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校都不让把学生的成绩排名了。你作为家长,你是支持排名,还是不支持排名?

不敢忘记你曾经的模样


作为家长我支持排名。排名可以让孩子在年级和班级里的层次和水平一目了然。如果不排名,家长不知道孩子的实际状况。就像一群人在黑暗中赛跑,只知道方向却不知道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人名次。

排名比成绩更有参考价值。

现在很多地区中考都是重点高中将指标下发到各个初中,在最低控制线的基础上进行校内排名竞争。所以这个时候排名明显比成绩更有参考价值。

每次考完试都有家长跟我说孩子这次分数长了多少或者降了多少。我总是强调:看名次,清分数。这是因为:

试题难度不一样。平时测试的试卷难易程度不同,成绩自然也不同。考试科目不同总分也不一样。初一没有物理,初二没有化学,中考加上体育微机实验。考试的总科目不同,每次考试的分数也就没有可比性。只有名次才是孩子真实实力的体现。名次可以忽略以上两点的不确定性,让家长更真实直观地看到孩子的水平。



学校可以选择排名但不公布。

我们学校一直实行这样的政策,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就将每个孩子的成绩和名次以小纸条的形式分发到各自的家长手里。而儿子学校是以校讯通的形式发到每个家长的手机上,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每个家长都能接受,原因如下:

保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其实不愿意排名的家长是少数,而害怕公布的家长占很大一部分,大多是后进生的家长。觉得公布出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样排名不公布较好地保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满足了家长的知情权。很多家长觉得不排名,心里没底,不知道孩子的实际情况,感觉不知道该怎样下手。所以还得排名,还应该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名次。

应该增强孩子的抗压能力。

孩子在学生阶段,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但将来孩子走向社会以后,不会有谁再考虑他们的自尊心。能力决定一切,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任,并且应该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现在的老师没有惩戒权,不敢打不敢骂不敢管,现在考试不让排名,不许公布。这样的教育真的对我们的孩子是有利吗?导致有些孩子因为几句批评就离家出走,因为一部手机就要跳楼,因为一个发型就弃生命于不顾。

等到将来我们的孩子走向社会,能力不足,心里脆弱,经受不了批评和指责,面对不了失败和落后。那时又有谁来保护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呢?

总结:无论作为老师还是家长,我都主张排名。作为一名将孩子教育和成绩都非常在乎的家长,一定要有知情权。孩子的自尊心固然重要,我们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抗压能力。而不是将孩子们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了一点儿挫折和打击!


轩老师谈教育


作为一个初中生的家长,我个人觉得考试排名利大于弊,我姑娘今年升初二了,在小学的时候不排名次,那时候就感觉孩子们的成绩都不错,也不知道孩子的位置在哪里,但是到了六年级家长们开始给孩子选择学校,各学校开始了考试,忽然就发现即使没有排名,但是考试成绩出来了也给自己默默的大概排了一个名次,我们这边的初中进班有个分班考试,之前都是到小学毕业了去初中学校考试,但是我姑娘这届初中把试卷拿到小学考了,家长孩子甚至很多老师都不知道是分班考试排名,暑假的时候我姑娘一直在发奋,希望到了新的学校有个好的起点,我的孩子全级650人,当时预计在排名在50名左右,当时不知道具体排多少名,全级13个班我们在班上排名第四,这个排名我的孩子很不满意,这个是开学的时候才知道的排名,在小学的时候因为经常参加各个活动,是老师的宠儿,孩子比较重视初中的第一次月考,她心目中的排名是级20名左右,经过一个暑假和一整个9月份的努力第一次月考成绩是级第二名 我和孩子都不敢相信,我一直都觉得孩子的排名应该就在20-30名左右,这个名次让我姑娘更加的发奋学习,孩子那一整个月压力特别大,头上的头皮屑密密麻麻,像小雪花,我姑娘压力一大就有头皮屑,没有办法去除,什么去屑的药用的都不行,今天洗了少了,睡一觉又一个样,果然不是努力就有回报的,虽然很努力很用功,我姑娘期中考试还是考砸了,级排名41名,那次孩子特别的沮丧,整个人再也没有之前那么努力,她老跟我说努力根本没有用,我也看着着急,第三次月考前一个月,她放弃了所有的刷题,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多一题都不写 压力没有那么大了,头皮屑也没有了,第三次月考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居然考了35名,看到了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掉榜(她们学校每次考试年级前50名上榜,前50名就能够上重点高中)她对自己又有信心了,又开始刷题了,但是不给自己压力非要考多少名,但是我知道第二是她心中的一个梗,今年上半年,她一直没有刷新她第二名的记录,但是稳中有进再也没有像去年那样一会高一会低,今年一直都在16-21名左右,期末排名18名,她一直在说超越好难,感觉自己没有进步,但是我跟他说只要保持就是进步,希望我姑娘能够平稳度过初中最关键的初二。


幸福33555916


我83年的,农村孩子。初二第一学期期末学校突然给学生排名次并公布在操场的大黑板上。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实力,年段150几人我99名,顿时觉得自己没面子到极点。就那次后开始认真起来,就为了让自己别那么糗。初二下班学期年段60名,初三上学期40名,中考20名内……然后大学毕业才有了一份好工作一个好老公好家庭!我支持排名!


yaliana


我切身感受来谈谈关于成绩排名的看法。

第一,如果成绩优秀,那么排名只会滋生骄傲情绪。

小学五年级(我们那时只有小学五年级)时,青衫君成绩非常优秀,代表学校去乡里参加比赛,曾级一次得过三个第一,作文第一,语文第一,数学第一。

得到这个名次之后,青衫君开始变得目空一切,骄傲自满,放松了学习。后来县中初中部面向全县选拔优秀学生,青衫君当年以0.5分之差与县中实中部失之交臂。

后来到了初中,学校依然搞排名那一套,但是青衫君吸取了小学时因骄傲而失利于县中的教训,再也不在意名次了。

第二,如果成绩很差,那么排名只会令人失望和沮丧。

还是青衫君小时候的故事。小学三年之前,青衫君那时只知贪玩,成绩很差,每次考试都是倒数后几名。经常受到老师责罚,遭到同学欺侮,于是渐渐就害怕上学了,学会了逃学、旷课,和一般坏孩子天天捉鸡打狗。

幸亏在小学三年时,遇到一位好老师,她诚恳地帮助了我克服许多缺点,这位老师心胸宽广,能够容忍不好成绩孩子犯的错误,在她的帮助下,我的成绩慢慢变好了,成为了班级的优等生。

第三,不排名不公布成绩,老师如何帮助孩子知道成绩变化。

学校不以成绩排名青衫君是赞同的,但是不知会学生和家长,这样做就有些过分了。青衫君做老师之后,也深知每次考试成绩都带有极大的偶然性,所以并不看重每一次成绩,但是会把每一个学生的成绩做一张纵向的电子表,然后把成绩起伏较大的同学找过来谈话,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在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把孩子成绩通过适当的方式告知家长。这样做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能让学生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成绩的变化,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好辅导。

结束语,孩子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也离不开家长的帮助,而分数是衡量是孩子进步与否的参照,如果学校不知会家长孩子成绩,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学校和老师反而会引起家长的种种猜疑和不满。


青衫李探花


第一次看到成绩排名是在1980年,上初二下半学期,当时我从桂林转学到南宁。到学校报到后,老师领着我进教室,坐在最后一排。抬头看见黑板旁边贴着一张全班同学的成绩排名榜,每次段考和期考都要排名张贴。记得我还认真地问过班主任,以我在桂林的成绩能在这榜上排第几?他说二十左右吧!我在桂林可是排第一的。不过,初二上半学期的英语就还没学到。转到南宁后,我只能自学了。可见,南宁的老师看不起我是有道理的。

现在回想起来,这排名榜对我刺激还是蛮大的。从小一直名列前茅的我,怎甘心落后呢?就拿自学英语来说,我经常课后找英语老师,甚至在她说要给差生补课的时候,我要求报名,但她却说我不用报了。大多数老师都会看人,我最后以全校第二考上重点高中。

在我看来,排名榜能让我知己知彼,暗中较劲,使出浑身解数,力争上游。即使到了重点高中,排在中游,也要做到最好的自己,并不觉得伤了多少自尊心。或许是我们那代人抗击能力强些?

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隐私和权利,要求禁止排名无可厚非。只是肯定还会有人像我一样想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实力对比。所以,学校可以出成绩排名,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榜上不写名字即可。


妮呢128


作为家长,在目前我国高考制度还没有改革的情况下。我是支持学校把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名的。有对比才有动力。好的话继续给自己孩子加油!如果不好的话,跟孩子沟通,找出学习不好的原因,立马改正。但作为老师,我觉得小学阶段是没有必要把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的,因为孩子在小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可塑性,排名不能说明什么。但这个学期期末考试完了之后,我碰到这样一位家长,他让我把他孩子的成绩和在班上名次告诉他,然后我说这个学期的考试题目有点难,他孩子成绩不是很高。他说不管分数多少,只要知道孩子在班上的排名。其实作为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管是在小学、初中、高中都是非常注重的。如果赞同我的说法,就点个赞、点关注吧。


村六六


近些年来,全社会为了给孩子减轻学习上的负担,各种各样的方式都在进行逐步的推广,特别是关于孩子成绩是否要排名的争论,一直是热度不减。作为我来说,我是支持排名的。




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排名,不见得就会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有时还可能激发学生的潜力

就拿我来说,以前我上小学的时候,对于学习成绩根本就不上心,每次的期末考试成绩,无论我得多少分都不会影响到我的心情。

可是上了初一之后,我就好像突然觉醒了一样,每次看到成绩单上自己那很差劲的排名,就有一种强烈的内疚感,这也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也正是这样,我才在后来的逆境中能走得出来。



高校录取依旧是看学生成绩及位次的模式没有改变

在高考的录取中,有时候决定你去上哪所大学的一个标准就是看你的全省位次,而不是说你比别人低不了几分,你就可以报考跟他一样的大学。

学生知道自己的排名情况,会更有利于自己的目标建设,找到正确的方法,拉进自己和心仪大学的距离。



不让孩子知道排名的状况,不太现实

现在的考试,老师在讲解试卷的时候,会把学生的试卷发回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知道自己的总成绩,拿着这个分数去和其他的比较一下,就会对自己的排名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我们上高一的时候,学校每周都会举行周考,对学生进行每周的知识测验,不排名。一节课做题,一节课老师讲解试卷,但是考完试,讲完试卷后,学生们就能知道自己的排名情况。

结束语:分数及排名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应该理性并客观的去看待这件事情,而不是凡事都一棍子打死。


行止将将


学校考试学生不排名,是近年来中国教育最“扯蛋“的行为。首先教育界的砖家叫兽,甚至是权威媒体,整天鼓吹美帝国主义的“快乐教育“,减负、减负再减负,是乎要减到老师没事做,才算减了负!一方面老师作为特殊群体,工资待遇与当地公务员持平,一方面上课不认真讲,课后办补习班,捞外快。由于老师上课不认真讲课,学生考试一塌糊涂。我的一个同事,初中三年级平均分数39分,还是全班第三名。这样的成绩能排名明吗?再加上,一部分成绩差的家长虚荣心和没有自知之名,觉得自己孩子考差了,脸上无“光”,就拿什么“伤孩子的自尊心“为由,要求不要排名。这下就好了,有了“民意”,砖家叫兽又利用媒体炒作,这所有的一切,不都是为一掩盖教育退化事实吗?做工计件靠实效,老师教学生、学生学习怎样,不以分数论绩效,拿什么去评判老师、学生是否认了真,努了力呢?如今更荒谬的是在砖家叫兽的鼓吹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还以文件的形式禁止学校考试排名,试问,你们用什么在考核老师,老师的职称又是怎么许定出来的?


用户1311478296841


我做为家长是不支持排名的。学生成绩排名只是单纯地反应了这一阶段这个学生的学业情况,。而学校教育现在提昌的是素质教育,多方面的全面发展。如果单单从学业来看,这个学生学习好。这并不能反应这个学生的整体素质就高。反而让那些学业成.绩较差而其仑方面都较好的高素质同学的内心受到了伤害。其实,我们可以放眼社会,那些学业不好的同学到社会上都有两下子,有相当多的人当上了老板赚了大钱,有些则当上了企业单位的各级小领导也开挣上了高工资。这些人都是社会有用的人才。再来看看那些考上高中的,那些大学生,大部都是平平常常,干不出什么成绩来的。所以,现代教育要的就是素质教育,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特长突出。把我们的学生都培养成各种各样的人才,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为国家的强大建功立业。


魏红喜


我是家长,也是老师,我支持排名!

之所以有家长质疑排名,是因为家长没有正确看待排名的作用,在现有高考制度按成绩录取的前提下,我是支持排名的。

成绩排名的作用:

通过对比来看自己孩子成绩的好坏,如果是全校的考试可以看出自己孩子在班里、学校的成绩排名,如果是市里统一考试可以看出自己孩子在全省的成绩排名。

如果这次考试题比较难,但是排名靠前,说明孩子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同样,如果成绩不错,但是排名比较靠后,那么也是不太好的。

为什么有家长质疑排名,我认为是家长没有正确看待排名

排名是为了看孩子的程度,而不是作为打孩子的理由,况且不少家长在看到孩子成绩排名靠后把孩子打一顿之后不管不问,这样的排名真的没什么用,除了给你一个打孩子的理由。

怎么正确看待排名

正视孩子的排名,找出孩子的薄弱点,知识没有掌握的地方,帮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所以说我是支持成绩排名的,正确看待成绩排名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