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六不总督”叶名琛,被俘印度免费展览,绝食死于印度

根据清史稿列传记载,叶名琛,字昆臣,湖北汉阳人。道光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土,授编修。

十八年,出为陕西兴安知府。历山西雁平道、江西盐道、云南按察使,湖南、甘肃、广东布政使。

二十八年,擢广东巡抚。二十九年,英人欲践入城之约,名琛偕总督徐广缙坚执勿许,联合民团,严为戒备。

华商自停贸易以制之,英人始寝前议。论功,封一等男爵,赐花翎。三十年,平英德土匪,被优叙。咸丰元年,歼罗镜会匪吴三,加太子少保。

咸丰六年九月十日,“亚罗号事件”爆发,由于叶名琛处置不当,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这年10月,英军攻陷广州城,但由于兵力少,不久后英国人便退出了广州城。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当时的咸丰皇帝和其他官员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带来的耻辱而将战争失败的责任一咕脑地都推给了叶名琛,并把叶名琛讥为“不战、不和、不守、不走、不降、不死”的“六不”总督,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全在叶名琛的主观失误

一,不战:叶名琛不是不想战,是无兵可战。1851年太平天国民乱迅速崛起,清政府四处调兵围堵,广东的清兵基本被调往江浙镇压太平天国去了。

两广总督府所在的广州城里,只剩了1万五千兵。英法侵略军五千六百人,但是当时侵略者主要使用军舰上的火炮射击。

就算清兵想跟英军肉搏,以命换命,也是攻击不到人家的。二,不和:这得明确“和”的内容是什么。当时是没有双方平等的和平,所谓的和不过是城下之盟的和平,这是无法接受的

三,不守:不守的原因不是放弃,而是因为兵力悬赏而守不住的意思。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军力差距

四,不走:叶名琛身为两广总督,他不敢走。因为,清政府对于地方官员管理很严,地方官守土有责。

大清律规定,凡遇战事,地方官不可以离开自己管理的地域,逃走必被处死。战死还好,逃走处死会身败名裂

五,不降:和不走的原因很相似,当时的叶名琛也是有忠君思想和民族气节的。

六,不死:叶名琛不是不想以身殉国,他只是以为英军会把他带到英国国王那里。

叶名琛跟仆人表白:“我之所以不死而来者,当时闻夷人欲送我到英国。闻其国 王素称明理,意欲得见该国王,当面理论,既经和好,何以无端起衅?究竟孰是孰非?以翼折服其心,而存国家体制。彼时此身已置之度外,原欲始终其事。

对叶名琛的“ 六不” 定论, 成为一种普遍的观念,如此则无法能够全面再审视这位悲剧人物。

据学者考察,叶名琛当时能够动用的兵力非常有限,因为南方的绝大部分兵力都被抽调到镇压太平天国的前线去了,英军是趁虚而入,动用民团是不得已的办法。在有限的条件下,叶名琛是战了的,只是战而不胜。

同时,他拒绝讲和,也无可厚非;如果讲和,无异于投降。因此,他没有和,也没有降,也没有逃跑,一味死顶,则是事实。但是,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多的办法。

只是他的扶乩求仙,实在是愚昧之极。叶名琛有着很多的无奈,但何尝不是帝国的无奈呢。叶名琛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形象近乎反面。

“粤人憾其误国,为之语曰:“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负;古之所无,今之罕有。

”史书中的这种评价,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昏聩的咸丰皇帝的个人态度,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分水岭,咸丰帝对叶名琛的评价陡转一百八十度。

在新中国建立后,出于政治宣传的目的,叶名琛形象又被刻意丑化歪曲,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 清史稿记载,广州陷落。

当时英法联军要求叶名琛48小时内投降,但是叶名琛毫无反应,既不抵抗,也不议和,更没有逃跑。当年十一月,叶名琛被英法联军俘虏,随即押往停泊在香港的军舰“无畏号”上。

“叶名琛来到印度加尔各答之后,英国人逼迫叶名琛身着朝服,脚穿朝靴,头戴三眼花翎红缨帽,坐在玻璃房中像动物一样被人参观。

玻璃房外挂有一个牌子,上面赫然写道:清国公爵,被俘虏至此,大家可以免费参观。

士可杀不可辱啊,叶名琛在吃完从家中携带的食物之后,于1859年不食异乡粟米绝食而亡,死于印度加尔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