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临川,“自古才子出临川”,有谁知道典故吗?

诗颜如玉


我出生在临川,这个提问我感受很深,我来回答。

在省内,乃至全国,一提临川,很多人就会想到临川的第一个标签:才子之乡,一说到才子之乡,快闪冒出的人物就是王安石和汤显祖等,在一定程度上,王安石、汤显祖其实代言了整个临川文化,当然还有曾巩等,但全国也有很多县市涌现过堪比王安石、汤显祖这样的时代大咖,文学大V,为什么临川偏偏就独享才子之乡这个称号呢?

这个原因就得慢慢来说一说:

王安石雕像

1、才子密度大

临川始于东汉,至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她与庐陵文化、豫章文化、饶州文化等一起,共同推动了赣文化的繁荣局面,在宋明时期,临川更是迎来一个英气勃勃的文化群英竞相怒放的时代。

文化泰斗如王安石、汤显祖、曾巩、晏殊、乐史、李觏、陆九渊等;文化精英如南丰三曾、临川二晏、金溪三陆等,注意,这些大咖们有两个特点:群体性和家族性。

他们既有父子祖孙并称的,也有兄弟同誉的,甚至还有夫妻、兄妹、父女互称作家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咖级的才子太密集了。

汤显祖

2、学派现象级

随着这些才子们文章思想的传播,“临川文化、才子之乡”这个品牌影响力就更大了,就形成了很多现象级的学术流派,如:如盱江学派、象山学派、临川学派、西江学派等,以抚河、盱江为一线的临川文化家族,随着这些学术流派的现象级传播,极大地传播了临川才子们的形象品牌。

《临川四梦》在国家大剧院

3、文化成就大

临川才子的文化成就非常卓越,兴盛而影响力之大、地位之高,在全国突兀而起,走在前列。自宋代文化中心南迁,临川因水路陆路交通皆便利,承接了中原先进文明和经济的进入,备受文化滋养。随着科举制度完善,临川又以爆发态势,一时间涌现了1300名进士,也有状元、探花、榜眼。

汤显祖戏剧照

4、成就范围广

临川才子的文化成就范围不独在于文学艺术方面,还有哲学方面、史学方面、教育方面,以及科技方面。临川才子们在各个方面造就的极大成就,使得临川文化走向全面繁荣,敢与任何一种地域文化相媲美,使得这块偏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外的红土地,能步入中华先进文化之列。他们不仅海纳百川,还主动开创,在各领域都涌现出领军人物,迸发出创造的文化光芒。如陆九渊开创了“心学”流派,王安石更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陆九渊

5、高考录取多

现在的临川,依然是有名的"才子之乡"。抚州已经毕业并在国内外工作的博士生有400多人。有8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出自抚州。根据2001年的统计,全国少年大学生的三分之一强出自抚州。2017年清华、北大在江西的录取人数是58人,仅临川就有38人,2018年清华、北大在江西的录取人数是65个,而临川就超过50个。

临川一中

当然,“自古才子出临川”成为典故,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一个文化品牌会成为一个城市、一个朝代的IP,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积累而成的,“自古才子出临川”这个城市品牌IP,正在被更多人认识和熟悉。

抚州名人雕塑园

文化是土,人才是树。到抚州去旅游,欢迎去这些旅游景点打卡:抚州名人雕塑园。园内雕塑按照人物的身份分为宰相园、状元园、才子园、英烈园、院士园5个部分,可以从中感受自古以来临川才子的风采。还有汤显祖纪念馆、曾巩纪念馆等名人纪念馆,对于临川才子的历史典故都可以有所了解。

临川那么大,有空来走走,欢迎评论。


江西古村和非遗


临川位于江西东部、抚河中游,东汉永元8年(公元96年)置临汝县,县治高在临川古邑,距今有1900多年历史,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建临川郡。

临川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唐代以后,临川文化走向辉煌之颠。从这里走出的名人有: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北宋著名词人晏殊、晏几道,元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也长期在此居住。在现代,又涌现出政治家李井泉、小提琴家盛中国、物理学家饶毓泰等著名人物。在科举考试中,临川人的表现更为惊人,自宋至清,临川人在科举考试中共录取举人1029人,进士731人。著书立传的学者有300多人,著述481种,5580多卷,其中65种770多卷被列入《四库全书》。

所以说,“自古才子出临川”这句话真不是虚的。


小虫读史


答:江西就低调涵养自古就如最美的古罗马雕塑…把最轻易被世人发现的美极了或帅极了之角度供审美者陶醉。临川同理!若临川就此而在国人面前飘飘然,那它无疑会落入平面形制代表中…而非立体塑形!当然,临川的高慧决不会傻到无视一种惊世运算:江西…继景德镇瓷器之绝技惊愕了大唐古丝路各国文明数千年后,定有另一极低调最巅峰赣流派文化民粹甘愿默默陪衬甚至深藏在了至美江西立体雕塑之后…或许是南昌?九江?上饶?鹰潭?萍乡?赣州…会昌震能量!!


用户631063845677


自宋到清,临川进士及第2000多人,不乏有王安石、曾巩这样的大名人,临川文化,“文武两状元,参政代天子,师保五六人,一门十进士,两朝四尚书,进士五十二,知县四十多,乡举百六余,会解监元群,乡贤祀十二,秀才如繁星”所以称为才子之乡!


往兮今话


自宋到清,临川进士及第2000多人,不乏有王安石、曾巩这样的大名人,临川文化,“文武两状元,参政代天子,师保五六人,一门十进士,两朝四尚书,进士五十二,知县四十多,乡举百六余,会解监元群,乡贤祀十二,秀才如繁星”所以称为才子之乡!


小珩xihongshi


在宋朝江西临川是个多出状元进士之地 许多名人文臣多出于此 所以就有自古才子出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