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经常听到互联网裁员,可为什么招人还是那么难招呢?被裁的人都去哪了?

兔子HR


互联网从业人员结合身边的情况,我来回答这一个问题。

经常听到互联网公司裁员,可是招人还是那么难招,裁员的人都去哪儿了?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分这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裁员的公司裁掉的那些人,不一定都进了那些想招聘人的公司。

裁员的人里面也有能力强的,也有能力弱的。能力强的人,去了更加好的公司。

能力弱的人,要么返乡创业或者是换一个行业发展,要么就勉强在一家比较弱的公司待着。

曾经有两个前同事,因为公司的发展前景不好,这两个人被裁员,后来这两个人去了北上广一线城市发展,一个去了360,另外一个去了腾讯。

所以对于那些比较弱的公司来说,这两个被裁员的人都不会选择他们的公司。

其次,那些喊招聘不到人的公司,并不是招不到人,而是愿意来他们公司的人他们看不上。所以就觉得,怎么都找不到合适的人,能力那么差,还想要那么多钱,怎么可能?

所以这件事情就是一个互相看对眼的过程,你看不上我,我看不上你。那当然是找工作的人找不到工作,招聘的人招聘不到合适的人。


木鱼说职场


先来说下互联网行业裁员潮的背景:

互联网行业,这几年因为企业融资越来越困难,互联网流量越来越贵,AI科技的发展,一些低端的从业人员首先被裁员,不管是京东、阿里、网易这样的大公司,还是些小创业公司,基本从2016年开始,都在裁员。

小公司可能是开下去了,项目部门整体解散。

大公司往往是裁掉一些不挣钱的部门,以及优化掉大量没有性价比的员工。

裁员是很多大公司转亏为盈的法宝,参考京东在2018年裁员10%,2019年宣布首次盈利。

互联网行业招人难,这是个伪命题

互联网行业的招聘需求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就拿我熟悉的新媒体运营来说,2015年的公众号、微博运营很吃香,当时找一个有经验的新媒体运营是很难的,因为这是个新鲜事物,稀缺着呢。

但是这个岗位在2017年却明显过剩了,很多公司都不愿再招。

自从2018年抖音火了以后,抖音运营又成了一个香饽饽岗位,但是企业仍然招人难。

假设企业在2018年裁掉一个只会微博、微信的新媒体运营,这时候企业真正需要的是抖音短视频运营人才,那么你说招人难不难?一大堆简历收上来,发现有抖音作品的没几个。。

未来互联网行业的招聘,某些稀缺职位肯定是招人难的,比如互联网行业的营销人才,流量获取人才等等。过去急缺的人才,在未来可能又烂大街,面临被裁员和失业的风险,比如2015年的O2O人才。

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高端的岗位和紧缺的岗位一直都很难招。

被裁的人要么转型,要么等死

被裁员怎么办?

被裁员,首先对一个人心理上是一种打击。

但是这时候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抓紧时间学习。

切忌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忙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

被裁员的这段时间,可以看看书,写写文章,输出下这段时间的工作心得。

找到自己身上的薄弱点和可以扩大的优势。

先别忙着工作,赶紧给自己找定位,找转型的机会。

在未来,其实很多有实力的人没必要去给公司打工,只要能够找到愿意为自己的产品买单的人,照样活得很滋润。

自由职业、给自己打工是未来大趋势。

不信你看,这几年的滴滴司机、抖音网红、外卖送餐员、自媒体人、自由摄影师,哪个人是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给老板打工的?

他们很多人不打工,反而挣到了很多钱。

选择打工一定程度上就是把命运交给了老板,而自由职业是把命运完全交给自己。

作为工作5年后的职场人,前两年我还会死心塌地给老板卖命,现在我已经学会了投资自己,学会找点副业。

世上发财的路有千万条,打工基本是死路一条。

建议所有被裁员的人深思。

我是江少,资深互联网运营。喜欢我的观点,麻烦点个赞,谢谢啦。

江少


裁的人,基本上都是不是,五十岁左右的人了吧。新招聘员工的,较他下大力他也够累的了,较他干电脑方面的工作吧,在这个年龄段的人吗,基本上多数都玩不了。去干建筑吧更不合使,有地的种种地,没有地的,能做点小买卖的,就做点小买卖。儿女有孩子的就看孩子吧。如果有高技术的人员,和有高手义的人员,也裁不着这样的人吧。这些人吧基本上就是,九十年代左右,招上来的人吧,高中生基本上都没有,多数是高小毕业生,和初中毕生的文评吧了,因学文低裁一部分,因身体关系裁一部分,因技术低落一点的裁一部分。以下子就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啦。他该干的也不干啦。我说的对不对。请你看看,大家朋友们,怎么评论的吧,谢谢。,,,


长青93408428045


我也经常听到,但也确实没看到招聘市场上非常活跃。我也想知道。


我猜测是用人单位太多,基本一出来就被抢了。现在互联网企业多如牛毛,传统企业也在搞互联网化,有经验的人都不难找工作,就是看被裁的愿不愿意去而已。不过被裁的一般都是绩效确实不符合要求的,能力不到位,确实该匹配到其他互联网企业去。少部分非工作能力被裁员的,大多都是自己创业了,有些就转型做其他。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觉得用人单位自己也要反思。有些jd开的要求太高,但是待遇又给不了。也有些特殊条件限制,比如公司位置在很偏远的地方(环境不高大上,交通也不方便,让人觉得公司没实力),或者公司的业务“非主流”让互联网的人觉得没意思(特别是传统行业的B端,我看到就有机械工程类的B端平台招人,又或者是做一些珠宝玉器的平台,也有一些比较冷门但其实也赚钱的如知识产权类的),应聘的人也会看项目去挑选。


不过归纳起来,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提到的:要求高,但钱给得少。


三十很惑


未来是科技时代。说到科技这个词的含金量就不是一般的草鸡大学毕业了就能混口饭的时代了。精益求精这是社会发展必经的淘汰制现在的大学一千个人里面有一半都是混日子混学历毕业了在社会上混个工作美其名曰是个大学生实则狗屁不是


cAd阿德


有关系的自己找到工作了,没关系上网自己投简历的,这些人的简历全都被招聘的机构分层控制啦,你不给招聘网站付费,你就看不到。。对于求职者来说,不给网站交钱就看不到好的公司,现在的各种垂直招聘都是这种模式,可恶至极!!无耻!!


布梵修行者


这个其实并不矛盾,只能说是,裁员的时候市场上人才总量增加,但总量并不代表质量,高质量人选永远是稀缺的,企业招聘难度大永远是中高端岗位难度大。

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高端人才的稀缺性:任何时候,企业都会尽力保住核心员工,这就导致市场上核心高质量人选还是比较少的。而被裁员的大部分都是要被淘汰的。

2.企业用人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到企业面试堪比“恋爱相亲”,不是你能力达到了就马上要你了,软性要求不少。

3.高端人才选择机会多:往往一个岗位面试几十个人定一个是常事,发了offer人选还不一定来,说不定被其他企业翘了,人选接了其他offer,这样一来二去,拖两三个月是常见的事。



职涯有乐


互联网裁员用另一个说法叫做人员结构调整优化,被优化的绝不会是高端或者优秀的人才,企业为了降低人力成本,会选择裁掉一部分员工,举例比如他们的人数是50人,薪资综合是100w,那么企业招聘的人数会在30人左右,薪资综合会在80w,但是这30个人是能够干50个人的活的,这样每个人的薪资提高了,企业的总成本是降低的。

另外,程序员这个职业比较特殊,工作效率不是简单的累加,比如两个应届生需要一起做2天的活,一个3年的程序员不是需要1天,可能大半天就可以了,因为少了沟通成本。所以人员的减少不会降低效率,可能还会提高,成本又减少,薪资还提高,企业当然会选择这条路。

所以无论外界环境如何,作为一个程序员,都不要做最基础的事,只盲目出卖自己的时间干活,要提高自己能力和效率,只有这样到哪里都不会被裁员,都能找到合适满意的工作。


掌握自己的节奏


都是放屁, 招人难? 都是你们自己设的条条框框。 我组了两个组都是不到一个月满员,怎么难了


用户263521714453


1. 首先你想招的人一定是优秀的人,优秀的人本来就不多,优秀但又被裁或者待业的情况就更少;

2. 虽然裁员的企业在增多,但求职者对薪资的期望并没有明显降低,相反往往期望还有所提高;

现实情况就是:企业挣钱变得艰难了,企业招人要求更高了,牛逼的求职者人并没有大幅增多,求职者对薪资的期望并没有减少。

所以企业感觉招人还是不好招,就跟找对象一样,要求不降低是很难快速找到对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