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辽宁舰会拆掉12具重型反舰导弹发射器?

大国武器大观


很正常,我们要的是“航空母舰”而不是“重型载机巡洋舰”,拆除这些“不符合当今海军作战环境”的P-700重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可以更好的利用甲板下层空间,扩展机库面积,增加载机量,方便舰载机在机库中停放、维护和操作。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的机库

拆除航母上反舰导弹装置的好处

辽宁号前身“瓦良格”号与俄罗斯现役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为姊妹舰,都是根据同一设计方案建造的,结构上大同小异。只不过“瓦良格”号航母开工时间稍晚,可以使用许多改进型设备,如新式的“法鲁姆”雷达系统、电子战系统以及其他新式装备,导致“瓦良格”号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有超过100处结构细节不同。但是,这些差异对我们本文所说的内容没有影响,因此为了找图方便,本文部分内容以“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照片来举例。

▲俄式航母上的重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

瓦良格号航母上原先安装的P-700重型反舰导弹,威力巨大,但是比较笨重,12具发射装置大量占用了航母甲板的下层空间,使得瓦舰的机库面积只有大约3978平米,进而导致整个航母的载机能力比较孱弱。而我国在对瓦良格进行改造的时候,拆除了这些导弹发射装置,腾出了大量的下层空间,在重新规划下层设备安装空间、优化受力结构以后,可以将机库向舰艏方向延伸。

▲辽宁号航母拆除P-700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后,机库扩展示意

进过改造以后,辽宁号航母的机库面积扩大到4500-5000平米,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航母机库空间过小,舰载机携带操作受限的问题,这也是我国辽宁号航母舰载机数量多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原因之一。

▲当年瓦良格号航母的“万里回家路”

此外,我国对瓦良格号航母进行改造的经验,也对俄罗斯产生了影响。作为俄海军现役唯一的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在2018年4月开始进行改装升级,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魔改”。其改造内容包括“更换增压锅炉等动力系统设备、安装新型防空导弹系统、换装舰载机自动着舰辅助系统、拆除P-700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修复甲板跑道/涂装舰体/维护机电设备等保养翻新工作”。

▲正在改装中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

纵观美欧各国航空母舰的使用方法以及俄罗斯的跟进学习,我们拆除辽宁舰上的反舰导弹发射装置是符合航母发展潮流的。总体来说,苏联当年在航母上装反舰导弹和后来我们拆除这些装置,各有各的道理,这些行为是受到时代局限、技术能力、海军思想等综合因素总体作用的。

思想决定行为

▲瓦良格号航母(辽宁号前身)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苏联当年为何将好好的航母硬是发展成“重型载机巡洋舰”呢?我想还是与俄国的军事思想有很大关系。虽然自彼得大帝时代起沙俄就开始发展海军之路,但是直到苏联解体其仍然是一个事实上的“陆权国家”,这其中的原因极为复杂,包括历史传统、自然条件、地缘环境、政治形式、经济技术、军种斗争等诸多因素。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的舰载机

抛开国力不说,苏/俄典型的陆权属性在当年“日俄战争”时的“对马海战”就表现的淋漓尽致,后来整个二战期间苏联海军的表现和作用乏善可陈。所谓“走向远洋”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是苏/俄海军心中的一个梦想,这一点我们作为同样“陆权属性”浓厚的国家也曾感同身受。1959年,苏联海军首次进入地中海进行象征意义上的远航,就这样子依然让海军士兵们欢欣鼓舞“自对马海战以来,俄国的海上力量已经蛰伏太久了;自叶卡捷琳娜二世以来,苏联海军终于重新进入地中海”。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发射P-700远程重型反舰导弹

但是,陆权属性加上当时苏联领导层的态度,仍然让苏联走上了“导弹化小型水面舰艇、重核武器、重潜艇”的道路,即使是几经妥协的苏联“常规航母最后的扛鼎之作”1143.5型,也依然逃不开“重型载机巡洋舰”的命运,这里“重的是巡洋舰、轻的是航母舰载机”,航母也仅仅是反舰导弹饱和攻击和舰载防空的一环,舰载机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的辅助道具而已。所以说,海军思想与海军装备比起来更为重要,毕竟“好看的皮囊不如有趣的灵魂”不是?直到苏联解体前夕,戈尔什科夫任职后期,戈氏写出了《国家的海上威力》一书,才让这个有着百年海军历史的国家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海军学说,突破了苏联的海军指导思想和理论研究,“建设均衡舰队、提高海军多用途作战能力、能在核战争、常规对峙和局部战争中完成各种任务,放弃单一核作战目的”的整体海军发展思路才逐渐明晰起来。因此,戈尔什科夫也被西方海军界推崇备至,与《海权论》的作者阿尔弗雷德·马汉齐名,冠以“红色马汉”的称谓,只是戈尔什科夫元帅的规划随着苏联解体而烟消云散,“均衡舰队”的思想再也没有实现的条件。

▲发射升空的P-700反舰导弹

我国海军虽然起步晚,但是“前有苏联海军的前车之鉴,后有美国海军发展参照”,对于自己的海军规划和发展有着比较清楚认识,对于航母用来做什么,怎么用也有着深入的调研和理解。因此,第一艘航母的改造都是按照我们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的,这可能也算是一种“后发优势”吧。


装备空间


辽宁舰前身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制造的1143.5重型海上作战平台项目,与西方的航空母舰不一样,原苏联海军的航母事实上是重型载舰巡洋舰,可脱离护航舰艇掩护,独立遂行海上各种作战任务。

舰上除了配备垂直起降的雅克141舰载战斗机、反潜直升机、搜索警戒直升机以外,还有大量的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反潜鱼雷、反潜火箭、大口舰舰炮、小口径近防炮等各类武器装备,具备强大的防空制海反潜以及对陆上目标攻击的能力。

国内引进尚未完工的瓦良格号,纯碎是为了改造成航空母舰,因为国内无法研制和获得垂直起降的舰载战斗机,蒸汽弹射包括电磁弹射技术又未曾掌握,所以只能将此舰改造成滑跃起飞的航母。

瓦良格号在舰艏的飞行甲板下方装有1座12单元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内置12枚最大射程可达550公里专门用来反航母的花岗岩反舰导弹。

尽管花岗岩反舰导弹威力巨大,仅需一发就能使航母失去战斗力,但此弹位于舰载机起飞的跑道线上,发射反舰导弹时,舰载机起飞作业必须临时中断。

但国内在改造时,却拆掉了威力巨大的花刚岩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原因其实很简单,国内海军不似前苏联海军将航母当作重型载机巡洋舰来使用,强调单舰的反舰防空反潜作战能力,而是与西方海军一样,非常重视航母舰载机的战斗力,至于反舰防空反潜,那是护航舰艇和舰载机的作战任务,而不是航母的使命。

毕竟12单元的花刚岩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占据了巨大的飞行甲板,战时不利舰载战斗机的起降作业,甚至贻误战机,对强调舰载机攻击能力的当下,发射反舰导弹时,必须停止舰载机的作业,是无法令国内海军接受的。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均下载网络,对本文有不同意见,欢迎参与讨论。



国平军史


“辽宁号”航母的前身是苏联时期建造的“瓦良格号”航母,而按照苏联海军的定位,“瓦良格号”航母属于“载机巡洋舰”,不仅要能搭载舰载机,还要具备攻击和防御能力!

如下图所示,最初的“瓦良格号”航母在舰艏中部甲板下布置了12具导弹发射筒,可以装填12枚P-700“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花岗岩”反舰导弹最大射程550公里(常规战斗部)、625公里(核弹头),单枚导弹重达7.5吨,可以携带750千克半穿甲高爆战斗部或50万吨TNT当量的核战斗部,被当做对抗美国的利器,据说2-3枚就可以击沉一艘8-10万吨的航母。

除了12具“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筒之外,“瓦良格号”航母的甲板“四个角”还布置的了SA-N-9“克里诺克“防空导弹系统,可拦截10~6000米高、距离1500~12000米的反舰导弹或者战机!

后来,我国在建成68%的“瓦良格号”航母续建并改造为如今的“辽宁号”航母的时候,拆除了12具P-700“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的发射筒和四周的SA-N-9“克里诺克”防空导弹系统!主要是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瓦良格号”航母是从乌克兰买的,本来俄罗斯就极力反对,更不可能会再把“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这样的“家底”卖给我们,而且当时国内也没有性能以及尺寸与之相匹配的反舰导弹,所以留着这12具导弹发射筒也没用,干脆直接拆了算了!

第二、理念不同,我国建造航母的目的是为了组建航母战斗群,而非苏联时期的“载机巡洋舰”,在要求上航母本身没必要具备发射远程反舰导弹的能力,发射反舰导弹任务一般都是交给驱逐舰、舰载机和潜艇了,歼-15携带反舰导弹出海打击半径怎么也得有1000公里,要什么500公里的“花岗岩”!

第三、方便舰载机起飞,原本的12具“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筒正好在航母甲板的起飞区,不管是战时开关发射筒盖还是平时都会影响到舰载机的起飞,所以还是拆了为好!

在“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筒拆除之后,似乎也并没有打通机库,因为涉及结构问题并不能直接连通机库,而SA-N-9“克里诺克”防空导弹系统占据的空间则直接“磨平”用于停放舰载机了,能多停放一两架吧!


天下布武


中国现在有两艘航母,一艘是从乌克兰买来的辽宁舰,另一艘国产航母还在建,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强的航母就是美俄航母,对于中国航母来说,到底是要学习美航母还是俄航母呢?两者差距很大,最近,辽宁舰大修就给出了答案。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辽宁号航母接受大修大改,不但对舰桥舰岛进行了“切割整容”,而且还对辽宁舰上的火力部署做了大规模的清除,268个导弹位全部都被造船厂的工人们拆掉了,例如甲板上的12枚“花岗岩”SS-N-19反舰导弹,甲板外侧的SA-N-9垂发系统,这两个导弹部署位置就已经能装弹192枚。

对此俄罗斯专家表示不解,称这样做会削弱辽宁舰的反舰和防空能力,让6万吨的航母变成活靶子。

不得不说毛子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世纪的大炮巨舰的时代,认为航母+超音速反舰导弹就天下无敌了,如若保留“花岗岩”导弹系统,全部舰首都被占据,装载战机的数量就少之又少了。

例如美国的一艘航母上有82架,甚至一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规范载机大约为90架,但是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简称库舰)上仅仅只装41架舰载机,而现代化海战是以夺取制空权为主要目标,航母主要的进攻手段就是舰载机,导弹必须得为舰载机让位。

不过也不怪俄罗斯思维老旧,其航母设计也是考虑到其国情,毛子从太平洋的海参崴出门,当面就会撞上日本海上自卫队和美国第七舰队,甚至还包括韩国海军菜。从波罗的海出门也很悲催,沿路一堆虎视眈眈的北约国家,黑海舰队不谈,被关在澡盆里的舰队,所以毛子的航母一出门就得自备战斗机,这也是有如此多导弹位的原因。

拆了导弹之后,辽宁舰载机对比库舰也不会减少,装载20至30架歼15,外加十几架各类保障飞机没有问题,但离美航母还是有段距离。


金十数据数鸽


中国在军事武器前期装备上,参考了很多苏联的设计。包括我国的辽宁号前身就是苏联的瓦良格号航母。他也参考了苏联的载机巡洋舰的配置。而苏联的航母配置,优点在于具有很大的攻击性和防御率。而缺点也在于它的舰载机过多,有时候会影响机动性。

俄罗斯在前段时间,调整了他们对舰载机的设计理念。拆除了甲板上的花岗岩反舰导弹。其实早在辽宁舰参考苏联的航母设计时,就已经发现了这个弊端。早早将12具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器全部拆除。摒弃了苏联一贯的重型巡洋舰设计方案。

苏联对花岗岩反舰导弹的设计,虽然有很大的威力。但是非常笨重,而且占用了很大一部分航母的甲板空间。在实战过程当中,中国考虑需要有机动性更强的反舰导弹。所以进行了改造。在以前反导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花岗岩可以说是非常有优势的设计,但是现在随着反导系统的跟进,这种重型巡洋舰的优势就已经不复存在了。面对这种情况,中国设计出了,体型更为轻便,机动性更强的鹰击反舰导弹。

它的弹头含半穿甲高爆炸药两百多斤,射程达到500公里,速度为1.5马赫。占用甲板的空间非常小,中国的这些设计改造也给了俄罗斯参考。曾经在中国海军不发达的时候,我们在借助他们的理念,而新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设计方案。


军事观察员东旭


“辽宁号”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其前身是苏联时期设计、建造的“瓦良格号”航母,确切的说是载机巡洋舰,因此,不仅具有搭载舰载机的功能,自身还具有很强的反舰、防空、反潜能力,在飞行甲板前部装备有12具P-700“花岗岩”远程反舰导弹。但直到苏联解体“瓦良格号”都只完成了60%左右都建造量,虽然留有装备“花岗岩”导弹的空间,但其实并没有真正装备过,因此,实际上“辽宁号”并没有安装过“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器,就谈不上拆除了。


苏联建造了“辽宁号”的船体,但我们赋予了它灵活的“头脑”和强健的“肌肉”!
苏联“基辅级”直升机航母,庞大的反舰导弹是那个时期的特有标志

P-700“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体型硕大、威力惊人,其发射重量超过7吨,射程超过500公里,而且具有集群导引、攻击功能,也就是执行攻击时一枚高弹道的“花岗岩”导弹可以边搜索边指引其他处于低轨道飞行的导弹共同攻击,是苏联时期用于打击美国航母战斗群的利器,在“基洛夫级”巡洋舰、“奥斯卡级”核潜艇上等大型舰艇上均装备了该型导弹,享有“航母杀手”的雅号。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上的“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装置

“辽宁号”与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是“孪生兄弟”,但是“辽宁号”上的主要武器装备均为我国自主生产,与“库兹涅佐夫号”存在明显差异,最大的区别就是“辽宁号”上不再装备反舰导弹。至于原因“威呐”认为主要包括以下2点:
“库兹涅佐夫号”(右)与尚未完工的“瓦良格号”

1)强化“辽宁号”的航母属性及功能:我国引进“瓦良格号”的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消化吸收航母设计、建造技术,建立自己的航母能力。因此,充分发挥航母功能是改装“瓦良格号”的基本出发点。而如果要保留反舰导弹、远程防空导弹等,那肯定要设置与之相关的雷达、操控系统,占用舰上空间及能源分配,对于舰载机的使用和指挥来说都会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在战时也会对航母安全带来额外风险,除俄罗斯外也没有任何国家会在航母上装备重型反舰导弹。


甲板整洁的“辽宁号”航母
“辽宁号”与“山东号”航母
结构对比,“山东号”更进一步

2)国内并没有与P700相近的反舰导弹:我国的“鹰击”系列反舰导弹虽然家族庞大、功能齐全,但是并没有与P700类似的重型反舰导弹,而且由于设计年代久远,虽然P700反舰能力强大,但是体型庞大、技术相对落后,已经逐渐不适应现代海上对抗的需求,也没有必要去进口或者单独研发一款与之类似的反舰导弹。因此,“瓦良格号”上预留的P700反舰导弹发射装置的空间被改造为了其他功能舱室。

静静躺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甲板下的“花岗岩”导弹
“库兹涅佐夫号”上还装备有SS-N-9中远程防空导弹

“辽宁号”航母的改造从2002年启动,历经10年时间于2012年正式加入海军序列,经过6年多的磨合、训练,已经具备初步作战能力,而首艘国产航母“山东号”也已建成并完成了4次海试、服役在即,第二艘国产航母在船台稳步建造,这一兴旺局面的形成都离不开“辽宁号”的改造及消化吸收,而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将会拥有自己的的大型核动力航母!


在船厂“偶遇”的“辽宁号”和“山东号”航母
国产大型核动力航母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威呐解析


中国的航母发展并不想走苏俄的路子,所以强大的重型反舰导弹对中国的航空母舰发展来说并没有什么用。而且P-700反舰导弹中国又买不到,拆不拆的最后都是空着没用。还不如索废弃掉摸索一下属于我们的航母设计和发展思路。下图为“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发射P-700反舰导弹。

苏联在航空母舰的发展上和别的国家不太一样,他们喜欢在这些航空母舰布置大量的进攻和自卫性武器,所以人们更喜欢称他们为“载机巡洋舰”。苏联这种航母发展思路源于他的核战略,苏联人海军战略很简单:把我们的核弹头送到美国,不让美国的核弹头进入我家。所以苏联海军的核心其实是弹道导弹核潜艇而不是航空母舰,一切其他舰艇都是围绕着弹道导弹核潜艇和反潜而来的。包括苏联发展的第一代航空母舰“莫斯科”级实际上就是一艘“反潜机母舰”,可携带14架卡-25反潜直升机。

而之后发展的“基辅”级更是丧心病狂,除了可以携带19架卡-25/27反潜直升机之外,还增加了P-500“玄武岩”反舰导弹和“海量”的舰空导弹。“基辅”级表面是一艘航空母舰,但是他可以不依赖任何护航舰艇单独承担作战任务,P-500可以远程对美国航母造成威胁,保障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安全。

到了“库兹涅佐夫”级航母还是这种利用自身武器作战的思想,只是他更高级一些,可以携带固定翼舰载战斗机。所以舰艏仍然安装了12具P-700反舰导弹发射装置,旨在具备远距离利用自身导弹打击美国航母战斗群的目的。所以到了“库兹涅佐夫”级仍然还是“载机巡洋舰”而已。

然而我们想要的并不是苏联这种与众不同的思想,中国希望走美国的路子,将航空母舰及其舰载机作为舰队的核心力量。而航空母舰自身只是作为舰载机的平台,由舰载机携带精确制导武器执行各类任务,这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航空母舰发展的主流,早在二战期间就已经验证了这种思路。所以其实从中国对航空母舰发展的自身想法来看,这12座P-700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就不可能保留下来。

而且P-700反舰导弹中国当时也搞不到,或者说搞到也会需要及其大的代价。P-700绰号“花岗岩”,是一种重型反舰导弹,战斗部装药达到750公斤,末端攻击速度达到3倍音速,拥有500公里的最大射程,即便是万吨级战舰一旦被命中很大概率受到重创。P-700作为苏俄的“杀手锏”机密程度是相当高的,直到“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打捞时才露出他的真面容。所以即便中国有需要,俄方也不一定会把这种导弹卖给中国。即便买也是要把导弹、火控、雷达等配套设备都买过来才能使用,这中间俄方肯定会有很多条件也会化很多钱,算起来并不合算。

所以说,这12具反舰导弹无论如何都不会保留,这么大的体积势必会占领不少空间,拆掉或废弃也是对将来中国航母摸索的一个帮助。不然这些导弹总是会干扰未来航空母舰的设计思想。


雏菊西瓜Peterpan


这个首先必须知道,什么叫海上作战?什么叫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对抗?第一,冷战时候都是核对抗,导弹能不重要么?第二,海上作战首先要适应环境!"辽宁"号,最初就是苏联设计的航母,苏联面对的是啥环境?没有答案说清楚。本人写的书里,有最详细介绍,在下方第二图。



苏联的航母,他自己叫载机巡洋舰—— тяжелый авианесущий крейсер,他首先必须要适应苏联环境。苏联/俄罗斯地处北方,那边海区环境特别恶劣。巴伦支海、日本海北部、鄂霍茨克海、白令海,经常冰封,挪威海等,即使有暖流也会有浮冰漂过,类似"泰坦尼克"号撞冰山的悲剧,可谓经常发生!而且,所有海区经常有风暴。这种情况下,水面舰和飞机,根本都不适用。在天气较寒冷的季节,水面舰只有走破冰出来的狭窄航道,才能慢慢"爬出来"。所以,苏联只能一方面多造核潜艇,一方面让水面舰成为"万金油",什么都会才好,这样只要少数几艘水面舰,就能组成一个舰队。只有这样,才有可操作性!美国那种十几艘船一个航母编队,在苏联北方海区,是没法行动的!这也就有了,"战斗民族"带重型反舰导弹的"四不像"航母。下面是更典型的"四不像"航母——1143.4"巴库"号前甲板П-500导弹阵。再下面图,是北方冰海的日常——冰封!




他造的1143.5""库兹涅佐夫",和1143.6"瓦良格"号。是同级,后者也就是后来我们的"辽宁"号,都是全通大甲板航母。但是都携带12枚,П-700超音速远程反舰导弹,其中4枚是核弹头。这些航母的固定翼舰载机,一般只遂行防空、侦察任务,就不指望他们去打航母,不指望他们去干重要任务!苏联这些航母,真打起来,只能在北方冰海活动,天气好时,有自己岸基飞机保护,还有俄国的"冬将军"——极为恶劣的天气保护。在恶劣天气中,飞机飞不了。堪用的反航母手段,只有导弹,反正美国航母敢在这个时候来,飞机也是没用的。



战斗民族航母上飞机很少,出动率也有限,但是只解决防空和侦察问题,那就够了!航母主要掩护核潜艇和导弹巡洋舰,在冰海上展开。苏联航母的威力,也就是12发П-700导弹,其中装4发核弹头。起作用的也就那4发核弹头,其他导弹都是配合的!这种威力打航母也够了。这就是苏联航母的套路!但是这是苏联时代的事。很快苏联解体,俄罗斯没钱了,在90年代末,把战役战术核弹头,从水面舰上全撤了。他根本丧失了,苏联时期反航母的能力。自然,他也不会把核弹头卖给我国,核弹头不能卖。那导弹发射装置,甚至导弹也没用了,我们当然要拆掉啊!



我们的辽宁号,战斗力是不完备,但是毕竟刚刚起步,慢慢摸索即可。我们跟苏联不一样,跟俄罗斯不一样,跟美国也不一样,关键是要探索一条,适应自己的航母之路。


军事作家陈曦


不拆留着干嘛?这玩意是用来发射P-700“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的,而我们又没有花岗岩这种重型反舰导弹,想买又肯定是买不到的,所以,辽宁舰上那12单元的重型反舰导弹发射器就是鸡肋一般的存在,留着还霸占位置,不如拆掉好,说不定剩下的空间还能装点其他有用的东西上去呢!


在航母上装进攻性武器是苏联人的做法,通常都只有毛子才会这样做,比如今天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面也同样加装了一座12单元的导弹发射器,用来发射“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的,但是真正把航母玩出花来的航母大国美国,人家的航母上是没有进攻性武器的,有的仅仅是一些防空导弹,比如“海麻雀”和“海拉姆”这些,为航母提供自身的点防御就行了,配合近身的护卫舰,加强近距离的点防御能力,基本上能保证航母的安全,毕竟更外层还有纵深防御和区域防御这两层保护伞!

也就是说,今天的航母发展路子还是要以舰载机主,舰载机就是航母的主要攻击手段,配合护航编队的时已经完全能够保证航母打击群的战力最大化,前苏联这种在航母上加装反舰导弹的行为在冷战时期就是异端,因为当时的苏联领导人一直都不看好航母的发展,他们看中的仅仅是核武器,因为在他们眼里,航母打击群在核弹面前就是纸老虎,所以,即使后面自己也开始玩航母了,也不忘给航母装上反舰、反潜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说前苏联的航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而是“载机巡洋舰”的原因!

因此,我们的航母发展策略其实跟苏联本就不是一类,没必要在航母上装乱七八糟的东西,摸着鹰酱过河才是硬道理,虽然像P-700“花岗岩”这样的重型反舰导弹射程超过了500公里,可是对于一个进入战斗形态的航母打击群来说,铺展开后最外层的纵深防御区就在500公里以外了,主要由各种舰载机以及外围的核潜艇、驱逐舰等构成,只要舰载机以及护航编队实力够硬,那么对方的的舰艇编队基本上不可能进入距离航母500公里的范围内,你给航母装上重型反舰导弹的意义不大,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的舰载机以及护航编队实力提上去!


哨兵ZH


这还真不是我们拆的,只不过是封闭了而已。

辽宁号的图片太多了吧,W君这边就不放了,放点原汁原味的。

要说真心话,W君其实还很喜欢库兹涅佐夫元帅级的设计的。

毕竟,这12具反舰导弹的发射装置在航母上并不占太大地方。


中国当年实际上也向了发出邀约希望购买P-700反舰导弹,但是这笔买卖最终没有谈成。所以辽宁舰上的那12个导弹发射井是空的,而且也没有希望继续装弹就给封闭了。


那么我们回头看看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母上的发射井吧——眼馋一下。

这是库兹涅佐夫元帅号的平两视图,在滑跃甲板中段,我们能看到一堆黑色的小方块,这个位置就是导弹发射井了。本身并没有占航母太大的空间。

在库兹涅佐夫元帅级别之前的苏联航母叫基辅级,采用直通甲板设计,现在通常的滑跃甲板位置就是巡洋舰的配置,装有8个导弹发射器和舰炮防空导弹等一系列的巡洋舰武器。所以基辅级航母的最恰当的称呼叫做载机巡洋舰。 但其载机雅克38由于需要垂直起降因此腿短的可怜,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于是在库兹涅佐夫元帅级上就改用了倾斜甲板布局和滑跃式起飞的方式。


但毛子总是有火力缺乏恐惧症的。于是就将水平安放的导弹发射器改成了垂直发射了,将发射井放在了滑跃甲板中段。

发射井打开就是上图的样子。唯一的不足(而且就是这么一点点不足)就是发射导弹期间会影响飞机起飞。


库兹涅佐夫元帅号发射P700导弹的样子。这12枚导弹一般的情况下是需要齐射的,会形成一个导弹群向敌方的航母战斗群飞去。在集群控制下分别攻击航母和其周围游弋的其他大型军舰。每枚导弹携带750公斤重的战斗部,基本上对航母就是一发重伤。更何况是12枚齐射呢。


6.8吨一枚的P-700,多帅啊!


最新的消息是俄罗斯起初要对自己的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进行改进,也计划封闭垂直导弹发射井,但后来思来想去的,直接给发射井进行了升级,使之可以发射更先进的红石和俱乐部两种反舰导弹。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连导弹一起买来,所以只好封闭了。一声“可惜”难解眼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