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编制,事业单位,公务员的你,是成功了,还是一直在奋斗?

浅毓


先做个自我情况简介吧:今年24岁,本命年了,目前在成都排名前五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求学生涯有点小曲折,之前在四川最好的专科读了三年,然后专升本来的这里。专升本的时候就想好了,拿了本科学历要么考研,要么走考公这条路,最后考试了三次,成功上岸,下面大概是我的三次经历!

第一次是18年冬季的四川省考,全部是公检法的职位,那时候做模拟题无理由的膨胀,感觉自己成绩好的飞起,然后报了宜宾市公安局(去年考了四川省考的一定对我那个职位有映像,没错就是招9个人那个岗位)。认真复习了两个月,之前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然后回去考试,查到成绩感觉还行,然后看到晒分的那些人就知道自己凉快了,原因就是行测比自己预想的少了十分,十分对于一个公考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道天堑无涯尤其是分数到了一定成都之后,最后以20名的名次去了面试,不出意外,面试74,毫无希望,因为知道了名次以后就完全没把心思放在面试上了,所以分数很低,被刷了!(下图是笔试成绩)

接下来这次就是今年中国地震局组织的考试了,我报的是四川省地震局的考试,这个单位是事业单位,因为专业限制了很多(限制只有测绘,地球物理,地质相关的应届本科和研究生才能报名),不过因为楼主是本科,只能抱一些差的岗位,结果考试内容是公共基础知识,当时脑壳都大了,觉得这么好的机会,结果跟公务员考试内容不一样,心里一横还是想拼一把,就去图书馆借书,借压缩必备内容,再买了一组模拟题来做什么就这样准备了十天就去考试了,成绩69.5,笔试排名第三,又是最后一名,心里当时有点失落,可是心想这次只要面试超过两个人就够了,就买了#笔半个月的面试会员,清明期间,天天在寝室练习,室友听我的练习都能张嘴回答面试题目了,四月十号面试,上天似乎有些眷顾我,第二名没有来,我上岸的几率变成了50%,最后答题的时候感觉不错,很多题目类型都似曾相识,面试82.4,全场第一,比第一名高6.4分,成功上岸,他笔试比我高2分,我们是各占一半的比重。

至于今年的省考成绩,这几天应该也要出来了,不出意外,也能进面试,希望自己能好好加油吧!

总结:我的经历其实算是比较顺利的,专升本成功了,公考路也成功了,而且单位还不赖,希望后面的各位能够再接再厉!特别各位在校的学生,如果想走这条路,能够毕业了直接上岸是一个不错的结果,拿出高考的努力来,其实进面真的不难,至于面试,自己多练习,反超几率也不小的,祝各位早日上岸!



ZR正人君子


三年公务员考试,现在已经上岸。

那么今天小编就说一说这三年公务员考试的经历吧。

第一,公务员考试总结很重要。我一直不赞同题海战术,因为在大四的时候我也进行过题海战术,但是最后的事实证明题海战术并不是一个好的方式或者方法。我经过这么多年的考试,然后总结处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式方法,就是先做一套题,然后对这一套题里的每一道题进行分析,对每一道题后的题型进行总结,然后记录到笔记本里,在考试前一个月专攻笔记本,这是我学习的经验。

第二,公务员考试坚持很重要。不管你是现在已经工作还是没有工作,我一直认为坚持就能胜利。不能因为你现在已经有了暂时性的工作而放弃了学习,如果你确实想考编制。不管是考公务员也罢,还是考事业单位也罢,一定要坚持下去,有考试就去考。我有一个同学,他考事业单位20几次,考公务员也五六次,从山东一直考到河南。目前就职于周口市农业局。

第三,公务员考试运气也很重要。在公务员考试中有的人一次性上岸,有的人可能三次五次都不能上岸,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但是我不得不说运气也有一部分。

比如说小编当年考公务员的时候,笔试成绩比第二名高了将近十分,但是面试的时候却被别人逆袭。如果说这里有实力问题,那么我想说的时候,当时我是最后一个进入面试考场的人,而我的对手是中间进入考场的人,所以说运气也很重要,但是不能一味地把运气当做借口,该努力的还得努力,该奋斗的还得奋斗。

第四,公务员考试选择也重要。如果你想一次性考上公务员,你就不要寄希望于考那些热门岗位。因为小编是深有体会,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小编每年考的公务员分数都不低,但是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现在想一想,如果当年要是小编还一味固执己见的好岗位的话,估计小编现在还没有工作,还处于待业状态。

如果你能换一个思路,退一步来讲,走出来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或许你,机遇更多。





公文写作技能大讲堂


我今年都28了,因为结婚生娃孩子没人带就没上班了,在家带娃。这几年一直在发愁工作的事情,边带娃边看书。参加过一次事业编没进面试。还是继续努力看书备考,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考上稳定下来。共勉吧,希望努力就会有结果。祝你早日上岸。



知鱼知鱼否


第一,我不是考公幸运儿。我虽然是理科生,但是刚开始接触公考,还是紧张,蒙圈,加之家人比较重视,导致我比较紧张,每天投入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第一次鼓起勇气参加国考,可是成绩还不如复习很短的同学,导致我对自己更加不自信。总之前期心态一直处于崩溃边缘。

第二,偶然几次进面,增强信心。年后接连考了选调生,公务员,事业编等几次考试,本以为没希望,结果选调生竟然进面了,我很高兴,虽然刚刚进面,但是也足够使我紧张激动,随后的几次事业编也通通进面,但是我每次都是第三名,导致一直没有翻盘。最后考了三支一扶,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干了一年三支一扶工作。第二年考事业单位成功进入体制内。

第三,每一次失败都是次宝贵经历。通过考公,我的变化很多,以前根本不关注时政,现在开始主动关注,以前做事三分钟热度,现在能够懂得坚持。考公路每个人走的都不容易,但是考公路教会我们时刻学习,时刻进步,考公精神延续到我今后考职称,写公文等诸多工作,回首往事,我感谢每一次失败,使我更坚强。

考公路漫漫,要做足充分的心里准备!祝福每一位考公学子早日上岸。以上是我的考公之路,如果对你有帮助可以点赞或留言互动。ヽ(○^㉨^)ノ♪




公考吃面


我今年六月份就30岁了,今年二月份报了两个事业单位带编的岗位,没想到都进入了体检名单,目前体检进行中,希望能一切顺利


九九6377


工作中,就得不断进取,不能安于现状。

虽然你通过多年的努力,事业‘’有所成功‘’,达到预期目的了,如果你高枕无忧,还是会退步的,还是会被很多人超越的。

趁精力充沛,还是多学多做吧。


8866669406984绿叶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对于每个人的愿望也是不同的,走什么样的路是很多人的愿望,我个人认为,你想做什么,你是不是做到了才是最关键的,如果说你想考公务员,你成功了,那对你来说就是值得,后来你又不愿意做了,那是一个心理需求的变化,人到老了往往会因为什么事没有去做而后悔,不会因为做了失败而后悔。更何况你是成功者,所以你应该高兴,你要问别人值不值,因为人的经历和需求不一样,回答的也会很多样,那时候你听谁的?所以自己的路自己走,不要问意外的人,那样更容易扰乱你的计划。


清风网河南频道


说来惭愧,我自己都30岁了,对于我这样一个二本大学毕业,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农村出身的普通人来说,才意识到有一个稳定的体制内的工作是多么重要。

今年七月份刚参加完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这也是我第一次艰难的尝试。结果意料之中会失败,但是,我已下定决心,在35岁前的最后几年,我会在工作之余,努力备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尝试。

我为什么到三十岁了,才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个稳定的体制内工作呢?

这要从我毕业到现在的经历说起。我毕业的学校和老家在一个地级市,属于经济欠发达省内靠底的四线城市。当时我曾认真的分析、规划过,未来我能走的路。当时我认为,在一个四线城市,如果想要站得住脚,无非就是三条路。一是考体制内的稳定工作,二是去当地大的私企,三是自主创业。

刚毕业时由于年轻气盛,认为体制内的工作是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的工作,我似乎已看到50岁的自己,依然做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想想都是一件可拍的事情,而且当时自认为能力非凡,自己能做一番大的事业,就把第一条路舍弃了。所以我先进了一家不小的私企,想着先锻炼几年,到时候辞职创业。

可现实,狠狠地给了自己一巴掌,没有一丝怜悯。

私企四年后辞职,我用自己几年的积蓄,又跟同学借了点钱,开了家小的便利店,想着这是我连锁便利店的起步,仅仅不到一年时间,由于多方面原因,无奈之下赔钱转让了。

没有办法,生活的压力迫使我又找了家企业。这才意识到,以前的自己是在空中飘着,我看着自己构建的空中楼阁沾沾自喜,又看着它轰然坍塌,一败涂地。

一个普通人,连养好家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何况是取得大的作为,除非自己有异于常人的非凡能力,可惜我不是!


我叫郭自在


分享一下自己。本人95年生,2018年6月本科毕业,在2017年开始复习公考,2017年冬天参加国考,考完在家复习了一个寒假。2018年4月参加省考,结果第五名没进面。2018年5月参加事业编联考,进面笔试第一,8月参加面试,面试成绩82.10分排名第一,终于上岸,11月份入职。

感觉入职到现在以来,很懒散,没有了那份冲劲,奋斗的动力!


执着的小义


3年前刚考上事业编制的时候以为自己是成功了,结果现在回头一看,感觉自己其实很普通,不过总体算是比较稳定的,接触的平台和人脉不一样了,也有时间提升自己能力及文凭,可以做点投资,顺利完婚,目前家庭和睦,可以大胆做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对我来说总体是成功的,相比以前一年回不了几次家,长年的异地恋,我已经很幸运了。编制只是让自己在稳定中成长,并不代表就能混吃等死,这年头做什么工作都不容易,继续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