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难度大,基站建设成本高,耗电量是4G的12倍,怎么看?

鱼侃侃


随着年中5G牌照发放,我国5G网络建设已全面铺开。近日,根据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三大运营商已在全国范围内开通约8.6万个5G基站,预计今年年底5G基站开通数量将超过13万个。5G商用快速推进,部分地方,特别是大城市的用户们已经尝到了高速5G的“美味”。

不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想让5G信号普遍覆盖尚需时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5G基站建设时,承担主要建设任务的中国铁塔公司,仍然面临诸多“烦心事”。一位中国铁塔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在一些企业以及居民小区,仍然存在着阻碍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要么过分担心辐射问题,不允许设备进入,要么提出高昂的场地租金和资源使用费,人为抬高5G进入门槛。

入场难问题一直存在

为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而生的中国铁塔,一直站在三大运营商的背后。有相关报道说中国铁塔将充分利用存量197万站址资源和储备形成的千万级社会杆塔资源站址,支撑5G快速低成本部署。目前建成的5G基站中,超过95%是利用存量站址或在此基础上改造实现的。

当前,5G进入商用部署期,中国铁塔全量承接运营商的5G建设需求。相比4G技术,5G频率高,需要的5G基站更密集,对网络规划、基站选址、设施建设、电力保障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投资规模巨大之外,还面临着密集站址对城市市容景观带来影响的问题。

一直以来,通信基站建设方与物业之间的“斗争”就存在。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手机通信已经是“家常便饭”,基础电信服务如同“水电气”一般重要。但是在进入居民楼时,仍然面临诸多障碍,并没有像“水电气”这些设备一般畅通入场。

上述中国铁塔内部人士提到,社会资源使用审批难也是个烦心事。在一些地方,社会管道资源、公路资源、桥梁资源、轨道资源、铁路资源、公共用地资源等资源的使用仍然存在困难,审批手续繁琐,资源使用的条件过于苛刻。其同时称,5G建设还存在一些秩序乱的问题。社会上很多企业打着5G建设的旗号,提前购买抢占资源,意图垄断资源作为未来寻租牟利的手段,进一步抬高通信行业利用社会资源的成本。

中国铁塔此前也公告过被“冒充”的事情。9月,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公安局对外发布信息称,有犯罪分子以“5G施工项目部”的名义,伪造工程项目,发布工程分包的通告,收取工程保证金。事实上,这不仅欺骗了当地有关机构,更是阻碍了真正的5G建设。

5G基站成了电老虎

高网速、低延时的5G网络是大家所期待的。而另一方面,美好的事物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对于5G来说,“代价”就是需要更多的电量。

根据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的数据,目前运营商5G基站主设备样品空载功耗约2.2千瓦至2.3千瓦,满载功耗约3.7千瓦至3.9千瓦,5G基站单站功耗是4G单站的2.5倍至3.5倍。单体基站的功耗加大,使得在建设5G基站时,电路改造不可避免,拉长了建设周期。

另一方面,根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9年6月底,移动通信基站总数732万个,其中,4G基站总数为445万个,5G基站的数量未来比4G更多,这无疑将使通信基站整体耗电量陡增,大幅度增长运营企业的成本。针对5G设备耗电高的问题,中国铁塔方面表示,正联合厂家推动5G能源方案创新,加快形成新型标准,减少电力扩容改造投资。

地方政府为了在5G大潮中赶上先机,也伸出了许多橄榄枝。对于5G功耗高的情况,山西省就给予了补贴。山西省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建设和运营5G基站,规定在2020年至2022年,对参与市场交易后的5G基站,其实缴电费超出目标电价0.35元/千瓦时的部分,由省、市、县(区)按照5:2:3的比例给予相应补贴。

深圳市则来得更为直接,对按时完成5G基站建设目标的电信运营企业,原则上对采取独立组网模式建设的基站每个给予1万元奖励,单个电信运营企业最高奖励1.5亿元。不过,针对各地政府的这些优惠政策,业内人士仍然感到“不解渴”。

中国铁塔也在探索更多解决5G耗电量的方案。在杭州奥体区域沿江景观带附近的5G基站中,通过开关电源的智能控制便可实现峰值限流,即在基站用电高峰期间不给备电电池充电,在低谷期给蓄电池补充电量,从而降低对其他城市正常用电的影响。


开悟科技


谢谢您的问题。 5G基站耗电量大是难以改变的,主要是怎么降低耗电成本。

5G基站耗电量大的原因。第一,数量多。因为5G频率一般为3.5GHz和4.9GHz,比4G波长短,传播距离会更短。而且工业应用场景增加,所以基站数量会大幅增加。第二,5G技术要求大带宽,大规模天线使用,要求性能会相应提升,与手机一样,成本和耗电问题必然突出。第三,今后5G基站一旦规模化生产,成本和耗电可能会有所改善。



5G基站耗电量大。第一,运营商5G基站主设备的空载功耗接近2.3千瓦,满载功耗接近3.9千瓦,单站功耗是4G的3倍多。第二,5G基站建设时需要对电路进行改造,周期与成本都增加。所以运营商选址一般都尽量利用现有的4G基站。第三,5G基站建设中的赢家是电网企业,但建设维护的压力也很大。

如何节省耗电成本。第一,对于中国铁塔,优化5G能源使用,减少电力扩容改造投资,推广应用节能设备,峰值限流低谷充电等。第二,对于地方政府,给予建设和运营5G基站电价优惠支持,深圳、山西都有相关政策。第三,对于电网企业,努力将5G基站建设者吸纳为直供电用户,最好能参与直购交易。第四,大力发展配套的WiFi技术,替代一部分基站。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追科技的风筝


我不是专业人士,我只说说我对5G的一点点个人看法(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

1.5G确实是先进的。专家和媒体一直说,我不啰嗦了。

2.5G基站密度如此之大,难以想象。

3.耗电大不是什么大问题。

4.普通消费者有4G的应用足够了,无非就是看看视频。5G需求不是刚需。3G升4G时,由于能实现在线播放视频所以迅速被消费者接受。

5.5G的应用主要是物联网,无人驾驶。可以想象一下,可能流量费远远超过车辆油费过境费。

6,自动驾驶的最大伦理难题还没显示出来,今后如何还不确定。比如,紧急情况下,车不转向将撞2人,转向将掉河,自动驾驶如何选择?后果责任谁来负?撞了2人,司机可以说是自动驾驶电脑选择撞人的,不是他的责任。掉河被淹死,谁又该对司机负责?

所以,5G前景目前我不看好。


云之巅981


5G 的真正大规模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国家和百姓也需要时间去了解5G 技术存在的问题。 其实4G 技术和5G 技术之间还有LTE 和LTEa。美国在4G和LTE、LTEa 技术上领先中国。LTEa 已经比4G 速度更快,但是并没有发生许多国内专家期待的“新应用”。5G 只比LTEa 速度快几倍,中国11月1日公布出来的5G 套餐许多比美国的LTE、LTEa 速度还慢。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一些专家对5G 的应用这么看好?除了单纯救华为,市场和应用上存在很大问题。物联网本身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5G 确实会提高一些无线摄像头之类的物联网的应用水平。但是物联网的大多数监测参数并不是摄像头完成的,没有无线网络,摄像头也满世界用。所谓的车联网更是存在了几十年,车联网更强调分布式系统的智能化(车辆本身)。摄像头信息在车辆间的无线互换并不能保证比以前的无人驾驶传感器技术更安全。5G 的高频导致依赖5G 的车联网在下雨和下雪的时候,系统可靠性最差。这其实是车联网最需要高可靠性的应用场景。耗电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冬天可以取暖;夏天可以热咖啡。


JamesZT


华为5G不是被我们吹得神乎其神吗?简直堪称世纪发明。一直看到的都是国内对华为5G捧上天,今天看了头条才知道5G的短板也不少,似乎还不太成熟,难怪国外也没怎么吹5G,甚至一些国家的民众还抵制5G,除了以上各位所提到的,我对5G最关注的有两点,对人体的幅射和使用价格。希望有独立的不受压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真实的幅射检测数据。


用户9278251487646


5G民用的不一定太多,但公用设施,物联网技术将会用的很多,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


山石嶙嶙


航空母舰建造难不难、工程量大不大、费用高不高?回答是肯定的,那也得造,因为它作用大,不可替代。我想5G的商用也是这个道理。要算费效比。


旗仁


怎么看?吃饱了撑的,目前把4G搞好就行了,目前中国真的需要5G吗?中国目前百分之九十的手机只是用来发微信、网购、外卖、打游戏、看视频,听音乐、支付,难道4G不够用吗?


雨燕晗柳


用华为的5G基站,比以前的还省,可息这些采购商崇洋媚外,用国外地不知为啥


yongheng永恒8888


有句口号是5G赋能未来,这句话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确,5G作为一个无线网络技术的中间成果,目前它对一般个人终端用户的作用有限,但我们很快就会看到,随着该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它在工业、AI、自动控制、无人驾驶等领域将会发挥巨大作用。可以说,发展5G技术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