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原子弹轰炸后一百年不能住人,为何广岛长崎还住那么多人?

用户65825501629


原子弹下无冤魂。

广岛和长崎投放的原子弹当量不大,和现在的核电站相比小太多了,而且在空中爆炸,落在地面的污染物质比较小,而且附着在表面土壤上,随着雨水的冲刷大部分都被带走了 。据美国当年研发原子弹的专家们说:当年美国也只有这两颗原子弹了,耗费了美国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对日战争已接近尾声,再不用就没机会了,当年美国说再不投降就继续还要扔原子弹其实美国当时已经没有了,我是从当年负责原子弹工程的美国著名的科学家费米出的一本书名叫《原子在我家中》这本书上谈到这件事的。

小男孩只是一颗试验品,只有1.5万吨当量,后来苏联引爆了一颗5000万吨当量的沙皇炸弹,相当于近3000颗小男孩的爆炸能量,你可以去了解一下当时的爆炸结果,你就知道原子弹有多厉害了。原子弹的威力其实并不大,很多时候是被我们夸大了,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们都被这个新式武器震惊了。 实际上两颗原子弹造成的伤亡并不是天文数字,在广岛投放的小男孩造成日本死亡8.8万人,负伤和失踪5.1万人,其中不包括4万伤亡的日军。

原子弹是完全反应燃烧,正真的核辐射物质都在短时间内反应完了。而核电站是缓慢燃烧,一旦泄露都是未燃烧反应的强放射物质。广岛长崎早就可以住人了,苏联曾经用原子弹炸大型水库,大弹坑经过修理整型后放水进去,当时的将军直接入水库游泳,现在据网上报道水库还是供城市饮用的水源。所以必须清楚,完全的核反应之后生成的物质核辐射微乎其微,辐射能量都转化为爆炸能量了,完全生成了新物质。而核反应堆泄露的都是半衰期极长的放射性物质。所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已经三十年,还是无人区,各种辐射值超标。而广岛长崎核爆炸十年后己经是繁华城市了。
曾经听一个核工业部退休人员说了两个与核有关的事,一是当条件差基地周边遍地大个滩枣,领导强调被辐射了不能吃,很多年轻人照样吃,二是一个代号二OO的原料涉漏了领导高度紧张,员工满不在乎,数天后一公里外山上松林出现了一条死亡带一一靠山头和靠山脚的松针是青的,中间变黄了。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造成的核污染就是例子,切尔诺贝利泄漏的辐射物造成方圆上千公里寸草不生,时至今日,已经造成不计其数的人死亡,数万人被撤离,对环境的污染根本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消除。” 建议大家去看看侣行里有一集就是去了切尔诺贝利,核辐射是很大,但最简单的,有树有草,甚至因为人类搬走了,出现了很多野生动物。

要知道当年原子弹爆炸为何要选择空中爆炸?为何不落在地面爆炸?这里就能明白原因。空中爆炸所产生的辐射好快会被风带走太太减低对地面辐射影响,但威力却要给地面爆炸的威力厉害,这就是叫做无障碍破坏。100年不能住人这是不确定数据。日本和乌克兰的核损害证明一个事实,核污染确实会带来极严重的破坏,杀伤。但是经过十几年的衰减,是可以正常住人的。切尔诺贝利之所以还荒芜着是因为他们拥有相对广袤的土地,易地重建新城比较好。日本人多地少,自然要就地重建。

核幅射是存在的,但是否会长时间对人体造成伤害值得重新审视。许多癌症患者进行核疗、化疗确实对患者有损害,免疫力下降、毛发脱落⋯如年轻身体底子好,过后不久就没有大事了,毛发也长回来了。放射性小量对身体不会有什么损害,过去的宣传太扩大其辞了。

历史深度揭秘


因为原子弹威力被严重高估了,特别是早期原子弹的威力并不是特别的恐怖

1945年8月6日,美军对日本的广岛投放了人类历史上首枚原子弹,当场造成8.8万人死亡,9万多人受伤,此外摧毁了7万多座建筑,这些数据听起来非常恐怖。但是跟今天的核弹头比起来,那时的原子弹威力真的不值一提。

在此还要多说一句,现在核大国的核武器真的都是氢弹,美俄英法甚至连印度也拥有维护氢弹的技术,大家不要被网上的留言所蒙蔽,在此本文不做过多阐述,拍被喷,望流言止于智者。

时至今日,广岛核爆已经过去70多年了,如今的广岛早已经重新住满了居民,在这里丝毫感受不到原子弹打击的创伤。

(今日的广岛)

与之相对比的则是乌克兰普里皮亚季,这里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所在地。

在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露之后,这座城市就被恐怖的核辐射所笼罩。此后随着苏联政府将普里皮亚季的居民全部撤离,这座城市就彻底荒废,至今不能居住,并且在今后的几个世纪内,这里都不安全。

另外还有2011年的福岛核事故,该事故造成的核泄漏也让核电站所在的双叶郡大熊町居民全部撤离,这些人至今不能反悔家园。

广岛和普里皮亚季、大熊町之所以差距如此巨大,是因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辅导和电站爆炸所释放的核辐射远远大于广岛原子弹爆炸释放的核辐射。

(大熊町至今无人居住)

核平广岛的原子弹代号叫“小男孩”,是一颗铀原子弹,设计当量为2万吨,但实际爆炸当量只有大约为1.5万吨。

在原子弹投放过程中,原子弹的引爆时间和爆炸高度都是可以控制的,既可以选择在高空引爆,也可以选在在地面引爆,两种高度各有优势。

在地面引爆的优势是可以让地面沾染更多的核辐射尘埃,给广岛造成更加持久的伤害。例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就是在地面爆炸的,大量的核辐射尘埃微粒都落到了周围的土地上,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上海。

但是坚实的大地可以反射和吸收大量的冲击波和光辐射,而冲击波和光辐射则正是原子弹最主要的破坏力。

相比之下,在高空引爆则可以向更大范围内释放冲击波和光辐射,杀伤面积更大,破坏的规模也更大,因此美军最后选择了高空引爆。

美军将爆炸高度设置在了距离广岛市中心550米的空中,经过美军计算,这个高度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向地面释放冲击波和光核辐射。

在小男孩原子弹爆炸的瞬间,爆炸中心气压达到了数十万个大气压,瞬间引发了极为强烈的冲击波和气浪。使得原子弹爆炸中心的风速达到440米/秒,相当于12级台风的风速的10倍。由此引发的冲击波迅速向四周发射。

当时原子弹爆心的风压达到了350万帕斯卡,相当于在1平方米的地方加压350吨的重物。就算在半径1000米以内,风压也达到了100万帕斯卡,在此范围以内木制建筑全部遭到毁灭。而即便是在2000米范围内,风压依旧达到了惊人的30万帕斯卡。

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核技术,小男孩原子弹大约只有1公斤的铀物质参与到了核裂变中,因此限制了原子弹的爆炸威力和核辐射强度。

虽然当时广岛地面大量的建筑物都被摧毁,但是这些建筑物都是些木质的,原本就是不堪一击,而反观钢筋混凝土建筑则基本都被保留了下来。

并且由于是在高空中爆炸,原子弹所释放的绝大多数核辐射尘埃都漂浮在高空中,很容易被气流带走。而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广岛的海风非常强烈,在原子弹爆炸之后,广岛就挂起了很大的海风,并且还下起了雨,雨水和海风迅速将空气中的核辐射给稀释。

(广岛是一个沿海城市)

在广岛核爆后的第二天,日本政府组织的救援队就进入了广岛现场,但是后来这些救援人员受辐射患病的人数很低,可见在核爆24小时候,广岛空气中和地面上的核辐射就已经被海风吹走了很多。

如今过去其实多年,广岛的核辐射剂量已经与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区别。广岛之所以能迅速恢复元气,第一是因为当时“小男孩”的威力太小,第二就是得益于广岛强劲的海风,带走了绝大多数核辐射尘埃。


千佛山车神


日本之所以在广岛、长崎遭遇原子弹轰炸之后,还重新启用这两座城市,主要是有两方面考量:一是早期原子弹威力有限,美军又特意高空引爆,相对来说污染比较小;二是因为日本地少人多,日本是不舍得放弃这两块地方。

其实直到今天广岛、长崎两地依然存在着超标的核辐射,只是日本政府在重建这两座城市之后隐瞒了这一点。

美军想方设法减少了对广岛、长崎的核污染

美军为了提前结束二战,在1945年8月5日与6日分别向日本的广岛与长崎各投掷了一枚原子弹。这两枚原子弹是人类制造的第一批原子弹,所以威力较弱,内部只有50kg的高浓度铀235。


美军为了尽量减少核辐射对日本的污染,特意选择在600米的高度引爆了这两枚原子弹。原子弹内部50kg的铀235,在原子弹爆炸的第一时间就被高温高压的环境消耗了一大半,剩下的核材料会随着气流与爆炸形成的冲击波四处飘散。

这么做就相当于对核材料进行了一次稀释,保证落到广岛长崎当地的核材料相对较少。而且这些核材料基本都附着在地面之上,随着刮风与下雨会被进一步稀释。通过这样的手段处理,广岛长崎的核辐射被大大降低了。


日本舍不得放弃广岛长崎

核爆炸三个月之后,日本政府就对外宣称,广岛与长崎的核辐射勉强降到了人体承受范围之内。日本又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鼓励其他地区的日本人前往当地移民。

日本之所以重新建设这两座城市,主要还是因为日本舍不得放弃这两座城市。毕竟日本地少人多,广岛与长崎面积较大又地理位置优越,能利用还是要利用起来的。日本没有嫌弃任何一寸土地的资格!


日本政府隐瞒了广岛长崎核辐射的问题

其实直到今天,广岛长崎的核辐射还是要显著高于日本其他地方的,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核辐射最起码也要上百年才能被大自然降解。

一个很明显的证据就是广岛、长崎新生儿畸形的概率远高于日本其他地区,意外流产的概率也高于其他地区。出现这样的现象,归根结底就是日本政府瞒报了当地的核辐射数字。


希望日本这个国家能够铭记历史、深刻反省,不然广岛长崎1945年的经历,可能会在未来的日本再次上演。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吖! 不方便的话,也谢谢您看我的回答!

大泽遗珠


关于广岛长崎到底有没有被日本投原子弹,一直在网络上争论不休,比如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了已经三十多年,但是到现在基本就是无人区,而日本的广岛长崎被投原子弹也才七十多年,为什么两边的环境差距如此之大?


其实他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原子弹爆炸,瞬间产生的高温,已经将其本身的核物质燃烧殆尽,最终只剩下一些被污染的尘埃在大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向周围扩散,污染密度也减少,再后来他们会落到地面,经过经年累月的风吹日晒,长崎和广岛地区的核污染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不足以致命。而切尔诺贝利,他是核泄漏,那些足以致命的物质,根本没有核反应,就流到了外面来,这个浓度和污染指数,远远要高于广岛长崎,减少核污染原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何况是这种原始浓度。


所以广岛长崎的核污染尘埃都已经被冲刷稀释的差不多了,所以可以住人。


风云一点通


福垊想说的是被原子弹轰炸后,有的不要说100年不能住人,就是几百年也不能住人!那为什么广岛长崎没多久就住人了呢?福垊的答案跟他们不一样,但答案更正确。想知道答案,得先回顾一下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事件啊!因为答案就在福垊的描述之中。

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

1945年8月6日9时16分2秒,由蒂贝斯上校、刘易斯担任正副驾驶的B-29轰炸机投放的“小男孩”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相生桥以西100米的医院上空580米爆炸,伤亡9.1万左右,摧毁建筑物7万幢。"小男孩"是一颗铀(yóu)弹。1945年8月9日11时2分0秒,由斯威尼负责的五架B-29轰炸机将名为“胖子”的原子弹投放在长崎市中心高空503米处爆炸,TNT当量2.2万吨,造成10万人伤亡,60%的建筑物被摧毁。“胖子”长3.6米,直径1.5米,重4.9吨,是一颗钚(Pu)弹。

那么钚弹与铀弹的区别是什么呢?用钚239原材料制作的原子弹是钚弹,用铀235原材料制作出的原子弹是铀弹。钚239提取容易,而且能提高原子弹的比威力(威力质量比),铀弹提取不易,但生产容易,投放简单,铀弹的核辐射比较低。铀弹做初级弹可以,但深加工不行,福垊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就是铀弹。通过上段描述,您找到答案了吗?如果没有,福垊就继续给您分析啊。

核污染大事件——切尔诺贝利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47秒(当地时间),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北部的普里皮亚季市东南11英里(18千米)的第四核发电机组发生爆炸,造成了核电站空前绝后的重大事故。前3个月死亡31人,15年内则死亡8万人,13.4万因核辐射而致病,30公里不能住人。至今该地还是一座鬼城,倒是有很多野生动物出没,甚至还是稀有的野生动物。30多年过去了,这里还是一片荒凉,并没有住人,专家说该地核污染要持续几个世纪呢!

揭秘广岛长崎能住人的原因

通过福垊这几段的叙述,您发现答案了吗?没有,也不怕。福垊就是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广岛和长崎能住人的真正原因就在于,当初美国为了尽可能地炸平地面建筑物,而采取了高空爆炸的方式。高空爆炸使核辐射能够在高空中随风以及四处扩散而到地表就会大大减少核辐射。其严重辐射也持续的时间很短,剂量很小,故而轰炸后不久就可以放心地重新建设广岛和长崎。

但切尔诺贝利事故却是在地表爆炸的,这就意味着辐射会大大地渗入底土。虽然30多年的切尔诺贝利郁郁葱葱,动物欢快,但对人体伤害的核辐射依然够得上伤害剂量的。试想如果原子弹,尤其是钚弹在地表进行爆炸的话,那么其危害估计比核泄露爆炸厉害的多,真可能多年以后也寸草不生。最后福垊反对核的军用和民用,因为一旦发生核泄漏甚至核爆炸的话,将不堪设想。日本福岛核泄露,至今还让人心有余悸。


福垊


1945年投下的两个原子弹让万恶的日本军国主义彻底低了头,这两个原子弹也让无数的日本平民在瞬间化为灰烬。投下第一个原子弹日本天皇还仍在坚持着抵抗,立马第二个原子弹的他彻底知道了原子弹的有多恐怖。再不低头下一个被炸死的就是东京。


原子弹的威力到底有多么的可怕?

在《干掉太阳旗》这本书当中对原子弹的爆炸有非常生动的描述:“在核裂变瞬间,炸弹内的温度超过100万华氏度,炸弹发出的光是太阳光的10倍。百万分之几秒后,炸弹正下方地面温度骤升到6000华氏度,同时还有致命的放射性伽马射线。”

在原子弹核心爆炸范围内向外的将近半公里区域内成千上万的人类在一瞬间就化为了一个木炭,无数的建筑在一瞬间全部化为灰烬。

据战后的调查,在那些被烧焦的尸体当中,他们的内脏和器官就在短短的几秒,甚至是几毫秒内全部蒸发为空气。原子弹爆炸所带来的超高热量,将周围一切东西在顷刻间化为乌有。

在原子弹爆炸的一瞬间有将近7万的日本民众直接被炸死,而两个小时之后又有将近8万的日本人在热浪中被烧成灰烬。

原子弹爆炸留下的核辐射也同样太过恐怖,日本投降之后,美日两国随后立即向世界宣称遭到原子弹轰炸的广岛和长崎至少100年都不能住人。


可如今我们在看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早已是繁华的都市,居住了上10万民众。难道核辐射没起什么效果吗?

原子弹威力的夸大

当时原子弹刚刚造出来,技术和各方面都不是很成熟。二战之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两大超级大国,他们之间的冷战是美国夸大原子弹威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就是为了彰显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以恐吓住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巩固自己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所以需要大力的夸大原子弹的威力。而战后日本也得到了美国大力的支持,于是日本也会顺应美国同意原子弹威力大的这个说法。


日本人多地少

其实在1945年,日本便开始对广岛和长崎进行重建。由于日本人口较多,但土地太少。所以无奈之下,日本人只能团结一致,在美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很快广岛和长崎就恢复了之前的面貌,但是原子弹留下的核辐射,的确也让战后许多的幸存者都患有各种各样的病。

100年不能住人只是推测

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能够确定,就一定要100年才能出人。再说原子弹当时并非是在地上爆炸,而是在空中就爆炸,主要危害即是在空中,而地面上的危害其实是非常小的。

而且广岛和长崎都位于日本沿海地区,原子弹所留下的核污染物很容易就会被海风海水中的暖流所带走,所以核爆炸留下的核辐射也会变得很小,因此广岛和长崎现在也能够大量的住人。

但恰恰让人觉得可恨的是,日本人就抓住了广岛长崎100年不能住人的说辞,用来反驳国际社会对他们二战时犯下错误的控诉。

由于有了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许多国家都放弃了要求日本进行战争赔款。这样一个民族,只贪图利益,让自己的民众付出巨大的牺牲,留下无穷无尽的后遗症,这是对人类人性的一种泯灭。 望世界和平。


策神历史


在原子弹被研发出来至今,人类所生活的城市只有两个遭受到其轰炸,两座城市分别为日本的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的爆炸造成了数十万的死亡,两座城市瞬间变成废墟。


原子弹的爆炸会不仅威力巨大,它所释放出来的辐射更是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引起身体发生一系列的巨变。距离长崎与广岛的原子弹爆炸已经过去83年,如今的长崎和广岛已然生活着很多人,那么为什么还没有过一百年就已经可以居住人呢?

△上图为受辐射影响变异的动物

其实原子弹爆炸的地方一百年不可以住人是不科学的,原子弹释放的辐射虽然威力大,但是作用时间短,尤其是广岛与长崎这两座城市靠近太平洋,其所遭受的辐射很快就被消耗殆尽。



真正对环境有着巨大影响的不是原子弹爆炸,而是核泄漏,例如历史上发生的两次泄漏——福岛核泄漏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两次泄漏所遗留的问题远比原子弹爆炸要多的多。核泄漏中核原料远比原子弹多,且渗透到地下,河流,湖海等等,所以只能等待大自然慢慢的修复。


麦地传奇


日本广岛目前常住人口大约是110多万,长崎的人口大约是40多万,而且目前广岛和长期的核辐射处于正常水平,在这两个地区生活的居民也都处于正常的健康状态,所以这两个在二战时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城市现在是适合人类居住的。


被原子弹轰炸后一百年不能住人?

这一疑问是否靠谱呢?因为从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到现在都还没有超过一百年,对于当时原子弹爆炸造成的可能严重后果也只能是当时的推测而已,并且当时为了渲染原子弹的恐怖杀伤性,也有夸大宣传的因素在里面。

至于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后核辐射水平为什么不高,可能有以下原因:

第一、当时的原子弹当量小,威力小,释放的有害物质少。

美国投向日本广岛的原子弹“小男孩”,实际当量1.5万吨,在空中580米处爆炸,当场死于原子弹爆炸的6.7万人,受核辐射后又死亡3.6万人;投放在长崎市中心的“胖子”原子弹在高空503米处爆炸,TNT当量2.2万吨,造成10万人伤亡,60%的建筑物被摧毁,造成的伤害也让世界震惊。但是当时的原子弹由于刚研发出来,实际当量和威力远没有今天动不动就是百万吨级、千万吨级当量的原子弹威力大,危害性大。

第二、原子弹爆炸过程中已充分发生化学反应,有害辐射物质减少。

广岛和长崎核辐射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原子弹在爆炸的过程中已经发生充分的化学反应,有害辐射物质减少,进而对环境的影响减小。而像核电站的核泄漏,由于是未经充分反应的物质,核辐射的辐射周期要长的多。

第三、日本是季风性气候,经过雨水冲刷和大气环流的作用,辐射被稀释。

美国投放的原子弹是在离地面500-600米的空中爆炸,有害物质分布在离爆炸中心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经过季风的长期影响和雨水的冲刷作用,很多有害辐射物质已被风吹散和被雨水冲走。而且就在美国投放原子弹以后的几年中广岛和长崎就开始重建,也导致很多有害辐射物质发生迁移和变化从而降低了核辐射水平。

目前广岛和长崎都有很多人口居住,并且健康水平也是正常的,这说明原子弹爆炸一百年不能住人只是当时的推测,当时为了渲染原子弹的威力,美国做的一种夸大的舆论宣传。因为原子弹这种武器以前没有见过,通过宣传其巨大的威力和杀伤性可以达到威慑的目的,进而有利于树立美国核大国的地位。


铭苏先生


原子弹核辐射怎么杀人

核爆炸前十几秒内放出的中子和γ射线对生物体、电子器件和其它物体的核辐射防护杀伤破坏作用,早期核辐射对人员和物体的损伤程度取决于吸收剂量。
人长期暴露在辐射下会危害身体,表现为破坏细胞及人体正常机制,引发细胞癌变,甚至导致基因突变,遗祸子孙后代,使得辐射的作用在子孙身上展现出来。这些作用包括头部与脑部、眼部发育缺陷、生长缓慢和严重的认知学习缺陷。
核辐射一般的情况对人员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γ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根据吸收的辐射量大小影响可由疲劳、头昏、失眠到癌变,致死。 引自百度百科

核武不是神器,科学看待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一一“争气弹”

人们对核武的误区一一辐射能穿透一切,没人能逃脱其致命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夸大宣传,核武器一直被民众神话,认为只要原子弹出动就能摆平一切,即使炸不死也会由核辐射毒死,其实这是认知误区,射线是可以被削弱、屏蔽的,避难所与人防设施内是相对安全的。

日本广岛长崎两地为什么能这么快住人?切诺贝利为什么不行?

一.还有原子弹的威力大小是与核当量核装药利用率有关的。

像在日本长崎,广岛投下的原子弹“小男孩”,核弹本身连同外壳长3米,直径71厘米,重约4吨,当量仅1.2~1.5万吨,与现在的原子弹当量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美国库存核武库中当量最大的弹头B53核弹(以及在“大力神”Ⅱ导弹上使用的弹头W53),当量900万吨,重约4吨,当量重量比约2 200吨/千克,相当于“小男孩”的500多倍。

所以说,“小男孩“”胖子”的威力还是挺小的。而切尔诺贝利光是泄露的核燃料就有8吨相当于6到7个“小男孩”。

而且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辐射尘涵盖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

切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后资料图

二.原子弹核装药的利用率不充足

而且长崎的“胖子”原子弹核装药的利用率约17%,“小男孩”只有约1.3%,也就是说,核料都没有充分作用就炸出去了。小男孩装有60公斤的铀-235,当中只有约一公斤在爆炸中进行了核裂变,释放的能量约相等于1.3万吨的TNT烈性炸药。爆炸导致约7.14万人当场毙命,10万人不同程度受伤。

“小男孩”爆炸影视图片

三.原子弹核料反应方式不同

“小男孩”和“胖子”采用的是快速链式反应,里面大部分放射性材料会在引爆后迅速消耗,剩余的也会被爆炸气流吹散,残留的放射性很小。

而核电站是慢式反应,能量是缓慢释放的,发生核事故后大量还未反应的放射性同位素直接被抛射到周围环境中,使该地区成百上千年都保持很高的辐射,退化成不适于人类居住的地方。


四.地理位置制约

广岛是沿海城市,又是在半岛型的地区。八月份的东南季风把空气中的辐射吹入大海中了。所以残留的少。

而切尔诺贝利发生在4月份,刮东南风,泄露的物质与尘埃全飘到东欧与北欧了。并且切尔诺贝利是内陆,污染受地形制约,无法扩散。

日本俯视图


五.污染方式不同

“小男孩”于1945年8月6日早晨8点在日本广岛上空9000米高空投下,15分钟后,在广岛相生桥上方550-600米高度爆炸。

广岛是“核爆炸”,爆炸产生大量的热带动尘埃上升到平流层,平流层的特点就是有个相当平稳的气流,将放射性粉尘吹走。凌空爆炸还有个特点,冲击波过后,这些核辐射的物质大多留存在了地表和空中,深层的土壤并没有收到多大影响,地表土壤铲除无大碍。

切尔诺贝利是“核泄漏”,放射性物质流入土壤中和河流直接污染,土地和水源都被污染,不能使用。


六.经验认知问题

原子弹第一次在广岛试爆,人们不清楚它的后续辐射危害,在爆炸过后就陆续回去建设城市了,实际上辐射残留危害性是慢性长期的,会破坏人体机制,危害细胞,突变基因,慢慢致死甚至危及后代。日本核爆区后来陆陆续续病死了十几万人,各种突变病重突发。


相反切尔诺贝利是苏联人已经承受了冷战对核打击的恐惧,所以一发生事故全部紧急撤退了。

广岛

总结


总结日本广岛为什么住那么多人

1.当时原子弹威力小,破坏小。

2.岛国气候天气帮了日本一把。

3.凌空爆炸,放射物快速燃烧,后续辐射残留不多。

4.对原子弹危害认知不足,过早居住也死了很多人。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希望天下无战事


笔白书雄


原子弹的爆炸威力除了冲击波以外,更重要的核辐射。爆炸威力只能持续较短时间,核辐射则是长期问题。因此决定这一地区核爆炸后能不能住人的关键就是核辐射的程度。日本广岛长崎的核辐射程度远低于切尔诺贝利,因此可在战后没多久就开始重建工作。决定核辐射程度的关键就是核弹的成分,当量和引爆位置。

美国曼哈顿工程研发的核弹头是初级弹头,和现在的核弹不可同日而语。美军在广岛扔下的第一颗核弹是铀弹,也就是以铀235为主要原料的核弹。这枚核弹的TNT当量比较小,在两万吨左右。

美国科学家其实非常清楚,这种核弹如果采取空中核爆,威力会削弱一大截,核污染无法渗透到地面。但美军扔原子弹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毁灭广岛,而是逼迫顽固的日本高层投降。因此这枚核弹在500米的高空中引爆,冲击波造成9万多人伤亡。但由于是高空爆炸,辐射被空气缓冲,因此没有出现一百年不能住的情况,短期可以恢复。

长崎的核弹用的是钚,原料是钚239,其威力更大一些。从核能潜力的角度出发,这种原料比铀高级,可以发挥更大潜力。美军投放时还是采用的空中爆破,目的也是减少伤亡,达成政治目的即可。因此两枚核弹都不是为了破坏而扔,给日本保留了重建的余地。对于这一点,当今日本的部分偏激人士应该反思。

切尔诺贝利性质就变了,直接在地表爆炸。核污染直接渗透进地表深层,至少几百年内不适合人类居住。而且切尔诺贝利的当量远超广岛,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400倍。这种威力可以直接把核电站炸出大气层。

现代洲际导弹搭载核弹头的威力普遍是广岛的200倍以上。如果发生核战,地球生态会彻底毁灭,粮食也长不出来。如何防范核扩散,是关系到全人类命运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