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只是在大同吃了一只鸡,为何当地的知府会花费白银五千两呢?

福心缘


慈禧只是在大同吃了一只鸡,为何当地的知府会花费白银五千两呢?(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慈禧的奢侈是远近闻名的事情,慈禧对吃这件事情是很挑剔的,每次光吃饭,就要上100盘左右的菜才行。她一个人肯定吃不了那么多,剩下的自然就浪费掉了。

可是慈禧在大同吃鸡的时候,是在逃命的途中,风尘仆仆实在是狼狈不堪。既然如此,为何还能因为吃一只鸡,就花销白银五千两呢?难道是慈禧在逃命的途中都不忘享乐吗?

事情还要从光绪26年(1900年)说起,在这年的八月份,慈禧太后不知道哪来的勇气,一反往常向帝国主义列强献媚的嘴脸,居然向11国宣战了。她逞一时之勇没关系,可是她没有考虑自身的实力。

结果就是八国联军很轻松就攻占了北京,慈禧她老人家只能急匆匆的,在15日凌晨携带金银细软,同光绪帝在2000余名官兵护卫下,仓皇出逃西安。西安距北京有1100公里,这一路上慈禧一行人长途跋涉,受尽了颠簸之苦。

侍卫宫女等下人就算了,可慈禧是千金贵体,又成年的养尊处优,自然是吃不消的。光是路程颠簸就算了,更可怜的是没有饭吃。慈禧身为老佛爷还要出逃避难,可想而知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普通的老百姓更是一言难尽。

慈禧出逃虽然带了很多金银珠宝,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有钱也未必能买的到可口饭菜。那些金银珠宝只能是一堆冷冰冰的器物,毫无用处。

慈禧在宫里吃惯了山珍海味,这一路的风餐露宿,可是让慈禧吃尽了苦头。连怀来县吴永奉上的粥和蛋,都能被慈禧视作美味,还给他升了官。

慈禧离开怀来县之后,下一站目的地就是大同。大同的知府齐福田,在慈禧到来的前七天就开始琢磨怎么招待老佛爷了。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用大同府凤凰楼的特色菜来招待慈禧。

这道特色菜叫做“凤趴窝”,原料、做法都很简单,就是大同当地最普通的鸡。先将鸡用油炸好之后,在周围摆上一些蛋类食品,然后用炸过的豆腐和粉条进行装饰。

这道菜色香味俱全,卖相也很好,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只凤凰,在雪中趴着。知府就准备靠着这只鸡,像怀来县官员一样升官发财呢。

老太后很喜欢鸭子,御膳房的大厨炖一只鸭子,就需要两至三天才能完成。所以齐福田为了菜衬得起慈禧太后的身份,决定这道菜不能用普通的鸡。那用什么呢?

齐福田转念一想,肉疼的决定要用八宝御用鸡。所谓的八宝御用鸡,就是将冬虫夏草、鹿茸、人参、燕窝、灵芝、枸杞、红枣、银耳等八种名贵食材晒干,再磨成粉末状,喂给鸡吃。这样子养出来的鸡,就变成了八宝御膳鸡。

于是齐福田给了酒店老板5000两白银来饲养5只八宝御膳鸡。之所以饲养5只,是因为怕慈禧一只不够吃。齐福田是奔着升官发财去的,所以感觉“凤窝趴”这个名字不好,听起来像是在讽刺慈禧如今落难,是断断不能用的。他当即将这道菜的名字,改为了“金凤卧雪”,听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

七天之后,慈禧到了大同,齐福田夹道欢迎老佛爷到来,给足了慈禧排场,随后又赶紧端出了精心准备多日的“金凤卧雪”。慈禧吃了多日的清汤寡水,猛地吃到这鸡,竟一时赞不绝口,满意至极。

所以等慈禧离开大同的时候,特意封大同为“福地宝城”。可见齐福田没有白费心思,也没白花这5000两白银。其实这5000两,在慈禧眼中实在是九牛一毛。

慈禧的60大寿,足足花掉了1000多万白银,是整个北洋舰队的军费。据估计,慈禧的随葬品更是价值白银亿两。若不是慈禧如此的败家,挥霍无度,大清也不会一味忍让讨好西方列强,当时我中国也不会蒙羞至此。





葛大小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一个段子。

大体是慈禧在庚子事变中逃出紫禁城,一路流亡到西安。

在进入山西之前,慈禧的衣食住行都很差。

但进入山西以后,就远离八股联军,慈禧又开始奢侈生活。

那时候,慈禧逃到了大同。

大同知府想方设法巴结慈禧。当时慈禧很喜欢吃鸡,大同知府就四处寻找珍贵的鸡。

有一家酒店老板,自称有一种珍贵的珍宝鸡,是用冬虫夏草,灵芝,人参,枸杞,鹿茸,燕窝,红枣,银耳等八样食材,晒干之好,混在一起磨成粉喂大的。

所以这种鸡特别值钱,数量也很少,全国只有5只,每只高达1000两银子。

大同知府为了巴结老佛爷,咬牙买下了这5只鸡,拿出了5000两银子。

其实,稍微有些头脑的人都知道,鸡哪能吃这些东西,吃下去还不死翘翘。

知府也未必不知道,只是故意装傻而已。

也许是心理作用,慈禧吃后却大大夸耀,说鸡非常好。

至于花费5000两银子,在慈禧开起来小事一件。

自然,这是段子,但真实慈禧也就是这样。

慈禧在西安居住了1年多,奢侈无度。仅仅御膳房就设置八九个局,每个局由1名太监负责,有厨师数人到十多人,总数不下上百人。

慈禧夏天有吃冰饮的习惯,但西安没有藏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竟然每日派人去太白山上取冰,运输百里给慈禧专用。

而当时关中连续三年旱灾,逃荒者挤满西安街头。慈禧不闻不问,也不抚恤,听之任之。

慈禧回北京时,需要大量车辆。当地政府无奈,只能四面搜罗农民的牛马,强行夺取,有车抓车,无车抓人,搞得民怨沸腾。

至于太监之流,打着慈禧的旗号四处搜罗勒索,无所不用其极。一个县令被太监敲诈到身无分文,翻然摘下官帽扔在地上,等到坐牢,口中大呼“干不了”!

看看,就这种人,大清还能不亡吗?


萨沙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招牌菜。从北京全聚德的“烤鸭”,到山西平遥的“酱牛肉”,从南京的“万三蹄”,到河间府的“驴肉火烧”。无不让人“雅俗共赏,口齿留香”。

而今提起山西大同的一道名菜“凤趴窝”,不知道亲们是否品尝过,讲真我还是有口福的,味道相当不错。“凤趴窝”这道菜自明朝以后就在大同民间流传,它是将一只经过熏烤形似金凤的鸡放在大盘内,下面放些油炸干粉条,旁边放八颗油炸鸡蛋和油炸豆腐,状似一只金凤卧在雪里,哈哈……,是不是很有画面感。对了,“凤趴窝”又叫“金凤卧雪”。后者的名字是不是有种“高、大、上”的感觉。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个改名字的故事呢。



改名字的由来还得从公元1900年说起。这个时间点是清·光绪26年,这年的八月,慈禧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向11国宣战。清朝哪是列强的对手,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于15日凌晨,在2000余名官兵的护卫下,带着光绪帝及一些宫女太监仓皇出逃西安。

从北京到西安,两地相距1100公里,这在清代没有先进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一路上的“滚滚风尘”和“起伏颠簸”就够慈禧喝一壶了,再加上兵荒马乱年月,有钱也未必能买到可口的饭菜。慈禧在宫里山珍海味享受惯了,一路上“少油没盐”的食物,让慈禧的肚子早就提起了抗议。

慈禧一行人颠簸了大半月,终于来到了山西大同地界,慈禧心想,这次一定要在这大快朵颐一通,好好补偿一下肚子。

就在慈禧进入大同界前两天,知府大人齐福田就行动起来了。清朝的实际掌权人,慈禧老佛爷大驾光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拍马屁的机会,老齐心想:“拍好了马屁,兴许官升三级,要是拍不好,说不定吃饭的家伙什要搬家。”齐福田于是决定在大同最高档的饭店“凤临阁”为慈禧接风洗尘。



“凤临阁”的老板叫黄一民,他家的拿手菜就是“凤趴窝”。知府大人亲自找到了黄老板,说明了来意,让他承担这次接待任务。原来凤临阁是大同府的定点饭店,知府官员们迎来送往都在此处消费,平时就是吃完饭后签单,年终清政府财政拔款给黄老板。

不过这年头兵荒马乱的,黄老板生意也不好做,大同府到现在还欠着他五千两银子呢,老黄跑断了腿,齐大人总说财政紧张,过了年再说。

齐大人说明来意,黄老板一听心中暗暗叫苦,“奶奶的,原来的五千两银子没有着落,现在又要拉饥荒,有心不答应,又怕以后齐大人给自己穿小鞋。怎么办呢?

此时齐大人问这次接待费要多少银子?黄老板心中一动,说道:“五千两”,齐大人差点跳起来,“黄老板,你也太黑了吧?什么鸡值五千两?



这时黄老板脑子飞快的转着,现编现说:“太后这么高贵的人,当然不能吃普通的鸡了,太后要吃药材喂大的鸡,必须是用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灵芝、燕窝、枸杞、红枣、银耳等八样食材晒干磨成粉末状喂给鸡吃。”五千两银子还少说了,黄老板一副门清的样子说道。人家饲养的鸡成本很高,成活率低,价格当然很贵了。要不,你觉的贵找别的饭店吧!齐大人彻底让黄老板蒙住了。

齐大人不怕花钱,怕的是做不好,于是满口答应“五千就五千”。这时黄老板又提出这次必须给现金,否则不做这生意。黄老板摸清了齐大人的脉搏了。“好好就依你,不过一定要拿出你的绝活,伺候好了老佛爷,咱俩都有银子赚。”齐大人嘱咐道。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齐大人安排好了一切,恰好慈禧太后来到了大同府,落脚的当天齐大人就把慈禧老佛爷请到了“凤临阁”。

这时黄老板端出已经做好了“凤趴窝”这道菜,菜一上桌,果然色香味俱全,满屋飘香。慈禧的肚子不争气的咕咕叫着,意思是说:“主人,快点吃吧,半月没吃腥了。”慈禧也不顾的摆谱了,吃相很难看,“风卷残云”吃了起来。“太香了”,慈禧满口流油的夸道。



“这菜叫什么名字呢?太好吃了,”慈禧突然好奇的问黄老板。黄老板刚要说“凤趴窝”,刚说出“凤”字,突然后面的两个字生生咽了回去。他心中想道:“我要是说是“凤趴窝”,老佛爷身为太后,本是当朝之凤,菜名中的“趴窝”之说怎么理解都有落魄之意。说“凤趴窝”三字岂不是犯了太后大忌,我这不是活腻歪了?

黄老板脑子飞快的转着。慈禧以为黄老板没听到问话,于是再次问道“这菜叫啥名字呢?”黄老板笑笑回道:这菜叫“金凤卧雪”。“你别说,还真形象,这名字不俗”慈禧高兴的叫道。

于是一个曾经落魄的菜名“凤趴窝”从此得名高雅的“金凤卧雪”。 慈禧看看凤临阁的招牌,想想“金凤卧雪”的菜名,不由得龙心大悦,赏齐大人官升两级,赐黄老板黄马褂一领,赐“凤临阁”金字招牌。御赐完毕,慈禧打着饱嗝走了。



等慈禧和齐大人走后,黄老板笑了,他根本就没花五千两银子买鸡,而是用普通鸡做的“凤趴窝”这道菜,黄老板乘机要回了知府所欠的“五千两银子,这正是“慈禧在大同只吃了一只鸡,大同知府却掏了五千两银子”的故事。有这帮祸国殃民的人,大清不亡才怪呢!


秉烛读春秋


痛彻心扉的“庚子国难”里,慈禧太后一路从北京撒腿跑西安的逃亡路上,她在途径山西大同时“五千两银子吃一只鸡”的雷事,是桩流传甚广的故事。

这桩故事的版本很多,但内容大差不差:一路吃糠咽菜跑到大同的慈禧太后,刚喘匀一口气,就闹着要吃山珍海味。可当时正兵荒马乱,哪来的好酒好菜。大同知府急中生智,请来当地一位酒楼名厨救场,硬是用当地的土鸡,给慈禧做出一道名菜来,叫吃得心花怒放的慈禧太后,吃干抹净后大手一挥,竟命大同知府打赏给厨师五千两白银。是位“五千两银子吃只鸡”的故事。

不过,很负责任地说,虽说这则故事很天雷滚滚,也生动展现了慈禧太后的败家风格,但对照相关史料,却并没有发现其确凿出处,只能说是野史一枚。所以,若说慈禧“五千两银子吃只鸡”?那是真冤枉!

但是,这则雷故事,却也非空穴来风。如果参照慈禧逃亡路上,在包括大同在内的晋北地区的“基本表现”,说慈禧“败家败国”,却是真不冤枉。

当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整个北京陷入到一片人间地狱时,对于拍屁股跑路的慈禧来说,晋北地区就是她逃去西安的重要一站。从1900年8月27日慈禧一行逃入山西天境县开始,他们在晋北地区呆了整十天。当时的山西,正遭受空前的旱灾,以《临晋县志》形容说“赤地千里”。慈禧逃入山西的这一路,看到的全是满目疮痍。可她的脑筋里,全无半点“恤民疾苦”的意识:闹灾又怎么了,谁也不能妨碍我享受!

结果,困于灾难的晋北百姓们,也只能继续勒紧裤腰带,咬牙给慈禧一行人送孝敬。当地官员们更是倍儿来精神,谁也不肯放过这个抱粗腿的大好机会,当然也就可劲压榨百姓。明明是逃难的慈禧一行人,在受了不少洋罪后,这下生活水平迅速翻身。

比如在山西“第一站”天镇县,当地县令就不惜血本,提前准备好了豪华盛宴,谁知慈禧走得太慢,到了天镇县时,这些美味佳肴竟都已腐烂发馊。这位积极过头的知县非但没拍上马屁,反而被慈禧身边官员一顿臭骂,竟吓得服药自杀。有了这教训,沿途其他知县们,当然各个战战兢兢,哪个敢不尽心?

于是,短短十天左右,慈禧太后一行人的“生活水平”,就是迅速水涨船高。到达大同县时,山西布政使李廷萧就颠颠赶来,还带来了十万两银子的见面礼。慈禧的“行宫”被安排到了大同县镇台衙门,这里安排了大量美味佳肴,吃得慈禧连连称好,顺手把大同知县齐福田提拔成了直隶知州。有了这“好榜样”,其他知县当然也深受鼓舞,跟着玩命献殷勤。

又比如当慈禧到达晋北的朔州山阴县时,当地首富就把宅子献出来供慈禧享用,周边各县县令也纷纷表忠心,大批的物资纷纷送来,甚至还有鼓乐齐鸣的戏班子。慈禧到达山阴县时,当地县令带着戏班子,在五里外吹吹打打跪迎。热闹背后,又是多少民脂民膏——仅山阴一个小县,单供应慈禧一天的吃喝,就花费了白银数万两。

如此铺张浪费,慈禧有没有感到心痛?她只觉得花得不够。她身边的随从们,每次都提前打前站,到处横征暴敛。那些跟着一路逃难的太监们,更是趁机浑水摸鱼,打着慈禧的旗号敲诈勒索。有些太监甚至公认闯入百姓家杀人抢劫,权力大点的太监,就大摇大摆朝沿途官员们索贿。慈禧每到一县城,单是贿赂其身边太监的花费,就动辄上万两白银。

当然对这事,太监们也有话说:你们当官的自己愿掏啊。慈禧来这一趟,就是这些地方官们向上爬的契机,想见慈禧一面,当然要砸锅卖铁买通太监。比如潞安知府许涵度就舍得下本,一口气砸重金买通慈禧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果然官运亨通,摇身一变成了冀宁道员,还获准陪在慈禧身边。如此“表率作用”,当然惹得官员们眼红,纷纷跟风砸钱,叫大小太监赚了个盆满钵满。

可这钱,说到底,一分都不是官员们自掏腰包,全是苦老百姓买单。慈禧走一路,挣扎在旱灾下的山西老百姓,就这么买一路。甚至比起晋中和陕西等地的百姓,包括大同在内的晋北百姓,竟然还是“幸运”的:慈禧路过大同山阴等地时,每地个人开支不过两万两。可她后来在山西闻喜县呆了两天,竟然就花掉了十万两白银。之后在西安等地,更是用钱如流水。她在“晋北吃鸡”的时候,确实比较“节俭”。

《庚子西行纪事》里,一句话戳中了当时山西百姓的辛酸:“此次乱事,唯晋人伸手蹂躏”。

值得一提的是,1900年9月5日,当慈禧路过晋北代州雁门关时,看到了当地正盛开的野黄花。触景生情的慈禧,瞬间想起了北京城,竟当场“泣下沾衣”。

可是,堂堂大清,为何会被人打到“太后出巡”的地步?看过慈禧这十天的“生活水平”,答案,发人深省。

参考资料:孙丽萍,陕劲松《流亡日志:慈禧在山西的53天》、《庚子西行纪事》、《庚子西狩丛谈》


我们爱历史


这一天,慈禧带着光绪以及一众大臣来到山西大同,当地知府齐福田率领百姓夹道欢迎,还为慈禧献上了一道价值不菲的菜。看到这一幕的慈禧不禁有些感慨。

1900年,慈禧突然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公开与西方列强宣战,这一举动,一下挑战了十一个国家。结果可想而知,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带着皇帝光绪仓皇出逃。

一路上风餐露宿,比起以前在皇宫的日子,这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以前一顿饭是一百多菜,个个菜都是人间美味,而西逃路上呢?菜品不多不够精致就算了,还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还得时时刻刻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这不,终于到了山西,远离了北京,也不用担心八国联军突然到来取走自己的小命。

山西的知府一听说,慈禧太后要到了,赶紧准备好吃的住的。为何,慈禧的到来是山西知府的一个机会啊。只要将慈禧这次伺候好了,以后升官还是很容易的。

慈禧太后要来这里,该用什么来招待呢?家常便饭肯定不行,一定要是最名贵的才行。山西大同的凤凰楼可是这里的招牌,而里面的“凤窝趴”更是拿手好菜,听起来如此高级,不过就是将鸡肉用油炸,在加上一些菜品做装饰。

但是慈禧太后吃的鸡一定不能是普通的鸡,大同知府为了讨好慈禧,特意花高价买来了“八宝御用鸡”。

八宝是哪八宝呢?冬虫夏草、鹿茸、人参、燕窝、枸杞、红枣、灵芝、银耳。

用这八样食材,磨成粉末、晒干,喂给鸡吃,将鸡喂大,再取鸡肉做菜。

也不知道这所谓的“八宝御用鸡”是否真用这八宝来喂养的。据说凤凰楼的老板是故意坑知府齐福田的,因为他仗着自己是官,数次来凤凰楼赊账,欠钱不还,凤凰楼的老板就想出这个办法好好敲诈齐福田一顿。不管这鸡是不是真正的御用鸡,但是太后吃饭,面子上一定要过得去,齐福田虽然心疼这些银子,但还是一咬牙,花了五千两白银,买了五只御用鸡,给慈禧太后享受。

太久没有吃过这些“奢侈品”的慈禧突然尝到如此美味,一下子停不下来。当然,抓住了慈禧胃口的大同知府齐福田所期待的赏赐自然不会少,虽说慈禧现在流落在外,但是有些赏赐是非金钱可以估量的。慈禧为这道菜改名“金凤卧雪”,还赐山西大同“福地宝城”的称号。这口头上的奖励虽没什么实际用处,但是却为大同的发展带来了好处。

都已经在西逃的路上了,八国联军都将自己的老巢给端掉了,慈禧这时还不忘记享受生活,还要劳民伤财,可见大清朝毁在她手里是有一定道理的。


雨霁视角


提到清朝晚期的统治者慈禧太后,李昆就来气。当时国难在即,她不管不顾执意花大量银两筹办她的大寿,这也加速了清朝灭亡的进展。传言,八国侵华时期,慈禧一路西逃到山西大同,当地知府花费五千两白银买了只鸡孝敬慈禧。要知道五千两白银是当时老百姓奋斗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而这只鸡为何能卖出如此高的价格呢?听李昆讲解一番。




清末时期,由于列强长期无底线的欺凌,同时中国人民也站了起来,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与洋人对抗。慈禧太后听信义和团拥有刀枪不入的神功,愚蠢的向八国宣战,结果中国遭到了各国的侵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事情发生的主要人慈禧,在听到八国联军已经打到京城的消息,立马拖家带口连夜逃亡。说到这,我只能表示清朝不灭才怪,如此不负责的国家掌权人就这么跑了,当初宣战时的勇气都哪去了?

当然逃跑也不是容易的事,为了防止被八国联军发现,慈禧化为素人,在太监们的掩护下成功出城。逃窜的过程,慈禧估计吃尽了这辈子没吃过的苦,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饱。习惯奢靡生活的慈禧哪受得了,当务之急就是找个安全的地方落脚,于是经过漫长又颠簸的路途,最终来到了山西大同。

当时大同的知府听闻老佛爷要来了,激动地上蹿下跳,这是他将来升官发财的机会!在慈禧快到达之时,知府才从缓过神来,准备迎接之事。先是将府里最好的房间腾出来,在命令下人必须穿干净整洁的衣服,再将当地最好的饭店给包场下来。万事俱备后,慈禧的队伍也刚到山西,知府便急忙赶来迎接。一路上边向慈禧介绍当地风景又间接夸耀在自己治理下,百姓们的衣食无忧。脱离危险的慈禧心情自然很开心,面对这些民事,今日她也认真的听进去,知府马上获得了慈禧的好感。

回到府中,慈禧安顿下来后,知府便提议去饭店给慈禧接风洗尘。来到饭店后,桌上早已摆满琳琅满目的饭菜,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中间那盘栩栩如生的“凤趴窝”了。它是由一只价值五千两银两的鸡做成的。在听闻慈禧喜欢吃鸡的时候,知府便四处搜罗最贵的鸡。据老板娘介绍,这只鸡可是用无数高档食材和药材才喂大的,做出来的汤更是大补。这道“凤趴窝”慈禧吃后连忙称赞(一口就是上百银两,能说不好吃吗),要知道慈禧在宫里顿顿满汉全席,每顿饭光是菜就有108道,全国各地的菜她什么没见过?但这样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了,对于这顿知府精心安排的菜上,慈禧自然不能用宫中的标准来衡量,但整体来说还是很满意的。

李昆认为这只鸡有很大水分,可能是老板娘忽悠知府而吹嘘的。毕竟在那个时代,知府这样的大人物,吃饭都是用赊账的。老板娘此举也是为了收回一些帐,而知府也不傻,只是因为当时时间紧迫,万般无奈下才咬牙买下了这只鸡。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清朝末年社会动乱的表现,当官的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极力讨好皇族;商人为了利益,不惜代价欺诈他人;最悲惨的就是平民百姓了,慈禧一生铺张浪费,国家在她手里“千疮百孔”,代价也是由百姓们承担。


李昆看历史


慈禧生活穷奢极欲,这一点是众多周知的事情,奢侈到什么程度?就连逃难途中吃了只烤鸡,就花了5000千两银子。

话说1900年,慈禧太后听信传言,以为西方列强要扶持光绪上位。这还了得,这不是明摆着要轰慈禧下台吗?这简直要了慈禧想命!

为了捍卫自己的地位,慈禧太后也怒了,悍然对列强11国宣战。慈禧太后内心嘀咕:真的是老虎不发威 ,你们当我是病猫啊!

然而事实证明,慈禧太后手下的兵,还真的是一群病猫,列强很快就逼近北京了。为了保命,慈禧太后只能匆忙逃离了北京。

这西逃一路上,慈禧太后也啃过窝窝头,对于奢侈惯了的慈禧来说自然是无法忍受。还好一路上护驾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这下慈禧的底气又回来了,生活也奢侈起来。

当慈禧一行临近山西大同时,大同知府可见犯难了,太后要来了,得准备点有特色的东西招待啊。慈禧在皇宫中,啥山珍海味没吃过?一定要搞点慈禧没有吃过的新鲜玩意,好让慈禧大饱口福,搞不好慈禧一开心,自己这个知府就变成巡抚了。

打定主意之后,大同知府决定在当地最有名凤凰楼招待慈禧,他特意让凤凰楼的老临时饲养了5只御用的“八宝鸡”用来做烤全鸡。何谓八宝?也就是这鸡是用那样名贵的食物喂养的: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灵芝、燕窝、枸杞、红枣、银耳。

喂养的食材都是珍品,这鸡能不贵吗?而且这个烤鸡也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金凤卧雪!

等到慈禧来到大同之后,这金凤卧雪确实让慈禧极为满意,连声夸赞。

不过实际情况是,这凤凰楼的老板根本就没有用什么八宝鸡,用的就是普通的本地土鸡。至于说那5000两银子,被老板私吞了!


小镇月明


一只鸡花费五千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当时的历史中还真有这么一件事,慈禧在西逃的路上,看起来是逃难,其实每到一个地方都挺滋润的。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父母官都要想尽办法来巴结老佛爷,其中大同的知府就干的非常漂亮,老佛爷吃了一只鸡,吃过之后非常的开心,并且还给大同知府齐福田升了官。

在大同有道名菜,这道菜名为凤趴窝,齐福田决定让慈禧吃一吃这道名菜,他先是找来当地最好的酒楼凤凰楼的老板商量,两人认为凤趴窝这道菜要是让慈禧吃了,别说味道好不好,慈禧看到菜名,想到自己的处境后肯定毫不犹豫杀了他们二人,于是乎他们先给这道菜改了个名字,金凤卧雪,非常的高大上。

凤凰楼的老板告诉齐福田,慈禧太后何等身份,当然不能吃普通的鸡,一定要吃专门的鸡,这种鸡要吃大量名贵的补食,并且给这个知府列出了一堆清单,要价五千两,齐福田当然是毫不犹豫的付钱,实际上有些大补之药人都受不了,更何况是鸡呢。

慈禧吃这道菜的时候,齐福田给慈禧介绍这只鸡都是吃哪些名贵药材长大的以及做法,慈禧非常的开心,立马给他升了官,实际上这鸡就是最普通的鸡而已,这件事官方的说法是这样,官方是说凤凰楼老板趁机开出高价要回了齐福田在他那里吃饭赊的钱,所以才开出五千两的价格。

实际上一个酒店老板敢趁机要这么多钱吗?当然不可能,齐福田之所以报价这么高,原因非常的简单,得配上慈禧的身价啊,以后如此慈禧还要吃,还能在钱上做做文章。历史上还有皇帝喝碗粥都要几万两呢,实际上他喝的那碗粥大街上只要几文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诚邀,如题。慈禧去往大同,这件事应该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在国家危难之时,大同知府还有这么多钱给慈禧置办伙食,大清也真的气数已尽

大同知府的做法,充分印证了慈禧的奢侈

虽说皇族是该有自己的威仪,不过用奢侈来体现威仪,这个皇族估计也是没多少年可混了。当时的慈禧,奢靡程度已经是天怒人怨,御膳房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厨工,又从各地采办“禽八珍”、“海八珍”、“草八珍”等,做成全国最好的名菜名点,供帝后享用。到慈禧当政的时候,御膳房更为她准备了各种各样的菜肴、点心。每日两顿正餐,照规定需上100碗不同的菜肴。这些钱要是拿来买武器,大清何至于沦为列强的竞价场。



话说回来,这价值五千年的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据说这种鸡就是传说中的“八宝御用鸡”。据史书记载,此鸡是将人参、鹿茸、灵芝、燕窝、冬虫夏草以及枸杞、红枣和银耳八种食材晒干,之后再磨成粉末喂食长大的。大补元气,是帝王食用的首选,但现代人认为,这些药材的药剂太猛,鸡估计是受不了的,所以很多时候,这种八宝御用鸡都是养殖失败,这才花费了5000两银子,5000两,购买1000发子弹,可以干掉1000个八国联军了,官员腐败到这个份上,大清也确实该灭亡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理科男答历史。

这事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当时慈禧挑衅八国联军,被打的屁滚尿流,最后只能去西方狩猎,其实就是去往西安。

在路上的时候经过大同,奔波那么久的慈禧肯定累了,找到大同知府,安顿自己。

大同知府那可是鞍前马后,把慈禧安排的明明白白。

都知道慈禧在皇宫里的伙食是非常好的,所以来到了他这个大同,也不能亏待了慈禧。

于是就找到大同最好的菜馆凤凰楼,这家菜馆有道非常有名气的菜,叫凤趴窝。

这道菜不仅好吃,而且还非常好看,名字还好听,完全符合慈禧的气质。

其实呢,也就是一道用鸡做的菜。

大同知府找到菜馆老板,给他交代了这件事,要在凤凰楼给慈禧办宴席。

菜馆老板可不愿意,为啥呢,因为这个大同知府不知道欠了他多少钱,每次来都白吃白喝,谁受得了?

于是菜馆老板准备宰一下这个知府,就告诉知府,菜钱可不便宜,慈禧这身份不能用普通的鸡,要用上等的鸡。

上等的鸡都是用名贵药材喂养的,所以价格很贵,一只鸡就1000两银子。

知府呢,听到那么贵全身一颤,但为了讨好慈禧,必须得下血本。

他直接定了5只,这一下就是5000两。

菜馆老板可高兴坏了,因为这都是骗人的把戏,谁会闲着没事拿那么好的药材喂鸡呢?

都是幌子,目的是为了把以前知府白吃白喝的钱要回来。

后来,慈禧吃了这道凤趴窝,因为太好吃,还给改了名字,叫做金凤卧雪。

上面也是一个故事,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

但是却也能从中看出慈禧的铺张浪费,光吃一只鸡就1000两白银。

慈禧的铺张浪费大家都是一清二楚的,所以这5000两在慈禧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下面总结一下知府为什么会花5000两给慈禧买鸡吃。

第一,慈禧是他的顶级上司,所以要讨好。

对待上司,一定要比对待父母很好,因为他能给你带来钱途。

知府表现得好,在慈禧心里会给他记上一功,说不定以后,自己就平步青云了。

就算花一万两,能让慈禧记着自己,那也值得了。

如果真的一步登天了,那这5000两银子花的可就太值了。

第二,没办法的事情。

慈禧来了,总不能让她吃路边摊吧。

她在皇宫里吃的都是山珍美味,来到这里给她吃那些平民百姓吃的食物,她也吃不习惯。

万一吐出来,那可比天塌了还让人难受。

本来慈禧西逃时,心里就不怎么开心,再得罪她,那岂不是要官职不保,人头落地。

所以就得买最好的,慈禧吃得开心,知府也跟着开心。

正因为有这样的官,有这样的慈禧,大清才会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