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妈妈别上班儿》对妈妈恶意抨击,让人发问:女性招惹谁了?

妈妈别上班儿,童音里的恶意

朋友的女儿不知道在哪儿学了一首儿歌,兴致勃勃地唱给我们听。一开始歌词还挺写实,“妈妈别上班儿,妈妈别上班儿,妈妈要是上班儿,就没人陪我玩儿”,唱出了很多妈妈的无奈,听得人心里酸酸的。

做了妈的人,谁不想多陪陪孩子?可是不上班就没钱养孩子,上了班就没法陪孩子。难怪“搬起砖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就没法养你”能得到这么多共鸣。

可是唱着唱着,画风一转,突然冒出了一句“妈妈就算上班儿,也挣不了几个钱儿”,而孩子的表情里竟然出现了一丝丝的鄙视,让我和朋友瞬间凌乱了。

我们了解,孩子并不了解其中的恶意,做出的表情、动作也是模仿别人的。可是,心里还是不是滋味。

妈妈就算上班儿,也挣不了几个钱儿。

一开始,我们以为,是歌词被人篡改了。结果一查,歌词还真是如此。真的不明白,这种贬低妈妈、带有性别歧视意味的歌词,怎么就能广泛传播,还从孩子口中唱出来的?

搜索一番后我才知道,写歌的人是一个地方名人,也是一个女孩的爸爸。虽然儿歌是为女儿而写,但是很多人却从中看出了他对妻子的鄙视以及深深的恶意。也有人为他辩解,说他的意思是妈妈工作时间长、报酬少,太辛苦,不如回家陪伴孩子。

我不知道这个创作者是什么心理,但是面对大家的质疑、批评,他反应迅速,迅速道歉,修改不当歌词。看得出来,在努力做出弥补了。

但是我想,比起写出《妈妈别上班儿》的人,他背后的所代表的群体,即社会上那群对女性充满鄙视的人,才更加值得注意。

《妈妈别上班儿》歌词

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与恶意

《妈妈别上班儿》歌词的最后一句是,“等我长大了,我决不让妈妈再上班”, 表面上看,是女儿对妈妈的一片孝心,但反映的却是“对女性赚钱少”、“男主外,女主内”的偏见。

作为一个女性,我从小到大也受到了各种偏见的打击。

我家是农村的,家里有3个孩子,小的时候,村里的人会和我爸妈说:“女孩子上什么学啊?认识几个字就行了。”

所以在我们村,有很多女孩都是读完了初中、甚至只读了小学就去外地打工了,什么电子厂、服装厂,做着流水线的工作,攒上几年的钱回家结婚。

很多女孩被迫放弃学业,开始打工。

我爸妈把我上学得到的奖状贴了满墙,村里的人看见了,也还是说:“女孩子成绩好有什么用?以后不还是得嫁人!”

后来,我考上大学,我家亲戚也劝我爸:“女孩上什么大学?上完学都多大了?还不如老老实实干几年活踏实!”

后来我毕业了,每天工作之余,都会学习。周围的人,包括我的亲人,都会说:“别学了,再学就学傻了,抓紧找个人结婚吧,这才是正事。”

我相信很多女性都经历过这样的偏见与恶意对待,而且只会多,不会少。别人以为是为我们好,我们却并不这么认为。

我一直以为,我们家是农村的,所以会有这种偏见。

可是后来我到了很多的大城市,才发现这种偏见是根深蒂固的。很多人都在传达一个观念,对女性来说,工作不重要,家庭才重要。

工作不重要,家庭才重要。

偏见影响了我们的认知

社会偏见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我们被这种偏见控制了,却不自知,还用这样的偏见要求家人和孩子。

前两天,一个同学生了二宝,我去医院看她,一见面她就向我诉苦。她说,自己生了孩子,婆婆不在了,妈妈还在上班,就花钱找其他人来照顾她,让她觉得很不自在。

“如果家里缺了那点工资就活不下去,她去上班也就罢了。可是我需要她呀,她凭什么不辞职来照顾我?”

同学很气愤,我也愣住了,随口问:“你老公怎么不来照顾你呀?”

同学白了我一眼:“他哪里会照顾人呀?平时都是我照顾他的。再说了,照顾人就是女人的事儿,男人就该忙事业。

我看了同学的大女儿一眼,没有再说什么。我知道,同学的观点肯定也会影响她的女儿。

照顾人就是女人的事儿,男人就该忙事业。

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天的一些新闻,成都一小学设置了男女专属课,男生造飞机,女生织毛衣。据说,是为了纠正男孩、女孩存在的性别错位现象。

什么意思呢?就是学校认为,现在的男孩没有男孩样,女孩没有女孩样,所以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重新塑造男孩和女孩的性格,让男孩有足够的空间来豪气勃发地成长,让女孩培养出宁静温婉的气质。

我见过喜欢织毛衣的女孩,见过酷爱乐高的男孩;也见过喜欢十字绣的男孩,喜欢航模的女孩。我不认为,性别不同,就必须做不同的事情。

这种课程,表面上是在教育孩子,增强自我的性别认识,可实际上,也很容易被视为性别歧视,特别是对女孩子,可能会影响她们的自我认知。

编手链,被认为是女孩才能做的事情。

用教育改变性别偏见

随着我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性别优势也认识得更加明显,能够根据各自的性别、性格等特征,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不能不说,这也是教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我们每个人都值得拥有不设限的人生,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应被性格认知偏见所限制。所幸,这样的偏见也在逐渐减少。

而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要尽可能不对孩子进行性别设限。只有我们先转变思想,教育出来的孩子才能拥有更客观的认知。

用教育改变性别偏见。

教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我们的孩子在什么样的教育环境中生长,就会学到什么。男女平等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希望以后通过我们的教育,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能坦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