且目前只交付了幾架,未來不知兩艘航母該怎麼分!

美國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雖然問題重重但是依然在“如火如荼”的建造之中,除了已經服役的“福特號”航母,該級航母的2、3號艦也在建造之中,目前二號艦“肯尼迪號”已經完工80%,3號艦“企業號”開動也有500天的時間了,不過還未拉上船臺!

在這裡不得不講一下,“福特級”航母並非網友們所稱的那麼“不堪”,雖然出現了不少小問題,但相比於其整合多種先進技術帶來的提升來看,那些小問題都微不足道,11萬噸、至少80架艦載機、電磁彈射、可使用50年的A1B核反應堆,等等都不得不令他國羨慕(可能嘴上不說)!

印度2004年開工建造的“維克蘭特”號輕型航母目前還在建造之中,雖然經歷了三次下水,但“15年磨一劍”的“維克蘭特”號航母仍在施工之中,不得不佩服印度“慢工出細活”的精神,其實該航母的滿載排水量只有4萬噸,已經與主流航母噸位格格不入!

綜合來說,目前全球在建得航母就只有中國2艘,國外4艘!另外還有一些小國通過玩兩棲攻擊艦來實現自己的“航母夢”,所以還是那句話,未來大型航母的國家只能越來越少!


天下布武


國外在建的正式航空母艦,應該包括這幾艘:

第一、美國的福特級航母;

第二、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

第三、印度維克蘭特號航母。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準航母項目:

第一、美國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

第二、土耳其的阿納多盧號兩棲攻擊艦。

再關注一些可能啟動的航空母艦項目:

第一、印度藝高人膽大,第一艘自產航母維克蘭特號還沒造完,就想造第二艘航空母艦了;

第二、土耳其計劃在阿納多盧號之後建造自己的航母;

第三、俄羅斯希望在2027年之前的武器項目中增加7萬噸級核動力航空母艦項目,研發生產啟動時間可能為2023年;

第四、日本計劃對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進行改裝,升級為STOVL航母。

差不多就這些吧,在役的就不講了。反正航空母艦現在是熱門搶手貨,有點實力的都想擁有航母。


白虎堂


建造中的福特級二號艦


目前正在正兒八經造航母的有4個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英國、和印度。美國目前有兩艘航母在建,均是福特級,分別是肯尼迪號和企業號,中國目前一條003號在建,英國則是伊麗莎白女王級的二號艦威爾士親王號。至於印度,依然還是那艘開工十幾年的維克蘭特號,和去年相比,維克蘭特號並沒有什麼明顯變化,看樣子等003號海試的時候其能不能完工還是個問題。

印度在建航母維克蘭特號


這四個國家無疑是美國的航母水準最高,滿載排水量超過11萬噸,電磁彈射、電磁阻攔,並且裝備F-35戰鬥機,依然處在世界第一的位置,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其他國家均南望其項背。除此之外技術水平最高的就是中國的003型航母了,滿載排水量8萬噸左右,三條彈射器,兩種艦載機,除了美國的核動力航母外世界最強。技術狀態最糟糕的就是印度的維克蘭特航母了,是幾艘航母中排水量最小的,標準排水量4萬噸都不到,至今依然沒有確定艦載機的來源,而且航母上絕大多數設備都需要進口。

已經逐漸成型的土耳其航母


實際上有航母作戰能力的戰艦遠不止這些,F-35B的泛濫,讓更多國家的兩棲攻擊艦可以升級為航母,比如說日本的出雲級兩棲攻擊艦,其尾部升降機壓根就是圍繞著F-35的出動能力來佈置的,而且日本近期也打算改造出雲級,僅需要改動甲板就行了。


而美國級兩棲攻擊艦也算是航母,三號艦目前已經在建造中,該艦雖然排水量僅比黃蜂級多了一點點,但是專門為F-35B進行了優化,全面加強了機庫,最高可以裝載20餘架F-35,是一艘不折不扣的航母。除此之外還有土耳其的“阿納多魯”戰略投送艦也在建造,雖然滿載排水量只有2.8萬噸,但是機庫可是優化過的,同樣可以搭載F-35B,未來隨著F-35B持續擴散,擁有航母的國家將越來越多。


軍情繫悟空問答簽約作者,各位讀者大大點波訂閱關注吖~


區域拒止


【猶自千帆競】

國外有哪些在的航母?

就目前知道的一些信息來看,國外在建的航母是不是有這些:

美國🇺🇸:福特級。類型:核動力。排水量:滿載排十萬噸。時速:31節。

電磁彈射起飛。搭載:F/A-18E/F“超級大黃蜂”、E-3C“眼睛蛇”預警機、F-18“征服者”電戰機、F-35B,還將搭載X-47無人飛機。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已服役。類型:常規艦母。排水量:六萬噸。時速:32節。

正在建“菲利普親王”號。

法國🇫🇷:已有一艘“戴高樂”號中型核動力航母空視。排水量:滿載5噸,時速:25節。

搭載:“陣風”艦載戰鬥機、E-2C"鷹眼”預警機。

俄羅斯🇷🇺:當航母來的時代,不知!當航母去的時光,無語!俄毛有核彈。

中國🇨🇳我們的航母正在肩擔使命。





白溪釣客


正在建造航母的國家也就是美國、中國、英國、印度四個國家,有些國家正在建造可搭載固定翼的兩棲攻擊艦,算不上真正的航空母艦。剩下的國家有自己的方案,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動工建造。

美國海軍目前至少正在建造2艘航空母艦,分別是CVN79小約翰肯尼迪號和CVN80企業號核動力航母。CVN79小約翰肯尼迪號2011年2月25日首次切割鋼板,2015年8月23日鋪設龍骨,預計2022年交付美國海軍。CVN80企業號2017年8月24日首次切割鋼板,預計2025年交付美國海軍。兩艦都屬於福特級航空母艦,艦長337米,飛行甲板寬77米,滿載排水量11.2萬噸,配備2座A1W核反應堆,最高航速超過30節,全艦編制4539人,可搭載超過75架艦載機。下圖為正在建造的肯尼迪號

中國目前確認正在建造2艘航空母艦,分別是002型航母和003型航母。其中002型航空母艦為改進型的遼寧艦,為中國首艘自建航空母艦,目前處於海試狀態,2017年4月26日下水,2018年5月13日首次進行海試,預計2019-2020年正式交付中國海軍。該艦推測排水量6萬-6.5萬噸,可搭載40-45架艦載機,仍然採用滑躍起飛模式。003航母目前正在上海建造,2015年開工,中間暫停過一段時間,2017年再次開工,沒有下水。003推測為常規動力+電磁彈射器模式,從目前曝光的資料看至少搭載3部彈射器,不再使用滑躍起飛模式,噸位在8萬噸左右,載機可能達到60架以上。下圖為下水的002航母

英國目前有1艘航空母艦在建,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威爾士親王號為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二號艦,目前正在舾裝。該艦2011年5月26日開工,2017年12月21日下水,預計2019年展開各方面測試,2023年具備作戰能力。威爾士親王號艦長280米,飛行甲板寬73米,滿載排水量6.5萬噸,電力推進,航速27節,搭載F35B艦載戰鬥機,可搭載各型飛機40架。

印度目前正在建造1艘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是印度第一艘自建航空母艦,受到印度的工業能力的限制,該艦進度一直非常緩慢,從設計到設備幾乎都來自國外。該艦2005年工程啟動,2009年2月28日鋪設龍骨,2011年12月29日首次下水,2013年8月12日第二下水,2015年5月28日第三次下水,預計2020年進行海試,而原本計劃2010年左右正式服役。維克蘭特號排水量4萬噸左右,可搭載米格29K艦載戰鬥機或印度自產LCA戰鬥機。維克蘭特號的設計來自法國、俄羅斯、意大利,特種鋼材來自俄羅斯,艦載機來自俄羅斯、動力來自美國、雷達來自以色列、航空設備來自俄羅斯。

上述4國為正在建造航空母艦的國家,還有些國家有自己的方案,但是遲遲沒有建造,比如俄羅斯23000E級航空母艦,排水量9-10萬噸,滑躍+彈射起飛模式。但是俄羅斯的航母計劃已經喊了很多年了,方案也出了很多,模型做的更多,但是受到技術和資金問題沒有一艘開工建造。巴西也有自建航母計劃,5萬噸左右,但是目前只是停留在紙面上而已,只能算是個意向。下圖為俄羅斯新航母計劃

還有的國家正在建造兩棲攻擊艦,但是這些兩棲攻擊艦可以搭載垂直短距起降的戰鬥機,算是一艦多用,算是個四不像。比如土耳其正在建造阿納託利亞號兩棲攻擊艦,2016年開始切割第一塊鋼板,該艦原型是西班牙胡安卡洛一世級戰略投送艦,排水量2.7萬噸,可搭載各型飛機12架,塢艙可容納2艘LCAC氣墊登陸艇。下圖為胡安卡洛一世級戰略投送艦


雛菊西瓜Peterpan


一共有四個國家在建航母: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舷號17 滿載排水量70000 艦型001A型 常規動力滑跳甲板航空母艦服役日期2019年(預計)海試中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舷號18 滿載排水量85000 艦型002 核動力電磁彈射航空母艦 服役日期2022年(預計)建造中

印度海軍 維克蘭特號 舷號R44 滿載排水量40000 艦型維克蘭特級 常規動力滑跳甲板航空母艦 服役日期2020年(延期)建造中


英國皇家海軍 威爾士親王號 舷號R09 滿載排水量65000 艦型伊麗莎白女王級 常規動力滑跳甲板航空母 艦服役日期2019年(預計)建造中

美國海軍 肯尼迪號 舷號CVN-79 滿載排水量100000 艦型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艦服役日期2020年(預計)建造中

美國海軍 企業號 舷號CVN-80 滿載排水量100000 艦型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艦服役日期2025年(預計)建造中


歷史在記錄


除了國產航母正在海試外,目前國外還有4艘航母在建。全世界那麼多國家,目前服役有航母的只有8國共19艘,能夠建造航母的國家的綜合實力一定不能小覷。我們就來聊聊這些在建的航母吧。

維克蘭特號

首當其衝的非印度的維克蘭特號不可。1999年開始設計,到2009年2月28日安放龍骨,2011年12月29日被從旱塢中移到海里,再到2013年8月12日正式下水。20年過去了,到如今離服役依舊遙遙無期。這艘4萬噸排水量的航母是一難度首次自行建造的航母,也就是印度的“國產航母”。不過這艘只是個在印度建的組裝貨,意大利設計、以色列設備、美國發動機、俄羅斯建材等,實在看不出那些東西是印度國內提供的。

威爾士親王號

該艦是“伊麗莎白女王級”的二號艦,該艦已於2017年12月21日下水,目前正在建造中。這是英國皇家海軍第8艘取為“威爾士親王”的艦艇,是英國皇家海軍建造過的最大一型戰艦。二戰時期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滿載排水量達4萬噸,這艘戰列艦完工不久就參加了著名的攔截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將“俾斯麥”號擊傷。立功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不久被派到新加坡,但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同時在馬來西亞的關丹附近被日本航空兵擊沉。

肯尼迪號 企業號

這兩艘分別屬於福特級的2、3號艦,分別於2011年2月25日和2016年5月23日開始動工。為紀念遇刺身亡的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小鷹級最後一艘航母(CV-67)就命名為肯尼迪號,這艘福特級2號艦肯尼迪是第二艘以肯尼迪為名的美國海軍軍艦。我們聽到“企業”這個詞都會想到商業中的企業,但《美國海軍字典》中的的“企業”為“勇敢、活躍、及在實際事務上之創意”,有進取、勇往直前的意義,“企業”在英法美非常受歡迎。福特級的這艘“企業”號航母是美國海軍史上第3艘使用這個名字的航母,也是第9艘用該名字命名的軍艦。

航母這個海上移動堡壘,可謂寸土寸金,需要投入的不只是金,還得有技術;能建造航母的國家實在是屈指可數。


軍見


截止2019年1月15日,國外在建的航空母艦包括:美國海軍“約翰·F·肯尼迪”號核動力航母(CVN-79)、美國海軍“企業”號核動力航母(CVN-80)、印度海軍“維克蘭特”號常規動力航母,就這三艘。下圖是在美國英格爾斯造船廠船塢中建造的“福特”級航核動力航母二號艦“約翰·F·肯尼迪”號。

“福特”級航核動力航母二號艦“約翰·F·肯尼迪”號目前已經完工75%以上,去年5月艦體已經基本成型,目前在進行設備安裝,預計於2019年第四季度下水,並舉行命名儀式 ,2020年開始海試,2024年交付美國海軍。

“福特”級航核動力航母三號艦“企業”號(CVN-80)首塊鋼板切割儀式於2017年8月舉行 (上圖),2018年開始製造龍骨,預計2020年開始鋪設龍骨。

而印度的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由於多種複雜原因至今仍在科欽造船廠不能下水,該艦的船電設備安裝工作依舊沒有突破性進展,已經在建10年,預下水3次,然而由於舾裝工作無法順利完成,該艦真正意義上的下水儀式,應該要等到2019年下半年甚至2020年,海試更是遙遙無期。

至於前面有人提到的英國皇家海軍“伊麗莎白女王”機二號艦“威爾士親王”號(R09),這艘航母已於2017年12月21日下水,2018年12月27日進行首次發動機點火試車(下圖)。

2019年1月10日英國皇家海軍已經開始上艦熟悉設備,預計該艦將於今年上半年開始海試,因此“威爾士親王”號不能算作在建中的航母。


用戶id錯誤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宣佈要研發自主的航母,除了一貫高調的印度,泰國、日本等國均表示要研發新型航母(兩棲攻擊艦),而老牌海軍國家如美國的“福特級”因為資金問題,後續的艦船還在鋪設龍骨階段,俄羅斯則依靠“庫茲涅佐夫”號苟延殘喘,唯獨只有英國,在按部就班的建造“女王”號、“親王”號兩艘中型航空母艦。因此,國外在建航母的數量屈指可數,很多國家的航母計劃恐怕都是風聲大雨點小。

對於美國來說,“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已經服役數十年,雖然依舊保持著驚人的戰鬥力,但是更新換代勢在必行,作為後者,“福特級”在性能和艦載機數量上都高於“尼米茲”級,但是隨著近年來國際形勢的複雜化,在首艘“福特 級航母服役後,後續準備建設的航母則被國會叫停,而對於俄羅斯和和歐洲大陸國家(法國)來說,短時間內沒有建造航母的計劃,發達國家航母發展阻礙大多是不景氣的經濟。

而對於很多夢想擁有真正航母的國家來說,本國的技術水平和條約限制使得只能進行兩棲攻擊艦的建造,而這些軍艦從理論上來說不屬於航母的範疇,現如今,除了中國以外,在建航母規格的國家只有英國,在建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和“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是英國為了確保世界海軍大國地位,以精簡化保持皇家海軍作戰能力的主要策略之一,而這兩艘航母均使用世界最先進的常規動力發動機,搭載新型的F35-B型艦載機,航母作為一項需要技術和資金為基礎的海軍軍艦,不但是對本國工業的考驗,也需要國家數個財年的預算,大多數航母都是造造停停,進展緩慢。


水鏡曉先生


建造一艘航空母艦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花費數十億美元,需要數年才能完成。自從我們上一次對世界上每艘航空母艦進行編目以來,世界各國海軍只接收了兩艘新的航空母艦,但還有幾艘在建或已公佈。此外,一些海軍正在建造船隻或建造大型船隻,這些船隻可能很快就能容納固定翼戰鬥機,特別是F-35B聯合攻擊戰鬥機。

那麼世界上這麼多國家又有幾艘航空母艦正在建造呢?

美國

美國海軍目前擁有11艘航空母艦,10艘較老的尼米茲級航母,以及福特級航母中的第一艘傑拉爾德·R·福特號。這艘價值170億美元的航母於2017年7月投入海軍服役。美國最新的平頂長1106英尺,排水量達10萬噸。由於有兩個A1B核反應堆,這艘航母儘管體型龐大,但仍能以超過30節的速度在海上破浪前進。

福特在這艘船上進行了多項技術改進,包括電磁飛機發射系統(EMALS),EMALS利用電磁推進將飛機彈射到空中。EMALS是相對於傳統的蒸汽動力飛機彈射器的一個重大改進,它減少了飛機的磨損,並使飛行員的發射更加平穩,但它有著重大的發展問題。福特也是第一家使用新型先進制動裝置的航空母艦,這種裝置可以減少在航空母艦著陸過程中飛機的磨損。這兩項技術還應使航母能夠比尼米茲級每天發射和回收更多的飛機。

該船將搭載一個典型的60多架航空母艦機翼,圍繞四個F-18E/F超級大黃蜂攻擊戰鬥機中隊,但可能至少能容納20多架。冷戰期間,尼米茲級航母甲板空間較小,甚至更大的飛機通常一次運載90多架飛機。

福特級航母最終將取代舊的尼米茲艦。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報告稱,截至2017年7月,第二艘同類船約翰·F·肯尼迪號的結構完工率為50%。第三艘船,USS Enterprise,於2017年8月24日開始提前施工。關於授予第四艘未命名船隻合同的談判正在進行中

除航空母艦外,美國海軍於2017年5月發射了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黎波里”號,以期在2018年投入使用。美國級艦艇設計用於發射飛機,以支持兩棲登陸,並可操作美國海軍陸戰隊攻擊、運輸和多用途直升機、魚鷹傾斜旋翼運輸機和F-35B聯合攻擊戰鬥機。第三艘船,布干維爾號,計劃於2018年底開始建造。

英國

英國皇家海軍正在繼續其部署兩艘航母的計劃。第一艘航母,英國皇家航空母艦伊麗莎白女王號,於2017年服役,目前正在等待F-35B聯合攻擊戰鬥機,這架戰鬥機將組成她的空軍,該機將在2020年前準備就緒。第二艘航母,威爾士親王號,於2017年12月下旬從建造船塢浮出,並將於2019年進行試航。兩艘航母都將搭載12架F-35B戰鬥機,這是美國海軍陸戰隊首選的聯合攻擊戰鬥機的垂直起降版本,能夠在危機中搭載多達36架戰鬥機。

印度

印度的第二艘航母,土著航空母艦-1(IAC-1)於2005年開始建造。該船最近被命名為INS Vikrant,預計將於2020年完工。長831英尺,排水量為40,000噸,Vikrant是最大的戰艦曾在印度生產過。該艦將攜帶20架俄製米格-29K戰鬥機。

日本

日本尚未開始建造或宣佈任何新的航空母艦,但據報道,日本正在考慮重大的政策突破,並向其分配固定翼飛機。如果他們這樣做,從技術上講,這意味著日本將擁有新的航空母艦。

2017年底,日本新聞媒體報道,東京正考慮修改其兩艘“伊蘇莫”級直升機驅逐艦“伊蘇莫”和“卡加”,以駕駛F-35B聯合攻擊戰鬥機。中國對日本領空在尖閣列島和東海上空的壓力以及該地區機場短缺是原因之一。

這兩艘伊蘇莫級直升機驅逐艦,擁有全長的飛行甲板、飛機電梯和寬敞的機庫,幾乎都是名副其實的航母。813英尺長的艦艇可能攜帶6至8架F-35B,儘管艦艇需要進行改裝,以增加武器、燃料的存儲量,以及飛行甲板上的耐熱塗層,以承受來自F-35B發動機的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