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教學」5個業餘打球難題,你肯定也把自己繞進去過


1.存在旋轉中心,但不要刻意去找

打球的過程中,不建議大家去專門找這個中心,乒乓球所有產生的旋轉都有原因的,都跟來球本身的旋轉和接觸球的軌跡、方向等等有直接的關係,要特別能判斷好旋轉的感覺,就需要多打球,而且要明確自己打過去球的旋轉,還要看清楚對方接觸球的瞬間。


乒乓球是一個球體,在三維空間裡做運動,但是,總是能夠找到那一個瞬間,球體上的一個點正對著你。不管你什麼時候擊球,用什麼方式擊球,要是能夠很好地打到這個點,那你的水平就能提高很多了。

2.轉腰,重點在“頂胯”

轉腰的問題是業餘選手比較普遍的問題。好多人理解轉腰就是上半身在晃,就是像我們平時做準備活動那樣,要不就是屁股以身體為軸左右擺動。

這樣不但不能很好的把上下半身的力量給合起來,有的時候甚至還會影響上半身最後的發力。但是,總得來講,轉腰的感覺應該跟胯的轉動連接在一起,這兩個部位的轉動應該是連著的。

別誤會~這張圖是用來搞笑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體會,如果你胯關節不動,上半身在轉,人會覺得很晃,很多人理解這樣就轉腰了,其實不是。

要想把腰上的勁兒給發出來,一定要配合著蹬腿轉胯,畢竟我們在打球的時候,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腿上的動作,胯和腰都是鏈接腿和上半身的樞紐,只有胯能夠很好的轉動,你的腰自然而然就帶出來了。

張繼科在反手拉球時,向前頂的感覺非常強烈


所以要在打球的過程中,多體會“頂胯”這個感覺。轉腰和頂胯,主要體會一種以身體為中軸,其他部位圍繞著這個中軸做圓周運動的感覺,任何一個部位都不要脫離了中軸而出現擺動的狀況。

剛開始的時候,幅度不用太大,頂的動作不要那麼明顯,我們先從簡單了來,就是每次打球的時候,都能感覺右胯(以右手選手為例)要稍微往前頂一點點,我們主要的目的是把力量傳導出去,先要找到那個勁兒,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暗勁兒”,由淺入深,每一次都頂一下,看看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腰和髖關節對打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運用的好壞取決於你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你出球質量的高低,因為他是鏈接上半身和下半身最重要的環節。

3.想要“鞭打”效果,試試抓板的動作

沒有鞭打的效果,總得來說就是突然性不強,沒有爆發力。你可以在接觸球的瞬間,體會一個“抓板”的感覺,這樣的話才能有突然性,作用到球上的爆發力會好一些,你可以試一下。

這是一個突然的動作,順勢而為,不要太刻意,把注意力全部都轉移到抓板上,你的動作就容易僵硬了,這個動作一定要自然,就是在發力接觸球的時候才有的小動作。


4.防守怎麼練?

普遍的業餘選手都是崇尚進攻的,包括現在很多中小學生的訓練,也是他們攻為主。其實防守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比賽中你不可能總是去攻別人。

訓練的話,首先當然是單線的防守,你得會反手防,也得會正手防,你比如說對方側身拉,你用反手防對方的反手位;也可以兩人都站在正手位,你用正手來防等等。

然後就是可以分點防,可以一個正手位、一個反手位的防,當然最高級的就是對方拉你全臺不定點,你防對方定點。


再一個就是防守的意識,當對方進攻的時候,你是不是準備要防守,或者說你前一板處理過去後,自己感覺處理的效果不好,下一板意識裡是不是準備好要防守。

你要主動建立防守的意識,那麼防守的成功率就會高一些。意識和技術都結合起來,防守在比賽中成功率就會高很多。


5.關鍵時刻,該兇還是該穩

這兩種方式都對,關鍵時刻一個是自己最拿手的;一個是自己並不是很拿手,但是對方覺得特別彆扭的。這個應該根據場上的形勢、對手的情況、自己當天的發揮、當時的信心、心情等因素來採取不同的戰術。

如果是來到了決勝局的關鍵比分,經過前面幾局的鋪墊,你比較瞭解對方哪些球比較彆扭,或者處理不好,而且這個時候你的狀態足夠好、信心足夠強,你就可以打一些自己並不是很拿手,但是對方比較彆扭的球。


如果是第一局、第二局的關鍵分呢,我個人感覺突破一下可以。但是到決勝局的時候,自己的體力和狀態有一些起伏,覺得對整個局面得控制性不強,這個時候還是打一些比較熟練的套路球為好。

最穩妥的和最冒險的本來就是一對矛盾體。可能冒險呢,對方也不適應;有把握的呢,你自己心裡更有數。在不同情況作出選擇的時候,一定要針對當時的情況而定。一定要有一個全面而細緻的考慮。